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指纹识别,为什么还会有签字画押的方式?
指纹有多种不同的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斗形纹、箕形纹和弓形纹。而在这三种之下,每个人又有所不同,可以说,世界上很难有两个人的指纹是完全一模一样的,这样的概率只有一百五十亿分之一。
所以说在现代科技化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指纹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系统中,通过指纹识别技术,每一个指纹印所指代的都是不同的个体。然而,在古代缺乏指纹识别技术的时候,为什么还会使用手印画押这种方式来订立契约呢?在古代应用指纹到底安全吗?
古代之所以会使用指纹画押,实在是出于无奈。古代不同于现在,没有义务教育,在当时,能够受到教育的人只是少部分,大部分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平日订立契约,缴纳赋税,总得有一个凭据吧!如果光画圈,那这造假简直太容易了。
于是,指纹画押应运而生。古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发现,每个人的指纹印是不一样的,用按指纹的方式来达成社会契约,这种方式既快捷又安全,所以说,古人把按手印画押应用在了很多方面。
比如田契买卖交易,士兵信息录入,居民身份信息采集以及审判罪犯,按手印画押被广而用之。
和电视剧上演的不同的是,古代按手印并不是仅仅只按一个指头就可以了,而是要按一根手指上去,鉴识部门则根据斗纹、箕的纹路来分析判定指纹的形态走向,如果说对这根指纹具有疑义,只需要让当事人再按一根手指印进行对比即可。
古代为了提高手印画押的真实性,他们想到了很多办法,比如在唐代,画押人需要留下三根手指的印痕,后期鉴识部门只需要比对这三根手指印痕之间的距离,便能够迅速找出此人。
不得不说,这样的方式其实也有弊端,你就说人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时间长了手指之间能够打开的距离也慢慢变大,故而录入的信息也会变得不太准确,因而唐代又规定,采集信息要按整个手掌印作为证据,手虽然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大,但是手掌上的纹路却是不会变化的,所以采集整个手掌是按手印画押的又一大进步。
等到了明清时期,当事人不仅需要把自己的手印按上去,还需要把自己的脚印也按上去,如此,鉴识部门便多了一样比对的证据,这样也就能够更加精准地定位到个体身上了。
清朝把指纹录入应用在了各个方面。清朝后期,地方上招募乡勇,各地政府要求乡勇及其家人和村里的里正都必须签字画押,以此来防止有人冒名顶替或者逃跑。乡勇在发放工资的时候,财务也是一个个地进行指纹比对,而后才会发给饷银,为的就是防止有人冒领。
客观来说,签字画押在古代并不是一项非常安全的技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即便是信息采集的再全面,它是不好被管理的,因为这样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在纸上慢慢淡去,从而变得模糊,这对于管理人员和鉴识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故而古代采集信息的频率是非常高的。
不过虽然它比起其他方式来说,确实让古人的生活变得简单化,对人员的管理也变得十分便利,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按手印画押也是在不断被完善,从而变得精准、安全。时至今日,指纹录入技术已经变得科技化,智能化,电脑智能系统能够完全精准地定位到个人,做到零误差,而这对于那些犯罪分子来说,将是无比恐怖的存在了。
2020-12-03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