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小学阶段的孩子作为家长要不要陪伴写作业呢?
因为我接触过太多类似的家长,大多数家长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反应。鉴于这样的陪伴,不如不陪伴,不仅达不到陪伴作业的目的,甚至阻碍了孩子自控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发展。原因很简单:没有人喜欢不说教,不被否定!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做一件自己不能一直做好的事情,谁会愿意继续下去?父母是孩子和世界之间的桥梁。可以说父母的意见代表了外界的意见,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很重要。陪孩子做作业,要么坐在孩子身边,要么做自己的事,然后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陪伴孩子写作业最重要的是遵循几个原则:
前聚焦原理。简而言之,就是针对孩子的作业,只看他们的长处和优点,而忽略了成绩差的缺点。这样做的好处是:每天观察孩子的变化和成长,给他们及时的鼓励,帮助他们积累成功的经验,建立做作业的信心。放开控制,明确这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他自己的事。这句话很简单,相信所有家长都懂,但恐怕只有少数家长能做到。在陪读作业的过程中,我主动意识到自己:是否把控制欲放在了孩子身上。什么是控制?当孩子不按我们的要求做事,或者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标准,我们就开始进入情绪状态。
我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这就是陪读作业的底层逻辑。如果我们相信孩子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能够做好自己需要做的事情,那么控制就会消失。相反,如果我们不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那么控制欲就会悄悄的出来。坦白说,大部分家长在陪作业的时候都越界了:我不相信你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所以我不得不帮忙,因为我觉得这件事不应该像你这样,而应该是我的要求和标准。在这样强大的控制下,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制力自然会越来越弱。
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那就是:不吃就饿;不做作业,明天就不交作业;如果你睡得晚,明天就会遭受睡眠不足带来的困倦。只有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激发做事的动力。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有控制,但聪明的父母会把控制内化为孩子自己的行为,而不是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施加控制。比如,让孩子体验完成作业的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很难体验到辛苦的工作,也很难理解没有知识储备只能依靠物质生活。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很多事情做不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和为什么。保持方向比盲目行动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