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侍郎是几品呢?
吏部侍郎是正三品。
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设置一人,副职称吏部侍郎,设置两人,分别为吏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
尚书是正职,最高长官,侍郎是副职,辅佐尚书,吏部侍郎在吏部仅次于尚书,元丰改制以前,宋承唐制,唐初吏部侍郎为正四品,代宗以后升为正三品。
吏部侍郎的职责
吏部侍郎为寄禄官或阶官,不管本部工作,具体工作根据其职事或差遣决定,元丰改制以后,宋代的吏部侍郎开始执掌吏部的本部工作,吏部侍郎也成为职事官,官格应为从三品。吏部侍郎属于吏部的副长官,它在吏部的地位仅仅次于吏部尚书,而吏部尚书则相当于我国现在的人事部部长。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官吏的升降、调动、考课等事宜。吏部的前身是东汉时期设置的吏曹,它在魏晋以后才开始被称为吏部。吏部内设有司勋司、吏部司、司封司、考功司四司,其中吏部司为吏部四司之首,主要管理赏赐、俸禄等级等事。
吏部侍郎是吏部副长官,明代正三品,清代为从二品。
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设置一人,副职称吏部侍郎,设置两人,分别为吏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
历史沿革
吏部尚书者,初汉成帝置列曹尚书四人。其一曰常侍曹,主丞相御史公卿事。后汉初,光武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齐祠事;后汉末改为选部曹;三国魏又改为吏部曹,专掌选职,右于诸曹尚书。至隋朝,吏部尚书正式成为六部尚书之一,至宋,置二吏部尚书,寻复省一人。
吏部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唐朝前期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将主试权转礼部管辖。
唐朝中期,尚书省职权为诸使职侵夺,本部对于官员的任免权力也日渐削弱。长官称吏部尚书,置吏部侍郎二人。一度曾改称司列、天官、文部,旋复旧。后代相沿不改。唯宋代使职盛行,吏部职务为审官院、东西铨所掌,吏部尚书亦不治本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