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奋斗》你认为如何?
电影中就充斥了各种的刻意,刻意的安排,刻意的吵闹,刻意的分离……总之,导演在描述爱情的分开和相聚时,用了太突然的手法和太刻意的手段来增强了电影的戏剧性,却忽略了观众对真实的需求。要知道,电视剧版的《奋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为年轻观众构建了一个多年难见的真实生存环境。 电影的结局在观看过程中便已不再重要,因为这注定是一个爱情终将圆满、事业终将成功的励志故事,但感人的成分却已再存在。如果说向南跟杨晓芸在机场的难舍算是较为温情的场面外,电影版《奋斗》的就更多的可以被看成是喜剧加励志加情感的不伦不类了。 电影版《奋斗》中的向南,仍然痴情,却有点白痴,性格上有了很多的变化。而其他的几个角色,也大都有所改变。孰优孰劣,就需要看观众的接受度了。起码就我个人来说,并不喜欢,这就是印象的可怕,杨晓芸就该是那般的古灵精怪,夏琳就该是那般的纯情动人,而不是电影版中穿着制服与陆涛SM的惹火。 导演刻意避开前作影响的努力值得肯定,但结果却无法让人接受。一个原本好看的故事被讲述的面目全非,浪费了观众的感情,也打击了观众的信心。
电影版的《奋斗》故事截取了一个原作中很小的片段加以了扩大和改造,强化了陆涛和夏琳的戏份,弱化了其他几位角色的存在,尤其米莱这个角色就更加沦落成了打酱油的。而故事本身,则重点描述了陆涛、夏琳、向南、杨晓芸自我的成长,爱情的成长。但细看下来,其实这样的线索在电影中非常烦乱,四个人分别都要在工作中体现出影片主题奋斗,同时又要穿插着描绘所谓的情感纠葛,甚至,还动用其了韩剧中的绝症戏码。角色众多的存在,直接导致的就是人物性格的不清楚。如果说电影版中陆涛、向南还算是有血有肉的话,其他角色的存在就如纸片般脆弱了。 电影开头其实还挺让人受用,俊男靓女的出场很有奋斗范,但随着导演将主题引向奋斗,开始讲述主角们各自在工作岗位上的磨难时,剧情就开始涣散了起来。导演为了突出陆涛作为一个优秀有梦想年轻人的本性,在前期铺垫的时候为陆涛做了太多并不真实的情节设计,多次的怀才不遇、领导的故意刁难……虽然苦其心志的古语国人耳熟能详,但我们要求的一点真实感,难道都不能一见。
若不是有电视剧版本的《奋斗》精彩在先,这部国产的电影版《奋斗》是绝对不会引起我的观影兴趣的,因为论影片的内容和阵容都算不上一部多么精致的国产现代剧,事实也的确如此。 导演马伟豪,虽然大名鼎鼎,但他的履历当中真正值得大家称作经典的作品并不算多,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其所谓的城市喜剧系列,《新扎师妹》等等便是个中较好的作品。实际上,马伟豪来导演一部这样的青春励志题材的电影,并不算难事。但如何将一部好电视剧转化成电影,却绝对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电视剧版的《奋斗》在国内曾经嫌弃了股股的收视高潮,其所传达的情感和奋斗精神,亦成为了当时年轻人颇有同感的话题。正是当时导演对时下年轻人个性精神的精准把握,才造就了《奋斗》的直上云霄。而改编电影版的动作,实际上占据了很大的天时地利。大陆本就缺乏此类都市青年现代生活的电影,而且,电视剧版奋斗所积累的人气依然强劲,两者相距的时间并不算长。因此,按道理电影版的《奋斗》是很容易获得高聚焦的,更何况,前不久还有《将爱情进行到底》带来的东风。 然而,这既是好处也是坏处。很明显,创作者们在这种压力面前慌了手脚,这种慌乱并不是说电影本身是一盘乱象,反而呢,在创作者们清晰的创作思路之下,电影最终却并未如其所愿的,既延续电视剧的骨,有创造出电影版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