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和孩子沟通怎么办?学会这四招就够了
父母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沟通的技巧起了很大的作用,好的沟通不仅能让家庭氛围更加和谐,教养孩子也更加轻松,但是还是有许多父母会感叹,和孩子完全无法沟通的问题,又或者已经展现很大诚意去沟通,但亲子关系仍旧不理想。
大人与孩子的沟通是不一样的,唯有父母用真心去和孩子沟通,才能掌握好的沟通方法。
沟通方式要温柔
我们在与别人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说话的形式和语气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给别人不同的感觉。
“你赶紧去给我吃饭。”这种强烈的语言形式会让孩子内心会更加排斥,但如果用:“宝宝,我们吃饭的时间到啦,一起吃饭吧。”
这种温柔的表达方式会让别人更容易接受,即使孩子内心不愿意吃饭,也愿意和家长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和孩子说话时注意自己的语音、语速和语调,尽可能轻柔,不要太快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和恐慌,并且尽可能用温柔的词汇和语气,和孩子沟通时是要对着孩子的眼睛,让彼此之间的交流更多一些。
体会和表达感受
我们要体会孩子的感受,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啊,你真的让我很绝望啊,
懂得表达感受的父母会说,孩子啊,这件事儿妈妈给你嘱咐了三遍,你还是犯错了,妈妈觉得很伤心,
这是我们基于观察到的事实,表达我们内心的真情实感,他可能是高兴、沮丧或焦虑。
平等对话,肯定孩子的自我
初中时有一个同学君子,他的性格十分顽劣,脾气非常暴躁,而且不爱学习,大家都以为他是缺乏管教。原来并不是这样,他的父亲对他管教非常严格,稍不满意就会劈头盖脸骂他一顿,打骂更是家常便饭。处在父亲的棍棒权威下的君子,学会了用叛逆去包裹内心的伤口,对待身边的人也是满身戾气。父亲一次次从网吧拉回他,他一次次地挨打,但还是一次次继续去,如此的循环,君子最终还是退学了……
这位家长其实就是不知道和孩子怎么样去沟通,如果家长学会把孩子和自己,放在大家平等的位置上,多一点去倾听,也多一点去倾诉,真正以一个温和的身份,走进孩子的内心,这样的教育悲剧或许不会发生。
注意肢体语言
见到过很多次这样的场景:孩子兴奋地喊:“妈妈,看,我做的…..”
有的妈妈连头都不扭,简单回应一句:看到了,看到了。继续忙自己的事或者玩手机。有的扭头看一下,不耐烦地回应:妈妈忙着呢,你自己玩。
我们觉得只要用语言回应孩子就行了,还要那么多肢体语言干嘛!
其实孩子对于肢体语言很敏感,如果你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敷衍孩子,这很打击他跟你交流的积极性,他会觉得你根本没有专心听,继而产生失落感。
除非是在开车的时候,否则和孩子聊天时,都尽量以平行的目光注视着他。如果孩子还小,那就蹲下来;如果是个大孩子,那就和他一起坐下谈。
如果你真的有事情,无法回应孩子,也请你停下来几秒钟,对孩子说,“对不起,妈妈这会正在忙,等10分钟后妈妈再陪你。”
另外,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亲密地接触: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顺顺他的头发,拍拍他的背等等,都会在聊天时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