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
我是一名重点大学文科毕业生,准备考研,有以下问题咨询:1.不知是选择名校的一般专业好呢?还是选择一般重点高校的名牌专业好?2.北京大学的新闻学、对外汉语教学、外交学、行政...
我是一名重点大学文科毕业生,准备考研,有以下问题咨询:
1.不知是选择名校的一般专业好呢?还是选择一般重点高校的名牌专业好?
2.北京大学的新闻学、对外汉语教学、外交学、行政管理,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的外交学,这些专业分别属于哪个学科门类?哪个考研难度低?哪个就业好?(注:我是文科生,英语比较弱,数学一般)
3.以上几个专业笔试都是中文的么?面试外语听力口语哪个难度低些?
4.考研专业书怎么选择和购买?是不是只有考研报名时各高校考研大纲出来才公布各自的专业课书目?那时再看专业课会不会太晚了?
5.针对公共课的复习有哪些好的参考书麻烦推荐一下!尤其是英语,我只有四级水平,想针对考研题型专项练习,最好是那种有详细答案分析的参考书,麻烦推荐几本!
非常感谢! 展开
1.不知是选择名校的一般专业好呢?还是选择一般重点高校的名牌专业好?
2.北京大学的新闻学、对外汉语教学、外交学、行政管理,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的外交学,这些专业分别属于哪个学科门类?哪个考研难度低?哪个就业好?(注:我是文科生,英语比较弱,数学一般)
3.以上几个专业笔试都是中文的么?面试外语听力口语哪个难度低些?
4.考研专业书怎么选择和购买?是不是只有考研报名时各高校考研大纲出来才公布各自的专业课书目?那时再看专业课会不会太晚了?
5.针对公共课的复习有哪些好的参考书麻烦推荐一下!尤其是英语,我只有四级水平,想针对考研题型专项练习,最好是那种有详细答案分析的参考书,麻烦推荐几本!
非常感谢! 展开
2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成功必不可或缺的因素。很难想象一个人在不感兴趣的学业或者事业上还能做出多大的成绩。所谓兴趣所致,灵感所至,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才可能在研究上有所建树。选专业最忌讳盲目跟风,因为别人所选择的不一定适合你;也不要迷信所谓的热门专业,热门专业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你投入的时间、精力等未必能换回你期待的利益效应。
实事求是。
兴趣归兴趣,有些专业是需要天分的,盲目的喜欢也是非常愚昧的,所以考生所选择的专业一定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
一方面,考生在选择某个专业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在这方面的实力。譬如说,你要考逻辑学专业,你的辩证思维能力如何?理工类的学生要考文史类的专业,你的语言文字能力又怎样?也许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够靠突击恶补专业基础知识,但是这些专业所要求的更高层次的能力不是短期就可以突击提高的。
另一方面,大学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专业实力,如果要报考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学校的热门专业,一定得先掂量自己的学习成绩。在此,要特别提醒那些跨专业的考生,不要盲目跨考,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所学专业与所跨考专业的联系,以及自己在跨考方面具备的优势。
专业前景。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前期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个人发展服务。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因此毋庸置疑,比较迎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就业前景要好些。不要选择那些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太多的专业,尽量选择那些比较有实用价值、或者能够最大程度地学以至用的专业,这样的话,就业相对更加容易一些。
经济问题。
虽然各个高校都有公费自费制度以及奖助学金制度,但是研究生三年的花销还是不小,而且公费名额和全额奖学金比例都很有限,对于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而言,经济因素是要特别注意的。在报考专业前,我们应搞清楚自己所报专业的收费情况、公自费指标、奖助学金制度,还要衡量自己的实力排名,再决定是否报考。
热门专业巧报
何谓热门专业?就是在历年的考研中,报考人数比较多的一些专业,以下为近年来十大热门专业的基本情况:
2010年,十大热门专业则为:1.工商管理硕士 2.法律硕士 3.金融学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行政管理 6.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7.会计学 8.企业管理 9.通信与信息系统 10.英语语言文学。
报考热门专业的人数众多,竞争激烈。我们如何在这竞争激烈的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是需要智慧的,如何报考热门专业也有技巧,那就是寻找“空窗期”:
1.热门专业择校的“空窗期”。普通院校的热门专业,不像名校知名度那样高,但普通院校的某些热门专业的师资却也是比较强的。譬如,上表中的设计艺术学专业,很多“211”学校的这一专业竞争可想而知。而山东工艺美院也有此专业,并且还是重点学科,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也不是特别的激烈。因此对热门专业,可在择校上做文章。一些专业类学校和中西部地区的“211”学校往往是考生择校的盲点,同学们可适当考虑一下。
2.历年报考人数的“空窗期”。有些学校报考情况分大年、小年。有时候上一年报考人数比较多,下一年人数会有所下降。而且有的专业还会出现报考人数不足的情况,据跨考辅导老师了解,2007年山东大学法学院的行政法报考人数就不足。所以同学们在报考专业时,一定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尽量多找到一些内部“情报”。
3.热门专业内部的“空窗期”。不是热门专业下的所有学科分支都是热门。大法学下的专业,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等是热门专业,但法制史和法理学却是热门中的冷门。所以同学们可就自己所报专业的学科分支作详细的调查,反复比较。发现热门中的空挡,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冷门专业热报
其实“冷门”、“热门”只是相对而言,冷门专业学精学通了,学冷门专业的你就成了“热门人才”。如何做好“冷门热报”呢?
