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这种打仗方式还是在先秦春秋时期流行,因为那个时候青年壮丁少,是为了保护劳动力,所以才出现这种打仗方式的。随着国家强盛之后,这种打仗方式就慢慢消失了,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只是小说为了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并不是真实情况。
《三国演义》里几乎都是双方将领单挑,事实上古时打仗不是这样的,从各种史料中都可以发现古代的将领是非常受保护的,因为他们是军队的主心骨,他们的能力突出,让这样的人冲锋陷阵是一种损失。
他们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分析军情,谋划好的作战策略,然后排阵步兵,抵抗敌军,而不是去跟敌军的将领单挑,体现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那简直是在大材小用。在古代培养一个优秀的领导人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更加不可能这样浪费人才。
假设都跟《三国演义》中一样,每个人都喜欢打头阵,战争刚开始,将领就被对方杀了,军队就变成了无头苍蝇,士气必定大受影响,还没开始打起来,就先输了一半。将领的武功本领是发挥在真正有用的地方,而不是在两军交战的时候。
因为古代的生产力比较落后,打仗的时候号称几十万大军,其实都是虚张声势,以当时的生产力根本培养不起这么多的士兵,他们只能尽可能保护原有的士兵,或者在民间找一些壮丁来培养。这样的军队没有什么战斗力,遇到强敌很容易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