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轩辕黄帝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提到“蚩尤”,人们心中就会出现那个“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并“食沙石子”的恶魔形象。
实际上,这是后世儒家出于自身的目的而将他恶俗话的结果。
真实的蚩尤是一个有为的部落首领,本应该跟炎帝和黄帝一样,成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受到后世的膜拜。
相传蚩尤为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所谓“九黎”,就是指生活在东夷的一个部落联盟,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九黎”共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而蚩尤就是这个八十一个氏族部落组成的联盟领袖。
实际上,蚩尤作为九黎氏族部落的首领,他广兴农耕、冶炼铜铁、制作五兵、开创百艺、严明天道、教化民众,可以说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
而此时的中国,其实是以炎帝、黄帝、蚩尤为中心的三大部落联盟鼎立的局面,此时炎帝兴起于山西西南部,黄帝兴起于河南西部,而蚩尤兴起于淮河下游以南的今豫、苏、皖交界地区。
虽然日渐衰微,但是炎帝的势力还在不断地扩大,他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与此同时,蚩尤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的中原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这样华夏民族与蚩尤蛮族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相传蚩尤部族善于制作兵器,其做出的兵器精良坚利,非常适用于作战。有种说法认为戈、斧等都是蚩尤部族发明出来的。
蚩尤部族不仅兵器精良,其部众天生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更可怕的是,相传蚩尤非常善于用兵,被当世称之为“兵主”,也就是所谓的“战神”。
相传蚩尤部族在进入华北地区后,没有多久就与炎帝的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
走下坡路的炎帝遇到“战神”蚩尤,结果可想而知,最终蚩尤将炎帝打败,并进而占据了炎帝部族居住地。
炎帝部族没有办法,为了维持生存,就向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黄帝部族求援。
黄帝此时认为与炎帝部族是兄弟关系,唇亡齿寒,整体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同意与炎帝结盟。
经过炎帝与黄帝的周密计划,一场炎黄部落与东夷部落的大决战即将开始,地点就选在了涿鹿(zhuō,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当时蚩尤部族有氏族部落八十一个,可以说在力量上占据人数优势,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部族发起猛烈攻击。
黄帝部族则率领以熊、罴(pí,熊的一种)、狼、豹、雕、龙、鸮(xiāo,猫头鹰)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让“应龙高水”,即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然而,黄帝在三年中与蚩尤打了九仗,结果都因为蚩尤部族勇武而败北。
在这紧要关头,各种版本的神话传说就出现了,目的就是为黄帝能够战胜战神蚩尤找到一个好的理由。
相传黄帝之所以九战不胜,原因就是蚩尤会一种法术,那就是变化云雾,使得战场上三天三夜都弥漫大雾,从而让黄帝部族迷失方向。
黄帝正苦于无计可施的时候,他的臣下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最终发明了指南车,于是黄帝部族在指南车的指引下才逃出了迷雾。
一再的失败让黄帝信心受挫,于是有一天他仰天长叹,诉说自己苦于无法战胜蚩尤的落寞情绪。
恰巧此时他的诉说被天神听到了,于是天神派玄女下凡帮助他,制作了80面夔(kuí)皮鼓。
《山海经》中说,“夔”是东海中的神兽,体型如牛但是头上没有角,龙蛇一样的身躯,但是只有一条腿。传说其“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鉴于“夔”的这种特点,黄帝用其皮蒙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相传这种鼓发出的声音可传五百里远,声音大得可使天下震动。
所以黄帝借助这种鼓的声威,趁蚩尤部族惊魂未定之际,大举发动猛攻,终于一举战胜蚩尤部族,并在冀州之野(今河北地区)擒杀蚩尤。
涿鹿之战这应该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因为这个过程没有多少明确的史料记载,而这场决战又是一场关乎中华民族起源的重要战役,因此才有了后世如此之多的神话渲染。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黄帝最终战胜了蚩尤,开启了之后几千年的华夏文明。
相传黄帝活捉了蚩尤后,将其剥了皮,用皮做了箭靶;又把蚩尤的头发剪下来,做成旌旗;把蚩尤的胃掏了出来,做成蹴鞠。
