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

 我来答
一袭可爱风1718
2022-11-12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58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7.1万
展开全部

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尽其所用,教学的效果不是看你教多少,有没有教完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讲得很多,讲得天花乱坠,讲得很辛苦,也是无效学习。

历史学科内容多(既有中国历史,也有世界历史)、跨度大、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那么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到底如何有效地实现历史课堂高效高果呢?这一直是我们这些历史教师不停地琢磨、探讨的。

一、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因为我们不能由于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

在备课的阶段我们教师就必须多下功夫,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个到位”:精心备课到位,准确讲解到位,能力训练到位,学法指导到位。

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要有机的结合。

特别是课前备课,一般是每人每周备一节课,或者两人备一节,所以在初备过程中,教师除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学生该背的内容你也要会背诵;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了解。

上课中,经师生碰撞,你再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后更要备“课后课”, 发现问题,就要想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有没有必然的规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分析一下,记下来,不管是什么情况,就像拍照片一样。

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

这样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这种备课方法,我觉得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

事实上有很多老师已经在这么做了。

我们一般都要教几个班级,同一节课要讲几遍,你会发现这几个班级你讲得并不会完全一样的,两三遍后基本这个课是最精华的,在别的班发现的问题在这个班几乎都及时纠正过来。

特别是我们将备课这一日常教学工作通过准备、实践、再加上反思解决就上升到了教学研究的高度,顺便也实现了教研与备课、上课的有效统一。

二、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抓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摆正位置,只起引导的作用。

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是老师教了什么,关键是学生掌握了什么。

一个小孩要喝水,你便去取一杯水给他,过了没多久他又要喝水,你又去取水给他,如此反复,他始终依赖于你,……但如果你在他第一次要喝水的时候就教会他怎样自己去取水喝,他便学会了取水这一技能,也就不会依赖于你了。

因此,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的、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怎么引导学生呢?课堂上我们不能不讲,也不能一讲到底,那太累了。

所以从自己所教年级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知识结构,编写各具特色的导学案还是比较实用的。

编导学案要注意:

讲授新课,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复习课,必须注重知识的整体、系统性及运用能力。

导学案的使用,使学生对课文有了由面到线到点的认识。

在编写导学案时,为了地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总体印象,最好运用提纲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解决,这种形式看似简单,但都是考试的考点,必须准确无误地掌握。

让学生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

(15分钟左右)学生在自己整理知识点时,往往丢掉一二个,或先后错位,针对这种情况,在编写导学案时,学生容易“丢”“错”的地方变成“填空”,让学生填写,达到强化记忆,反复记忆的效果。

学生在书上找到并划出知识点时就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对一部分好学生来说,相当于复习一遍。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积极参与,认真阅读教材,分析课文,寻找答案,并深入的思索和探讨问题。

【这里有一点要强调一下:学生总说对课文、书本不熟,没时间看书,我们也试了一下,每堂课预铃与正式上课铃之间大约有2-3分钟,如果利用上,也是很好的时间段,让课代表领着学生读课文,至少能读一大段,组织好的话,都能读上近三分之二,时间长了,课文多多少少也熟悉多了】然后巩固记忆(5分钟),现在学生的时间实际上非常紧张。

课下看历史的时间非常少,只能向45分钟要成绩。

而且,不让学生记忆也是不行的。

历史知识点繁杂,如果单靠阅读教材,不但费时,而且记忆效果也不理想,所以要进行提炼记忆。

没有识记基础的思维,就象空中楼阁。

所以,这5分钟是不能舍弃的。

俗话说“好脑袋不如烂笔头”, 对已经明确的答案要及时进行巩固,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反馈。

对于开卷考试来说,仅掌握基础知识是不够的,必须上升到理解运用的层次。

就是说,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用?这一部分应该是整节课的精华,就需要教师帮助解决。

例如有些问题的政治性、专业性、理论性太强,该讲就要讲,打造高效课堂并不避讳讲,讲得合时、合适,讲的过程中要启发引导学生。

对教学内容而言其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师要精讲点拨,讲清讲透;特别是当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的情况下,我们教师则应放低起点,怎么讲学生也不懂的问题干脆就不讲,否则不仅没有教学效果,反而给学生的自信心造成更大的压抑。

