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感悟 20

多一点... 多一点 展开
 我来答
我真的是柳上惠
优质答主

2020-11-24 · 以手中执笔,论天下之事!
我真的是柳上惠
采纳数:352 获赞数:3525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华雄绝对是董卓猛将,董卓手下有四员大将,第一吕布,后两位是李傕,郭汜,最后是华雄,华雄立功心切,他又亲率铁骑来到十八路诸侯营寨前搦战。华雄杀了联盟这边三员上将。

而后关羽立下军令状去斩华雄,为的是兄弟三人能有个立身的地方,勇气非凡。关羽抱着必胜之心,华雄由于连胜数将,心生轻敌,就此丧命。

其实吧,出来混的谁也没有把握,现在也一样,但是既然出来了,没办法没混好就回去,只有坚持一条路,刘备以匡扶汉室为由,死死不肯放弃,不就成功夺得一席之地了吗,所有诸侯起点比他高,至少都有几千人的手下,可刘备只有三人开始创业,可最终还是让他出了头。

但是话说回来,真正斩华雄的是孙坚,跟关羽没毛关系,但毕竟主角是人家刘关张,那必须多做一些牛逼的事迹啊,关羽为了三兄弟能让十八路诸侯看得起,只能硬上,其实这个局面只对自己三兄弟有利,对自己的武艺也自信,自己水平不会差华雄,打赢了有面子,

要是打不赢,两位兄弟肯定会一起上,说明保命是绝对没问题的。提前演出一场三英战华雄的大戏,所以关羽有底气,有着后面兄弟两位撑腰,加上他又是二哥,他两武功都比大哥刘备要好,所以肯定要请战,加上华雄已经骄傲了,骄兵必败,关二爷的武艺本就在他之上,关羽立功和雪耻心切,自然能早点就早点绝决。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尽管罗贯中移花接木让关羽夺了孙坚的功劳,但是社会常识他还是要遵守的。不然的话,关羽酒后骑马会被交警处罚的,他本身又是个名人,可能会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永远爱陈翔香橙
推荐于2017-11-25 · TA获得超过87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036
展开全部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激了周瑜,让周瑜决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败。三国中还有一些卖主求荣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yz741741
2009-06-10 · TA获得超过17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所以,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角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则是赞赏有加,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奇书之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说之一,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评价,其中,有许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死孔明吓退活仲达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有。
一、「过五关斩六将」:当时关羽因为要保护二位嫂嫂及侄儿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好屈服于曹军之下,但关羽虽处在曹营下,却无时无刻地挂念的大哥,时时打听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关羽终于知道大哥现处在河北袁绍那里,他赶快提刀跨马护送着两位嫂嫂及随行的女眷们乘车,到了东岭关口,因偏将孔秀执意要请示曹丞相之后,此时,关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两半,消息传到洛阳 ,虽洛阳守将韩福和孟垣商量对策,但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两人都被关羽所劈死,像这样,关羽一连闯过五个关口,杀了六员守将, 才渡过黄河,他虽然感到有些愧对曹操,但此时的他只想赶快和大哥碰面,杀了这么多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二、「的芦救主」:此时,刘备虽然对刘表的召请,心里感到疑惧,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刘备便带着赵云,跨着的卢,向襄阳出发,蔡瑁装得非常恭谨,到了第二天早上,荆襄九郡四十二州县的文武官吏,开始参加刘备代替刘表主持的「丰年大宴」,赵云非常小心的跟在刘备身旁,于是,蔡瑁又设下计策,把赵云支开,等到酒过三巡之后,伊藉执着酒杯,个人总结走近刘备席前,悄悄地向他说过:「蔡瑁想要杀你,你赶快从西门逃走吧!」于是,刘备立即跨上的卢向西门逃出去,但没想到走不到几里路,前面有一条又深又急的河,此时,刘备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这时,刘备嘴里喃喃地念道:“的卢,你要救我!”的卢好像是听懂他话似的,奋力窜起来,使刘备脱离了险境。
这二则故事使我受到了启发,(一)是让我感受到关公的重义气,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两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两位嫂嫂的安全为重;
(二)是让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认为它是坏的而舍弃它,就像是的卢一样,纵使它是会克主的,但刘备却不在意它,可能是刘备的仁心感动了的卢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时,它无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国演义,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能力,罗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关羽的义、张飞的直、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让读者都与故事的剧情融合为一体,随着故事剧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国演义」因为属于章回小说,故事具有连续性,让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故事编排得宜,紧张刺激,使人有一种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处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之中,「三国演义」不仅是在当时有一种象征的功用,也是令一种体制的创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说的典范之一,所以,「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书,每阅读一次,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文学素养也提升了许多。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演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贼起,至晋武帝太康元年王浚灭吴为止之九十七年间史事。全书一百二十回,中心故事是魏、蜀、吴三国的纷争;所谓「演义」,是将历史事迹演成小说。既然是小说,那么就有作者的渲染与穿插,像空城计在正史「三国志」〈晋陈寿撰〉中并未记载,与历史不符,不能将它视为真实的事情。