1.选择虽是冷门、但却有发展空间的专业。有些专业虽然不是热门,但有一定发展前景,即使就业面窄,也有一定针对性。报考这类专业一定要有前瞻性。譬如说,有位同学学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专业,入学时还是冷门,但是这几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抓得比较多些,到毕业时已经成为热门专业。再加上她写的论文与循环经济有关,被评为优秀硕士论文,就业也不错。
2.选择冷门专业内在的热门。很多基础学科像数学理论、理论物理、历史、哲学等基本上都被视为冷门,但在现代社会它的基础作用却越来越大,这些冷门会越来越热。
3.凭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不管是否冷门。跨考辅导老师的一位朋友本科阶段学的是财经类专业,但他非常喜欢哲学,所以考研时选择报考社科院的西方哲学专业。虽然这个专业看起来枯燥无味,但他却乐在其中。毕业后他在经贸委任职,丛事职业还是与财经类专业有关。他说表面上看来,学的西方哲学专业知识,工作中几乎用不上;但是哲学对他的影响,却改变了他惯有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正是这种改变,为他得到了现在的职位。如果你有信心用自己的专业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那还担心什么呢?
根据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综合搜索信息,可以看出,以下人才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就业领域的热门,分别是:网络人才、公关人才、未来体育明星的经纪人、企业家和外方代理、国际商务策划、投资顾问、房地产/小轿车/保险业务推销员、环保和能源专家、名校教师、时尚观测员、物业管理人员、心理医生。因此我们在选择专业时,眼光要放长些远,冷门专业不是绝对的,它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特殊专业准报
1).美术专业、音乐专业。这类专业的考试形式、考试地点与考试时间与一般专业是不一样的。许多学校对该类专业的考生有特别的规定。如果是该类专业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所报考学校的2011年详细的招生简章,以免给自己的考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统考和联考类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西医综合是全国统考类专业,专业参考用书要根据国家统考大纲。而法律硕士专业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是全国联考类专业,考试科目和普通专业不同。报考该类专业的考生一定要仔细参照所报学校的招生简章,一般来说对这两个专业,报考学校都有专门的招生简章。
新兴专业慎报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气的,一些新兴的专业,由于没经受实践检验,所以报这些专业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新兴的专业在师资和别的方面也不是很完善,建议考生要慎重。例如,地理信息系统、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资产评估、文化产业管理、煤及煤层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等都是新兴的专业。不要被专业名称所吸引而忽视了对专业的深入了解,新兴专业有其出现的必然性,但也有其初生的不足,所以要谨慎选择。
兴趣是一个人成功必不可或缺的因素。很难想象一个人在不感兴趣的学业或者事业上还能做出多大的成绩。所谓兴趣所致,灵感所至,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才可能在研究上有所建树。选专业最忌讳盲目跟风,因为别人所选择的不一定适合你;也不要迷信所谓的热门专业,热门专业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你投入的时间、精力等未必能换回你期待的利益效应。
实事求是。
兴趣归兴趣,有些专业是需要天分的,盲目的喜欢也是非常愚昧的,所以考生所选择的专业一定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
一方面,考生在选择某个专业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在这方面的实力。譬如说,你要考逻辑学专业,你的辩证思维能力如何?理工类的学生要考文史类的专业,你的语言文字能力又怎样?也许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够靠突击恶补专业基础知识,但是这些专业所要求的更高层次的能力不是短期就可以突击提高的。