我们必须正视学生的基础-----这一教学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15分钟)最后巩固练习(10分钟左右)设计一些练习题,附在导学案的后面,当堂检测、查看教学效果,在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同时,也知道自己的教学缺陷,及时补充和修正。

练习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知识运用。

这是要求全部学生都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

二是强化训练,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基础题进行筛选后得出。

要针对本节课复习重点,以求达到即时巩固的目的。

要注意梯度,要循序渐进。

练习题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精选习题,选题的原则一:少而精,有明确的练习目标,针对学生易错点有的放矢。

原则二:难易适中,做到不选难题、偏题、怪题等,所选题的难易度能够培养学生的双基。

总之,教学活动离不开习题,只有灵活、正确地运用习题,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试题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目前对复习课来说采用学案导学精讲精练的复习模式效果还是较好的,而对于新授课来说则应注重基础、注重规范、注重技能。

总之,复习课要体现考点考纲,体现知识主脉,体现规律方法,体现能力的培养,新授课的教学则应体现基础技能、体现规范与反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三、借鉴别人的东西,是最快的途径。

应该坚持听校内外其他教师的公开课或常规课,同学年的教师互相听课。

各级学科带头人、备课组长课堂要随时开放。

要充分利用博客和网络这个研讨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利用博客发表教学设计、论文、反思、教学方法,开阔自己的教学思维,学习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搞好教学课堂的实效。

四、加强课堂上的管理

①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因为糟糕的纪律之下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总听到很多老师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越来越难教”, 迫使教师总是在课堂上说:“不要讲话”‘“要注意听讲”等。

有时我们老师讲课就跟唱催眠曲一样,下午上课经常睡着一片。

因此如果学生有溜号、睡觉等现象,要及时纠正。

其实想要控制学生也很简单,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去。

关注每个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

所以我们上课时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紧跟老师。

比如讲试卷的时候,念完题目后可以问:“这道题该选什么啊?”让大家就一起回答。

象这种情况让学生跟着喊一喊,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加强对题目正确答案的印象。

如果总是闷着头听,就很容易走神。

不能让他们埋着头听课。

要让学生的眼睛看着黑板、看着老师,耳朵注意听,手要在书上做记号、口要大声朗读、记忆。

就像打麻将。

麻将是我国国粹,也是利用“五到”的典型。

首先,眼到,所谓“看着手里的,盯着锅里的”,两只眼睛肯定不闲着;手到,洗牌、砌牌、摸牌、吃碰杠胡,样样都要动手,有的人连摸牌都不用眼睛看,只用拇指在上面一摸,就知道什么牌了,这也是一种本事;口到,打麻将就图个热闹,一边打一边埋怨手气差、侃侃家常自然是免不了的,尤其是逢年过节亲戚朋友见面,有什么事情就都在牌桌子上就说了,玩麻将反而成了一种形式;有人开口就有人听,耳到自然不在话下。

最后,心到,打牌自然要算牌,什么是生张什么是熟张那是一定要计算清楚的,不然自己听了牌胡不了,还光给人家点炮就损失惨重了。

有了这“五到”,你看有几个人打麻将不专心致志的?不仅专心致志,而且精力旺盛,越打越精神,熬个通宵都不成问题。

人感到精神劳累,往往不是由于工作时间长,而是由于想的事情太多、精力分散所致,真正跟打麻将一样集中精力做某一件事情,很难感到劳累。

这就是“五到”的神奇效果,虽然用打麻将来跟听课做对比有些不伦不类,但它们的原理是相通的:其实就是把你的全身感官都调动起来,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中去。

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我们要想要成绩,你就得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愿意学习。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有“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

什么方法只要有效就行,学生能学到东西就行。

②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尽量不让他们拉后腿。

最好是能稳定住他们的情绪,想办法不让他们在考试中落队。

其实所谓的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

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例如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课堂作业堂堂清,我们要严格监督,不能让他们有拖拉的机会:例如学生的课堂练习必须检查或者抽查,发现完成情况不好的、交白卷的都要给予处罚。

