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我来答
xzzxx0000
2021-07-21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10.7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1.2亿
展开全部
一、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让他们在科学探究中去体验、去学 习、去感悟,从而真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在愉快而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基本技能。
如在初二物理第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们自学了“伏打电池”这一阅读性内容,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所了解后,我们就可以将学生分组来探究一杯水中可究竟可放入多少枚“大头针”。实际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了八个小组,每组采用不同的容器(取自于学生自带的茶水杯)进行探究,并将每组所放大头针的数目列于黑板,便于进行比较。八个组的学生在经历了:观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实验计划(人员分工)----进行实验、收集数据等探究过程之后,对自己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如:“放入多少大头针与什么因素有关?”“刚才实验还能不能多入一些大头针?--即:在什么地方还有失误,如何改进?”“为什么一杯不多的水却可以放入这么多的大头针?”等。我立即就这些问题在全班展开讨论和交流。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并且很快的知道了探究的基本步骤。
又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一小节时,我们以一人为一组,每组分发了一杯热水(热水的水雾可用于显示光在空气中的光路),一只激光手电筒,一张硬白纸片,一只空塑料杯,一只长吸管等,让学生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的基础上,结合自习,自主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得到的结论比平时单纯由老师演示得出结论要好得多。经统计,本节课,学生探究后,共提出了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探究结论参与实验后的总结交流:①、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改变传播方向,且偏向法线;②、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随着增大;③、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向水中时,不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④、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且偏离法线;⑤、在④结论中,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时候,没有光线进入空气;⑥、光线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⑦、光斜射到空杯底某点,慢慢加水后,点向法线方向靠近;⑧、斜射入水中的吸管看上去向上弯折了;⑨、竖直放的吸管从上面看上去在水中的部分好象变短了,而从旁边看过去,好象变粗了……
真是不探究不知道啊。相信,学生们在经过了这样的活动过程后所获得的知识,一定会比通过常规的学习方式所获得的东西有质的升华吧。
二、 在课后的作业布置中体现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包括在课堂外进行科学探究实验,从而真正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这一教学宗旨。
例如: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一节时,我们就发动学生课后自制“小孔照相机”,在初三学习“电动机”一节时,我们不失时机的要求学生课后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制简易的直流电动机。这些学生课后力所能及的活动的设计,可让学生们亲自实践,探究其工作的奥秘,在探究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宿舍里,他们一起就作品中器材的选用及器材的使用,时而一起埋头苦思,时而为了一些细节又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实验成功后的笑逐颜开,这一切无时无刻的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应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探究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这才是我们的教学方向所要求的。
三、 在平时的测试中注重探究能力的考查
平时的探究活动固然可以吸引住学生的无意识注意,但如要将无意识注意引导到有意识注意中来,就必须注重平时的考查、检验。这样做,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探究题的考核也可时时提醒个别困在题海中出不来的老师改变今后的教学方向,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平时不仅仅注意收集与科学探究有关的练习,建立探究题题库;还在平时看书、阅览中随时留心,有好的探究思路立即记下来,编辑成题。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也可以为学生多打开几个思考的窗口。
例如:我们在看报时,发现我市某校老师在9·11期间,以此事件为例编辑了几道探究习题,立即向全体学生们介绍了此文,引导学生探究“双子大厦”真正倒塌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趁机鼓励学生自编类似的习题。此段时间内,我们从学生处收集了很多很有创意的自编探究题。探究话题包括“长江三峡”、“南水北调”、“厄尔尼诺现象”等。
四、 提倡探究活动的生活化
所谓探究活动的生活化,即将学生的探究视点从课堂引导到社会,通过展开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注重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切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物理新课程标准》一书中介绍的很多事例,都是将探究的焦点引导到生活中的。如:“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自制指南针”等,都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当近。教学之余,我们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多次布置学生利用生活经历来探究新知识、实践新知识。例如:在讲到“声现象”时,我们要求学生调查家乡的噪声现状,鼓励学生将自已的见解上书当地噪声严重的企业,对这些噪声严重的单位提出自己整改建议;在学习了“光现象”后,我们让学生到校外广泛了解光污染及光污染的治理,还要求学生到眼镜修配店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视力检查和镜片的配制过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