即便是这样,黄帝还是对自己这个死对头崇敬有加,尊称蚩尤为“兵主”,即“战神”。之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蚩尤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于是黄帝就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
由此可见,那个时代对于蚩尤的形象还是非常推崇的,并未对其恶魔化。从这一点上来说,后世儒生是可恨的,因为他们诋毁甚至磨灭了我们的另一个共同民族始祖,也许没有后世的人为参与,蚩尤将与炎黄并称,同样受到民族的祭拜。
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战后,炎黄部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之后会合天下诸部落,像伏羲一样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
黄帝此行的目的,当然是九黎部落被打败后,震慑当时东夷的一种现实举措。
对于东夷各部落的处置,黄帝也是下了一番功夫。虽然九黎部落被打败,但是东夷的整体实力还在,处理不好与东夷的关系,很可能面临他们的再次反叛。
为此,黄帝将自己的长子少昊安排到了东夷最大的部落凤鸿氏部落中历练,并安排其娶了凤鸿氏的女儿,最终统领整个东夷各部落,使东夷部族同自己的炎黄部族互结为同盟,形成了最初的华夏部落联盟。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炎黄部族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华夏部落从此进入共同发展阶段,双方很少有摩擦。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之间没有矛盾,相反的这种矛盾在隐隐地变得不可调和。
原来,黄帝与炎帝原先居住的姬水、姜水一带因黄河泛滥,逐渐不再适于畜牧业和农业生产,这样黄帝就首先带领部落开始东迁。
据史学家考证,黄帝先是沿着北洛水南下,到达今陕西的大荔、朝邑一带,之后又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向东北迁移,沿着桑干河来到现今张家口市涿鹿一带。就这样,延这条线路,形成晋南的黄河一带许多黄帝部族的方国群。
炎帝部落也随后东迁,顺渭水东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因此形成了较多炎帝部族方国。
两大部落都东迁,那么争夺易于生存的地盘显得尤其重要;同时沿路留下的部族分支众多,不同部族之间互不服气,摩擦不断。炎帝和黄帝开始同时意识到,是到了彻底解决这些矛盾的时候了。
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阶段,那么大战一触即发,而这次大战发生的地点是在阪泉。
阪泉所在的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一说山西省阳曲,一说河北省涿鹿,一说山西省运城,一说河南省扶沟。因未有文献明确记载,无处查考,诸君不必纠结。
“阪泉之战”实际上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这一战决定着谁最终成为华夏部落的最终统治者。
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有很强的实力,战争的规模应该颇为壮观,只是没有相关史料的记载,我们只能大体猜测。
经过艰苦卓绝的一场大战,最终黄帝部落战胜了炎帝部落,炎帝部落从此归服了黄帝部落,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首领的地位。因此,这场战争就成为了华夏民族形成的奠基之战。
历来对是先进行“阪泉之战”还是“涿鹿之战”说法不一,《逸周书》认为是先进行了涿鹿之战,炎帝被蚩尤打败后求救于黄帝,于是二帝联手打败蚩尤。
而《史记》中将“阪泉之战”还是“涿鹿之战”的前后发生的顺序颠倒了,导致整个事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司马迁认为黄帝先跟炎帝进行了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后又与蚩尤开战,最终收服东夷,从而巩固了天子之位。
查看相关的史料,多数还是赞同先有涿鹿之战,后有阪泉之战,因此本书采用这种说法。
但是关于蚩尤这个话题还没结束,因为后世为他的出身始终争论不休。
有学者考证,蚩尤部族以“牛”为部落图腾,而炎帝部族同样以“牛”为部落图腾,所以很显然的把这两者联系了起来,认为蚩尤是炎帝部落的分支,而且是比较大的分支。虽然蚩尤有反叛炎帝部落的行为,但是他们毕竟是同一部落,从根上有血缘关系。所以在末代炎帝与黄帝大战战败后,蚩尤这一支为了部落荣誉与黄帝再战一场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有一个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关于炎帝和黄帝争夺天下之主的“阪泉之战”,任何典籍中都是描写得很简单,过程基本不怎么介绍。而炎黄与蚩尤的大战反而记载的十分清楚,从历史地位来说阪泉之战应该比涿鹿之战重要百倍才对,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颠倒的记载呢?
据此,有学者觉得,蚩尤与黄帝那场大战,很有可能就是炎黄大战,也就是说阪泉之战就是涿鹿之战,而蚩尤很可能就是末代炎帝。
当然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假设,历史的真实性只有历史自己知道。
蚩尤的九黎部落被打败了,那么没有战死的部族去哪里了呢?
