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如何处理

 我来答
医学生jay
2022-06-13 · TA获得超过261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3万
展开全部

宝宝发烧如何处理

  小儿发热,当体温介于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超过39℃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那么宝宝发烧如何处理呢,下面的方法仅供参考!

  几种物理降温方法

  此时,家长要密切监测患儿体温波动,当体温在38.5℃以下时,且精神状态尚好,先别急着用退烧药,可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方法:

  1多喝水或母乳

  宝宝发烧是一个身体消耗水分的过程,据估计,体温每升高1℃,要蒸发人体10%的水。另外,多喝水能加快排汗、排尿,促进体内的毒素以及代谢废物排出,利于患儿尽快康复。因此要少量多次喂温开水,或适量给予口服补液盐,让身体出汗或排尿以助降温,同时避免脱水。

  瓶装果汁、果奶等糖分高,渗透压高,会加重孩子胃肠负担,不建议喝。

  2少穿少捂

  少穿衣服、少盖被子,让宝宝自然散热。

  3泡脚

  控制水温不要烫到孩子,泡15-20分钟以上,让宝宝出汗降温。

  4温水擦拭身体,温水浴

  可以用低于体温的温水擦拭头颈、四肢、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通过的部位,以便散热降温。

  不推荐用白酒或酒精给宝宝擦身。酒精蒸发时确实能使皮肤凉下来,但就是因为酒精发挥作用太快了反而会有反作用。此外,酒精也会通过皮肤和呼吸被吸入宝宝体内,引起酒精中毒,严重者危及生命。

  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发热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对人体的破坏。但高热可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功能紊乱,导致重要器官的损伤。

  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尤其是5岁以下患儿在发热时易发生惊厥,从而对大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故对小儿发热,尤其是高热应及时予以退热处理。

  ● 如果体温低于38.5℃,精力旺盛,精神好,不需要使用退热药物。

  ● 如果体温超过38.5℃,热面容、烦躁、精神不好,就需要马上给与退热药物。

  ● 当体温超过39℃时,容易诱发高热惊厥,必须马上使用退热药物。

  孩子的大脑皮层的发育还不成熟,体温调节功能不好,发烧可能会导致高热惊厥(抽筋”),高温时伴有惊厥的时间比较长(持续15分钟以上),那就很有可能会损伤脑细胞。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或者超高热,精神不振,家长可以在就医之前,给孩子吃点退烧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此前有过高热惊厥史,发烧到38.5℃就要提前服用退烧药物。有过一两次高热惊厥通常不会对宝宝大脑发育造成影响,但反复高热惊厥对宝宝大脑多少会造成一些损伤,一部分会转变为复杂型高热惊厥或者癫痫,应该尽量避免。

  关于发烧的知识

  1人为什么会发热?

  人体下丘脑有个体温调节中枢,在这里会设定一个体温定位点,平时不生病的时候体温都设在37℃左右。

  当病菌(包括预防接种的疫苗在内)侵犯人体后,人体为了对抗病菌的侵袭,会动用一些防御机制,比如具有杀菌作用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动用人体防御机制的启动信号中,发热是最为主要的.一项。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上调控制体温的水平,导致发热。

  2小孩发烧为什么会手脚冰凉?

  发炎反应导致下丘脑定位点上升,脑部所认定的正常体温会超过38度。如果当时体温并未达到设定的标准,小孩会觉得冷。

  再加上小儿心脏力量较弱,每次心脏搏动到达手脚末端的血液少,平日就比较容易出现手脚偏凉于身体的现象。发热时,人体会动用更多的血液到体内重要脏器,导致手脚越发偏凉。

  3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本质分别是什么?

  物体降温是为了增加皮肤散热;药物降温是在改变体温调节中枢的状况下,利于散热。

  4家庭常备什么退热药?

  关于退热药,国 际上比较推荐两种成分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5发热后有哪些症状应及时送医院?

  ● 如果宝宝发烧时伴有呼吸困难、严重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或者有好像因哪里疼痛而哭闹不止的情况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 如果体温过高或出现抽风等症状时,要一边做物理降温,一边服用退烧药,并及时就诊。

  6退热贴效果好吗?

  退热贴主要流行于东 亚 国 家。关于退热的治疗,各国儿童发热指南都没有提到退热贴。退热贴靠水凝胶的水汽挥发带走热量,应该说降温效果非常有限.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