另一方面,大学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专业实力,如果要报考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学校的热门专业,一定得先掂量自己的学习成绩。在此,要特别提醒那些跨专业的考生,不要盲目跨考,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所学专业与所跨考专业的联系,以及自己在跨考方面具备的优势。
专业前景。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前期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个人发展服务。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因此毋庸置疑,比较迎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就业前景要好些。不要选择那些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太多的专业,尽量选择那些比较有实用价值、或者能够最大程度地学以至用的专业,这样的话,就业相对更加容易一些。
经济问题。
虽然各个高校都有公费自费制度以及奖助学金制度,但是研究生三年的花销还是不小,而且公费名额和全额奖学金比例都很有限,对于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而言,经济因素是要特别注意的。在报考专业前,我们应搞清楚自己所报专业的收费情况、公自费指标、奖助学金制度,还要衡量自己的实力排名,再决定是否报考。
热门专业巧报
何谓热门专业?就是在历年的考研中,报考人数比较多的一些专业,以下为近年来十大热门专业的基本情况:
2010年,十大热门专业则为:1.工商管理硕士 2.法律硕士 3.金融学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行政管理 6.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7.会计学 8.企业管理 9.通信与信息系统 10.英语语言文学。
报考热门专业的人数众多,竞争激烈。我们如何在这竞争激烈的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是需要智慧的,如何报考热门专业也有技巧,那就是寻找“空窗期”:
1.热门专业择校的“空窗期”。普通院校的热门专业,不像名校知名度那样高,但普通院校的某些热门专业的师资却也是比较强的。譬如,上表中的设计艺术学专业,很多“211”学校的这一专业竞争可想而知。而山东工艺美院也有此专业,并且还是重点学科,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也不是特别的激烈。因此对热门专业,可在择校上做文章。一些专业类学校和中西部地区的“211”学校往往是考生择校的盲点,同学们可适当考虑一下。
2.历年报考人数的“空窗期”。有些学校报考情况分大年、小年。有时候上一年报考人数比较多,下一年人数会有所下降。而且有的专业还会出现报考人数不足的情况,据跨考辅导老师了解,2007年山东大学法学院的行政法报考人数就不足。所以同学们在报考专业时,一定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尽量多找到一些内部“情报”。
3.热门专业内部的“空窗期”。不是热门专业下的所有学科分支都是热门。大法学下的专业,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等是热门专业,但法制史和法理学却是热门中的冷门。所以同学们可就自己所报专业的学科分支作详细的调查,反复比较。发现热门中的空挡,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冷门专业热报
其实“冷门”、“热门”只是相对而言,冷门专业学精学通了,学冷门专业的你就成了“热门人才”。如何做好“冷门热报”呢?
1.选择虽是冷门、但却有发展空间的专业。有些专业虽然不是热门,但有一定发展前景,即使就业面窄,也有一定针对性。报考这类专业一定要有前瞻性。譬如说,有位同学学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专业,入学时还是冷门,但是这几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抓得比较多些,到毕业时已经成为热门专业。再加上她写的论文与循环经济有关,被评为优秀硕士论文,就业也不错。
2.选择冷门专业内在的热门。很多基础学科像数学理论、理论物理、历史、哲学等基本上都被视为冷门,但在现代社会它的基础作用却越来越大,这些冷门会越来越热。
3.凭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不管是否冷门。跨考辅导老师的一位朋友本科阶段学的是财经类专业,但他非常喜欢哲学,所以考研时选择报考社科院的西方哲学专业。虽然这个专业看起来枯燥无味,但他却乐在其中。毕业后他在经贸委任职,丛事职业还是与财经类专业有关。他说表面上看来,学的西方哲学专业知识,工作中几乎用不上;但是哲学对他的影响,却改变了他惯有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正是这种改变,为他得到了现在的职位。如果你有信心用自己的专业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那还担心什么呢?