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九黎被战败后,其族人流散到各地,后来演变成了三苗部落。
而关于三苗跟现今的苗族有没有直接关系,后世也同样争论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古书中提到的三苗,其居所在北方,与现今居住在南方的苗族毫无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以章太炎、吕思勉为首;而像王桐龄、梁启超、闻一多、胡适等则认为,现代的 苗族 就是三苗的后裔。
说了这么多,抛开后世对蚩尤的恶俗化,抛开成王败寇的历史成见,我们不得不承认,蚩尤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地地道道的祖先,这一点,可以说是不容置疑的。
放下蚩尤这个话题,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黄帝对于后世中华的贡献。
黄帝奠定天下后,首先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同时制定了国家的职官制度,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等共一百二十多个官位管理国家。
黄帝还大力发展农业,“蓺(yì,种植)五种”。“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这五种谷物。传说神农氏那时能种的谷物有限,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这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黄帝不仅自身能力出众,同时他还鼓励下属进行发明创造,所以像宫室、衣裳、舟车、弓矢、音律、图画、律历、算数等等这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传说都是那时候发明出来的。
作为华夏民族的始祖,跟黄帝有关的神话故事自然也少不了。
相传黄帝晚年的时候发明了“鼎”,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金光闪闪且威严异常。
黄帝和大臣们都很吃惊,只见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
黄帝应允了一声便跨上龙背,并与群臣道别。群臣不舍,纷纷爬上龙背欲随黄帝而去,不料金龙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甩了下来。
之后金龙带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从此再没回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帝王,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而后世更是用“龙去鼎湖”这个成语来表示帝王的去世。
然而要说与黄帝相关的最著名的神话,当然莫过于“争神刑天”。
根据《山海经》和民间传说,当炎帝还在统领天下的时候,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他生平酷爱歌曲,曾为炎帝作乐曲《扶犁》,作诗歌《丰收》,然后合称为《卜谋》,以歌颂当时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
后来炎帝在阪泉之战中被黄帝打败,失去了天下之主的地位。然而炎帝的手下中却有人并不服气,这个人就是刑天。
于是刑天就领了一支队伍,去找黄帝再次决战。
刑天当时使用的进攻武器是“戚”,也就是一把巨斧;使用的防守武器是“干”,也就是一块青铜方盾。刑天身材魁梧,当他挥舞着这两种武器时,确实是威风凛凛。
黄帝并未慌张,抽宝剑从容迎战。结果二人打得难解难分,相传他俩一路走一路杀,直杀到常羊山旁。
黄帝毕竟经历过大的战争,可以说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只见他虚晃一剑,然后趁刑天不防,挥剑向刑天的脖子砍去。
刑天一个没反应过来,结果就在这一瞬间,他的头颅被斩落下来。
按理说没有了头,人就该死了。可是刑天却没有,整个身体却依然直立。
黄帝此时才知道刑天并非凡人,于是怕他去找到头颅后会恢复原身再和自己交战,于是提前一步,将其头颅埋了起来,地点就在常羊山下。
即便是这样,刑天仍然没有气馁,依然右手拿斧,左手持盾,向着天空胡乱挥舞。
与此同时,刑天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他的两个乳头变成了眼睛,肚脐张开变成了嘴,形象异常恐怖,但仍然与黄帝搏斗。
《山海经》原文:“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刑天虽然最终失败,但是他永不妥协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晋朝的大诗人陶渊明写诗对刑天的这种精神大加赞颂,诗中云:“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与黄帝有关的神话民间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诸君可以查阅相关文献。
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击败了炎帝部落,从而登上了天下共主的位子,《史记·五帝本纪》称“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从此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天子”的名号。
黄帝是炎黄子孙公认的民族始祖,对于这样的人物,后世更加要将其神化,最后儒家将其奉为五方上帝之首,称“中央上帝黄帝”,而道家称其为“星圃真人轩辕呈帝”。
