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鲍、管鲍之交这些词语是不是被用坏了?

感觉这些词语,现在被周围的一些污妖王,玩坏了...还有什么空穴来风,双管齐下,倾囊相授,深入浅出,勃大茎深等等... 感觉这些词语,现在被周围的一些污妖王,玩坏了...还有什么空穴来风,双管齐下,倾囊相授,深入浅出,勃大茎深等等 展开
 我来答
阿倩学姐呀

2021-02-12 · 角度刁钻的情感答题大师
阿倩学姐呀
采纳数:1242 获赞数:629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一个叫做管仲,一个叫做鲍叔牙。他们俩从小就一起长大,关系非常好。

在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非常穷,老母亲又体弱多病,管仲非常孝顺,悉心照料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

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

还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当兵的都耻笑他,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为了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管仲的,唯有鲍叔牙啊!”管仲和鲍叔牙就这样结成了生死之交。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的国君襄公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异母兄弟。一个是公子纠,母亲是鲁国人;一个是公子小白,母亲是卫国人。有一天,管仲对鲍叔牙说:“依我看,将来继位当国君的,不是公子纠就是公子小白,我和你每人辅佐一个吧。”鲍叔牙同意管仲的主意。从此,管仲当了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师。

齐襄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庸无能。朝政很乱,公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等待机会。管仲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而鲍叔牙就带着小公子小白逃到莒( jǔ)国。

不久之后,齐襄公被人杀死,齐国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公子小白,让公子纠能顺利当上齐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早回到齐国,所以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君,成为了齐恒公。

齐恒公即位后,就攻打鲁国,让其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鲁国迫于压力只好照做。鲍叔牙知道管仲回到齐国之后必定凶多吉少,整日坐立不安。

正在此时,齐恒公决定封鲍叔牙做齐国的丞相。鲍叔牙就抓住这个机会,向齐恒公推荐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

小白一听:“管仲当初想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

鲍叔牙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公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把管仲接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当了宰相,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
理财小能手康娃

2021-02-12 · 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理财小能手康娃
采纳数:2407 获赞数:981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管鲍之交(成语)
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最初见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管鲍之交:【基本解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拼音读法】:guǎn bào zhī jiāo

【近义词组】:生死之交

【反义词组】:点头之交

【使用方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郑芬多老师
高粉答主

2021-02-12 · 专注文化艺术、平面设计等相关领域
郑芬多老师
采纳数:80826 获赞数:120952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确实,高考作文只要涉及到友谊,就会用的很频繁。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最初见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成语解释] 管鲍:指春秋时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为知交。指朋友的友谊很深。

[成语出处] 《列子·力命篇》:“管夷吾鲍叔牙二人相友甚戚……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史记·管仲传》:“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苦;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正音] 鲍;不能读作“bāo”。

[辨形] 管;不能写作“官”。

[近义] 生死之交

[反义] 点头之交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宾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①~;从古到今都难得到;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
    
②三年同窗;我和小红成了“~";现在她有困难;我当义不容辞;共同分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