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真的可以使人快乐吗?
学习使人快乐,不外乎两大原因:学习的科目是爱好学习带来很吸引的结果所以一些挺常见的现象,比如「借学习逃避现实中的缺失与责任」,「借学习装逼」这些,都不属于真正的学习使人快乐或热爱学习,也就不在本答案的范围内。【学习的科目是爱好】我在香港的读书时代,最有兴趣也成绩最好的只有中国语文和中国历史。从小学五年级,读了点金庸就很震撼然后开始尝试写小说的我,就对中文和中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于学校还没讲到的课文我已经会自己读了,也因此对成绩带来了明显的正面影响。到后来在加拿大读书,最爱的则是美术和音乐。自小就很喜欢画画,而多伦多读的高中那位美术老师给我们很大自由度,画什么都可以,他只会指点我们技巧和美感。至于音乐,刚好打算去加拿大开始学吉他,而音乐老师就是吉他高手,有时候哪怕跟同学逃课打游戏都还会回去上音乐课。武术就更加不用说,从几岁到现在四十几岁都是最爱,简直看不到会有停止学习的一天。深刻的爱好会让人自律起来,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享受的一部分了。【学习带来很吸引的结果】也不是只有单纯爱好能推动一个人学习,尤其是学习逐渐变得进深,变得艰苦。这种情况,就有另外一个原因能让一个人克服甚至无视「学习过程的痛苦」,那就是「学习结果的甜美」。有些人也许是本来面对着爱好,后来也加上了结果才可以在艰辛中熬下去。比如职业运动员。伟大的球星们,练球也不一定快乐,变态的体能训练更加让人愤怒。但只要一想到胜利,想到年度冠军,这种美好的结果能让他们即使学习练习过程多可怕也能扛住。【既重过程也重结果的学习】如果一个学习者在过程当中既享受也高效,当然是最完美的事。我读过一本专门讲乐器练习的书就提出,有些乐手花长时间做异常枯燥的练习,过程中只是「制造声音」而非「奏出音乐」,很容易把意志消磨掉。事实上我也听过一些乐手和歌手空有技巧却无灵魂,表演变成了「你们看我练习得多努力」,于是也就再变成了无灵魂的炫技。「享受」和「快乐」有时候不是同义词。所以我认为哪怕不怎么快乐,也最少需要调整心态学会去享受学习的过程。一来懂得享受让我们更容易熬过过程,二来享受的心态本身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只是我们要小心不能单单沉迷学习的过程却忘了结果。没有实效的学习,终究容易变为自嗨。反过来只看结果的学习,有很多人在做,也可以让人成功。如果一个人真的只关注成果,也是好事。但更多的人会因此而迷失。所以有人会学业有成并且找到相关工作享受着中产甚至更高档的生活,却在心里面充满缺失。到这种状态大概再找真心喜欢的东西来学习才能填补那心里的空虚 。我在网上经过,带着“有哪些快乐的歌曲”的问题在脑中。快乐和读书的关键词把我抓了进来。最近录了几首歌寄回家给爸妈听,妈妈说我唱的歌怎么都是忧伤的,希望我能有个好的心情。虽然唱的是忧伤的歌曲,但是毫无疑问在纵情歌唱的时候,我每一个毛孔都是舒展,快乐的,那真是可以用“升上天堂”来形容的愉悦感觉。这两天我肚肠所依赖的某超市烤鸡腿特价,价格直降40%,付款的时候也会有一种快感。更别提刚才我往鸡腿和画卷上浇上芝麻油,大快朵颐的那股爽快劲了。除此之外,在我的脑海里还保存着久已未享受到的性爱的快乐记忆,以及众多各式各样的快乐经历。以上想说明的是,我们脑中存在多个奖赏中枢(就是让你感到快乐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快乐”开关。那么通过赚钱能不能获得快乐呢?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毫无疑问我是感受过赚钱的快乐的。当我的劳动变成了银行卡上的数字,我可以用它去买鸡腿,买花卷,给家里人买礼物的时候,一种神圣的,复杂的感觉,涌上了心头,我感觉好的想哭。在这里,我不由得想将楼主“快乐”的概念替换为“奖赏性刺激“,更直白的说就是”让你感觉好“。为什么这儿要太费周章进行这样的替换?因为”快乐“这个词是一个亚种属的词,与它相似的词像”幸福“”开心“”愉悦“”喜悦“”愉快“”舒服“等会把人脑袋搞混。那么,通过读书能不能获得好的感觉呢?毫无疑问也是能的。当你读《新宋》《三体》这样的书时,我获得过吸毒似的愉悦,一个星期就把新宋上百万字吸了个精光。而当读《The Emotion machine》这样的书时,我会获得一种欣赏到智慧之美的愉悦感,这和读新宋时的愉悦感是不同的。那么读书一定会带来愉悦感吗?未必,有的时候,我读到那些充满了智慧的书籍,升起的是一种羞愧的感觉。别人几十年前就写出有这样深度的书了,而你呢?看看你现在是什么样子。对于赚钱也是这样子,通过赚钱是有可能体会到快乐的,但是赚钱未必直接导向快乐。简而言之,读书,赚钱,和"快乐“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没有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刚才有一位观众朋友问到了,那这些因素和快乐的相关程度怎么样呢?(没错,这位观众就是我,当然也是恰好在心里提出了这个问题的聪明的你)根据马丁·塞利格曼在前几年的研究成果,以下我列出一些日常因素与快乐的相关性程度社会的整体状况——相关性强(越富有,越民主,人越快乐,越贫穷,越专制,人越不快乐,仓廪实,知礼节)婚姻——相关性强社交丰富,朋友多——相关性强保持健康——相关性中等(注意,客观的身体健康没有影响,主观的身体健康才有影响,即你认为你有多健康影响你的快乐程度)有宗教信仰——相关性弱避免消极事件和消极情绪——相关性弱(此处是说如此做对长期、整体的快乐程度影响微弱)赚钱——没有显著相关性(在你能赚到维持基本生存的钱之前,有极强的相关性,但在达到这一程度后,相关性忽然消失,这个坎儿有多高?当你能上网在知乎上看到这个答案时,你经过了赚钱与幸福显著相关的坎儿。他的另一个研究发现是,物质欲越高的人越不幸福)接受教育——没有显著相关性(看完了上面物质欲越高的人越不幸福,爱读书的”书呆子们“可能要弹冠相庆了,别急,读书和快乐也没有什么相关性!)读书和快乐没有显著相关性,所以通过读书得不到快乐?朋友,你误读了。读书和快乐没有显著相关性是什么意思?取可观样本的人群,按爱读书和不爱读书划分,发现两组人中快乐的人占该组总人数的比例差不多,这叫没有显著相关性。在最后之前,针对题主的描述展开总结性分析:题主在此采用了三段论,”人的本能是追求快乐的,我们是人,我们读书,所以读书是快乐的。”这个三段论从大方向来说是符合人的common sense的,但是,楼主在这偷换了概念。此处正当的三段论应当是”人是追求快乐的,我们是人,我们读书,所以读书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两种说法的区别就在于,我们读书是为了追求快乐,而不一定是快乐的。比如,你为了通过期末考试从网吧里的机器上恋恋不舍站起来回宿舍去翻看那本长了绿绒毛的微积分教材,这个时候,心情一般是比较不快乐的。但你是为了将来你认为读这书将来会给你带来收益,所以你去读。最后,想说一句:当你在苦苦思考你为什么快乐,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