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文将和武将官位进阶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因为三国承袭汉制,但是各国又有所不同,所以我会写出哪些国家有,哪些国家没有,例如安东将军魏吴有置,蜀无。同时我也会写明哪些是汉,哪些是新制的。
安南将军: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安远将军: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兵曹掾: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步兵校尉:汉武帝时,置八校尉领北军,其中有步兵校尉,秩二千石,掌上林苑门屯兵。东汉因之,秩比二千石。三国均置,为天子禁军首领之一。
骠骑将军: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别驾从事:即别驾从事史,汉制,刺史属吏之长,因跟随刺史出巡时要另乘专车,故称别驾,三国因置。
别部司马:汉制,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从事中郎: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为在长史、司马下。
从事祭酒: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祭酒。
车骑将军:汉制,仅次於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於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
大都督: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大理:秦以廷尉为最高司法长官。汉时改为大理。魏时为第三品,中二千石。黄初元年改为廷尉。吴亦如之。
大尚书:吏部尚书的别称。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称大尚书。
大长秋:秦置将行,为皇后宫官。汉改为大长秋,秩二千石,职掌奉宣皇后命和引见给赐宗室外戚及充当皇后出行随行,常为宦者任。三国因之。
东中郎将:秦郎中令属官有左中郎将,汉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主轮番执戟宿卫天子。魏因置。亦作东中郎将。比二千石,第四品。吴蜀亦置。
东观令: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中藏书之处。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东曹属:汉制,丞相、太尉掾吏其正职称掾,副职称属,皆比二百石。东曹副职吏员称东曹属。三国因之。
东曹掾:汉制,丞相、太尉自辟掾吏分曹治事,有东曹掾,秩比四百石,初出督为刺史,後主二千石长吏及军吏的迁除。三国因之。
荡寇中郎将:中郎将秦汉时即设有是官,为皇帝的宿卫侍从官。秩位次於将军。东汉三国事名号渐多,各国自相署置。荡寇之名仅吴有置,魏蜀未见。
荡寇将军: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督军校尉: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督军从事:刺史、州牧之属官,多称从事史,分主各事。东汉末临时设置属军事之从事史颇多。
都督:领兵将领或地方军政长官之称。蜀于边缘诸郡皆置都督领兵屯守。
邸阁督:邸阁为囤积粮谷之所,其督为守备屯所士卒之长。
典学从事: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典学从事,总领一州之学政。
典曹都尉: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都尉:都尉名官甚多,多为主兵武官。地方郡国都尉,主兵。
都护:汉宣帝时,置两域都护,为加官。东汉光武帝时设都护将军。三国魏沿置。蜀有中都护、行都护之号,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
奋威校尉:校尉为次於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奋武将军: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符节令:秦汉时置此官,属少府,掌府节。魏置符节令,别为一台,位次御史中丞。令一人,六百石,第五品。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符。吴蜀亦置。
奉尚:“尚”他本均作“常”,即奉常(太常)。
奉车都尉:汉武帝时设奉车、驸马、骑三都尉,皆比二千石。奉车都尉掌御乘舆马。魏时为第六品,秩比二千石。
辅国大将军:後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辅国将军: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关内侯:秦置。爵第十九级,位次於列侯。有其号,无国邑。
光禄大夫:秦郎中令属官有中大夫,汉更名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魏时为第三品,位次三公。无固定职守,相当於顾问。诸公告老及在朝重臣加拜此官以示优重。
横江将军: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黄门丞: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黄门令之佐吏有丞、从丞各一人。
黄门令: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诸宦者。
护军:秦置护军都尉。汉初又称护军中尉。武帝时设护军将军。护军之号,有时即指竣军将军或中护军之简称。
护军将军: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侯相:即列侯封国的相,主治民,如县令、长。
後典军:三国时蜀於监军之下置典军,分前、後、中三典军。吴亦置,但分左、右、中。
後将军: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後、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虎威将军: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虎贲中郎将:《周礼·夏官》记有虎贲氏,掌王出入仪卫。汉平帝元始元年更名为虎贲郎,置中郎将统领。秩比二千石。
建武中郎将:三国吴置,胡综任之。
金曹从事:三国吴置。魏置金曹掾,主管货币盐铁事。吴置金曹从事,胡综任之。
建武将军: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将军: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监农御史:为御史中丞的属官。秦置御史大夫,汉因之。有两丞,一曰中丞。及御史大夫转为司空,御史中丞遂成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台属下有名目不同的御史,分掌各事。监农御史为其中之一。三国吴有置,魏蜀未见。
监军:春秋有载,三国均置。无定员,随事而设。诸州不置都督时置此官。将军领兵出征时,多置监军。
记室: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家令:太子属官。秦置,魏时为第五品,秩千石,主仓谷饮食,职似司农、少府。
军师:三国时各国均设军师官,皆参与主持军事谋议等事。
军祭酒: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
军议校尉:参议军事的官位。
谏议大夫:秦时,郎中令属官有大夫,掌议论、顾问、应对。汉武帝置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秩比六百石。魏蜀有置,吴无考。
立武中郎将: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立节中郎将:三国吴置。陆抗任是职。
领军:是中领军或领军将军的简称。曹操为丞相时置,掌禁兵。
领军将军:领军中资重者之称。资轻者为中领军。掌禁兵。
列侯: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後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後又改列侯。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魏初如汉制。咸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令史:汉代少府属官有尚书令史,兰台令史。诸公府亦设令史,地位低於掾史。曹魏公府及诸将军府设令史。蜀相府有令史。