罗贯中是流落江湖的文士,天下大乱,他怀才不遇而专心著述历史故事,藉以抒发胸中不快。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军阀割据、盗匪蜂起,三国鼎立时,争战连年,那时藏龙卧虎、人才辈出、佳话频传,有许多壮丽雄奇、可歌可泣的故事流传后世、活跃于民间。

三国演义小说的主旨,不外乎「忠孝节义」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义方面特别力宣扬。自王莽篡汉,经东汉刘秀到三国,忠的道德挫折而义抬头、被标榜,作行为标准。刘备欲伸大义于天下,孙权表现仗义江湖的本色,三国的人物故事显出浓厚的义的色彩,是真正的在演「义」了。满清入主中国,自命为大义之举,开国的几个皇帝都很欣赏「三国演义」这部奇书,目的是要牢笼汉人,基于大义而效忠清朝皇室。于是风行草偃,三国演义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读物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文言跟白话相差无几,文字简洁流畅,章法严密紧凑;虽然有些杜撰了「迷信」,如借东风、诸葛装神、木牛流马,但仍对一般群众很有感染力。过去有很多国文教师主张学生熟读三国演义,来打好作文的根基,乃因为三国的文字功力、魅力是不容低估之故。它又「叙事说理委婉动听,描绘人物栩栩如生,资料取舍精微切当,情节发展高潮叠起」,颇有文学价值。

三国演义有戏剧性、智能性,有政治观、军事观、伦理观等。有人把它当作「说话模板」;有人把它看作「兵书战策」;也有人把其中人物当作偶像来学习。引伸的用法,如善用兵是「小诸葛」,勇战者称「常山赵子龙」,结拜兄弟是「桃园结义」,卜卦看相以「赛诸葛」为招牌,宗亲会把「刘关张赵」认同一家。饿了说「肚子在唱空城计」,办事缺钱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更有一些谚语,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不计其数,这无非证明三国演义对华人社会有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最近几年,台湾的出版界更出版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抽丝剥茧、引人入胜的焦点另类读物,诸如「画说三国」、「三国韬略学」、「三国韬略大智典」、「曹操争霸经营史」、「诸葛孔明」、「三国谋略学」、「三国乱世经营学」、「36计说三国」、「三国人才学」等等。这些书有的以现代经营学的观点着笔,写在商场求才;或领袖人物驾驭之术、说服术、情报搜集、化危机为转机;或写处世智能、谋士斗智斗力的劲道;或阐释「兵者,诡道也」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充满振聋发瞶,耐人寻味的启发和提示。总之,以上都是阐述古人的精髓,俨然成了现代的「三国学」精华,开启一个新的思索空间与方向。从古书三国故事挖掘宝矿、智能,应用于今日国际诡谲局势及社会的竞争角逐,足见老书「三国演义」的后续吸引力与价值,到二十世纪末仍未衰减,且已登上商场经营的舞台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累人多给点积分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莲若清水
2009-06-10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万
展开全部
诸葛亮,三国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以前喜欢他,也许只是单纯因为诸葛军师的智慧、以及唐国强演绎的几乎完美的一个人物,换句话说、就是又聪明又帅的人(汗笑~这也难怪,人家唐国强演的诸葛亮就是帅啊~XDDDD)现在,仔细琢磨了一些诸葛军师的事件,才明了自己喜欢诸葛亮,不单是因为智慧与帅气。