这种处罚既不能伤害他们的积极性,还要让他们挺难受,挺累的,让他们感到还不如写题了,下回就不想再受这种折磨了,当然,如果我们做不过来还可以请班主任配合,但是千万不要打和骂,别跟他们对着干,要讲法和艺术。

其次他们的分数低,往往是在知识、技能掌握上存在缺陷,或者是记忆不牢,或者是理解不透,或者是应用不熟练。

想提高成绩还是让他们回归课本,课本是法宝,让他们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

因为背熟目录才能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 *** 系,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

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是学好本学科的先决条件,绝对没有什么捷经可走,这些东西记不好,就学不好历史。

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

③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必须让学生记笔记,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所说的笔记一般分为三种:即课文中划符号,课文旁写评或注,还有课堂笔记。

学生在听讲的同时,需用红笔或彩色笔在课本上勾画各种符号。

学会在课本上作符号写批注,既可以使学生听讲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记忆,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突出要点,把书由“厚”变“薄”;还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从而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了学习效果。

可是很多学生也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笔记。

我们经常发现有很多同学,笔记记得非常认真,还拿一个非常好看的本子记,你翻开他们的笔记本,有时比我们老师的讲义还规范。

但他们的成绩却不见得好。

原因很简单,课堂上认真听课才是核心,笔记只是辅助手段。

笔记应该记得比较简略,自己能看懂就行了,一边听讲一边埋头记笔记,老师讲的东西全记在纸上,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这样本末倒置,学习效率怎么可能提高呢?所以记笔记应该只记重点要点,要争取在心里把它弄明白,老师一边讲,要一边动脑筋想想为什么。

如果是我们老师要求记的,最好给学生时间。

这里我说一下:我个人认为笔记还是抄录在书里比较好,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

这样在考试中方便查找和分析,与基本知识点相对应更准确,进而不失分。

五、无论怎样高效,最直接的检验结果还是体现在试卷上。

要答出一份满意试卷,培养答题技巧非常重要,让学生掌握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规范性训练。

选择题重在正确率,选择题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覆盖面广,能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和几乎所有层次的思维能力,所占分值比重大。

从近年的试卷看,选择题的难度值低,避免这部分的失分将有助于提高整体成绩。

解题时,须要求学生读懂题意,抓住题干和题中的关键字。

其后,运用正确的方法解题,如运用直选法、排除法、比较法、分析法进行选择极为有效。

材料解析题重在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题要遵循几个步骤:先看设问,再根据设问有针对性地读懂读通材料,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最后按设问要求结合教材分析解答问题。

解题时,读懂发问很重要,比如“根据材料”,就说明答案基本上在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则要求先找出材料与教材的契合点,然后依托已知材料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答案基本在书上。

此外,还应要求学生注意看分答题,坚持问什么答什么,语言简洁准确,不必像问答题一样展开回答。

列举题重在仔细,答案要准确、完整。

适当运用目录、大事年表或归纳的资料。

这里还要注意应努力避免“两不”问题

所谓的“两不”,就是学生尤其是好学生易犯的错误:“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有的学生基础都不错,拿到一道题目并非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确,最后答案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叫“会而不对”;有的学生解题思路大致正确,但丢三落四,不把话写完整,这叫“对而不全”。

例如写错别字、不写单位名称等丢分现象。

因此,会而不对,令人惋惜,对而不全,得分不高. 我们培养高分的好学生,更要培养好考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脑子能够快起来,说得实际一点就是做题的速度能够快起来。

但这种心理造成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一味的想做得快一些,结果慌里慌张,前面的题还没有思考清楚就去看下一道,做得越快错得越多,不会做的题目还是不会做,连原本会做的也做错了。

