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时,曹操这么多谋士为何没有一个看出是火攻计来的?

 我来答
彩笔芜城
2019-10-03 · TA获得超过3.9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61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41.1万
展开全部

曹操出征荆州前,比较有名,说的上话的谋士有五个,分别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和董昭。

首先是董昭,他当时在邺城留守,没有陪曹操去荆州;接着是荀彧,赤壁之战时,他留守于许都,也没去。

第三个是荀攸。注意,在演义中,他陪曹操去了赤壁,而且还提醒曹操要注意火攻,但这只是《三国演义》杜撰的内容,历史上的荀攸并没有去到赤壁前线。

不过,荀攸虽然没去,但他在曹操临行前提醒过曹操,让他注意一点,不要大意。曹操应该是没听进去他的建议。

“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三国志·荀攸传》

第四个是贾诩,曹操南征之前,贾诩明确提出过反对,他认为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没必要把刘备追杀的那么紧。只是可惜,曹操也没有听进去。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着,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三国志·贾诩传》

最后是程昱。关于他有没有去赤壁,根据记载来看,不知道。

因为在正史中,关于他在赤壁之战期间的记载只有一段话。

“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三国志·程昱传》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刘备投靠孙权前,很多人认为孙权必然杀刘备,但是程昱预料了孙刘必将联盟。后来果然如程昱所料,孙刘联盟达成。

至于他有没有去赤壁,有没有提建议,正史中并无记载。以上,就是正史中关于曹操五大谋士在赤壁之战时在做什么的记载。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资料非常简略,根本不知道有没有谋士对曹操谏过言。

我们现在只能得知,曹军因不习水军,曹操便用铁锁将战船连接,而这一举动被东吴方面抓到了漏洞,并利用其弱点采取诈降加火烧连环船的计策,打败了曹操。仅此而已。

刺客聊社会
高粉答主

2020-09-19 · 每日持续更新,直击社会一线资讯
刺客聊社会
采纳数:1751 获赞数:5921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其实严格的来说,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并没有带很多的一级谋士,当然可能也有一些小谋士看出对方也许会使用火攻,但是曹操可能并没有听进去而已。

当时曹操最得力的几个谋士应该分别是荀彧、荀攸、贾诩、董昭还有程昱,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的董昭其实是留守在邺城,荀彧留守在许都,在曹操发动赤壁之战之前,贾诩也是明确的表示过反对,因为贾诩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发动这场战役,对于孙权和刘备来说,他们完全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惜的是当时的曹操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还是发兵了。荀攸在开战之前倒是提醒过曹操,让他特别注意一下,虽然没有明确的说出要注意火攻,但也算是给曹操提了个醒,只不过此时的曹操依旧没有听进去而已。最后就是程昱,历史上关于程昱是否有跟随曹操一起出发,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他在赤壁之战时是否能够给出曹操一些正确的建议,我们也是不得而知。

在正史当中,并没有明确的资料记载过赤壁之战时,曹操手下的谋士是否给出一些关于此次战役的正确战略记载,当然了,此时的曹操是非常强大的,手下的谋士团也是非常的庞大,所以不排除有一些人能够看出对方会使用火工,但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就是,这个时候的曹操同样也是有些志得意满,曹操认为此时自己能够横扫刘备以及孙权,根本无需担心太多,也许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大意,才造成了赤壁之败。

在赤壁之战失败了之后,曹操也是非常的懊恼,因为曹操知道经过这一场失败,在他的有生之年,如果想要继续平定刘备和孙权的几乎是痴人说梦。所以在赤壁之战失败了之后,后曹操则是专心的巩固自己在北方的政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澹台婵Fr
2019-11-26 · TA获得超过505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2万
展开全部

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刘备在长江赤壁一带打垮曹军,被称为“赤壁之战”。赤壁战役的失败,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曹操回到北方后,休息了五年。赤壁战役后,形成了三点原型,为三个王国奠定了基础。然而,令人好奇的是,在赤壁战役中,曹操的这么多谋士为什么没有看到火攻的计划?