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助其打天下,足足二十七年。其间,毫无疑问的、诸葛亮运用了他平生所学以及他超人的智慧,初战之火烧博望坡赢得所有将领士兵们的信任。其后又亲赴东吴,舌战群儒,以激将法激得孙权、周瑜与蜀军共抗曹操;期间草船借箭、筑坛借风,更助了吴军一臂之力、大破曹军。而后运用关羽与曹操之情,借关羽之手暗放曹操回北,其真意为极少数人所知。其后,经过多年战争,更为刘备收得多名贤士大将以及可与东吴北魏抗衡之国力。至此,个人觉得、此乃蜀国最顶峰的时期。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当关羽死后,刘备立帝。看著他以一个君王的身份、不听众人劝告、要为关羽报仇的时候,我忽然感觉,以前刘备与众臣们、特别是诸葛亮、的那一种无间的君臣之情变了;立帝之前刘备是主公,之后他是陛下。一个皇帝,当有了最高的权力,即使是那个虽软弱却又爱民如己的刘备也会变得一意孤行。
刘备死后,被其托孤的诸葛亮担起了撑住整个蜀国的重任。阿斗年幼,国事皆由诸葛亮亲手料理。之后他又起兵北伐,为战争与国事日夜操劳,还竟然有人诬告他有二心。其实,诸葛亮早知道幼主无能,刘备死前也曾交待若幼主无能则他可取帝位;可是,诸葛亮岂有此心?若他真有此意,他用得著苦苦说服阿斗让其出征北伐、并留下著名的出师表?
出山二十七年,与诸葛亮一起共事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一一去世。世界上没有完全了解一个人的他人,但至少、这些与他度过了大半辈子的人有那麼一些了解诸葛亮。而这些了解他的人却一个接一个的离去;剩下来的诸葛亮,是孤独的,有谁知道?后期他收服的姜维能接他的任,可是能够了解诸葛亮这个人吗?不能;姜维始终太年轻了。电视裏面多次有诸葛亮单独一人的镜头,独自看地图、在“克复中原”的旗下站著、对苍天流泪,此刻的诸葛亮在想什麼?七十五集裏面,一个士兵将晚膳端入帐中并请诸葛亮用膳,可诸葛亮、依然精神汇聚得研究著地图,看见他咳嗽了、这个士兵也哭了、恳求丞相保重贵体。诸葛亮露出无奈的神情。为何无奈?是他无法保重、因为人固有一死?还是他并不想保重、因为他其实想死?(别告诉我诸葛亮真的没想过就此一死;他再聪明也是个凡人,是凡人必定有过这种想法、即使他没有去做。)
阿斗需要相父,三军需要丞相,蜀国需要诸葛亮;肩头上担上了所有重任的诸葛亮,有谁知道他需要什麼?
刘备的托孤困住了诸葛亮,而诸葛亮的忠心和感恩之心也困住了他自己。
诸葛亮葬礼上的那一首《哭诸葛》裏面有一句:「情愿以死、换他的生、好率咱将士再出征」;唱出了所有蜀人的心。可我不是这样想的:不,不要让他再醒过来了;我最喜欢这一位旷世英才,不忍看见他远去、但更不忍看见他这样孤独地活下去;他已经太鞠躬尽瘁、太辛苦了,就这样让他离去吧。
再不公、再绝情,可是诸葛亮解脱了先帝的托孤以及他自己的忠心这样的枷锁;我真的为他感到无限的宽心,脸上的眼泪也不再流得悲伤。

《哭诸葛》

苍天哪

你为何急匆匆将他交与秋风

大地呀

你为何急匆匆将他

揽入怀中

情愿以死

换他的生

好率咱将士再出征

鞠躬尽瘁

谁能比

一身洁白谁能及

噢......

苍天你太不公啊

大地你太绝情

空留下八阵兵图和瑶琴

噢......

蜀国交付於何人

生生痛死蜀人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丧YS
2020-05-0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1
展开全部
我体会到:一个充满战争的年代,出了这么多英勇无畏、侠肝义胆的战士;出了这么多,博学多才,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他足智多谋,懂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做到了天时地利人和,他在《三国演义》的前半段是足智多谋,但在三国演义的后半段,他堕落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话,就去看《三国演义》这本书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