令:秦汉时县官管辖区万户以上者称令,万户以下者称长。
秘书:掌管禁中图书秘记。汉桓帝始置。
秘府郎:三国吴置,掌校秘书。
门下循行:汉制,郡守三吏有门下循行,类似门下客,不主实事。
门下督:将帅府属官。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府均置门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属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
南中郎将:光禄勋属官。魏时秩二千石,蜀亦置,吴无。
破虏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平戎将军: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平东将军: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南将军: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北将军: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偏将军: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前护军:魏及蜀皆置护军,唯蜀护军分为前、後、左、右、中五护军。
前将军: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於九卿,而高於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前军师:东汉始有军师之名。分前後左右中之名,第五品。
骑都尉:两汉均置,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
劝学从事: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劝学从事,为州之学官,地位略次於典学从事。
儒林校尉:校尉为次於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於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上大将军:吴孙权黄龙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陆逊任是职。
绥南中郎将:三国魏蜀二国置有此官。士燮、张翼曾任是职。
射声校尉:汉武帝置八校尉中有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即善射箭者。秩二千石。魏时为第四品,比二千石,掌宿卫兵,吴蜀亦置。
司马:《周记·夏官》记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汉宫门及将军、校尉属官有司马。边郡则设千人司马,专掌军事。曹魏公府及大将军府设司马,秩千石,主军事。
司盐校尉:又称盐府校尉。刘备定蜀时置,主较盐铁之利。吴亦置,主管海盐生产诸务。
师友从事:汉制,刺史州牧的属官有从事史,分为别驾、治中、簿曹、兵曹从事等。汉末或置师友从事,仅为荣誉职位,无固定职守。
师友祭酒:汉制,郡守延揽郡内人材,养於府中,专事谋议,称为散吏,其地位或相当於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称为祭酒。
庶子:太子府属官,第五品,秩四百石,职如三署郎。
舍人:秦始置,轮番当班宿卫太子。魏时为第七品,秩二百石。
尚书选曹郎:三国吴置尚书郎分曹治事,有选曹郎。
尚书右选郎:三国蜀置尚书郎分曹治事,有选部,分左右,有右选郎。杨戏曾任。
尚书吏部郎:曹魏置尚书郎中二十五人,分部、曹治事,有吏部郎。
尚书仆射:尚书台副长官。秦置,属少府,主文书启封,尚书令缺,代其事。魏时置尚书仆射二人,分左右,秩六百石,第三品。吴、蜀置一人不分左右。
都尉尚书:秦为少府属官。掌殿内文书,地位很低。西汉以後职权渐重,置尚书,员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曹治事。东汉时尚书台正式成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魏置尚书,有令一人,仆射二人,尚书五(分为五曹)称八座,五曹尚书中除吏部尚书外,其他但称尚书。吴蜀亦置。
尚书令史:西汉尚书郎下有令史,东汉增至十八人,秩二百石,分属六曹,主书写文书。魏时为第八品。
书部书部:从事之省称。孙权置,胡综任之,典军国密事。
书佐主办:文书的佐官『制,州郡门下及诸曹皆有书佐,在外由州郡长官自行辟除。书佐除诸曹外,因属州郡长官亲近属吏,故又称门下书佐。
屯骑校尉:汉武帝时始置,掌骑士,东汉改骁骑,後复置,掌宿卫兵。魏沿置,秩比二千石,第四品,隶属中领军。
太子太傅: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汉沿置,秩三千石,位次太常。东汉秩中二千石。太子对其执弟子之礼。三国因置。
太中大夫:秦始置,职掌言议,顾问应对,为天子高级参谋。魏时为第七品,秩千石,吴蜀置同。
亭侯: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後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後又改列侯。列侯中食禄於乡、亭者称为乡侯、亭侯。
讨逆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讨虏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蜀置此官,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後不复置。
讨寇将军:魏置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武卫都尉:三国吴置,孙桓、孙峻曾任。
武卫将军: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吴亦置,典宿卫。
无难右部督:三国吴置。禁军无难营分左右两部,均设督统之。故有是称。
五官掾:汉代郡太守自署属吏之一,掌春秋祭祀,若功曹史缺,或其他各曹员缺,则署理或代行其事。为太守的左右手,地位与功曹史相上下。
王:秦汉以後帝王改称皇帝,王成为封爵的最高一级。
尉:古代武官多以尉为名。春秋时有军尉。秦汉时有太尉,掌武事;廷尉掌刑狱。郡有都尉,县有县尉,均为地方掌武事之官,简称尉。
卫将军: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在将军中次於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选曹尚书:列曹尚书之一,掌选拔官吏事。汉承秦制,设尚书,属少府。汉成帝时,设四尚书,分四曹办事。汉光武帝时,改常侍曹为吏曹,掌选举祠祭事。此即选曹尚书之由来。魏改选部为吏部。
先登校尉:三国时统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吴置。
乡侯:汉制,列侯,所食县为侯国。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东汉後期,增设县侯、乡侯、亭侯等爵位。
相国参军:曹操为汉丞相时置参军,第七品。
校事:曹操初置,至嘉平中罢。吴亦置。职充皇帝耳目,刺探臣民言行,上察宗庙,下摄众官。或做典校、校曹。
校尉:秦置。汉置八校尉,掌管特种军队。汉制,一般军队中将军以下的武官有校尉。三国因之。
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属官。秦始置,职掌如谒者,太子出行为前导。魏时为第七品,秩六百石。
相:职如郡太守。魏诸王国各置相一人,秩二千石,第五品。
西曹掾:汉制,丞相、太尉属吏分曹治事,有西曹。吏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初主领百官奏事,後改为主府内官吏署用。魏时丞相、大将军及司徒、司空等府内置西曹掾,秩比四百石,第七品。
磐龙缠炉 整理复制,欢迎追问
安南将军: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安远将军: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兵曹掾: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步兵校尉:汉武帝时,置八校尉领北军,其中有步兵校尉,秩二千石,掌上林苑门屯兵。东汉因之,秩比二千石。三国均置,为天子禁军首领之一。
骠骑将军: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别驾从事:即别驾从事史,汉制,刺史属吏之长,因跟随刺史出巡时要另乘专车,故称别驾,三国因置。
别部司马:汉制,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从事中郎: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为在长史、司马下。
