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恒星、行星和卫星?
恒星
恒星是由非固态、液态、气态的第四态等离子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恒星是大质量、明亮的等离子体球。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地球能量(内能和光能)的来源。
恒星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因为核心的核聚变而发光。
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从内部传输到表面,然后辐射至外太空。几乎所有比氢和氦更重的元素都是在恒星的核聚变过程中产生的。
由于恒星离我们太远,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难发现它们在天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代人把它们认为是固定不动的星体,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的主星太阳就是一颗恒星。
行星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
“行星”(Planet)一词,在古希腊语中意为“徘徊者”。
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卫星
卫星所属现代词,指的是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
人造卫星(Artificial Satellite)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至少一圈)的无人航天器。
人造卫星基本按照天体力学规律绕地球运动,但因在不同的轨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压的影响,实际运动情况非常复杂。
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人造卫星发射数量约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
2016-08-29
恒星
在太空裏,自己懂得发亮光的,称为恒星。由於自身的重力过大的关系,恒星中心所感受到的压力,大到足以发生核聚变( Nuclear fusion ),这时轻的元素( 如 氢, Hydrogen )会聚合变成较重的元素( 如氦, Helium ),藉以产生能量,对抗重力,一部份能量转变成为可见光,向四面八方射出来,这就是恒星。最近我们的恒星便是太阳了,她是一颗发出红黄色亮光的小恒星,已经48亿岁了!再过大约50亿年,她的能源便会消耗完毕,结束她的一生。
左图是太阳的照片
行星
围绕恒星公转的称为行星,地球便是围绕太阳公转的九个大行星的其中一员。行星没有甚麼特别,她们只是陪伴�恒星的一些「碎石」而已。就九大行星而言,比较接近太阳的(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称为「类地行星」,她们主要由固体如岩石、金属等形成。较远的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主要由气体所组成,称为「类木行星」。最远的冥王星是由冰块所组成,科学家认为冥王星可能本来是太阳系外围,形成彗星的众多冰块的一员,由於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才跌进来成为行星。
左图是九大行星的比例
卫星
卫星是围绕行星公转的星球,九大行星之中,除了水星外,其他的都有她们自己的卫星,月球便是地球的卫星,她就像一个保护伞,为地球挡下了不少外来的袭击( 如太空中的碎石、小行星等 )给我们避开了很多灾难,她表面的陨石坑,便是最好的证明了。下图是地球的卫星及木星的卫星:
参考资料: http://groups.msn.com/ACFamily/page19.ms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