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STEAM教育?
STEAM教育理念最早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为加强美国K12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的教育。
所谓STEAM课程,是指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共同构成的跨学科课程。
它强调知识跨界、场景多元、问题生成、批判建构、创新驱动,既体现出课程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的诸多特征,又反映了课程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自然的本质诉求。
STEAM教育在美国的重要性不亚于中国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大部分中小学都设有STEAM教育的经费开支,而STEAM也被老师、校长、教育家们时时挂在嘴边。在STEAM教育的号召下,机器人、3D打印机进入了学校。
从2015年9月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提出STEAM教育到2014年以来,浙江、山东、山西、陕西、天津、河南、四川、江苏、重庆等将STEAM教育科目列入教学、考试体系。
把“软任务”升级“硬指标”,成为必修课,同步辅助应试教育的K12+教育新赛道诞生。
谈到STEAM教育,很多人还以为和那个游戏平台STEAM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不然,STEAM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初美国政府为了加强K12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的教育,而提出了STEAM教育。显而易见,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五门学科的英文缩写,其注重跨学科学习,打破了常规学科界限,是一种在国内新兴的教育方式。
STEAM教育通过跨学科教育方式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对于提升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中国许多中小学和教育机构都开始在校内及校外探索和实施STEAM课程,并进行本土化的实践。目前国内STEAM教育的载体有平面搭建、Arduino开源硬件、乐高、能力风暴、3D打印、激光雕刻等等。
造物世界强调,STEAM课程的研发,不能是简单的五门学科课程单纯叠加,课程建设必须要在”融合“两个字下功夫。STEAM课程应该具备合理性、科学性、可延展性、可持续性,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我、展现自我。比如造物世界自主研发的未来食堂系列课程,不仅涉及CAD制图、木板搭建、激光雕刻,还涉及Python编程、Mixly图形化编程等知识,以实现颜色识别、二维码识别、舵机运动等功能。这也是STEAM教育的好处之一,学生在一节课上接触多学科知识,不仅增长见识,还能培养跨学科学习的能力。王老师认为,这种能力在未来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造物世界强调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因。
最后,我们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下STEAM教育: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动手能力、创新、创造。如果大家有任何观点,欢迎在下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