《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不仅子嗣众多,而且从后世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帝这一支脉影响着后世诸多朝代。
同为“五帝”的少昊、颛顼、帝喾、唐尧,全都为黄帝的子孙,不仅如此,后世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也全为黄帝的后裔。
特别是周朝建立之初,周武王分封诸侯或方国,七十二个诸侯国中姬姓国就有五十三个,这些姬姓国后来以国为氏,于是就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
而剩下的诸侯国又以炎帝后裔姜姓为多,周朝有同姓不婚的规定,因此这极大的促进了姬姓与姜姓的融合,所以中国人自认为华夏民族,将黄帝和炎帝视为民族共同的祖先,因此自称“炎黄子孙”。
�������
实际上,这是后世儒家出于自身的目的而将他恶俗话的结果。
真实的蚩尤是一个有为的部落首领,本应该跟炎帝和黄帝一样,成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受到后世的膜拜。
相传蚩尤为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所谓“九黎”,就是指生活在东夷的一个部落联盟,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九黎”共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而蚩尤就是这个八十一个氏族部落组成的联盟领袖。
实际上,蚩尤作为九黎氏族部落的首领,他广兴农耕、冶炼铜铁、制作五兵、开创百艺、严明天道、教化民众,可以说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
而此时的中国,其实是以炎帝、黄帝、蚩尤为中心的三大部落联盟鼎立的局面,此时炎帝兴起于山西西南部,黄帝兴起于河南西部,而蚩尤兴起于淮河下游以南的今豫、苏、皖交界地区。
虽然日渐衰微,但是炎帝的势力还在不断地扩大,他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与此同时,蚩尤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的中原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这样华夏民族与蚩尤蛮族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相传蚩尤部族善于制作兵器,其做出的兵器精良坚利,非常适用于作战。有种说法认为戈、斧等都是蚩尤部族发明出来的。
蚩尤部族不仅兵器精良,其部众天生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更可怕的是,相传蚩尤非常善于用兵,被当世称之为“兵主”,也就是所谓的“战神”。
相传蚩尤部族在进入华北地区后,没有多久就与炎帝的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
走下坡路的炎帝遇到“战神”蚩尤,结果可想而知,最终蚩尤将炎帝打败,并进而占据了炎帝部族居住地。
炎帝部族没有办法,为了维持生存,就向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黄帝部族求援。
黄帝此时认为与炎帝部族是兄弟关系,唇亡齿寒,整体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同意与炎帝结盟。
经过炎帝与黄帝的周密计划,一场炎黄部落与东夷部落的大决战即将开始,地点就选在了涿鹿(zhuō,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当时蚩尤部族有氏族部落八十一个,可以说在力量上占据人数优势,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部族发起猛烈攻击。
黄帝部族则率领以熊、罴(pí,熊的一种)、狼、豹、雕、龙、鸮(xiāo,猫头鹰)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让“应龙高水”,即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然而,黄帝在三年中与蚩尤打了九仗,结果都因为蚩尤部族勇武而败北。
在这紧要关头,各种版本的神话传说就出现了,目的就是为黄帝能够战胜战神蚩尤找到一个好的理由。
相传黄帝之所以九战不胜,原因就是蚩尤会一种法术,那就是变化云雾,使得战场上三天三夜都弥漫大雾,从而让黄帝部族迷失方向。
黄帝正苦于无计可施的时候,他的臣下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最终发明了指南车,于是黄帝部族在指南车的指引下才逃出了迷雾。
一再的失败让黄帝信心受挫,于是有一天他仰天长叹,诉说自己苦于无法战胜蚩尤的落寞情绪。
恰巧此时他的诉说被天神听到了,于是天神派玄女下凡帮助他,制作了80面夔(kuí)皮鼓。
《山海经》中说,“夔”是东海中的神兽,体型如牛但是头上没有角,龙蛇一样的身躯,但是只有一条腿。传说其“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鉴于“夔”的这种特点,黄帝用其皮蒙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相传这种鼓发出的声音可传五百里远,声音大得可使天下震动。
所以黄帝借助这种鼓的声威,趁蚩尤部族惊魂未定之际,大举发动猛攻,终于一举战胜蚩尤部族,并在冀州之野(今河北地区)擒杀蚩尤。
涿鹿之战这应该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因为这个过程没有多少明确的史料记载,而这场决战又是一场关乎中华民族起源的重要战役,因此才有了后世如此之多的神话渲染。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黄帝最终战胜了蚩尤,开启了之后几千年的华夏文明。