从事祭酒: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祭酒。
车骑将军:汉制,仅次於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於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
大都督: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大理:秦以廷尉为最高司法长官。汉时改为大理。魏时为第三品,中二千石。黄初元年改为廷尉。吴亦如之。
大尚书:吏部尚书的别称。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称大尚书。
大长秋:秦置将行,为皇后宫官。汉改为大长秋,秩二千石,职掌奉宣皇后命和引见给赐宗室外戚及充当皇后出行随行,常为宦者任。三国因之。
东中郎将:秦郎中令属官有左中郎将,汉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主轮番执戟宿卫天子。魏因置。亦作东中郎将。比二千石,第四品。吴蜀亦置。
东观令: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中藏书之处。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东曹属:汉制,丞相、太尉掾吏其正职称掾,副职称属,皆比二百石。东曹副职吏员称东曹属。三国因之。
东曹掾:汉制,丞相、太尉自辟掾吏分曹治事,有东曹掾,秩比四百石,初出督为刺史,後主二千石长吏及军吏的迁除。三国因之。
荡寇中郎将:中郎将秦汉时即设有是官,为皇帝的宿卫侍从官。秩位次於将军。东汉三国事名号渐多,各国自相署置。荡寇之名仅吴有置,魏蜀未见。
荡寇将军: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督军校尉: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督军从事:刺史、州牧之属官,多称从事史,分主各事。东汉末临时设置属军事之从事史颇多。
都督:领兵将领或地方军政长官之称。蜀于边缘诸郡皆置都督领兵屯守。
邸阁督:邸阁为囤积粮谷之所,其督为守备屯所士卒之长。
典学从事: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典学从事,总领一州之学政。
典曹都尉: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都尉:都尉名官甚多,多为主兵武官。地方郡国都尉,主兵。
都护:汉宣帝时,置两域都护,为加官。东汉光武帝时设都护将军。三国魏沿置。蜀有中都护、行都护之号,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
奋威校尉:校尉为次於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奋武将军: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符节令:秦汉时置此官,属少府,掌府节。魏置符节令,别为一台,位次御史中丞。令一人,六百石,第五品。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符。吴蜀亦置。
奉尚:“尚”他本均作“常”,即奉常(太常)。
奉车都尉:汉武帝时设奉车、驸马、骑三都尉,皆比二千石。奉车都尉掌御乘舆马。魏时为第六品,秩比二千石。
辅国大将军:後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辅国将军: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关内侯:秦置。爵第十九级,位次於列侯。有其号,无国邑。
光禄大夫:秦郎中令属官有中大夫,汉更名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魏时为第三品,位次三公。无固定职守,相当於顾问。诸公告老及在朝重臣加拜此官以示优重。
横江将军: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黄门丞: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黄门令之佐吏有丞、从丞各一人。
黄门令: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诸宦者。
护军:秦置护军都尉。汉初又称护军中尉。武帝时设护军将军。护军之号,有时即指竣军将军或中护军之简称。
护军将军: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侯相:即列侯封国的相,主治民,如县令、长。
後典军:三国时蜀於监军之下置典军,分前、後、中三典军。吴亦置,但分左、右、中。
後将军: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後、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虎威将军: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虎贲中郎将:《周礼·夏官》记有虎贲氏,掌王出入仪卫。汉平帝元始元年更名为虎贲郎,置中郎将统领。秩比二千石。
建武中郎将:三国吴置,胡综任之。
金曹从事:三国吴置。魏置金曹掾,主管货币盐铁事。吴置金曹从事,胡综任之。
建武将军: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将军: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监农御史:为御史中丞的属官。秦置御史大夫,汉因之。有两丞,一曰中丞。及御史大夫转为司空,御史中丞遂成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台属下有名目不同的御史,分掌各事。监农御史为其中之一。三国吴有置,魏蜀未见。
监军:春秋有载,三国均置。无定员,随事而设。诸州不置都督时置此官。将军领兵出征时,多置监军。
记室: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家令:太子属官。秦置,魏时为第五品,秩千石,主仓谷饮食,职似司农、少府。
军师:三国时各国均设军师官,皆参与主持军事谋议等事。
军祭酒: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
军议校尉:参议军事的官位。
谏议大夫:秦时,郎中令属官有大夫,掌议论、顾问、应对。汉武帝置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秩比六百石。魏蜀有置,吴无考。
立武中郎将: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立节中郎将:三国吴置。陆抗任是职。
领军:是中领军或领军将军的简称。曹操为丞相时置,掌禁兵。
领军将军:领军中资重者之称。资轻者为中领军。掌禁兵。
列侯: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後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後又改列侯。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魏初如汉制。咸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令史:汉代少府属官有尚书令史,兰台令史。诸公府亦设令史,地位低於掾史。曹魏公府及诸将军府设令史。蜀相府有令史。
令:秦汉时县官管辖区万户以上者称令,万户以下者称长。
秘书:掌管禁中图书秘记。汉桓帝始置。
秘府郎:三国吴置,掌校秘书。
门下循行:汉制,郡守三吏有门下循行,类似门下客,不主实事。
门下督:将帅府属官。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府均置门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属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
南中郎将:光禄勋属官。魏时秩二千石,蜀亦置,吴无。
破虏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平戎将军: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平东将军: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南将军: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北将军: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偏将军: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前护军:魏及蜀皆置护军,唯蜀护军分为前、後、左、右、中五护军。
