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目标应如何制定?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个好的老师,他应该首先是一位学习者。”在互加这个大课堂里我们不断的在学习,在经过了第二次的语文分科学习中,对于语文这个学科的教学又有了另一个层次上的深度认识。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应该遵照的标准。语文也不例外,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说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义务教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将“语文能力”提升为“语文素养”。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地达成“新课标”理念与要求呢?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拿到一篇课文,老师们一般会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编排在这一册、这一单元?这篇课文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哪些帮助?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相对深入的思考,我们便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目标就像方向一样,对于每节课有着指引的作用,这节课需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制定好目标,目标越清晰,达成目标的路径也就越明晰。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首先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才是为了达成目标而选择的教学策略、拟定的教学程序,以及为实施目标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过程。
一、分学段的教学目标的具体建议
语文到底要让孩子学会什么呢?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各个阶段都有各个阶段的特点,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低年级识字写字,中年级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整个小学阶段要学习一些生活中必备的技能。
低年级: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低年级识字和写字是重点,也是贯彻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自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对于要会写的字要按要求认真书写,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写到对于学生的书写要有时间保证,每堂课至少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除了识字、写字,在低年级学会正确朗读也是非常重要。在正确朗读这个目标层面上,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此几点:(1)地方音——“乡音无改鬓毛衰”,在正确朗读这个目标中地方音是最大的拦路虎,要刻意的去加强练习。(2)轻声、变调、儿化音的认读。(3)逐渐练习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别字。(4)进行长句子的练读,读好长句子及对话。
在理解词语的时候不能拔高难度,大致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教给学生理解词句的方法,可以采用图片、近义词等方法加以理解,但在这个过程中切忌不能把课文变得七零八乱。
中年级:
中年级阶段在阅读目标上有了深层次的要求,在低年级读正确的基础上要学会有感情的朗读。学会边读边做批注,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的大概,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理解课文结构。
在中段的教学中略读课文要有区别于精读课文,可以采用读的方式来定目标。通过读达到一个什么层次的目标,同时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可以采用一节课只落实一个目标,突出教学重点。
高年级:
进入高段以后,在教学字词句的练习要依旧进行,但是不需像低年级一样完全指导,选择性的进行教学。
在《标准》在“教学建议”里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把握各学段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把握各个学段的水平标准,明白各学段要达到的终点能力的层次。在高段阅读教学中课文内容的把握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要能正确把握课文内容,掌握文章表达方法,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理解方法。
二、依靠教材制定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部编版教材的改版使用以后,从三年级开始课文单元开篇有“单元导读”,课文基本由单元导读、“课文”、“课后练习”等部分组成。其中,如下部分能体现具体的教学目标。
1.单元导读
单元导读课是基于单元整组教学之上的单元导读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导读课至关重要,导得好,单元教学就会得心应手。
新课标推崇语文教学从精读走向略读,从单篇教学走向单元整组教学,重视知识点建构的过程,进行组块教学,模块教学,主题教学,而主题教学首推单元整组教学。
从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读基本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告诉学生这个单元要学习什么主题的课文,第二部分告诉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要关注哪些问题。
2.课文后的练习安排
课后习题是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需要有效利用这些课后习题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备课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将这部分课后习题资源有效利用。
课后习题提示了文章重(难)点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每篇课文都有确定的重难点学习内容。这部分重难点除了课文段落暗示外,还有的会在单元与导读、课文前情介绍部分。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理清课后练习题的重难点相关内容,将这部分练习题归纳到课文重难点分析,有效地降低对课文的处理难度。
课后练习凸显了重点训练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有很多锻炼学生语言训练的资源,教师在选择这些课后习题,根据需要切合文本进行科学有效地语言练习,让课文的阅读感悟、语言训练有机地糅合在一起。
课后习题渗透了文章教法(学法)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告知学生某种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5.“语文园地”——能力目标的培养
语文园地主要包括字词句的总结,重难点的分析以及课本的拓展。语文园地对知识进行由零化整,并且插入了图画等,这些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总结的方式复习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通过以上学习,对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课文《陶罐和铁罐》进行低、中、高段教学目标制定的同课异构:
低段:
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好课文中的对话。
3.初步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中段:
1.学会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4.体会文中蕴含的到理。
高段: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写“陶、谦”等6个生字。
