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大战中李密手下大将如云,为什么还会败给王世充呢?

 我来答
南国见悠然
2020-11-06 ·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在回答重要的问题
南国见悠然
采纳数:70 获赞数:232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提到李密,我们就会想到瓦岗军。实际上,瓦岗军并不是传统概念中的“农民起义军”,而是在军队数量、人才质量、组织制度等方面都首屈一指的强大势力。这一切,都与李密的个人出身、能力息息相关。

作为关陇贵族之后,当初的李密继承了家传的蒲山公爵位,其后在皇宫中担任了隋炀帝杨广的近侍。如无意外,也会沿着家族的传统路线,四平八稳、波澜不惊的发展下去。但也许上天注定他要走上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隋炀帝号称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对于看相也甚是精通。有一天,他发现殿中执卫的李密长相、气质非同一般,即:不像个好人。于是召来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吩咐道:“刚才站在左翊卫中的那个黑皮肤小儿,相貌非常,以后不要让他宿卫了!”

被赶回家的李密专心读书,据说酷爱《项羽传》。当时权倾朝野的丞相杨素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学识、气度超过了自己的所有儿子,因此刻意叮嘱儿子杨玄感而跟李密结交。

公元613年,趁着杨广第二次亲征高句丽,时任礼部尚书的杨玄感在后方发动叛乱,李密当之无愧的成了头号军师。

不过对于李密提出的直捣关中的战略,杨玄感并没有接受,这也直到导致了这次起事很快惨败。侥幸逃脱的李密跑到中原,在当时的各股起义军势力中四处游说,既宣传自己宏图伟略,也趁机挑选自己的下一站。

最终,他加入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势力。首次出手,就指挥徐世勣(即李世勣,演义中徐茂公的原型)、王伯当,设计击败、斩杀了当时被视为义军克星的隋军名将张须陀,这让原本只是干干打家劫舍勾当的瓦岗军上下为之折服。

依仗这份漂亮的投名状,李密得以被允许组建自己的队伍。这支军队,被李密以自己家族在朝廷中的爵位命名:蒲山公营。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李密号令严明、御军有术,“凡号令士卒,虽盛夏,皆如背负霜雪”;而且他为人俭朴、与部下同甘共苦,战斗获得的财物,全都分给了将士们,由此极得人心。蒲山公营,也成了当时最强悍的一支队伍。

(不过从“蒲山公营”这个名字,我们可以看出李密对家族荣耀的念念不舍,但这也注定了他今后的失败)

李密真正带领瓦岗军脱胎换骨,是在公元617年。根据他的计划,瓦岗军夺取了天下最大的粮草洛口仓,其后开仓放粮;紧接着击败了隋朝越王杨侗从洛阳派来的平叛军队。

粮食就是当时的第一生产力,一时间,北至燕赵、南到江淮,数十股农民起义全来依附李密,队伍规模迅速膨胀到数十万。李密就地修建洛口城,沿用隋朝的制度统御部众,其后派人四处攻城略地,一时间风头无两。

不久后,隋军名将裴仁基、裴行俨、秦叔宝、程咬金(程知节)、罗士信全部投靠李密;当时在元宝藏麾下的魏徵,也成了李密的下属。

纪律严明、制度完善、粮草充足、兵马众多、人才济济,这样的队伍,在当时几乎傲视天下。其后的李渊在太原起兵后,作为造反圈子里的后辈,也不得不放低姿态向李密示好。

但随后的李密,就再也没有实现新的突破。

实力超群,却把自己绑死在洛阳附近

其后,李密除掉了与自己理念不合、小富即安的翟让,把瓦岗军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终于当家做主了,但李密在战略上却犯下了巨大错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