前将军: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於九卿,而高於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前军师:东汉始有军师之名。分前後左右中之名,第五品。
骑都尉:两汉均置,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
劝学从事: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劝学从事,为州之学官,地位略次於典学从事。
儒林校尉:校尉为次於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於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上大将军:吴孙权黄龙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陆逊任是职。
绥南中郎将:三国魏蜀二国置有此官。士燮、张翼曾任是职。
射声校尉:汉武帝置八校尉中有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即善射箭者。秩二千石。魏时为第四品,比二千石,掌宿卫兵,吴蜀亦置。
司马:《周记·夏官》记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汉宫门及将军、校尉属官有司马。边郡则设千人司马,专掌军事。曹魏公府及大将军府设司马,秩千石,主军事。
司盐校尉:又称盐府校尉。刘备定蜀时置,主较盐铁之利。吴亦置,主管海盐生产诸务。
师友从事:汉制,刺史州牧的属官有从事史,分为别驾、治中、簿曹、兵曹从事等。汉末或置师友从事,仅为荣誉职位,无固定职守。
师友祭酒:汉制,郡守延揽郡内人材,养於府中,专事谋议,称为散吏,其地位或相当於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称为祭酒。
庶子:太子府属官,第五品,秩四百石,职如三署郎。
舍人:秦始置,轮番当班宿卫太子。魏时为第七品,秩二百石。
尚书选曹郎:三国吴置尚书郎分曹治事,有选曹郎。
尚书右选郎:三国蜀置尚书郎分曹治事,有选部,分左右,有右选郎。杨戏曾任。
尚书吏部郎:曹魏置尚书郎中二十五人,分部、曹治事,有吏部郎。
尚书仆射:尚书台副长官。秦置,属少府,主文书启封,尚书令缺,代其事。魏时置尚书仆射二人,分左右,秩六百石,第三品。吴、蜀置一人不分左右。
都尉尚书:秦为少府属官。掌殿内文书,地位很低。西汉以後职权渐重,置尚书,员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曹治事。东汉时尚书台正式成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魏置尚书,有令一人,仆射二人,尚书五(分为五曹)称八座,五曹尚书中除吏部尚书外,其他但称尚书。吴蜀亦置。
尚书令史:西汉尚书郎下有令史,东汉增至十八人,秩二百石,分属六曹,主书写文书。魏时为第八品。
书部书部:从事之省称。孙权置,胡综任之,典军国密事。
书佐主办:文书的佐官『制,州郡门下及诸曹皆有书佐,在外由州郡长官自行辟除。书佐除诸曹外,因属州郡长官亲近属吏,故又称门下书佐。
屯骑校尉:汉武帝时始置,掌骑士,东汉改骁骑,後复置,掌宿卫兵。魏沿置,秩比二千石,第四品,隶属中领军。
太子太傅: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汉沿置,秩三千石,位次太常。东汉秩中二千石。太子对其执弟子之礼。三国因置。
太中大夫:秦始置,职掌言议,顾问应对,为天子高级参谋。魏时为第七品,秩千石,吴蜀置同。
亭侯: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後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後又改列侯。列侯中食禄於乡、亭者称为乡侯、亭侯。
讨逆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讨虏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蜀置此官,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後不复置。
讨寇将军:魏置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武卫都尉:三国吴置,孙桓、孙峻曾任。
武卫将军: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吴亦置,典宿卫。
无难右部督:三国吴置。禁军无难营分左右两部,均设督统之。故有是称。
五官掾:汉代郡太守自署属吏之一,掌春秋祭祀,若功曹史缺,或其他各曹员缺,则署理或代行其事。为太守的左右手,地位与功曹史相上下。
王:秦汉以後帝王改称皇帝,王成为封爵的最高一级。
尉:古代武官多以尉为名。春秋时有军尉。秦汉时有太尉,掌武事;廷尉掌刑狱。郡有都尉,县有县尉,均为地方掌武事之官,简称尉。
卫将军: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在将军中次於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选曹尚书:列曹尚书之一,掌选拔官吏事。汉承秦制,设尚书,属少府。汉成帝时,设四尚书,分四曹办事。汉光武帝时,改常侍曹为吏曹,掌选举祠祭事。此即选曹尚书之由来。魏改选部为吏部。
先登校尉:三国时统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吴置。
乡侯:汉制,列侯,所食县为侯国。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东汉後期,增设县侯、乡侯、亭侯等爵位。
相国参军:曹操为汉丞相时置参军,第七品。
校事:曹操初置,至嘉平中罢。吴亦置。职充皇帝耳目,刺探臣民言行,上察宗庙,下摄众官。或做典校、校曹。
校尉:秦置。汉置八校尉,掌管特种军队。汉制,一般军队中将军以下的武官有校尉。三国因之。
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属官。秦始置,职掌如谒者,太子出行为前导。魏时为第七品,秩六百石。
相:职如郡太守。魏诸王国各置相一人,秩二千石,第五品。
西曹掾:汉制,丞相、太尉属吏分曹治事,有西曹。吏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初主领百官奏事,後改为主府内官吏署用。魏时丞相、大将军及司徒、司空等府内置西曹掾,秩比四百石,第七品。
磐龙缠炉 整理复制,欢迎追问
展开全部
文臣官职:
【一品】
丞相:可分设左右
三公:大司马(太尉)、(大)司徒、(大)司空
【二品】(九卿)
卫尉
太常
太仆
廷尉
宗正
少府
光禄勋
大司农
大鸿胪
【三品】
侍郎(尚书郎)
侍中
中书令
大尚书
大长秋
执金吾
京北尹
右扶风
左冯翊
【四品】(九卿辅官)
卫尉丞
太常丞
太仆丞
廷尉丞
宗正丞
少府丞
光禄勋丞
大司农丞
大鸿胪丞
【五品】
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
丞相主薄
丞相长史
光禄大夫
中散大夫
谏议大夫
礼官大夫
黄门侍郎
从事中郎
【六品】
议郎
郡史
赞飨
食监
祭酒
御史员
右都侯
左都侯
左仆射
右仆射
【七品】(五史五掾)
左长史
右长史
侍御史
丞相史
廷尉史
[从]
五官掾
东曹掾
西曹掾
文学掾
太常掾
【八品】(十辅丞)
太史丞
太乐丞
太祝丞
太卜丞
太医丞
[从]
中书丞
符节丞
尚书丞
明堂丞
灵台丞
【九品】
县尉
县丞
县史
县长
县令
钟官
导官
主事
御府
尚方
[从]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仓曹,主仓谷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侍曹,主通报事
※文臣除一品4(5)位、九品20位外,四品以上9位,以下10位
武将官职
【一品】
大将军
大都督
[从]
左都督
右都督
卫将军
【二品】
骠骑大将军
车骑大将军
中军大将军
抚军大将军
[从]
辅国将军
镇国将军
辅军将军
镇军将军
【三品】
前将军
左将军
右将军
后将军
【四品】
征东将军
征南将军
征西将军
征北将军
[从]
镇东将军
镇北将军
镇南将军
镇西将军
【五品】
安南将军
安东将军
安北将军
安西将军
[从]
平东将军
平南将军
平北将军
平西将军
【六品】
军师将军:掌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决断。荀攸、朱然、诸葛亮曾为。
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高级将军名号。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并掌禁兵。