首先,郭嘉因病去世。荀彧没有给曹操任何建议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208年),郭嘉则死于建安十二年(207年)。根据三个王国的记录,曹操在赤壁战役失败后,他非常沮丧,说:“郭峰晓在这里,他不会独自离开这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曹操对郭家的信任。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会失败。郭嘉帮助曹操统一的是北方势力。

郭佳以前是袁绍的谋士。郭嘉对袁绍有着特殊的理解,所以他提出了“十胜十负”的说法。因此,曹操有决心与袁绍作战。曹操面对孙权时,孙权还很年轻。曹操的谋士不了解孙权的情况。此外,曹操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北方人,他们还在水战中。于是曹操也跟着战略失败了。

曹操的失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军队里没有精通水战的将军,只好把水军交给荆州将军蔡茂。曹操的战术又失败了。没有战略战术,士兵就无法适应环境。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病了,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除了郭嘉,还有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子。荀子也为郭嘉做了很多努力,推荐了很多人才。郭嘉、司马义、陈群等都是荀子推荐的。荀子加入曹操是因为汉西安皇帝。荀子想依靠曹操来辅佐汉代皇帝。然而,曹操接掌政权后,却“扬言皇帝立君”。荀子对曹操有点失望。荀子在赤壁之战中蹲在曹操的老巢里,没有给曹操任何谋略。


其次,曹操自满,不听别人的劝告。曹操统一北方后,开始自满。他认为统一世界是“必由之路”,于是开始在孙权的地盘上工作。贾瑜见了得意的曹操,便劝曹操。他希望曹操能够稳定下来,发展经济,让人民安居乐业。对于这些“耳旁风”,曹操听不进去。曹操只想迅速出兵攻占孙权的地盘,曹操失去了机会。


第二个机会是程羽说服曹操。当时庞统把铁链计划介绍给曹操,曹操很高兴。因为曹操的北方兵都是走在同一块地上的军舰上,这时,程羽劝曹操。如果东吴火烧,他们会怎么办?曹操听了笑了。他告诉程宇,隆冬时节,只有西北风,东吴火袭,是自毁。


程宇一听到曹操的话,就不说话了。然而,天气变幻莫测,人们陷入了困境。诸葛亮用魔法借东南风。这时,黄盖等人投案自首。还是程宇。可见,黄盖在船上放的不是粮草。曹操被劝离黄盖的船然而,为时已晚,曹操的船成了一片火海。

小结:曹操之所以在赤壁战役中失败,是因为他没有占据时间、地点和人的优势。冬天,没有东南风。诸葛亮借来的,时间没有占优势。曹操的士兵都来自北方。他们不熟悉水战,土地也没有占领它。最后一个人和程宇看到军舰的火力攻击在整个情况下都会失败。不过,当时吹的是西北风,你说气人不,曹操天,地,人又不占,赤壁最后一战失败了,真可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f8ea2b695
2020-09-18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97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33.4万
展开全部

首先,曹操对南方的气候变化不太清楚。曹操没有考虑季节性风向。他利用居住在北部的经验来考虑南部的气候,但不适用。一个在北方生活了很长时间的南方人会感到非常不习惯。当北方人住在南方时,他们会觉得天气很奇怪。曹操不知道南部的天气变化很大。也许今天是北风,也许有一天突然吹起东风,考虑到季节,没有考虑到南方气候的变化,没有防备联军的大火袭击,导致随后的赤壁大败.

第二曹操成功占领荆州并统一北部后,他的信心大大增强,他感到自豪和自满。曹操占领荆州时,曹操收回了东汉的大部分领土。他看到东部吴和宜州只有少数地方仍在挣扎。曹操以为孙权在赤壁战役中不参加战斗被自己吓倒了。战争前,曹操鄙视联合军。他觉得部队还不足以使自己的大动干戈,可以说,此时曹操甚至没有想到自己会失败,更不用说他会这么惨了。三国之间所有的重大战役都以多打少战而告终。

因为领导人太相信自己部队的优势,包括官渡战役、赤壁战役和夷陵战役。这显然都是个好局面,但他惨败了。赤壁之战和曹操之败,最终失去了早日统一的机会。三。曹操中了周瑜和黄盖的苦肉计,并真诚地相信黄盖是来投降的。周瑜和黄盖耍了这场喜戏来欺骗曹操。但曹操认为黄盖的投降是真诚的,所以他才会让黄盖的船接近,然后给联军一个开火的机会。

为什么曹操相信黄盖的投降是真诚的?原因并不是黄盖和周瑜的计划如此巧妙。主要原因是曹操对自己过于自信,认为天下人都应该服从他。可能他已经执政了很长时间,并认为一切都应视为理所当然。曹操认为他有控制所有人的能力。这种过分的自信导致曹操未能调查黄盖投降的真正原因,这使盟军有机会接近自己营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崛起的男神
2019-09-21 · TA获得超过495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50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26万
展开全部
赤壁之战的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战争开始之后,很难见到曹氏集团重要谋士的身影,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人集体失声呢?首先来看看曹操有哪些厉害的谋士,能够在曹魏称得上是顶级谋士的,肯定是有四人,分别是荀彧、荀攸、郭嘉、程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