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有五年制大专定向师范生,毕业后回来本地教学5年以上,好吗?
每一年,我们县区都会面向初中毕业生招收一批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录取之后,跟教育主管部门签订劳务合同,毕业后分配到到乡镇小学工作,五年之内不能调离和辞职。五年制定向师范是为了解决农村教师的缺口,
从近几年的定向师范招生情况看,每年的录取分数都会有所上升,从开始的跟普通高中持平的录取分数线到现在的远高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略低于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
以今年为例,我们县区重点高中均衡录取线为620分(总分805),定向师范女生的录取分数线为610分,男生为548分。男生录取分数线远远低于女生,因为男生报考定向师范的比较少。这个分数线比去年提高了几十分,整体来看,报考定向师范的人多了。
报考定向师范好不好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根据个人职业爱好,成绩而定。题主问,定向师范好不好。定向师范生毕业后全部分配到乡镇小学任教,现在老师工资待遇比以前有所提高,所以老师职业相对来说也比以前热门,很多本科甚至研究生都通过国编考试进入教师队伍,我同事就有好几个本科生通过国编考试的激烈竞争进来的。
报考定向师范,首先要征求孩子意见,孩子如果对从事教育行业有兴趣,可以考虑报考。如果孩子比较排斥小学老师的职业,家长不可强求。其次是否报考定向师范还要根据孩子的成绩,如果成绩非常优秀,也不建议报考定向师范,如果孩子对教育行业感兴趣,也建议先上高中,考师范大学。把知识学踏实之后再从教。虽然看起来浪费了几年的时间,但是经历过高考,上过大学再出来教书,竞争力会有很大的优势!
这是双向选择,得到了收益,就要承担代价,能量是守恒的。
(广东那边培养五年制大专定向师范生)
在八十年代,为了基层教育,国家推行一种师范生政策,即初中毕业去读师专(中专),就可以国家分配工作。在当时,体制内的工作对于老百姓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好多学生中考成绩特别好,然后就去读中专了,几年后毕业回来工作,直接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我读初中的时候,我的不少老师都是这样的。
如果读了高中,你还得读大学才能保证分配,考大学风险就很高了,毕竟大部分人考不上。当时许多优秀的学生读了中专,几十年后发现当初学习不如自己的同学成了大学教授,差别比较大,内心有点不公平。
常人很难看到历史进程的轨迹。而且当初早早补贴家用在比较重就被遗忘了,另一个考不上大学的同学也被遗忘了,人的比较总是充满幸存者偏差。
讲这个故事就是说:选择了就要认,有好有坏。
这几年一直有免费师范生项目,六大师范免费,毕业后回去教书多少年,国家会给你免学费,还补贴伙食费。我有几个同学就是走的这条路,有考上西南大学、有考上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他们去了老家地级市的重点中学做老师,现在挺好的。
对于一个中西部地级市而言,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已经属于优质生源。如果到了县城,是很难有这种学校毕业生的。
这个案例你会发现,六大师范的免费师范生基本是下层到地级市,到县里也很少。
你应该知道现在乡村教育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师资差,毕竟偏选山区愿去的人不是很多。但那里的孩子也应该享受平等的教育权,怎么解决呢?
公开考试诏老师?只要还有其他可选择的岗位,就没人愿意报。每年公务员、教师岗位没人报的就是这些地方。
但又不能彻底放弃农村孩子的教育,所以就签订契约,让你对自己的未来有稳定预期,而你扎扎实实去完成服务教育。无论作为一种交换,还是一种情怀,这都是很合理的。
你初中毕业后,觉得有份铁饭碗就行,或者你就热爱基层教育,完全可以选择去读定向师范大专,踏踏实实去学习五年,21岁就可以参加工作,实实在在攒钱,现在交通好了,住在县城回去镇上教书也是可以的。
如果你这时候发现你的朋友读了大学,过了几年又发现有同学考上了211研究生,又过了几年,发现他工作去了大城市,你内心里会有些不平衡,他的工资也可能是你的三四倍,天花板也比你高。你可能会感到痛苦。(至于我为什么没写你的同学会有985,因为很现实的问题,在当下周围有能考上985朋友的人,大概率不会考虑这种问题)
这就回到上面那个故事了。你会有这样的同学,你也会有没考上大学,工作不好;考了普通大学,没找到工作的同学。这就看你心态和下一步追求了,选择了,得到了收益,就要承担代价,能量是守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