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高级将军名号。与领军同时置,掌禁兵。
都护将军(都护):高级将军名号,乃统率诸将之官。
骁骑将军:高级将军名,秦朗曾任此职。
越骑将军:高级将军名号,曹彰曾行此职。
[从]
伏波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夏侯敦曾任此职
厉锋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曹洪曾任此职
武卫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荡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张辽曾任此职
讨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王平曾任此职
灭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游击将军: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扬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任此职
立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庞德曾任此职
秉忠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孙乾曾任此职
翊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镇远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魏延曾任此职
奉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姜维曾任此职
横江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鲁肃曾任此职
威烈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讨逆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孙策曾任此职
征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张飞曾任此职
讨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黄忠曾任此职
扬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七品】
羽林郎将
立武郎将
立节郎将
绥南郎将
五官郎将
左中郎将
右中郎将
虎贲郎将
[从]
偏将军
裨将军
门下督
将帅府属官。
帐下督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
【八品】(汉武八校尉)
长水校尉
掌长水宣曲胡骑。
屯骑校尉
掌屯骑。
越骑校尉
掌越骑。
步兵校尉
掌上林苑门屯兵。
射声校尉
掌待诏射声士。
中垒校尉
掌中垒。
胡骑校尉
掌池阳胡骑。
虎贲校尉
掌轻车。
[从](西园八校尉)
典军校尉
上军校尉
中军校尉
下军校尉
左军校尉
右军校尉
助军左校尉
助军右校尉
【九品】
谒者仆射(大谒者):谒者之长
宾赞谒者:主宾赞受事
监冶谒者:掌管冶铁的专官
郎中谒者:郎中令属官
中宫谒者:大长秋属官
给事谒者:少府属官
通事谒者:使者
中书谒者:掌引见臣下,传达使命
持书谒者:侍御史辅官
持节谒者:掌符节
[从]
都尉:总领佐守典武职甲卒
郡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
散骑
黄门:司农属官
武库:执金吾属官
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属官
督邮:掌管督察纠举、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若卢:主藏兵器
卫士:主警卫
【官职】
[太傅]不常置
一般为每帝初即位时置,称太傅录尚书事,等该名太傅死后,辄不再置。
[太尉]三公之一
太尉府下置官吏有:
1、长史:千石
2、掾史属:东西曹掾为比四百石,余掾为比三百石,属为比二百石。
3、令史:百石
4、御属
[司徒]三公之一
下置官吏与太尉同
[司空]三公之一
下置官吏与太尉同
[将军]视同三公,以大将军为第一,次为骠骑将军,次为车骑将军,次为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均不常置。
将军府下置官吏有:
1、长史:千石
2、司马:千石
3、从事中郎:六百石
4、掾属、令史、御属等则与太尉同
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屯(均为建制单位)。
5、校尉:比二千石,设于部
6、军司马:比千石
7、军候:比六百石,设于曲
8、屯长:比二百石,设于屯
[太常卿]中二千石、[太常丞]比千石
[太史令]六百石、[太史丞]二百石、[明堂丞]二百石、[灵台丞]二百石
[博士祭酒]六百石、[博士]比六百石
[太祝令]六百石、[太祝丞]
[太宰令]六百石、[太宰丞]
[大予乐令]六百石、[大予乐丞]
[高庙令]六百石、[世祖庙令]六百石、[陵园令]六百石、[陵园丞]、[陵园校长]
[光禄勋]中二千石、[光禄丞]比千石
[五官中郎将]比二千石、[五官中郎]比六百石、[五官侍郎]比四百石、[五官郎中]比三百石
[左、右中郎将]比二千石、中郎[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
[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左、右仆射]比六百石、[左、右陛长]比六百石、[虎贲中郎]比六百石、[虎贲侍郎]比四百石、[虎贲郎中]比三百石、[节从虎贲]比二百石
[羽林中郎将]比二千石、[羽林左、右监]六百石、[羽林郎]比三百石、[羽林左、右丞]
[奉车都尉]比二千石、[驸马都尉]比二千石、[骑都尉]比二千石]
[光禄大夫]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比二千石
[中散大夫]六百石
[谏议大夫]六百石
[议郎]六百石
[谒者仆射]比千石、[常侍谒者]比六百石、[给事谒者]四百石、[灌谒者郎中]比三百石
[卫尉]中二千石、[卫尉丞]比千石
[公车司马令]六百石、[公车司马丞]三百石、[公车司马尉]三百石
[南宫卫士令]六百石、[南宫卫士丞]三百石
[北宫卫士令]六百石、[北宫卫士丞]三百石
[左、右都候]六百石、[左、右都候丞]三百石
[宫掖门司马]比千石,掌守卫宫门,具体为设七人,为:南宫南屯司马,守平城门;宫门苍龙司马,守东门;玄武司马,守玄武门;北屯司马,守北门;北宫朱爵司马,守南掖门;东明司马,守东门;朔平司马,守北门
[太仆]中二千石、[太仆丞]比千石
[考工令]六百石、[考工左、右丞]三百石
[车府令]六百石、[车府丞]三百石
[未央厩令]六百石、[长乐厩丞]三百石
[廷尉]中二千石、[廷尉正]六百石、[廷尉左监]六百石、[廷尉左平]六百石
[大鸿胪]中二千石、[大鸿胪丞]比千石
[大行令]六百石、[大行丞]三百石、[治礼郎]
[宗正]中二千石、[宗正丞]比千石
[公主家令]六百石、[公主家丞]三百石
[大司农]中二千石、[大司农丞]比千石、[部丞]六百石
[太仓令]六百石、[太仓丞]三百石
[平准令]六百石、[平准丞]三百石
[导官令]六百石、[导官丞]三百石
[少府]中二千石、[少府丞]比千石
[太医令]六百石、[药丞]三百石、[方丞]三百石
[太官令]六百石、[太官左丞]三百石、[甘丞]、[汤官丞]、[果丞]
[守宫令]六百石、[守宫丞]三百石
[上林苑令]六百石、[上林苑丞、尉]三百石
[侍中]比二千石、[中常侍]千石、[黄门侍郎]六百石、[小黄门]六百石、[黄门令]六百石、[黄门署长]四百石、[画室署长]四百石、[玉堂署长]四百石、[丙署长]四百石、[中黄门冗从仆射]六百石、[中黄门]比三百石、[掖庭令]六百石、[左、右丞]三百石、[暴室丞]三百石、[永巷令]六百石、[永巷丞]三百石、[御府令]六百石、[御府丞]三百石、[钩盾令]六百石、[钩盾丞]三百石、[永安丞]三百石、[苑中丞、果丞、鸿池丞、南园丞]二百石、[濯龙监、直里监]四百石、[大长秋]二千石、[大长秋丞]六百石、[中宫仆]千石、[中宫谒者令]六百石、[中宫谒者]四百石、[中宫尚书]六百石、[中宫私府令]六百石、[中宫私府丞]三百石、[中宫永巷令]六百石、[中宫永巷丞]三百石、[中宫黄门冗从仆射]六百石、[中宫署令]六百石]、[中宫署丞]三百石、[复道丞]三百石、[中宫药长]四百石。——这些职务均由宦官担任
[中藏令]六百石、[中藏丞]
[内者令]六百石、[内者左、右丞]
[尚书仆射]六百石、[尚书左、右丞]四百石、[侍郎]四百石、[令史]二百石
[符节令]六百石
[御史大夫]万石、[御史中丞]千石、[治书侍御史]六百石、[侍御史]六百石
[兰台令史]六百石
[执金吾]中二千石、[执金吾丞]比千石
[武库令]六百石、[武库丞]