古语有云“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快脑不等于着急,要想快,首先要“慢”。

细节决定成败,学习“由不会到学会”是一个过程,再由“学会到做对”又是一个过程。

后一个过程的完成需要付出更为细致艰辛的劳动,考试的成败就看这些细节,要想把看似简单的问题完成得完美,关键不是考试时的仔细、认真,而是要求学生平时对自己存在问题的较真,对平时练习中的失误,要小题大做,不仅要分析失误的原因,还要让他们将这些失误记录在错题本上,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再三反思,保证下次不再出错,不能让他们用“粗心”二字一带而过。

书写要规范,答案要准确精炼,要努力做到“会又对、对又全、全又美”,这也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好学生在考试中“会而对”。

六、养成复习错题和典型例题的习惯(这种方法最好在好学生中提倡)

错题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我们常说要贯彻“三个本”的概念:就是课本、笔记本和错题本。

其中笔记本和课本用来理清知识的思路,可以合在一起,错题本用来理清解题思路的。

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用一个错题本来整理错题。

每次考前要把自己以前的错题拿出来再认真的看一遍,理清解题思路。

中考中的题目基本都是新出的,但是它的绝大部分题型不可能是新的,大多数知识点也是练习过的基础知识,只要我们复习好了错题和典型例题,大部分题目都可以不用花什么时间去思考就知道怎么做了,节约大量的时间来检查。

整理错题,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在总结中前进,没有总结,只能停滞不前。

整理出有价值的错题好题,总结出学习经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高效课堂是在我们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才能形成,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希望我们的历史老师成为高效课堂的实践者,新做法的尝试者,因为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最后我再特别说一下初三的复习,怎么做效果更好一点。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应该有规划、系统地进行,复习课的质量必须全面提高。

既要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注意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

但不论历史中考怎么考,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日常教学要有思想、灵魂,复习指导要有方法、策略。

第一阶段,全面、系统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鉴于初一、初二师资力量缺乏,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甚少,在这个复习阶段更要依据课本逐册、逐课、逐节全面复习,但要注意不要搞成上新课,重点内容一节课仍上一课书,必要时当堂消化落实,非重点内容则上到哪里就停在哪里,下节课再接着上。

上课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要盯住学生,随时检查学生书上划书记笔记和课后练习及知识的巩固情况。

也可以让班主任配合,决不能让学生落下,或学夹生了。

第二阶段,主题(单元)归类复习,注重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落实。

这一阶段的复习,一方面进行综合复习,突出重点知识。

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另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要么以单元为单位定期自出试卷,通过练题、讲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

要么将重点知识具体化,分主题(单元)让学生熟读、记忆,逐人、逐题落实;理清线索,让同学结合学校自编资料跟着一起复习一遍,主要是已考过、经常考、以后可能会考的基础、重点知识,书本由“厚”变“薄”,知识跃然脑海中。

这时期采用上当教学法挺有用的。

在教学中不要怕学生错,不要处处不放心,老是抱着、扶着学生走。

要给学生思维冲击,在出试题时有意设计点小陷阱,诱发出学生易犯的错误,不要在练习前去指导、提示或暗示,而是在练习后的讲评环节中让学生去分析和认识各种错误的原因。

让学生的错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实际上就能显露了学生学习中的缺陷,再通过讲评纠正,学生掌握的知识就更扎实了。

第三阶段,关注焦点、时政热点和重大周年纪念,小专题、针对性复习。

为了把教材学活、用活,还需要打破体系,比较对照,纵横联系,进行一些小专题的复习。

同时,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现世问题。

近年中考试题均涉及时政热点问题。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狠抓知识的落实是关键。

强调朗读的重要性,要全面系统地指导学生读书,做到“五看五抓五性”,即看目录、看标题、看正文、看图表、看材料;抓基础、抓线索、抓主干、抓重点、抓落实;启发性、互动性、整体性、针对性、计划性。

知识不可不记,也不能全部叫学生死记硬背,而要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历史,必须要“死”去“活”来。

有些知识点,只能“死”记。

考试时,才能更快更好地把记往的知识灵活运用,这就是所谓的“死”去“活”来。

“翻饼烙饼”。

学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

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

因此,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惟其如此,方能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使学生们在今后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