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山之前把结局看透,曾两次离开宋江的好汉是哪位?
在梁山众多好汉中,只有一人自一开始就看透了整个结局,从最开始的加入团伙,到后来的中途离开,再在被迫加入,最终功成之日再次悄然离开;此人就是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是蓟州九宫县人氏,自幼好习枪棒,拜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道号一清先生,学得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人称入云龙。他家中虽有老母在堂,但常年云游在外;回家侍奉老母,也是公孙胜最惯用的伎俩。
北京梁中书为给岳父蔡京贺寿,搜刮十万贯金珠宝贝,命提辖杨志送往东京,号称生辰纲。公孙胜认为生辰纲是不义之财,便有意劫取。 他久闻托塔天王晁盖之名,便到郓城县东溪村投奔晁盖,想请晁盖一同劫取生辰纲。
当时晁盖已得赤发鬼刘唐报信,并通过智多星吴用结识阮氏三兄弟,正在家中谋划劫纲之事。晁盖得知公孙胜来意后,将他请进后堂,与吴用、刘唐以及阮氏三雄相见。七人一同定下劫纲的计策,是为“七星聚义”。
这“七星聚义”其实就是梁山大聚义的最初版本,在截取了生辰纲之后阮氏三雄返回石碣村,公孙胜则与吴用、刘唐留在晁盖庄上。梁中书当然不会善罢甘休,济州府尹派三都缉捕使臣何涛查办此事。何涛探知晁盖七人假扮卖枣客商的事情,又捉拿白胜,严刑逼供。
白胜熬刑不过,被迫招出了晁盖。何涛便到郓城县敦促县衙捉拿晁盖七人。郓城县押司宋江却提前向晁盖报信,而负责捉拿的都头朱仝、雷横也有意私纵。晁盖与吴用、公孙胜、刘唐得以逃到石碣村阮氏三雄家中。
这又牵扯出了宋江,是不是公孙胜提前谋划好的?不敢说。府尹命何涛到石碣村抓捕,石碣村一战,公孙胜施展道术,祭起狂风,风助火势,火烧官军战船,大败何涛,而后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泊入伙。
在林冲火并王伦之后,推举晁盖为寨主,并推吴用为军师。公孙胜则居第三位,与吴用同掌兵权;至此到宋江上山之前,公孙胜一直都待在水泊梁山之中,与众人关系极好。
可是为何宋江一上梁山,公孙胜便以探母参师为名,返回家乡蓟州,自此一去不回;可见公孙胜是预料到了水泊梁山之后的发展情况,宋江和晁盖必然有一场权力斗争,而且必然是性情耿直豪爽的晁盖落败,与晁盖交好的公孙胜不愿意看到晁盖的结局,所以只能是离开了。
宋江攻打高唐州,却败于太守高廉的妖法。吴用让戴宗去蓟州寻取公孙胜,李逵也随同前往。戴宗赶赴二仙山,让李逵假意伤害公孙胜的母亲,将公孙胜激出相见。但公孙胜却不肯出山,称师傅罗真人不肯相放。戴宗苦苦哀告,又去拜见罗真人,请他放公孙胜下山。
罗真人传授公孙胜五雷天罡正法,让他下山辅助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又送八字真言,命他“逢幽而止,遇汴而还”。公孙胜到高唐州后,与高廉斗法,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术。高廉欲要驾云逃走,结果被公孙胜用法术从云中打落,最终被雷横砍死。梁山军得以攻破高唐州。
之后公孙胜也是极为低调,除非对方有精通法术的高手,否则绝不出手;期间又收了樊瑞、乔道清为徒。平定淮西后,宋江班师回朝,驻扎在东京城外陈桥驿。公孙胜想起罗真人“遇汴而还”之语,便向宋江辞行,返回蓟州二仙山,“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
再之后的公孙胜在紫虚宫后筑庵隐居,与朱武一同“修炼炉火,参究内丹”,因受童贯迫害,重上饮马川落草。后到海外投奔李俊,最终成为暹罗国秉一正教通真虚寂大国师。
可以说,公孙胜是整部《水浒传》中将宋江等人看得最透彻的一人了,当然,也或许不是公孙胜看得清,而是他的师父罗真人看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