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是怎么引起的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各种原因导致的颅内及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各个病因分型方法标准不同,但均将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和小动脉闭塞作为脑梗死最主要的三种病因。
脑梗死没有特定的早期症状,症状视梗死部位、面积,阻塞血管等原因不同而不同。
部分患者脑梗死发作前,可先出现阵发性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如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麻木、瘫痪,头晕、黑曚等。
脑梗死起病急,症状常在数秒或数分钟达到高峰,当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偏瘫
、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短暂性头晕、头痛以及复发性肢体无力。
脑梗死的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治疗方案,实施以个体化为原则的治疗。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可酌情用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
、降颅压等措施。
针对急性病因进行治疗,有适应证者可行溶栓治疗
,有条件的医院,卒中
患者应收入卒中单元治疗。
脑梗死无法自愈,预后与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有关,其他还包括患者的年龄及卒中
的病因等。
急性期的病死率为5%~15%。生存的患者中致残率约为50%。通过积极控制脑卒中
的危险因素,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降低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
患者应当健康饮食,营养均衡,禁烟禁酒,低盐低脂、高纤维、足量维生素饮食,增强体质,防治感冒
。患者应当积极配合治疗,如果留有后遗症则积极进行心理康复和日常护理,以求可以回归正常的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