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自己独处时也不感到孤单?
独处时不感到孤单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培养自我享受的兴趣爱好:发展一些让你感到愉悦和满足的个人爱好,比如阅读、绘画、写作、健身等。这样可以让你在独处时感到充实和愉快。
学会自我陪伴:学会独自度过时光,享受自己的陪伴。可以通过做瑜伽、冥想、品味美食等方式来培养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掌握技能或学习新知识:利用独处的时光学习新技能、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尝试冥想和放松练习:通过冥想、呼吸练习等方式来放松身心,提升内心的平静感。
保持健康的社交生活: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保持社交活动,让你在独处时也能感受到社交的支持和温暖。
探索自然和户外活动:到自然环境中散步、远足,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尝试新事物和结识新人,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培养自我认知和情感调节能力: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享受孤独的自由:将独处看作是一种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受他人的干扰。
给自己一些小奖励:在独处时,可以给自己一些小奖励,比如看一部心爱的电影、享受一顿美味的晚餐等,让独处变得更加愉快。
最重要的是,学会喜欢和照顾好自己,让独处成为一个积极、丰富和愉快的经验。
人都有两面性,要理解并接纳自己的两面性。
我并不抗拒做一个独行者。我喜欢一个人看电影,因为不喜欢同伴对电影评头论足。我喜欢一个人去逛街,因为我很清楚我的品位和需求。如果让我和不靠谱的人共事,那我更喜欢一个人工作而不是teamwork。一个人做事不仅高效,而且有极大的自由,不必等人,不必受他人太多影响。
这里分享一段我很喜欢的村上春树的文字:
“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或说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罢,写文章也罢,我都不感到无聊。和与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来。”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楼主我和你情况极其相似,现在过着乏善可陈,越来越沉默的生活。其实一时兴起时交际也可以如鱼得水,只是会很累需要休息来“回血”。大一到大三曾经被人称作小交际花,当时对陌生人都有着自来熟的热情,不属于任何圈子 but I know everyone,各大社交网络朋友1000+。现在心累了,往宅女方向发展,畏惧网聊/微信聊/参加大型社交活动,只有一两个聊得来的朋友,喜欢面对面直接交流方式,大概认识我的人都不相信这点。
我越来越沉默的原因:
- 私密。我内心性格比较自我和私密,对八卦或别人的事不感兴趣。喜欢独处大于社交。
- 人懒。懒得讲废话 ,自己的想法通常习惯自己消化掉,或者懒得插嘴于无聊浅显的话题。
我聊天时嗨点比较高。通常有趣的人讲新鲜的事我才会比较感兴趣。
- 嘴笨。自认嘴笨表达不清,还不如不说,所以一直呆在自己的comfort zone里面。
- 不稳定性。八年,由于工作学习换了四所城市,认识不少人,朋友来了又去,却没有长久的。
这种情况我觉得有五种:
- 找心理咨询,放松心态:
1. 社交并没有那么累。2. 把为了社交所投入的金钱看做是友谊投资。
- 跑步/培养一种运动习惯或爱好。让生活不要这么乏善可陈。通过运动也能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 培养一个没压力小的圈子。没说一定要和陌生人交朋友,从身边认识的人挑几个,先发展友谊,哪怕只有一两个能轻松聊天的朋友,经常保持联络就不会那么封闭。
- 培养自信。提升自我,内外兼修。就算嘴笨也要肚子里有墨水,就算颜不好也要穿着得体漂亮。
- 不要拒绝主动的邀约。像宅男女/懒得组织活动的人,真的别再挑挑拣拣要求太高,有约就去。
我认为性格内向或者沉默寡言的人通常更独立。因为他们(我们)有更多独处时间,所以习惯独立思考。通常这样的人更有自我思想,甚至想法更深刻更透彻。
其实我很推荐写作这一方法。比如自认嘴笨的我喜欢用文字来记录想法或者心情。写作不仅可以反复修改不受限制,也有一定的私密性,你也可以选择读者public or private性,所以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抒发方式。(我挺喜欢手机上的锤子便签,有美感方便,只是不能上锁。)
跑步其实也是一种抒发方式,戴上耳机,挑一条不错的路线,心情愉快身体舒畅,世界都是你的。
但是如果一个人封闭到影响与人正常交往,就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或抑郁。真到了这种严重程度的话,我还是建议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毕竟性格中还是要保留开朗的一部分。
也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建议帮助我。我问题还是很多。最大的问题就是,通常不知如何去获取有用的信息。比如工作或学习或生活上的很多信息,我习惯于独立查阅或解决,不知道如何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