2.学习课文,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体会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中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应该遵照的标准。语文也不例外,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说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义务教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将“语文能力”提升为“语文素养”。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地达成“新课标”理念与要求呢?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拿到一篇课文,老师们一般会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编排在这一册、这一单元?这篇课文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哪些帮助?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相对深入的思考,我们便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目标就像方向一样,对于每节课有着指引的作用,这节课需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制定好目标,目标越清晰,达成目标的路径也就越明晰。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首先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才是为了达成目标而选择的教学策略、拟定的教学程序,以及为实施目标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过程。
一、分学段的教学目标的具体建议
语文到底要让孩子学会什么呢?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各个阶段都有各个阶段的特点,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低年级识字写字,中年级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整个小学阶段要学习一些生活中必备的技能。
低年级: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低年级识字和写字是重点,也是贯彻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自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对于要会写的字要按要求认真书写,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写到对于学生的书写要有时间保证,每堂课至少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除了识字、写字,在低年级学会正确朗读也是非常重要。在正确朗读这个目标层面上,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此几点:(1)地方音——“乡音无改鬓毛衰”,在正确朗读这个目标中地方音是最大的拦路虎,要刻意的去加强练习。(2)轻声、变调、儿化音的认读。(3)逐渐练习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别字。(4)进行长句子的练读,读好长句子及对话。
在理解词语的时候不能拔高难度,大致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教给学生理解词句的方法,可以采用图片、近义词等方法加以理解,但在这个过程中切忌不能把课文变得七零八乱。
中年级:
中年级阶段在阅读目标上有了深层次的要求,在低年级读正确的基础上要学会有感情的朗读。学会边读边做批注,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的大概,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理解课文结构。
在中段的教学中略读课文要有区别于精读课文,可以采用读的方式来定目标。通过读达到一个什么层次的目标,同时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可以采用一节课只落实一个目标,突出教学重点。
高年级:
进入高段以后,在教学字词句的练习要依旧进行,但是不需像低年级一样完全指导,选择性的进行教学。
在《标准》在“教学建议”里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把握各学段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把握各个学段的水平标准,明白各学段要达到的终点能力的层次。在高段阅读教学中课文内容的把握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要能正确把握课文内容,掌握文章表达方法,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理解方法。
二、依靠教材制定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部编版教材的改版使用以后,从三年级开始课文单元开篇有“单元导读”,课文基本由单元导读、“课文”、“课后练习”等部分组成。其中,如下部分能体现具体的教学目标。
1.单元导读
单元导读课是基于单元整组教学之上的单元导读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导读课至关重要,导得好,单元教学就会得心应手。
新课标推崇语文教学从精读走向略读,从单篇教学走向单元整组教学,重视知识点建构的过程,进行组块教学,模块教学,主题教学,而主题教学首推单元整组教学。
从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读基本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告诉学生这个单元要学习什么主题的课文,第二部分告诉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要关注哪些问题。
2.课文后的练习安排
课后习题是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需要有效利用这些课后习题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备课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将这部分课后习题资源有效利用。
课后习题提示了文章重(难)点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每篇课文都有确定的重难点学习内容。这部分重难点除了课文段落暗示外,还有的会在单元与导读、课文前情介绍部分。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理清课后练习题的重难点相关内容,将这部分练习题归纳到课文重难点分析,有效地降低对课文的处理难度。
课后练习凸显了重点训练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有很多锻炼学生语言训练的资源,教师在选择这些课后习题,根据需要切合文本进行科学有效地语言练习,让课文的阅读感悟、语言训练有机地糅合在一起。
课后习题渗透了文章教法(学法)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告知学生某种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5.“语文园地”——能力目标的培养
语文园地主要包括字词句的总结,重难点的分析以及课本的拓展。语文园地对知识进行由零化整,并且插入了图画等,这些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总结的方式复习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通过以上学习,对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课文《陶罐和铁罐》进行低、中、高段教学目标制定的同课异构:
低段:
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好课文中的对话。
3.初步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中段:
1.学会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4.体会文中蕴含的到理。
高段: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写“陶、谦”等6个生字。
2.学习课文,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体会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中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博阳精讯
2024-07-25 广告
2024-07-25 广告
在上海博阳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度与流程梳理是保障公司高效运转的基石。我们定期审视和更新各项制度,确保其与公司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同时,优化流程以减少冗余,提高执行效率。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工作效率,更能加强团队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每一项工...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博阳精讯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