相传黄帝活捉了蚩尤后,将其剥了皮,用皮做了箭靶;又把蚩尤的头发剪下来,做成旌旗;把蚩尤的胃掏了出来,做成蹴鞠。
即便是这样,黄帝还是对自己这个死对头崇敬有加,尊称蚩尤为“兵主”,即“战神”。之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蚩尤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于是黄帝就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
由此可见,那个时代对于蚩尤的形象还是非常推崇的,并未对其恶魔化。从这一点上来说,后世儒生是可恨的,因为他们诋毁甚至磨灭了我们的另一个共同民族始祖,也许没有后世的人为参与,蚩尤将与炎黄并称,同样受到民族的祭拜。
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战后,炎黄部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之后会合天下诸部落,像伏羲一样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
黄帝此行的目的,当然是九黎部落被打败后,震慑当时东夷的一种现实举措。
对于东夷各部落的处置,黄帝也是下了一番功夫。虽然九黎部落被打败,但是东夷的整体实力还在,处理不好与东夷的关系,很可能面临他们的再次反叛。
为此,黄帝将自己的长子少昊安排到了东夷最大的部落凤鸿氏部落中历练,并安排其娶了凤鸿氏的女儿,最终统领整个东夷各部落,使东夷部族同自己的炎黄部族互结为同盟,形成了最初的华夏部落联盟。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炎黄部族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华夏部落从此进入共同发展阶段,双方很少有摩擦。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之间没有矛盾,相反的这种矛盾在隐隐地变得不可调和。
原来,黄帝与炎帝原先居住的姬水、姜水一带因黄河泛滥,逐渐不再适于畜牧业和农业生产,这样黄帝就首先带领部落开始东迁。
据史学家考证,黄帝先是沿着北洛水南下,到达今陕西的大荔、朝邑一带,之后又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向东北迁移,沿着桑干河来到现今张家口市涿鹿一带。就这样,延这条线路,形成晋南的黄河一带许多黄帝部族的方国群。
炎帝部落也随后东迁,顺渭水东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因此形成了较多炎帝部族方国。
两大部落都东迁,那么争夺易于生存的地盘显得尤其重要;同时沿路留下的部族分支众多,不同部族之间互不服气,摩擦不断。炎帝和黄帝开始同时意识到,是到了彻底解决这些矛盾的时候了。
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阶段,那么大战一触即发,而这次大战发生的地点是在阪泉。
阪泉所在的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一说山西省阳曲,一说河北省涿鹿,一说山西省运城,一说河南省扶沟。因未有文献明确记载,无处查考,诸君不必纠结。
“阪泉之战”实际上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这一战决定着谁最终成为华夏部落的最终统治者。
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有很强的实力,战争的规模应该颇为壮观,只是没有相关史料的记载,我们只能大体猜测。
经过艰苦卓绝的一场大战,最终黄帝部落战胜了炎帝部落,炎帝部落从此归服了黄帝部落,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首领的地位。因此,这场战争就成为了华夏民族形成的奠基之战。
历来对是先进行“阪泉之战”还是“涿鹿之战”说法不一,《逸周书》认为是先进行了涿鹿之战,炎帝被蚩尤打败后求救于黄帝,于是二帝联手打败蚩尤。
而《史记》中将“阪泉之战”还是“涿鹿之战”的前后发生的顺序颠倒了,导致整个事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司马迁认为黄帝先跟炎帝进行了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后又与蚩尤开战,最终收服东夷,从而巩固了天子之位。
查看相关的史料,多数还是赞同先有涿鹿之战,后有阪泉之战,因此本书采用这种说法。
但是关于蚩尤这个话题还没结束,因为后世为他的出身始终争论不休。
有学者考证,蚩尤部族以“牛”为部落图腾,而炎帝部族同样以“牛”为部落图腾,所以很显然的把这两者联系了起来,认为蚩尤是炎帝部落的分支,而且是比较大的分支。虽然蚩尤有反叛炎帝部落的行为,但是他们毕竟是同一部落,从根上有血缘关系。所以在末代炎帝与黄帝大战战败后,蚩尤这一支为了部落荣誉与黄帝再战一场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有一个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关于炎帝和黄帝争夺天下之主的“阪泉之战”,任何典籍中都是描写得很简单,过程基本不怎么介绍。而炎黄与蚩尤的大战反而记载的十分清楚,从历史地位来说阪泉之战应该比涿鹿之战重要百倍才对,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颠倒的记载呢?
据此,有学者觉得,蚩尤与黄帝那场大战,很有可能就是炎黄大战,也就是说阪泉之战就是涿鹿之战,而蚩尤很可能就是末代炎帝。
当然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假设,历史的真实性只有历史自己知道。
蚩尤的九黎部落被打败了,那么没有战死的部族去哪里了呢?
