李治以懦弱出名,为何李世民两度改变主意,改立他为太子?
李世民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皇帝,而且在他在位期间把唐朝发展的十分兴盛,并且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然后就是这样一个非常优秀的帝王,也并非代表着他全部都是优秀的一面。相反他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就显现犯了一个大的错误,先是立了自己的长子李承乾为继承人,后来又将其废掉。然而令人奇怪的就是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李世民最终选择了他一直都不喜欢的李治作为皇太子,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根据历史记载,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然而在其中他最喜欢的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老三,第二个就是老四。老三的母亲也就是隋炀帝的女儿,按道理来说还是前朝的公主,因此也深得李世民的宠爱。再加上老三脾气和性格非常的像李世民,所以他的人气非常高,也是众多大臣之中认为最有机会的继承人之一。
至于老四名为李泰,而他的母亲则是跟随李世民多年的长孙皇后。虽然他排行老四,但实际上却是嫡次子。李泰不单单是才华横溢,而且非常喜欢看书,府中更是藏有万卷书籍。同时他又懂得礼贤下士,得到了很多朝臣们的欢迎。而李世民不仅仅是一个皇帝,也颇有文采,所以他对这位谦虚好学的儿子非常关心。客观的来讲,李泰应该是李世民心中最佳的一个人选。
就在太子被废以后,对于新的太子究竟应该选谁,李世民也是大为苦恼。但是他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老四李泰,那第二个则是老三,至于说李治根本就没有想过。因为李治是他所有儿子之中最为懦弱的一个,像李世民这样雄才大略的伟大帝王,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一种性格。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一反常态,李治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原来李世民之所以会选择李治,其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个人的操纵,这个人就是李世民的发小长孙无忌。在太子被废以后,李世民甚至都已经答应了李泰为太子,而朝中的大臣们也都表示支持,但唯独长孙无忌表示反对。按道理来说,李泰、李治两个人都是他的亲外甥。应该是没有任何区分的,但是为什么长孙无忌却不支持李泰呢?
这就只能怪李泰太过聪明了,长孙无忌是有私心的。他想要的是总领朝纲,如果是李泰成为皇帝的话,将来自己的权势肯定也会失去。而李治就不一样了,本身它没有任何的优势。但如果让他成为了太子,必定会对自己感恩泰德。而就在长孙无忌的坚持之下,李世民最终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再加上最为关键的时候,李泰居然出现了失误,而这也使得他永久的离开了皇位的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