根据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综合搜索信息,可以看出,以下人才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就业领域的热门,分别是:网络人才、公关人才、未来体育明星的经纪人、企业家和外方代理、国际商务策划、投资顾问、房地产/小轿车/保险业务推销员、环保和能源专家、名校教师、时尚观测员、物业管理人员、心理医生。因此我们在选择专业时,眼光要放长些远,冷门专业不是绝对的,它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特殊专业准报
1).美术专业、音乐专业。这类专业的考试形式、考试地点与考试时间与一般专业是不一样的。许多学校对该类专业的考生有特别的规定。如果是该类专业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所报考学校的2011年详细的招生简章,以免给自己的考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统考和联考类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西医综合是全国统考类专业,专业参考用书要根据国家统考大纲。而法律硕士专业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是全国联考类专业,考试科目和普通专业不同。报考该类专业的考生一定要仔细参照所报学校的招生简章,一般来说对这两个专业,报考学校都有专门的招生简章。
新兴专业慎报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气的,一些新兴的专业,由于没经受实践检验,所以报这些专业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新兴的专业在师资和别的方面也不是很完善,建议考生要慎重。例如,地理信息系统、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资产评估、文化产业管理、煤及煤层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等都是新兴的专业。不要被专业名称所吸引而忽视了对专业的深入了解,新兴专业有其出现的必然性,但也有其初生的不足,所以要谨慎选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考研专业学校选择指南:综合衡量 科学估算
导读:作为学生来说,有两次选择分外重要,第一次是高考,决定了本科毕业证的份量,第二次就是考研,决定了自己十余年投入将得到的产出,经过很长时间的报考,各种渠道资料的收集,补习班的锤炼,终于到了报考的关头,选择学校专业也变得十分重要。
考研是人生的重要选择,专业和学校的选择成为考研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也是学业完成后工作理想与否的关键因素。
如何选择专业呢?我们建议在选择专业时要综合衡量自己的几个方面。
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和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打交道的话,会过得很难受;另一方面,兴趣也决定了你能不能有恒心毅力坚持考研复习,并保证较高效率。强打精神的复习考研,大部分是考不上的。
未来就业的考虑。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就业率相差很大。例如政治学、林业工程、材料、仪器仪表等学科毕业生的即时就业率在90%以上,而体育、植物生产、水产、中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就业率低于50%。
实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自己要很好地扬长避短。首先,看现有基础。如果你从末接触过计算机,数学又学得不好,现要却要报考清华计算机专业,那么最好还是不要冒这个险。其次,看客观学习能力。如果自己的逻辑思维确实不够发达,那么复习起理工科专业来确实会非常吃力,效果不见得好。如果记忆不强,报考历史专业恐怕也成问题。
个人的客观需要。这一点很现实,也很无奈。比如家庭原因或个人原因要求你必须尽快取得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那么即使你对文学情有独钟,也可能不得不考虑现实情况。本科毕业自己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今后深造机会也有,那么建议你选择一个自己最想去的专业拼一把,成则更好,不成也无所谓。
选择专业,除了对自己的综合情况有一个大概的科学估算外,还应该避免常见的几种毛病。
一、鼠目寸光。判断专业如何,就业前景好坏,是否有市场,别只盯在鼻子尖上。时间过得快,专业胜衰更快。几年工夫,足够从在大红大紫落到无人问津。大三起码要大概地了解一下5年内(研究生毕业)专业的发展趋势。
二、人云亦云。自己对自己缺乏认识,没有判断力。明明读懂一个法律条文都在花上半天,看到别人一窝报法律,自己也要去凑热闹。
三、过于急功近利。绝大部分情况下,选择专业其实主要依据的就是“功利”标准。但凡事不能过头,太急功近利反而欲速则不达,因为这样会蒙蔽你的眼睛,造成专业选择上的失误。
在专业选择上,有个故事可以参考。话说古时候,有个士子一心想功成名就、封妻荫子。当时的皇帝重文士,于是士子一头扎进书堆。不想换了皇上,忙于开缰拓土,重用武人,士子于是赶紧学剑。剑未学完,又换了皇上,马放南山,偃武修文了,士子只好再捧起书来。时间一晃,人已垂垂老矣,这时新皇上又喜用年轻人了。这个士子命运多桀,自然有生不逢时的因素,不过自己太急功近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不论哪个专业,只要有成就,其他一切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回报都是水到渠成的东西。现今的社会,职业上早已不是从一而终了。北京地区高级白领的调查表明,95%的人有过跳槽经历;62%的人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无关。许多知名企业的老总并非企业管理专业出身,相反倒有不少哲学、中文的毕业生。千万不要像那个士子一样,盲目追求时髦,最后落个两手空空。
如何选择学校呢?
