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囊肿还有息肉,应该怎么治疗?
治疗过后不知你是子宫内膜息肉还是宫颈息肉?如果是宫颈息肉可以做利普刀治疗。附件区囊肿如果比较小,可以观察。月经干净后再去医院复查建议行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然后宫内放置曼月乐,只要腰疼情况能控制,其他情况不用治疗。宫颈息肉,一般可以手术摘除,宫颈纳囊,如果没有特殊不适,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想治疗,可以物理治疗。
生理性囊肿可自行消失,病理性囊肿较大的时候,最好还是选择手术切除。如果是宫颈息肉可以做利普刀治疗。附件区囊肿如果比较小,可以观察。月经干净后再去医院复查建议目前需要做宫颈防癌液基细胞学检查,没有异常就可以做囊肿消除术加息肉摘除送病检治疗,抗炎,禁性生活,注意外阴清洁。
还有一种情况是毛囊炎引起的,这种情况可以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或者在囊肿处注射药物都可以,不过不要自己用药,最好前去医院遵从医生的遗嘱。子宫内膜息肉手术一般是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手术,或者是根治性手术。卵巢囊肿手术主要有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以及开腹的患侧附件切除术。
以上大于5公分的话,是需要选择手术摘除,对于息肉的话,是需要做个术后病理试验确定下性质是有必要性的。需要怀孕的情况下,都需要尽早去医院妇科就诊,配合医生采用宫腔镜手术摘除息肉和囊肿。手术后,需要遵医嘱使用些抗生素消炎治疗。如果女性是有子宫内膜息肉和宫颈囊肿,同时子宫内膜息肉又比较小,而且这类女性的年龄已经超过45岁,那可以暂时不做手术处理治疗,而是定期进行复查即可。
需要切除的息肉
1、腺瘤性息肉
;
2、菜花型、宽基广蒂息肉;
3、短时间内增长十分迅速;
4、有相关肿瘤家族史;
5、患者年龄小于50岁。
同时,发生在不同位置的息肉,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1、肠息肉:应尽早切除。大肠息肉
常多发分布,生长隐蔽,不易被发现。若在体检时发现大肠息肉应及时切除,防止其癌变。
2、胃息肉:发现了就应切除。胃息肉有恶变可能,要积极进行治疗,以减少胃癌的恶发生。
3、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很常见,约16个人里就会有一个,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躲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但大于1cm的胆囊息肉有高度恶变的风险,应尽早切除胆囊。
4、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多在妇科检查时发现,绝大多数宫颈息肉都是良性病变,但也有可能癌变。年龄超过45岁,尤其更年期前后患有宫颈息肉的女性,应及时摘除息肉,将息肉送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征象,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5、鼻息肉:鼻腔的息肉长到豌豆大小时会出现鼻塞、鼻出血等症状,比较容易被医生发现。如果确诊是鼻息肉,手术是首选方案,以缓解鼻塞,恢复鼻呼吸。并在术后做活检明确诊断。
这些结节应该切掉
结节只是影像学上描述的一个名词,指在超声、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时看到的异常信号影,而不是病灶的性质。
从本质上来说,结节是一种体积比较小的肿物,稍微大的就叫包块,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我们身体常见的结节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
、肺结节等。
1. 甲状腺结节:>1.5cm的要切
一般对于直径超过1.5cm的甲状腺结节建议手术。对B超发现有砂粒样钙化或穿刺发现有乳头状增生或怀疑癌的甲状腺结节,那么,不管结节大小都必须及早手术。
2. 肺结节:>2厘米的要切
根据临床对上千例的肺部孤立性结节观察发现,
肺部结节
直径小于0.5厘米,恶性的可能性很小,大约在1%以内;
0.5~1厘米时,恶性可能性为6%~28%;
直径>2厘米的肺结节恶性概率达到64%~82%;
直径>3厘米的肺结节,90%~95%为恶性。
这些囊肿应该切掉
囊肿是长在人体某一脏器内、囊状的良性包块,其内容物性质是液态的。囊肿多是良性先天疾病,常常出现在肝脏、肾脏和卵巢上,在囊壁上皮细胞
持续分泌下可不断长大。
一般情况下囊肿生长缓慢,所以可能长期或终生无症状,其临床表现也随囊肿位置、大小、以及有无压迫临近器官和有无并发症而异。
一般来说小囊肿没有症状,无须特殊处理。但有些情况下,囊肿是需要处理的:
1、体积太大、位置特殊
以最常见的肝囊肿为例:较大的肝囊肿可能造成肝内大血管的压迫或引起症状,这时就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对于位于肝脏表面的大于5cm的肝囊肿,需要处理。对于小于5cm的肝表面囊肿,若出现压迫症状,如上腹饱胀、疼痛等,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治疗。
2、怀疑恶性可能
影像学检查怀疑是“囊性”的肿瘤,较少发生囊肿的部位出现了囊肿,就需要更注意些,比如“胰腺囊肿
”,因为超声下看到的它从完全的良性病变到恶性的囊腺癌都有可能。
如果女性是有子宫内膜息肉和宫颈囊肿,同时子宫内膜息肉又比较小,而且这类女性的年龄已经超过45岁,那可以暂时不做手术处理治疗,而是定期进行复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