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打运动员预见能力的训练应该如何进行?
“预见”是运动员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超前行动的能力。优秀的散打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对散打技术动作的预见能力, 可根据比赛的情况、不同对手做出最佳的判断, 在比赛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获得比赛的胜利。无论运动员是在接受技术训练过程中, 还是教练员在传授技术中, 对动作预见能力的教学是评价训练效果及比赛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提高视觉观察力, 确保第一条件刺激准确和正确
散打运动员对于场上形势、局面、对方动作轨迹及身体在三维空间所处位置的观察都是比赛的前提。在运动中, 对手的移动、速度、角度以及双方的距离;是出拳还是出腿;甚至面部的表情等都要求运动员用自己敏锐的视觉去观察, 对对方技术动作的预见离不开眼睛的观察。双方队员的进攻、防守、远踢、近打、抱摔都需视觉的观察, 为运动员提供条件刺激, 形 成对动作的预见, 进而形成大脑对比赛做出果断的散打战术安排。好的观察为动作的预见提供了保障, 为进攻与防守提供客观依据, 确保比赛为我控制。
二,建立散打技术动作技能储备量
尽量不被对方察觉, 也就是说尽量降低对方对动作的预见性, 使对方摸不清我动作意图进而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比赛, 这也是预见与反预见的抗衡。例如:我方以低侧踹腿进攻, 当对方注意力集中在我腿部时——对方已知我方腿法的进攻意图, 即我方的动作已经被对方预见, 准备接腿摔。这时, 我方迅速以后手直拳打击对方头部, 攻其不备。我方的低侧踹腿——后手直拳就是一个组合动作, 所以在强调运动员预见能力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散打组合动作训练与学习。通过对组合动作第一技术的遇见, 判断下一个动作, 根据自己的预见, 做出进攻与防守, 争取比赛主动。
三, 加强“默念”法在散打教学中的运用
运动员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教练员通过讲解、示范放大传输的外部技术信息;依靠自身的触觉、运动觉、平衡觉和肌体觉获得的是内部技术信息。内部信息是肌体的牵张和位置变化作用于皮肤、肌棱、肌健、韧带和关节中的感觉末梢获得的, 又经特定的传导系统送到大脑感觉区, 经加工整理, 在大脑内形成了肢体的运动方向, 以及进行的轨迹运动的速度等。于是便在大脑中形成了动作表象。这种表象“痕迹”在以后的训练实践中进一步“激活”支配身体运动, 使身体按技术动作的要求作合理、有效的运动, 即掌握了技术动作。运动员的练习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 在练习中要运用思维, 开动脑筋, 积极主动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