确定报考专业之后,就需要确定报考学校。 目前,全国开列在招生计划目录上的招生单位有近700个,主要集中在首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例如北京地区就有招生单位217个,上海则有59个,其它省份则有多有少。经济较发达省份的招生单位多一些,而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招生单位要少得多。例如 ,江苏、广东,分别有53个、33个招生单位,而贵州省只有8个招生单位。
招生单位有不同的分类。
高等教育单位和专业研究单位。 平时一提到研究生招生单位,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就是**大学、**学院,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单位,因开办本科教育而为学生所熟悉。另一大块因为平时和本科生没有什么关系而常常被忽视,这就是各类研究院、研究所,如大名鼎鼎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这类招生单位数量很大,例如北京市的招生单位中,研究所、研究院就占二分之一强,达135个,每年招生人数相当可观。由于许多人不了解此类招生单位,所以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也可能会小一些,值得试试。
一流单位与普通单位。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都属于全国一流单位,不论从师资还是硬件方面来看,都比普通单位要高出一截,将来就业时牌子要硬许多。不同类型的院校之间就业率差距巨大,据教育部统计资料,全国重点大学或地方名牌大学的即时就业率通常都能达到90%以上,普通的学校甚至不到50%。
选择招生单位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仔细斟酌。
质量高低。在质量高的单位可以真正学到一些东西,使三年时间不会白白浪费。判断质量通常可以看这几个方面: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地位;导师质量;单位近年来学术成就等。
名气大小。名气往往是质量的一个外在评价指标。响当当的单位,通常有利于研究生开展研究,也有利于就业。
竞争态势。各招生单位由于质量高低、地理远近的缘故,同一专业的报考人数可能相差很大,竞争态势也就高低不同。结合自己的实力,可以尽量避开竞争焦点,提高自己的录取概率。
最终报考目标的确定,其实是专业选择和学校选择的综合。
另外就在校生的选择加以说明。对于在校生来说,选择一般有四种情况,按难易顺序分别是:
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最为轻松的选择,一来本专业课程已经在本科阶段仔细学过,而且熟悉教师的授课重点和命题风格。二来只要不是被系里老师深恶痛绝,一般多少总能获得考试范围、命题重点、阅卷判分等方面的优惠。据统计,对普通专业而言,本专业本校报考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其他三种情况。
本专业跨校报考。相比本专业本校报考,有两点不利:一是专业课程内容和重点可能有些区别,甚至区别很大,例如人民大学的国民经济专业侧重宏计划,而北京大学的国民经济专业则侧重财政金融;二是老师等不太熟悉,难以获得额外的优惠。
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专业更换了,难度变得更大。而且,两个专业之间关联越小,难度越大。比如,法律专业转为财政金融的难度就要大于从经济学转为财政金融。所好的是仍然在本校,可以就近利用课堂、同学、教师等各种资源。
跨专业跨校报考。通常这是难度最大的一种。特别是所报考学校在外地,则难度就更大了。然而这种情况有时也能激发起人的斗志,通过艰苦奋斗,往往能出奇制胜。对北京几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调查发现,大约有30%的专业状元是跨专业跨学校报考的,或许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这四种模式中如何选择?这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除了必须考虑到的兴趣、爱好等,还有这几点情况需要注意。
一是本科专业和学校的情况。如果你本科就读于名校热专业,那么建议还是省省心,安居乐业,准备本专业本校报考吧。如果专业不错,学校一般,可以考虑第二种;反之,则考虑第三种。万一专业、学校都不满意,则不要惧怕背水一战。
二是结合自己的竞争力。比如本校本专业太热,竞争对手太多,那就不妨换个学校或专业试试。如果自己确实很牛,信心十足,那么跨校跨专业也无妨。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情况下,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是不同的。跨专业跨校的应该起步最早,本专业本校的可以晚一些。下面是我们在对大量成功者访谈后总结出来的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表。
类型
难度
最佳开始时间
至迟不超过
本专业本校
较小
大三下学期
大四前暑期
本专业跨校
一般
大三上学期
大三下学期
跨专业跨校
较大
大三上学期
大三下学期
跨专业跨校
很大
大二下学期
大三寒假前
导读:作为学生来说,有两次选择分外重要,第一次是高考,决定了本科毕业证的份量,第二次就是考研,决定了自己十余年投入将得到的产出,经过很长时间的报考,各种渠道资料的收集,补习班的锤炼,终于到了报考的关头,选择学校专业也变得十分重要。
考研是人生的重要选择,专业和学校的选择成为考研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也是学业完成后工作理想与否的关键因素。
如何选择专业呢?我们建议在选择专业时要综合衡量自己的几个方面。
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和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打交道的话,会过得很难受;另一方面,兴趣也决定了你能不能有恒心毅力坚持考研复习,并保证较高效率。强打精神的复习考研,大部分是考不上的。