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九黎被战败后,其族人流散到各地,后来演变成了三苗部落。
而关于三苗跟现今的苗族有没有直接关系,后世也同样争论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古书中提到的三苗,其居所在北方,与现今居住在南方的苗族毫无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以章太炎、吕思勉为首;而像王桐龄、梁启超、闻一多、胡适等则认为,现代的 苗族 就是三苗的后裔。
说了这么多,抛开后世对蚩尤的恶俗化,抛开成王败寇的历史成见,我们不得不承认,蚩尤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地地道道的祖先,这一点,可以说是不容置疑的。
放下蚩尤这个话题,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黄帝对于后世中华的贡献。
黄帝奠定天下后,首先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同时制定了国家的职官制度,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等共一百二十多个官位管理国家。
黄帝还大力发展农业,“蓺(yì,种植)五种”。“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这五种谷物。传说神农氏那时能种的谷物有限,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这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黄帝不仅自身能力出众,同时他还鼓励下属进行发明创造,所以像宫室、衣裳、舟车、弓矢、音律、图画、律历、算数等等这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传说都是那时候发明出来的。
作为华夏民族的始祖,跟黄帝有关的神话故事自然也少不了。
相传黄帝晚年的时候发明了“鼎”,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金光闪闪且威严异常。
黄帝和大臣们都很吃惊,只见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
黄帝应允了一声便跨上龙背,并与群臣道别。群臣不舍,纷纷爬上龙背欲随黄帝而去,不料金龙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甩了下来。
之后金龙带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从此再没回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帝王,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而后世更是用“龙去鼎湖”这个成语来表示帝王的去世。
然而要说与黄帝相关的最著名的神话,当然莫过于“争神刑天”。
根据《山海经》和民间传说,当炎帝还在统领天下的时候,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他生平酷爱歌曲,曾为炎帝作乐曲《扶犁》,作诗歌《丰收》,然后合称为《卜谋》,以歌颂当时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
后来炎帝在阪泉之战中被黄帝打败,失去了天下之主的地位。然而炎帝的手下中却有人并不服气,这个人就是刑天。
于是刑天就领了一支队伍,去找黄帝再次决战。
刑天当时使用的进攻武器是“戚”,也就是一把巨斧;使用的防守武器是“干”,也就是一块青铜方盾。刑天身材魁梧,当他挥舞着这两种武器时,确实是威风凛凛。
黄帝并未慌张,抽宝剑从容迎战。结果二人打得难解难分,相传他俩一路走一路杀,直杀到常羊山旁。
黄帝毕竟经历过大的战争,可以说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只见他虚晃一剑,然后趁刑天不防,挥剑向刑天的脖子砍去。
刑天一个没反应过来,结果就在这一瞬间,他的头颅被斩落下来。
按理说没有了头,人就该死了。可是刑天却没有,整个身体却依然直立。
黄帝此时才知道刑天并非凡人,于是怕他去找到头颅后会恢复原身再和自己交战,于是提前一步,将其头颅埋了起来,地点就在常羊山下。
即便是这样,刑天仍然没有气馁,依然右手拿斧,左手持盾,向着天空胡乱挥舞。
与此同时,刑天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他的两个乳头变成了眼睛,肚脐张开变成了嘴,形象异常恐怖,但仍然与黄帝搏斗。
《山海经》原文:“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刑天虽然最终失败,但是他永不妥协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晋朝的大诗人陶渊明写诗对刑天的这种精神大加赞颂,诗中云:“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与黄帝有关的神话民间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诸君可以查阅相关文献。
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击败了炎帝部落,从而登上了天下共主的位子,《史记·五帝本纪》称“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从此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天子”的名号。
黄帝是炎黄子孙公认的民族始祖,对于这样的人物,后世更加要将其神化,最后儒家将其奉为五方上帝之首,称“中央上帝黄帝”,而道家称其为“星圃真人轩辕呈帝”。
《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不仅子嗣众多,而且从后世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帝这一支脉影响着后世诸多朝代。
同为“五帝”的少昊、颛顼、帝喾、唐尧,全都为黄帝的子孙,不仅如此,后世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也全为黄帝的后裔。
特别是周朝建立之初,周武王分封诸侯或方国,七十二个诸侯国中姬姓国就有五十三个,这些姬姓国后来以国为氏,于是就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
而剩下的诸侯国又以炎帝后裔姜姓为多,周朝有同姓不婚的规定,因此这极大的促进了姬姓与姜姓的融合,所以中国人自认为华夏民族,将黄帝和炎帝视为民族共同的祖先,因此自称“炎黄子孙”。
�������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