[太子太傅]中二千石、[太子少傅]千石、[太子庶子]四百石、[太子舍人]二百石、[太子家令]千石、[太子仓令]六百石、[太子食官令]六百石、[太子仆]千石、[太子厩长]四百石、[太子门大夫]六百石、[太子洗马]比六百石、[太子中盾]四百石、[太子卫率]四百石
[将作大匠]二千石、[将作丞]六百石、[左、右校令]六百石、[左、右校丞]三百石
[城门校尉]比二千石、[城门司马]千石、[城门候]六百石
[北军中候]六百石
[屯骑、越骑、长水、步兵、射声校尉]比二千石、[司马]千石
[司隶校尉]比二千石
[河南尹]比二千石
[刺史]六百石
[京辅都尉、左辅都尉、右辅都尉]二千石
[太守]二千石、[郡太守丞]六百石、[有秩]百石
[郡都尉]比二千石、[郡都尉丞]六百石
[县令]千石、、[县丞]四百石、[县尉]四百石
[县长]四百石、[次县县长]三百石、[县啬夫]
[使匈奴中郎将]比二千石
[护乌桓校尉]比二千石、[护羌校尉]比二千石
[王国傅、相]二千石、[王国中尉]比二千石、[王国郎中令]千石、[王国仆]千石、[王国长史]六百石、[王国大夫]比六百石、[王国治书]比六百石、[王国谒者]比四百石、[王国礼乐长、卫士长、医工长、永巷长、祠祀长]比四百石、[王国郎中]二百石
[侯国相]千石、[侯国家丞、庶子]
【爵位】
东汉的爵位制度大体沿袭西汉,但等级增多,设有王、公、侯三等。王、公只封皇子(末年的曹操是个例外),光武时不少皇子都没有直接封王,而是先封公,再晋封王爵。侯又分列侯和关内侯,其分别是列侯有封地、食邑,而且其封地、食邑可以传于子孙后代,而关内侯则无这些特权。如果再细分的话,列侯可以因食邑的大小而分成县侯、乡侯、亭侯,授以位次不同的功臣、勋臣。如汉初的云台二十八将,都封为县侯。
参考资料:《汉书·百官志》
太常(奉常):
光禄勋(郎中令):
卫尉:
廷尉(大理):
大司农(治粟内史):
尚书令:
中书令(秘书令):
尚书:
黄门侍郎:
散骑常侍:
散骑侍郎:
五官中郎将:
御史中丞:
将作大匠:
博士:
城门校尉:
中书舍人:
五兵尚书:
度支尚书(户部):
左民尚书:
吏部尚书(大尚书):
祠部尚书:
屯田都尉:
水衡都尉:
典曹都尉:
西园八校尉:
东观令:
武将官职:
大将军:
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
卫将军:
中郎将:
校尉:
八校尉:
四军将军:
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
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
四安将军:
四平将军:
大都督:
都督:
上大将军:
军师将军(军师):
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
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
监军(中监军):
奋武将军:
都护将军(都护):
骁骑将军:
越骑将军:
伏波将军:
厉锋将军:
中坚将军:
武卫将军:
荡寇将军:
讨寇将军:
灭寇将军:
游击将军:
折冲将军:
虎威将军:
平狄将军:
横野将军:
捕虏将军:
破虏将军:
威虏将军:
征虏将军:
讨虏将军:
平虏将军:
扬威将军:
振威将军:
奋威将军:
建威将军:
宣威将军:
讨逆将军:
立义将军:
中卫将军:
振武将军:
扬武将军:
建武将军:
绥武将军:
昭武将军:
冠军将军:
翊军将军:
镇军将军:
副军将军:
绥军将军:
抚军将军:
建信将军:
安汉将军:
秉忠将军:
昭德将军:
昭文将军:
怀集将军:
兴业将军:
辅汉将军:
镇远将军:
绥远将军:
忠节将军:
安汉将军:
抚戎将军:
奉义将军:
安远将军:
威烈将军:
扶义将军:
安国将军:
抚边将军:
辅国将军:
绥南将军:
横江将军:
别部司马:
牙门将军(牙门将):
偏将军:
裨将军:
门下督、帐下督:
地方(兼幕府)官职:
司隶校尉:
太守:
国相:
都尉(郡尉):
京兆尹:
令:
长:
长史:
留府长史:
东曹:
西曹:
别驾从事(别驾):
都官从事:
功曹从事:
簿曹从事:
兵曹从事:
治中从事:
典学从事:
劝学从事:
郡丞:
主簿:
主记:
记室:
参军:
军祭酒:
师友祭酒:
椽:
从事:
书佐:
从事中郎:
爵位:
列侯:
县侯:
乡侯:
亭侯:
都乡侯:
都亭侯:
关内侯:
名号侯:
建功侯。
关中侯:
历代职官表(三国、两晋、南北朝)
部门 官职 品级 职掌 说明
(相) 相国(大丞相) 第一品注:不是“一品” 佐理国政 三国均置
太傅太保 第一品 导皇帝以善德(无常职) 三国只置太傅
(三公)
(九卿) (略)同汉体制大体相同 “三公”,一品“九卿”,三品 三国均置
尚书台 执金吾 第三品 掌宫外巡戒 三国均置
将作大将 第三品 掌宫室宗庙等营建 魏吴置,蜀不详
尚书令 第三品 总领纲纪,无所不统 三国均置
尚书仆射 第三品 尚书令之副手 三国均置
中书省 中书监 第三品 掌尚书奏事,掌机密 三国均置
中书令 第三品 平尚书奏事 三国均置
秘书省 秘书监 第三品 掌文艺图籍 魏蜀置,吴为秘书郎
御史台 御史中丞 第四品 掌受公卿奏事,察举非法 三国均置
都水使者 第四品 掌天下河渠水利 魏置,蜀吴不详
其它 大长秋 第三品 掌宫中诸事 三国均置
太傅少傅 第三品 掌辅导太子 三国均置
侍中 第三品 掌宾赞威护驾备顾问 魏置,蜀吴不详
散骑掌侍 第三品 掌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三国均置
城门校尉 第四品 掌护京师城门 魏吴置,蜀不详
司州 司隶校尉 第三品 掌察百官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并领一州 魏蜀置,吴无
州 刺史(牧)单东刺史 第五品 巡行郡国录,囚徒考殿录 三国均置
河南尹 第三品 掌京都之治 魏置
太守 第五品
令、长 六至八品
有秩、三老 八品
各王侯封国 王国相 第五品 职如郡守
侯国相 第八品 职如县令
【一品】
丞相:可分设左右
三公:大司马(太尉)、(大)司徒、(大)司空
【二品】(九卿)
卫尉
太常
太仆
廷尉
宗正
少府
光禄勋
大司农
大鸿胪
【三品】
侍郎(尚书郎)
侍中
中书令
大尚书
大长秋
执金吾
京北尹
右扶风
左冯翊
【四品】(九卿辅官)
卫尉丞
太常丞
太仆丞
廷尉丞
宗正丞
少府丞
光禄勋丞
大司农丞
大鸿胪丞
【五品】
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
丞相主薄
丞相长史
光禄大夫
中散大夫
谏议大夫
礼官大夫
黄门侍郎
从事中郎
【六品】
议郎
郡史
赞飨
食监
祭酒
御史员
右都侯
左都侯
左仆射
右仆射
【七品】(五史五掾)
左长史
右长史
侍御史
丞相史
廷尉史
[从]
五官掾
东曹掾
西曹掾
文学掾
太常掾
【八品】(十辅丞)
太史丞
太乐丞
太祝丞
太卜丞
太医丞
[从]
中书丞
符节丞
尚书丞
明堂丞
灵台丞
【九品】
县尉
县丞
县史
县长
县令
钟官
导官
主事
御府
尚方
[从]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仓曹,主仓谷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侍曹,主通报事
※文臣除一品4(5)位、九品20位外,四品以上9位,以下10位
武将官职
【一品】
大将军
大都督
[从]
左都督
右都督
卫将军
【二品】
骠骑大将军
车骑大将军
中军大将军
抚军大将军
[从]
辅国将军
镇国将军
辅军将军
镇军将军
【三品】
前将军
左将军
右将军
后将军
【四品】
征东将军
征南将军
征西将军
征北将军
[从]
镇东将军
镇北将军
镇南将军
镇西将军
【五品】
安南将军
安东将军
安北将军
安西将军
[从]
平东将军
平南将军
平北将军
平西将军
【六品】
军师将军:掌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决断。荀攸、朱然、诸葛亮曾为。
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高级将军名号。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并掌禁兵。
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高级将军名号。与领军同时置,掌禁兵。
都护将军(都护):高级将军名号,乃统率诸将之官。
骁骑将军:高级将军名,秦朗曾任此职。
越骑将军:高级将军名号,曹彰曾行此职。
[从]
伏波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夏侯敦曾任此职
厉锋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曹洪曾任此职
武卫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荡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张辽曾任此职
讨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王平曾任此职
灭寇将军: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游击将军: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扬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任此职