未来就业的考虑。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就业率相差很大。例如政治学、林业工程、材料、仪器仪表等学科毕业生的即时就业率在90%以上,而体育、植物生产、水产、中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就业率低于50%。
实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自己要很好地扬长避短。首先,看现有基础。如果你从末接触过计算机,数学又学得不好,现要却要报考清华计算机专业,那么最好还是不要冒这个险。其次,看客观学习能力。如果自己的逻辑思维确实不够发达,那么复习起理工科专业来确实会非常吃力,效果不见得好。如果记忆不强,报考历史专业恐怕也成问题。
个人的客观需要。这一点很现实,也很无奈。比如家庭原因或个人原因要求你必须尽快取得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那么即使你对文学情有独钟,也可能不得不考虑现实情况。本科毕业自己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今后深造机会也有,那么建议你选择一个自己最想去的专业拼一把,成则更好,不成也无所谓。
选择专业,除了对自己的综合情况有一个大概的科学估算外,还应该避免常见的几种毛病。
一、鼠目寸光。判断专业如何,就业前景好坏,是否有市场,别只盯在鼻子尖上。时间过得快,专业胜衰更快。几年工夫,足够从在大红大紫落到无人问津。大三起码要大概地了解一下5年内(研究生毕业)专业的发展趋势。
二、人云亦云。自己对自己缺乏认识,没有判断力。明明读懂一个法律条文都在花上半天,看到别人一窝报法律,自己也要去凑热闹。
三、过于急功近利。绝大部分情况下,选择专业其实主要依据的就是“功利”标准。但凡事不能过头,太急功近利反而欲速则不达,因为这样会蒙蔽你的眼睛,造成专业选择上的失误。
在专业选择上,有个故事可以参考。话说古时候,有个士子一心想功成名就、封妻荫子。当时的皇帝重文士,于是士子一头扎进书堆。不想换了皇上,忙于开缰拓土,重用武人,士子于是赶紧学剑。剑未学完,又换了皇上,马放南山,偃武修文了,士子只好再捧起书来。时间一晃,人已垂垂老矣,这时新皇上又喜用年轻人了。这个士子命运多桀,自然有生不逢时的因素,不过自己太急功近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不论哪个专业,只要有成就,其他一切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回报都是水到渠成的东西。现今的社会,职业上早已不是从一而终了。北京地区高级白领的调查表明,95%的人有过跳槽经历;62%的人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无关。许多知名企业的老总并非企业管理专业出身,相反倒有不少哲学、中文的毕业生。千万不要像那个士子一样,盲目追求时髦,最后落个两手空空。
如何选择学校呢?
确定报考专业之后,就需要确定报考学校。 目前,全国开列在招生计划目录上的招生单位有近700个,主要集中在首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例如北京地区就有招生单位217个,上海则有59个,其它省份则有多有少。经济较发达省份的招生单位多一些,而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招生单位要少得多。例如 ,江苏、广东,分别有53个、33个招生单位,而贵州省只有8个招生单位。
招生单位有不同的分类。
高等教育单位和专业研究单位。 平时一提到研究生招生单位,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就是**大学、**学院,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单位,因开办本科教育而为学生所熟悉。另一大块因为平时和本科生没有什么关系而常常被忽视,这就是各类研究院、研究所,如大名鼎鼎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这类招生单位数量很大,例如北京市的招生单位中,研究所、研究院就占二分之一强,达135个,每年招生人数相当可观。由于许多人不了解此类招生单位,所以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也可能会小一些,值得试试。
一流单位与普通单位。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都属于全国一流单位,不论从师资还是硬件方面来看,都比普通单位要高出一截,将来就业时牌子要硬许多。不同类型的院校之间就业率差距巨大,据教育部统计资料,全国重点大学或地方名牌大学的即时就业率通常都能达到90%以上,普通的学校甚至不到50%。
选择招生单位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仔细斟酌。
质量高低。在质量高的单位可以真正学到一些东西,使三年时间不会白白浪费。判断质量通常可以看这几个方面: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地位;导师质量;单位近年来学术成就等。
名气大小。名气往往是质量的一个外在评价指标。响当当的单位,通常有利于研究生开展研究,也有利于就业。
竞争态势。各招生单位由于质量高低、地理远近的缘故,同一专业的报考人数可能相差很大,竞争态势也就高低不同。结合自己的实力,可以尽量避开竞争焦点,提高自己的录取概率。
最终报考目标的确定,其实是专业选择和学校选择的综合。
另外就在校生的选择加以说明。对于在校生来说,选择一般有四种情况,按难易顺序分别是:
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最为轻松的选择,一来本专业课程已经在本科阶段仔细学过,而且熟悉教师的授课重点和命题风格。二来只要不是被系里老师深恶痛绝,一般多少总能获得考试范围、命题重点、阅卷判分等方面的优惠。据统计,对普通专业而言,本专业本校报考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其他三种情况。
本专业跨校报考。相比本专业本校报考,有两点不利:一是专业课程内容和重点可能有些区别,甚至区别很大,例如人民大学的国民经济专业侧重宏计划,而北京大学的国民经济专业则侧重财政金融;二是老师等不太熟悉,难以获得额外的优惠。
