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了什么地步?
说起中国古代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可能是最有名的一位了,在很多人眼中,他甚至可以称得上中国最伟大的皇帝。
他不仅协助李渊建立了唐朝,而且还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唐朝之后的繁荣盛世打下了基础,其美名流传千古。
但是,这样一位明君,到了晚年却也晚节不保,做出了许多昏庸之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让我们来看看吧。
首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李世民其人。
李世民,是李渊的嫡次子。
正如许多传奇人物一样,李世民从出生起便不同凡响。他四岁的时候,家中来了一位相面的书生。
书生见到李世民后,大加夸赞,称其“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
李渊听了,便以世民两字为其名。
李世民少年时期便从军了,武功超乎常人,尤其擅长骑射,立下了无数战功,被封为秦国公。
后来,李渊推翻了隋朝的统治,建立了唐朝,李世民也因此成为秦王。
在建唐后,他平定四方割据势力,巩固了李家的统治。
不过,军功赫赫的李世民并没有得到李渊的青睐。
李渊曾在太原起兵时承诺立李世民为太子,但后来却违反约定而立李建成。
李世民自然是不甘心,两派之间明争暗斗许久。直到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和李元吉及其族人,逼迫李渊让出皇位。
尽管得位不正,但李世民确实担得起明君这个称号。
李世民接手皇位时,国家还没有从隋炀帝造成的大乱中完全恢复过来。
杨广昏庸无道,大兴土木,造成了国库空虚。光是开凿大运河一项,就耗费钱财无数,而且人们苦于徭役,无数人因此而死,可谓是民不聊生。
再加上隋末各地割据势力兴风作浪,贞观初年,人口只有两百万户。
据史书记载,贞观初年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可以说,李世民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但他却成功地把一副烂牌打活了,这与他的个人能力是分不开的。
李世民最出名的一点,就是他任人唯贤,积极纳谏。
李世民重用魏征的故事,大家都很了解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名言,正是出自李世民之口。
他鼓励谏官积极进言,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李世民不但不生气,反而积极地听从他的观点,励精图治。
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唐朝从一穷二白逐渐变成“贞观之治”的盛世清明景象。
那么,李世民晚年又做了什么昏庸之事呢?
其实,李世民的昏庸,是相对于他早期理政的贤明而言的。
对于这样一位明君,再昏庸,也不可能昏庸到隋炀帝那个地步。
只是,李世民晚年做的一些事,存在一些过失。 首先,李世民晚年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华丽的宫殿。在李世民看来,百姓不做事,便会产生惰性。
以此为名,他命人修建了翠微宫、玉华宫等富丽堂皇的宫殿,实在是劳民伤财。
其次,沉迷酒色。
晚年的李世民逐渐沉溺于女色当中,不仅招收了大批美貌女子入宫,而且还霸占了弟弟李元吉的妻子,荒淫无比。
再者,以善于纳谏著称的李世民,晚年也不再听从谏臣的意见,刚愎自用,甚至对他们产生猜忌。
在魏征死后,他还派人推倒了他的墓碑,可见其怨恨之深。
最后,和秦始皇一样,李世民也想追求长生不老。
一位印度和尚宣称自己会长生不老之术,李世民便对其倍加礼遇,赏赐他数不尽的荣华富贵,还在全国派人搜寻珍贵药材,劳民伤财,而最后却反而中毒,误了自己性命。
总而言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李世民虽然晚年有一些过失,但在其执政几十年中,总体而言,是功大于过的。
在历代君王中,他可以称得上一位合格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