立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庞德曾任此职
秉忠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孙乾曾任此职
翊军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镇远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魏延曾任此职
奉义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姜维曾任此职
横江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鲁肃曾任此职
威烈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讨逆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孙策曾任此职
征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张飞曾任此职
讨虏将军:杂号将军之一。黄忠曾任此职
扬威将军: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七品】
羽林郎将
立武郎将
立节郎将
绥南郎将
五官郎将
左中郎将
右中郎将
虎贲郎将
[从]
偏将军
裨将军
门下督
将帅府属官。
帐下督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
【八品】(汉武八校尉)
长水校尉
掌长水宣曲胡骑。
屯骑校尉
掌屯骑。
越骑校尉
掌越骑。
步兵校尉
掌上林苑门屯兵。
射声校尉
掌待诏射声士。
中垒校尉
掌中垒。
胡骑校尉
掌池阳胡骑。
虎贲校尉
掌轻车。
[从](西园八校尉)
典军校尉
上军校尉
中军校尉
下军校尉
左军校尉
右军校尉
助军左校尉
助军右校尉
【九品】
谒者仆射(大谒者):谒者之长
宾赞谒者:主宾赞受事
监冶谒者:掌管冶铁的专官
郎中谒者:郎中令属官
中宫谒者:大长秋属官
给事谒者:少府属官
通事谒者:使者
中书谒者:掌引见臣下,传达使命
持书谒者:侍御史辅官
持节谒者:掌符节
[从]
都尉:总领佐守典武职甲卒
郡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
散骑
黄门:司农属官
武库:执金吾属官
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属官
督邮:掌管督察纠举、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若卢:主藏兵器
卫士:主警卫
【官职】
[太傅]不常置
一般为每帝初即位时置,称太傅录尚书事,等该名太傅死后,辄不再置。
[太尉]三公之一
太尉府下置官吏有:
1、长史:千石
2、掾史属:东西曹掾为比四百石,余掾为比三百石,属为比二百石。
3、令史:百石
4、御属
[司徒]三公之一
下置官吏与太尉同
[司空]三公之一
下置官吏与太尉同
[将军]视同三公,以大将军为第一,次为骠骑将军,次为车骑将军,次为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均不常置。
将军府下置官吏有:
1、长史:千石
2、司马:千石
3、从事中郎:六百石
4、掾属、令史、御属等则与太尉同
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屯(均为建制单位)。
5、校尉:比二千石,设于部
6、军司马:比千石
7、军候:比六百石,设于曲
8、屯长:比二百石,设于屯
[太常卿]中二千石、[太常丞]比千石
[太史令]六百石、[太史丞]二百石、[明堂丞]二百石、[灵台丞]二百石
[博士祭酒]六百石、[博士]比六百石
[太祝令]六百石、[太祝丞]
[太宰令]六百石、[太宰丞]
[大予乐令]六百石、[大予乐丞]
[高庙令]六百石、[世祖庙令]六百石、[陵园令]六百石、[陵园丞]、[陵园校长]
[光禄勋]中二千石、[光禄丞]比千石
[五官中郎将]比二千石、[五官中郎]比六百石、[五官侍郎]比四百石、[五官郎中]比三百石
[左、右中郎将]比二千石、中郎[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
[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左、右仆射]比六百石、[左、右陛长]比六百石、[虎贲中郎]比六百石、[虎贲侍郎]比四百石、[虎贲郎中]比三百石、[节从虎贲]比二百石
[羽林中郎将]比二千石、[羽林左、右监]六百石、[羽林郎]比三百石、[羽林左、右丞]
[奉车都尉]比二千石、[驸马都尉]比二千石、[骑都尉]比二千石]
[光禄大夫]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比二千石
[中散大夫]六百石
[谏议大夫]六百石
[议郎]六百石
[谒者仆射]比千石、[常侍谒者]比六百石、[给事谒者]四百石、[灌谒者郎中]比三百石
[卫尉]中二千石、[卫尉丞]比千石
[公车司马令]六百石、[公车司马丞]三百石、[公车司马尉]三百石
[南宫卫士令]六百石、[南宫卫士丞]三百石
[北宫卫士令]六百石、[北宫卫士丞]三百石
[左、右都候]六百石、[左、右都候丞]三百石
[宫掖门司马]比千石,掌守卫宫门,具体为设七人,为:南宫南屯司马,守平城门;宫门苍龙司马,守东门;玄武司马,守玄武门;北屯司马,守北门;北宫朱爵司马,守南掖门;东明司马,守东门;朔平司马,守北门
[太仆]中二千石、[太仆丞]比千石
[考工令]六百石、[考工左、右丞]三百石
[车府令]六百石、[车府丞]三百石
[未央厩令]六百石、[长乐厩丞]三百石
[廷尉]中二千石、[廷尉正]六百石、[廷尉左监]六百石、[廷尉左平]六百石
[大鸿胪]中二千石、[大鸿胪丞]比千石
[大行令]六百石、[大行丞]三百石、[治礼郎]
[宗正]中二千石、[宗正丞]比千石
[公主家令]六百石、[公主家丞]三百石
[大司农]中二千石、[大司农丞]比千石、[部丞]六百石
[太仓令]六百石、[太仓丞]三百石
[平准令]六百石、[平准丞]三百石
[导官令]六百石、[导官丞]三百石
[少府]中二千石、[少府丞]比千石
[太医令]六百石、[药丞]三百石、[方丞]三百石
[太官令]六百石、[太官左丞]三百石、[甘丞]、[汤官丞]、[果丞]
[守宫令]六百石、[守宫丞]三百石
[上林苑令]六百石、[上林苑丞、尉]三百石
[侍中]比二千石、[中常侍]千石、[黄门侍郎]六百石、[小黄门]六百石、[黄门令]六百石、[黄门署长]四百石、[画室署长]四百石、[玉堂署长]四百石、[丙署长]四百石、[中黄门冗从仆射]六百石、[中黄门]比三百石、[掖庭令]六百石、[左、右丞]三百石、[暴室丞]三百石、[永巷令]六百石、[永巷丞]三百石、[御府令]六百石、[御府丞]三百石、[钩盾令]六百石、[钩盾丞]三百石、[永安丞]三百石、[苑中丞、果丞、鸿池丞、南园丞]二百石、[濯龙监、直里监]四百石、[大长秋]二千石、[大长秋丞]六百石、[中宫仆]千石、[中宫谒者令]六百石、[中宫谒者]四百石、[中宫尚书]六百石、[中宫私府令]六百石、[中宫私府丞]三百石、[中宫永巷令]六百石、[中宫永巷丞]三百石、[中宫黄门冗从仆射]六百石、[中宫署令]六百石]、[中宫署丞]三百石、[复道丞]三百石、[中宫药长]四百石。——这些职务均由宦官担任
[中藏令]六百石、[中藏丞]
[内者令]六百石、[内者左、右丞]
[尚书仆射]六百石、[尚书左、右丞]四百石、[侍郎]四百石、[令史]二百石
[符节令]六百石
[御史大夫]万石、[御史中丞]千石、[治书侍御史]六百石、[侍御史]六百石
[兰台令史]六百石
[执金吾]中二千石、[执金吾丞]比千石
[武库令]六百石、[武库丞]
[太子太傅]中二千石、[太子少傅]千石、[太子庶子]四百石、[太子舍人]二百石、[太子家令]千石、[太子仓令]六百石、[太子食官令]六百石、[太子仆]千石、[太子厩长]四百石、[太子门大夫]六百石、[太子洗马]比六百石、[太子中盾]四百石、[太子卫率]四百石
[将作大匠]二千石、[将作丞]六百石、[左、右校令]六百石、[左、右校丞]三百石
[城门校尉]比二千石、[城门司马]千石、[城门候]六百石
[北军中候]六百石
[屯骑、越骑、长水、步兵、射声校尉]比二千石、[司马]千石
[司隶校尉]比二千石
[河南尹]比二千石
[刺史]六百石
[京辅都尉、左辅都尉、右辅都尉]二千石
[太守]二千石、[郡太守丞]六百石、[有秩]百石
[郡都尉]比二千石、[郡都尉丞]六百石
[县令]千石、、[县丞]四百石、[县尉]四百石
[县长]四百石、[次县县长]三百石、[县啬夫]
[使匈奴中郎将]比二千石
[护乌桓校尉]比二千石、[护羌校尉]比二千石
[王国傅、相]二千石、[王国中尉]比二千石、[王国郎中令]千石、[王国仆]千石、[王国长史]六百石、[王国大夫]比六百石、[王国治书]比六百石、[王国谒者]比四百石、[王国礼乐长、卫士长、医工长、永巷长、祠祀长]比四百石、[王国郎中]二百石
[侯国相]千石、[侯国家丞、庶子]
【爵位】