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专业更换了,难度变得更大。而且,两个专业之间关联越小,难度越大。比如,法律专业转为财政金融的难度就要大于从经济学转为财政金融。所好的是仍然在本校,可以就近利用课堂、同学、教师等各种资源。
跨专业跨校报考。通常这是难度最大的一种。特别是所报考学校在外地,则难度就更大了。然而这种情况有时也能激发起人的斗志,通过艰苦奋斗,往往能出奇制胜。对北京几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调查发现,大约有30%的专业状元是跨专业跨学校报考的,或许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这四种模式中如何选择?这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除了必须考虑到的兴趣、爱好等,还有这几点情况需要注意。
一是本科专业和学校的情况。如果你本科就读于名校热专业,那么建议还是省省心,安居乐业,准备本专业本校报考吧。如果专业不错,学校一般,可以考虑第二种;反之,则考虑第三种。万一专业、学校都不满意,则不要惧怕背水一战。
二是结合自己的竞争力。比如本校本专业太热,竞争对手太多,那就不妨换个学校或专业试试。如果自己确实很牛,信心十足,那么跨校跨专业也无妨。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情况下,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是不同的。跨专业跨校的应该起步最早,本专业本校的可以晚一些。下面是我们在对大量成功者访谈后总结出来的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表。
类型
难度
最佳开始时间
至迟不超过
本专业本校
较小
大三下学期
大四前暑期
本专业跨校
一般
大三上学期
大三下学期
跨专业跨校
较大
大三上学期
大三下学期
跨专业跨校
很大
大二下学期
大三寒假前
参考资料: http://www.17bei.cn/bencandy.php?fid=4&id=1031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不知是选择名校的一般专业好呢?还是选择一般重点高校的名牌专业好?”,自己能力强,选顶尖院校的最好专业,如果你泯然众人,选一般院校的稍好专业,就业为主啊!
2.北京大学的新闻学是文史类、对外汉语教学是教育类、外交学是管理类、行政管理是管理类,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是文史类,中国人民大学的外交学是管理类,你选择的没有难度低的,我个人感觉新闻学适合你!
3.以上几个专业笔试都不一定是中文的,面试外语听力口语难度低些的是行政管理专业。
4.考研专业书应该按照你报考院校的制定参考书目购买,可以参照往年的啊,不会变化太大的。
5.针对公共课的复习的参考书,因为考试内容已经十分固定了,所以随便到书店挑选考研字样的就行。
2.北京大学的新闻学是文史类、对外汉语教学是教育类、外交学是管理类、行政管理是管理类,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是文史类,中国人民大学的外交学是管理类,你选择的没有难度低的,我个人感觉新闻学适合你!
3.以上几个专业笔试都不一定是中文的,面试外语听力口语难度低些的是行政管理专业。
4.考研专业书应该按照你报考院校的制定参考书目购买,可以参照往年的啊,不会变化太大的。
5.针对公共课的复习的参考书,因为考试内容已经十分固定了,所以随便到书店挑选考研字样的就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9-08-01 · 资深考研辅导培训机构,专注考研培训20年。
关注
展开全部
考研专业分为很多种,例如,热门专业,是指那些就业前景较好,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比如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会计学、企业管理、计算机等,这些专业竞争比较激烈,考取的难度较大;冷门专业,是指就业前景较差,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比如哲学、历史学门类下面的大部分专业,以及工学门类下面的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等,这些专业报考的人数较少,录取的门坎较低,考取比较容易。要报考一个专业,无论是冷门还是热门,都要搞清楚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发展前景如何,千万不能望文生义。
专业选择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兴趣。
就第一个方面来说,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能力,也就是要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比如金融学,这是一个很好的专业,在这个专业略微做出点名堂就可以赚大钱、开名车、住洋房,这个专业很有诱惑性,但是要是你自己的数学不好的话,要选这个专业就不太实际了。
就第二个方面来说,选择专业是要考虑自己喜欢做什么,也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额老师。比如教育学下面有一个特殊教育专业,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很容易找工作,收入也很高,但这个专业要求整天与有身体或心理残疾的儿童打交道,选不选这个专业就看个人兴趣了。
总之,专业的选择要考虑两个问题:一要弄明白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就业前景如何;二要客观的认识自己,自己的的兴趣是什么。
专业选择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兴趣。
就第一个方面来说,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能力,也就是要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比如金融学,这是一个很好的专业,在这个专业略微做出点名堂就可以赚大钱、开名车、住洋房,这个专业很有诱惑性,但是要是你自己的数学不好的话,要选这个专业就不太实际了。
