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设计的吗?有什么来历
是的。鲁迅在他1917年的日记中记录了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委托他设计校徽的这段往事,鲁迅虽为作家文豪,但亦有深厚的美术功底,蔡元培基于对鲁迅的了解,并对其美学主张的信任,才写信委托,鲁迅欣然应允。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简洁的轮廓给人现代的感觉。“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
徽章用中国印章的格式构图,笔锋圆润,线条流畅,透出浓厚的书卷气和文人风格。同时,“北大”二字还有“脊梁”的象征意义,鲁迅用“北大”两个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借此希望北京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
鲁迅对北大校徽的看法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被认为是现代标识史上的经典作品,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正是“五四”前夕知识分子对人的价值、尊严、个性与创造精神的肯定。他是抱着对改造旧社会的热切期望设计北京大学校徽的,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枚校徽中窥见“五四”前夜的时代风潮,它成为大时代的一个小注脚。
1925年,北大建校27年的时候,鲁迅写了一篇短文《我观北大》,他称赞“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并坚信“北大究竟还是活的,而且还在生长的。凡活的而且在生长者,总有着希望的前途。”这几乎可以看成是鲁迅对北大校徽的文字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