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 我来答
zxyjyd
高粉答主

2020-10-22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5万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989万
展开全部
一、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就是要做好预习,这个环节,我们经常想做而做不好,尤其在小学数学中,我们有时布置了预习任务,有的学生回家根本不预习,老师们检查也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布置预习任务一定要明确,上课后的第1分钟必须检查,如果还是有困难,就利用上课后的1-2分钟,让学生浏览本节课内容,使学生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前,要求学生把上课用的东西,如课本、文具、练习本、草稿本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上课铃声一响,快步走进教室,静坐下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等待老师来上课。长期坚持下来,效果显著,孩子们责任心强了,自由散漫的现象明显消失了,每个孩子都一听铃声就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上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的举起了手,大声嚷嚷:“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的叹气起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的干着自己的事……。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要想学生认真倾听,还得从我们老师自身做起。在课堂教学中做到:1、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3、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每次知识检测中,老师对试卷进行分析时,会有这么一句话:审题不清。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在计算题目时,还要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四、培养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是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的作业不仅反映学生知识技能的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按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是学习责任感的具体表现。一个好学生到了该学习的时候就应该放下一切,主动地去学习,应该自己完成的作业决不让别人代替。但是,如果学生自制力差,还没养成习惯,一时难以做到,这就要求教师给加以督促和指导。不管学生提出什么理由和借口,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决不允许拖到第二天。如果学生做作业中遇到困难,教师只能给以讲解和启发诱导,鼓励他自己去克服困难,找到答案,决不能包办代替。因为孩子要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不怕困难的坚毅精神,只有通过独立思考、独立工作才能做到。
百度网友b1dd526
2020-10-22 · TA获得超过40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37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134万
展开全部
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养成好的习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