就第二个方面来说,选择专业是要考虑自己喜欢做什么,也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额老师。比如教育学下面有一个特殊教育专业,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很容易找工作,收入也很高,但这个专业要求整天与有身体或心理残疾的儿童打交道,选不选这个专业就看个人兴趣了。
总之,专业的选择要考虑两个问题:一要弄明白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就业前景如何;二要客观的认识自己,自己的的兴趣是什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考研院校与专业的选择很大部分决定着考生们以后的发展,据一项调查显示,正确选择学校和专业会让考研成功率至少提高50%。可见,在考研过程的悉数选择中,如何择校选专业成为了考研胜利至关重要的一环。
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
应该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院校竞争难度。选择了意向专业之后,我们的选择面就会变小。接下来我们可以再去看全国900多个招生单位,有多少招生单位在招这一专业的研究生,再去判断这些学校里面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只能先选专业再选学校,最终才可能选得出来。
择校地域与实力
选学校一般首先考虑所在城市,先定好自己准备工作或生活的地方,然后在相应城市初筛候选院校。从工作的角度,任何一所学校的影响范围都是有限的,通常本地学校对本地就业影响更大。高校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就业去向。
一个学校的实力,就看复试分数线和招生人数这两项。一个学校的复试分数线会有起伏,比如说一年350、一年340、一年370,大家可以粗略地算出它的平均复试分数线,然后往上提15分作为初试成绩目标,或者就取它的历年最高标准去做准备。而招生人数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一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4、5个,那就属于难度非常大的;如果招生人数比较多,我们考研成功的概率也会大一些。
VX搜索小程序“考研专业选择院校推荐系统”,即可测出最适合你的考研专业和院校,量身定制你的考研之路哦~
意向院校专业的考试难度
结合院校历年报录比,评估报考难度。一般难度与院校实力也直接挂钩,根据自身实力及性格特点,愿意付出多大努力,想实现的目标,综合考虑后在候选院校中选出适合自己的。同学们可以综合四点衡量:自身基础怎么样;目标是否有刺激性;目标学校的报录比;自身的内心有多坚定。
经常看到一种帖子,就是询问某某学校难不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有人会觉得很难,自然也有人会觉得简单。因此,与其问别人这所学校难考吗?不如多问问自己:我现在的实力如何?我通过一年的努力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取得什么样的进步?我有没有让自己不断进步和完善的决心和毅力?
建议大家多去找找信息。
院校优势
各个院校都有自己的特定优势,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选择对自己更有价值的优势,对于跨专业考生,建议考虑名气较高的综合性高校,当然这对个人综合素养要求会更高。
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
应该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院校竞争难度。选择了意向专业之后,我们的选择面就会变小。接下来我们可以再去看全国900多个招生单位,有多少招生单位在招这一专业的研究生,再去判断这些学校里面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只能先选专业再选学校,最终才可能选得出来。
择校地域与实力
选学校一般首先考虑所在城市,先定好自己准备工作或生活的地方,然后在相应城市初筛候选院校。从工作的角度,任何一所学校的影响范围都是有限的,通常本地学校对本地就业影响更大。高校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就业去向。
一个学校的实力,就看复试分数线和招生人数这两项。一个学校的复试分数线会有起伏,比如说一年350、一年340、一年370,大家可以粗略地算出它的平均复试分数线,然后往上提15分作为初试成绩目标,或者就取它的历年最高标准去做准备。而招生人数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一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4、5个,那就属于难度非常大的;如果招生人数比较多,我们考研成功的概率也会大一些。
VX搜索小程序“考研专业选择院校推荐系统”,即可测出最适合你的考研专业和院校,量身定制你的考研之路哦~
意向院校专业的考试难度
结合院校历年报录比,评估报考难度。一般难度与院校实力也直接挂钩,根据自身实力及性格特点,愿意付出多大努力,想实现的目标,综合考虑后在候选院校中选出适合自己的。同学们可以综合四点衡量:自身基础怎么样;目标是否有刺激性;目标学校的报录比;自身的内心有多坚定。
经常看到一种帖子,就是询问某某学校难不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有人会觉得很难,自然也有人会觉得简单。因此,与其问别人这所学校难考吗?不如多问问自己:我现在的实力如何?我通过一年的努力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取得什么样的进步?我有没有让自己不断进步和完善的决心和毅力?
建议大家多去找找信息。
院校优势
各个院校都有自己的特定优势,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选择对自己更有价值的优势,对于跨专业考生,建议考虑名气较高的综合性高校,当然这对个人综合素养要求会更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