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朝人口是贞观的两倍之多,为何还一蹶不振了?
因为中央权力被藩镇大大削弱,使得唐朝政府无法安心的发展提高国力,所以安史之乱之后人口虽然增加了,唐朝却就此衰败。
安史之乱时是唐朝中后期的一场劫难,时间跨度为七年之多。这场战乱波及甚广,安徽、河南、山东等六个省都包括其中。在古代战乱是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人口却成倍的增长了。然而人口虽然增长,唐朝国运却难以恢复从前,自此一蹶不振,再难见到盛唐荣光。
安史之乱之所以成为唐朝兴衰的转折点是因为这场战争暴露了唐朝的很多问题,并且已经到了无法补救的地步。这个问题要从唐朝初期说起,初唐建立不久就迎来了死敌突厥,但由于唐朝军队善于骑射,战斗力强悍,所以将突厥打败。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君王后,唐朝政权对边境的政策渐渐改变,由原来的主动出击,到之后的被动防御。这就让唐朝周边的大小部落势力渐渐又想要搞事情。为了防止边境再次动乱,唐朝政权积极改变边境的军事结构,形成了大的军师集团。这个时候的唐朝政权还是有办法制约边境军事集团的。
然而,随着均田制不断瓦解崩溃,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在有战争需求的情况下,唐朝君王不得不给予军事集团更大的权利,其中允许军镇屯田就是致命权利之一。首先对外来说,节度使的军事实力和权力增强了,有利的震慑了边境部落的气焰。但同时对内来说,节度使的权利过于庞大,形成了一个个独立于中央的小型政权。
安史之乱恰恰是这个问题的导火索,可以说为节度使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所以从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中央的权利被重重的削弱了,而且还要防备周边藩镇的军事威胁,自然没有时间精力再去搞生产,发展民生和经济,唐朝自此也是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