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打工?
很多80后对90年代都会记忆犹新,那时候年轻人都很有热情,干劲十足,做什么都有动力。90年代,农村年轻人到城市务工叫“打拼”,而现在叫“打工”!街上和现在一样,人来人往……,但是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些真挚的笑容和相互打招呼的镜头了。现在年轻人脸上似乎都带着一种迷惘和不知所措,地铁上基本都是手机控……,陌陌的看着手机……。
曹旺德说“年轻人,宁愿去干外卖,也不愿意进厂打工”,年轻人不喜欢打工了?那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成这样的?
一、社会环境,不公平
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思想水平其实都差不多,家家户户家庭条件也很普通,社会风气简朴、淳厚,很多人都喜欢相互帮助,雷锋文化就是最好的体现。
但是现在环境不一样了,人人都在追名逐利,相互猜忌,为了私利可以相互诈骗,可以想尽办法相互挤兑,可以用尽一切手段相互利用。最坏的是, 不管你有没有实力,有些人可以单靠嘴上功夫就可以平步青云,可以单靠本身携带的资源进入高层,甚至靠自己家产就可以做公司老总。更让人不解的是:靠着炒作就可以发家致富;一个退休事业单位的人员领取的退休金,比每天上12小时班的工人月薪还要高!?……“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不公平的环境,让年轻人失去一切动力!
二、竞争激烈,机会少
近20年,国家年轻人口迅速增多,人口多了,岗位少了,就会有激烈的竞争:
1、旧行业正在衰落,岗位也基本被一部分人占据着,年轻人晋升太难;
2、新行业多样化减少:1)、资本都在做避险、稳赚的投资,新兴行业没有太多资金扶持,岗位减少;2)、岗位门槛不断提高:福利好点的岗位,可能要经过层层的筛选,经过多种考试,还有上层认可后才能入职,要求高,岗位少3)、新行业淘汰率高:新行业风险比较大,如果不再适合市场需求,很快就被淘汰,岗位自然也会消失。
如果没有新产业的孵化,只有更惨烈的职业搏杀。
三、 企业文化,精神累
现在大部分企业盛行的是加班文化和批评文化:
1、工人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班,人如同机器,做着同样的工作。没有自己空间和时间。时间久了,思想固化,行尸走肉。
2、公司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正常运营和生产效率,就会制定很多标准化管理,一旦工人犯错或者有误差就会受到严厉批评,甚至是辱骂。而当今社会,新入职最多的肯定是年轻人,犯错和误差自然就更多。最让年轻人受不了的是:很多所谓的公司领导自己心情不爽就冲普通工人发脾气,乱骂人。
加班和被骂交替,身心疲惫。
四、挣钱太少,压力大
目前,国内普工算上加班补贴的月薪大部分是3000到6000元,按照目前物价以及生存成本,3000左右月薪,基本都算低保。我们需要基本开支、需要养家户口、需要面对各种生存困难。当然,也有些人拿到了高薪水,但那只是小部分人,而且很多都是用健康换的钱,比如说搬运工。
所以,很多年轻人选择谋求其他出路。
五、攀比风起,难成家
目前,国家男女人数严重失衡:女生太少,男生注定很大一部分单身!所以女的找对象更挑剔,要求也会更高。最糟糕的是,女孩受到各种不良文化的影响,跟风攀比,变得愈加拜金,宁愿做见不得光的事,也不愿意嫁给普通人,女孩“高不成低不就”已经成为常态。而对于年轻打工男人来说:福利少,收入低下,地位低下,无权无势,还没时间!
因此,打工男要找到女孩子结婚那就更难了!
在打工,如果自己没有文凭的话,或者是自己没有什么技术,一般也是只能从事一些底层简单的工作,很多人觉得这样干下去,自己并没有什么升值的空间,不管干多久都是这样的,也学不到什么,时间长了就会迷茫了。
2、开销支出大
虽然在外打工,挣的钱比较多,但是在城里的生活成本也是不低的,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大。到了结婚的年龄时,还要考虑到彩礼和买房的问题,甚至结婚之后还要养孩子,自己的收入是达不到这些要求的,攒钱更是困难。
3、在农村有工作
虽然在农村的工资不高,但是要自己想要干活的话,机会也是不少的。何况现在农村在不断的发展之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农村的小夫妻都在附近的县城上班,生活也算是稳定了,虽然累点,工资也不算很高,但是这样既能照顾孩子老人,也离家比较近。
4、大环境变了,提供了更多发财致富的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欲望的增长,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父亲一辈的,辛苦劳作挣钱的工作,工作种类越来越多,物流产业,服务产业,信息产业都是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很多人不再局限于工厂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