东汉的爵位制度大体沿袭西汉,但等级增多,设有王、公、侯三等。王、公只封皇子(末年的曹操是个例外),光武时不少皇子都没有直接封王,而是先封公,再晋封王爵。侯又分列侯和关内侯,其分别是列侯有封地、食邑,而且其封地、食邑可以传于子孙后代,而关内侯则无这些特权。如果再细分的话,列侯可以因食邑的大小而分成县侯、乡侯、亭侯,授以位次不同的功臣、勋臣。如汉初的云台二十八将,都封为县侯。
参考资料:《汉书·百官志》
太常(奉常):
光禄勋(郎中令):
卫尉:
廷尉(大理):
大司农(治粟内史):
尚书令:
中书令(秘书令):
尚书:
黄门侍郎:
散骑常侍:
散骑侍郎:
五官中郎将:
御史中丞:
将作大匠:
博士:
城门校尉:
中书舍人:
五兵尚书:
度支尚书(户部):
左民尚书:
吏部尚书(大尚书):
祠部尚书:
屯田都尉:
水衡都尉:
典曹都尉:
西园八校尉:
东观令:
武将官职:
大将军:
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
卫将军:
中郎将:
校尉:
八校尉:
四军将军:
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
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
四安将军:
四平将军:
大都督:
都督:
上大将军:
军师将军(军师):
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
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
监军(中监军):
奋武将军:
都护将军(都护):
骁骑将军:
越骑将军:
伏波将军:
厉锋将军:
中坚将军:
武卫将军:
荡寇将军:
讨寇将军:
灭寇将军:
游击将军:
折冲将军:
虎威将军:
平狄将军:
横野将军:
捕虏将军:
破虏将军:
威虏将军:
征虏将军:
讨虏将军:
平虏将军:
扬威将军:
振威将军:
奋威将军:
建威将军:
宣威将军:
讨逆将军:
立义将军:
中卫将军:
振武将军:
扬武将军:
建武将军:
绥武将军:
昭武将军:
冠军将军:
翊军将军:
镇军将军:
副军将军:
绥军将军:
抚军将军:
建信将军:
安汉将军:
秉忠将军:
昭德将军:
昭文将军:
怀集将军:
兴业将军:
辅汉将军:
镇远将军:
绥远将军:
忠节将军:
安汉将军:
抚戎将军:
奉义将军:
安远将军:
威烈将军:
扶义将军:
安国将军:
抚边将军:
辅国将军:
绥南将军:
横江将军:
别部司马:
牙门将军(牙门将):
偏将军:
裨将军:
门下督、帐下督:
地方(兼幕府)官职:
司隶校尉:
太守:
国相:
都尉(郡尉):
京兆尹:
令:
长:
长史:
留府长史:
东曹:
西曹:
别驾从事(别驾):
都官从事:
功曹从事:
簿曹从事:
兵曹从事:
治中从事:
典学从事:
劝学从事:
郡丞:
主簿:
主记:
记室:
参军:
军祭酒:
师友祭酒:
椽:
从事:
书佐:
从事中郎:
爵位:
列侯:
县侯:
乡侯:
亭侯:
都乡侯:
都亭侯:
关内侯:
名号侯:
建功侯。
关中侯:
历代职官表(三国、两晋、南北朝)
部门 官职 品级 职掌 说明
(相) 相国(大丞相) 第一品注:不是“一品” 佐理国政 三国均置
太傅太保 第一品 导皇帝以善德(无常职) 三国只置太傅
(三公)
(九卿) (略)同汉体制大体相同 “三公”,一品“九卿”,三品 三国均置
尚书台 执金吾 第三品 掌宫外巡戒 三国均置
将作大将 第三品 掌宫室宗庙等营建 魏吴置,蜀不详
尚书令 第三品 总领纲纪,无所不统 三国均置
尚书仆射 第三品 尚书令之副手 三国均置
中书省 中书监 第三品 掌尚书奏事,掌机密 三国均置
中书令 第三品 平尚书奏事 三国均置
秘书省 秘书监 第三品 掌文艺图籍 魏蜀置,吴为秘书郎
御史台 御史中丞 第四品 掌受公卿奏事,察举非法 三国均置
都水使者 第四品 掌天下河渠水利 魏置,蜀吴不详
其它 大长秋 第三品 掌宫中诸事 三国均置
太傅少傅 第三品 掌辅导太子 三国均置
侍中 第三品 掌宾赞威护驾备顾问 魏置,蜀吴不详
散骑掌侍 第三品 掌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三国均置
城门校尉 第四品 掌护京师城门 魏吴置,蜀不详
司州 司隶校尉 第三品 掌察百官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并领一州 魏蜀置,吴无
州 刺史(牧)单东刺史 第五品 巡行郡国录,囚徒考殿录 三国均置
河南尹 第三品 掌京都之治 魏置
太守 第五品
令、长 六至八品
有秩、三老 八品
各王侯封国 王国相 第五品 职如郡守
侯国相 第八品 职如县令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武将官职
【一品】
大将军
上柱国:荣誉职位无特权无职权
卫将军:属于加官从一品官职一国只有一个
大都督:同上
大司马:同上
【二品】
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
虎翼将军
龙骧将军
中军将军
【三品】
前将军
左将军
右将军
后将军
【四品】
征东将军
征南将军
征西将军
征北将军
【五品】
安南将军
安东将军
安北将军
安西将军
[从]
平西将军 ;四平,四镇,四安,四征必须由镇守地方意义而封。
【六品】
军师将军
护军将军
都护将军
骁骑将军
越骑将军
【七品】
羽林郎将
五官郎将
左中郎将
右中郎将
虎贲郎将
[从]
偏将军
裨将军
军祭酒
【八品】
长水校尉
屯骑校尉
越骑校尉
步兵校尉
射声校尉
胡骑校尉
典军校尉
上军校尉
中军校尉
左军校尉
右军校尉
【九品】
督邮
谒者仆射
宾赞谒者
监冶谒者
郎中谒者
中宫谒者
给事谒者
通事谒者
中书谒者
持书谒者
持节谒者
[从]
都尉
郡尉
散骑
武库
洗马
若卢
文官官职
【一品】
丞相:可分左右,右正左辅
太尉
御史大夫
司寇:代理丞相,行驶丞相权
司徒
司空
【二品】
卫尉
太仆
太常
廷尉
少府
光禄勋
大司农
大鸿胪
【三品】
中书令
大尚书
大长秋
执金吾
京北尹
右扶风
左冯翊
侍郎
侍中
御史中丞
【四品】
卫尉丞
太常丞
太仆丞
廷尉丞
少府丞
左仆射
右仆射
光禄勋丞
大司农丞
大鸿胪丞
【五品】
丞相主薄
中散大夫
谏议大夫
礼官大夫
黄门侍郎
光禄大夫
丞相长史
【六品】
议郎
郡史
祭酒
御史员
右都侯
左都侯
左长史
右长史
【七品】
赞飨
食监
侍御史
丞相史
廷尉史
从事中郎
[从]
五官掾
东曹掾
西曹掾
文学掾
太常掾
【八品】
太史丞
太乐丞
太祝丞
太卜丞
太医丞
[从]
中书丞
符节丞
尚书丞
明堂丞
灵台丞
【九品】
县尉
县丞
县史
县长
县令
钟官
导官
主事
御府
尚方
[从]
议曹
辞曹
奏曹
决曹
集曹
户曹
法曹
仓曹
侍曹
书佐
【一品】
大将军
上柱国:荣誉职位无特权无职权
卫将军:属于加官从一品官职一国只有一个
大都督:同上
大司马:同上
【二品】
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
虎翼将军
龙骧将军
中军将军
【三品】
前将军
左将军
右将军
后将军
【四品】
征东将军
征南将军
征西将军
征北将军
【五品】
安南将军
安东将军
安北将军
安西将军
[从]
平西将军 ;四平,四镇,四安,四征必须由镇守地方意义而封。
【六品】
军师将军
护军将军
都护将军
骁骑将军
越骑将军
【七品】
羽林郎将
五官郎将
左中郎将
右中郎将
虎贲郎将
[从]
偏将军
裨将军
军祭酒
【八品】
长水校尉
屯骑校尉
越骑校尉
步兵校尉
射声校尉
胡骑校尉
典军校尉
上军校尉
中军校尉
左军校尉
右军校尉
【九品】
督邮
谒者仆射
宾赞谒者
监冶谒者
郎中谒者
中宫谒者
给事谒者
通事谒者
中书谒者
持书谒者
持节谒者
[从]
都尉
郡尉
散骑
武库
洗马
若卢
文官官职
【一品】
丞相:可分左右,右正左辅
太尉
御史大夫
司寇:代理丞相,行驶丞相权
司徒
司空
【二品】
卫尉
太仆
太常
廷尉
少府
光禄勋
大司农
大鸿胪
【三品】
中书令
大尚书
大长秋
执金吾
京北尹
右扶风
左冯翊
侍郎
侍中
御史中丞
【四品】
卫尉丞
太常丞
太仆丞
廷尉丞
少府丞
左仆射
右仆射
光禄勋丞
大司农丞
大鸿胪丞
【五品】
丞相主薄
中散大夫
谏议大夫
礼官大夫
黄门侍郎
光禄大夫
丞相长史
【六品】
议郎
郡史
祭酒
御史员
右都侯
左都侯
左长史
右长史
【七品】
赞飨
食监
侍御史
丞相史
廷尉史
从事中郎
[从]
五官掾
东曹掾
西曹掾
文学掾
太常掾
【八品】
太史丞
太乐丞
太祝丞
太卜丞
太医丞
[从]
中书丞
符节丞
尚书丞
明堂丞
灵台丞
【九品】
县尉
县丞
县史
县长
县令
钟官
导官
主事
御府
尚方
[从]
议曹
辞曹
奏曹
决曹
集曹
户曹
法曹
仓曹
侍曹
书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磐龙缠炉回答的较好。
你去看百科能发现,三个国家中的官职不一样的。可能同一个官位名,但是地位和权利就不同了。
而且这还涉及到各国土地问题,比如说曹丕任用张既为凉州刺史就可以上任,而蜀汉刘禅任命的姜维魏延等人却只是遥领。而那个上柱国我知道有这个官职名,但是其权利和谁曾担任就不知道了。
你去看百科能发现,三个国家中的官职不一样的。可能同一个官位名,但是地位和权利就不同了。
而且这还涉及到各国土地问题,比如说曹丕任用张既为凉州刺史就可以上任,而蜀汉刘禅任命的姜维魏延等人却只是遥领。而那个上柱国我知道有这个官职名,但是其权利和谁曾担任就不知道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