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21-03-26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万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775万
展开全部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永恒的主题,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养成教育就是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明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在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及时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下面我想谈谈从“秃头论证”与“谷堆论证”两个理论得到的正反两方面的启示:

一、防微杜渐——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古希腊诡辩者欧布里德等人提出“秃头论证”理论,它包含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秃头?回答说不能。再少一根怎么样?回答说还是不能。这样问题一直重复下去,到后来,回答却是已经成为秃头了;而这在一开始是遭到否定的。这个理论告诉人们“少一根头发”对整头的头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它对事物当前的性质起不到任何影响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就在这种微不足道的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将引发事物质的变化。要想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首先要防止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秃头论证”理论告诉我们,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要防微杜渐,从“早”从“小”抓起。

从“早”抓起,即从第一根头发的脱落抓起。例如,一个学生出于好奇偶然进了一次网吧,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教育,他就可能进第二次,第三次,……开始可能只是上网玩游戏,后来可能就会上黄色网站。随着进网吧次数的增加,上网内容的丰富,他就可能成瘾而沉湎于网吧不能自拔。这样,轻者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体健康;重者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因为上网吧要用钱,如果手头没有钱,就会想法弄钱,或偷或抢。因此,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不良行为的苗头,见微知著,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帮扶教育,立即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以防止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从而使其健康茁壮成长。

从“小”抓起,就是从小事抓起。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又一个寓言故事“小虫与大船”,就因为造船工人造船时用上了一块带有蛀孔的木板,几年后,蛀孔越来越多。最后在风浪中,船沉没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事不小,小事能坏大事。例如,一个学生上课迟到本来是小事,但是很可能因为迟到没听懂这节课老师讲的第一个问题,而第一个问题又是学习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的基础,因而整节课没学会。因为这节课没学会,以后的内容就学不会了,从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在教室里坐不住,经常逃学,养成逃学的坏习惯,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走上了违反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不放过学生的任何一个不良行为,及时进行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小事酿成大事,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与“秃头论证”理论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谷堆论证”理论,其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谷堆,不能;再加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谷堆,还不能;但一直坚持下去,谷堆形成了;而这在开始是被否定的。这个理论与“秃头论证”理论一样,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从细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的,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它启示我们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要循序渐进,从“早”抓起,从“小”抓起,注重反复,强化训练。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0岁至12岁(幼儿园和小学)。学生在此期间如果养不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到初中、高中再要想养成就很困难了。学生年龄小的时候,可塑性强,是一张白纸,养成什么习惯,就是什么习惯,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期。所以,小学教育要紧紧抓住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做人、做事、健体、热爱学习等诸多良好行为习惯,为以后创造辉煌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德国天才儿童卡尔·威特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证:卡尔·威特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他一生下来并未显示出“天才”的特质,相反,在婴儿时期反应较为迟钝,似乎有点痴呆。经过其父母的悉心教育培训,让他养成了阅读、自学、自觉等良好习惯,终于成为著名的天才儿童,并在多个学术领域成为权威性的代表。

与此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一件件日常生活中小事体现出来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也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做起。例如,训练幼儿自己吃饭、穿衣、洗手、洗脸、整理床铺等自理习惯,训练幼儿、小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不乱抛废弃物等环保习惯,训练学生经常说“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语言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样,从学生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慢慢培养出来了。

注重反复,强化训练。实验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21天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形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雷打不动,直到自觉执行为止。心理学上讲“知情意行”,知就是认识,行就是行为。一个人的品德自始至终都会从行为中自觉的表现出来。行为主要来自个人的认识。人的行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面是被动的,即不自觉的,往往要别人不断教导,严加约束;第二层面是主动的即可以自觉的去执行;第三层面就是达到自动化的境界。如幼儿一旦经过多次地反复练习学会自己吃饭、穿衣、刷牙后,老师父母就不用操心了,他自然会做好,这就叫做从小养成自理的好习惯了。我们在养成教育中要遵循这一规律,对学生从小事抓起,从严要求,进行反复训练。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了。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要告诉学生凡事要从细节入手,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出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泰硕安诚
2024-09-05 广告
安全评价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针对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及生产经营过程职业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辨识,全面系统的评价造成职业危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特点主要有:系统性、科学性、政策强制性、预测性等......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泰硕安诚提供
胖头小李老师
生活家

2021-03-26 · 专业解答学习路上难题,让你学习一路畅通
胖头小李老师
采纳数:2074 获赞数:2035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对于两三岁孩子的“犯混”,不少家长都觉得是孩子还小,不大懂事,所以才常常会口吐脏字,随便动手“打”人,这种没礼貌的行为教了也没用,等长大一点,懂事了,再教也不迟。


  其实,这是一种糊涂认识。孩子越是“不懂事”,越是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训练的好时机。由于小孩子不懂事,事情知道得不多,他们才希望自己懂更多的事。



        周围客观世界的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事事都想知道,都想尝试,对每件事情都怀有浓厚的探究兴趣。


        但究竟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要做应当遵守什么规则,就需要家长告诉他们,对他们进行培养训练,这实际上就是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


图片

  孩子年龄越小,感受能力越强,可塑性也越强。也就是说,小时候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训练,作用最明显,效果最好。人们常说的“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可以画最好的图画”,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国家向来有重视早期行为规范教育和训练的传统,并且放在首位。古人说“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就是要求家长在孩子正处于“似懂非懂”的这个年龄阶段,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训练,这种做法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正如古人所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力争有个好的开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科仔又要补

2020-11-25 · 她以绝美之姿行来,犹如夜晚
科仔又要补
采纳数:5995 获赞数:3504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行为规范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好恶、价值判断,而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标准或原则,由于行为规范是建立在维护社会秩序理念基础之上的,因此对全体成员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引导和规范全体成员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做,是社会和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延伸。
所谓规范,就是规则和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范就没有秩序。如果规范、标准缺失,不仅会冲击正常社会秩序,使人们无所适从,乱了分寸,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生存质量。

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人们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从而调整一系列的利益关系,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社会作为一种群体是由个人组成的。所谓个人,就是现实生活中具有自己的意志、利益、需要和行为的个体。而群体是由共同目的和协作关系的个人组成的社会系统。在社会活动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及个人与群体的利益关系就需要行为规范的发挥协调作用。

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

现代社会的各种活动都是建立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的,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现代化大生产的分工协作愈来愈细。没有分工协作,也就没有现代化生产。怎样才能分工而不“分家”、“协作”而不扯皮呢?这就需要行为规范来确立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20-12-06 · TA获得超过7.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4万
采纳率:49%
帮助的人:3343万
展开全部
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包括行为规则、道德规范、行政规章、法律规定、团体章程等。行为规范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好恶、价值判断,而逐步形成和确立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标准或原则,由于行为规范是建立在维护社会秩序理念基础之上的,因此对全体成员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引导和规范全体成员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做,是社会和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延伸。行为规范是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行为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范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