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异同?

 我来答
PJJDCCW
推荐于2018-10-03 · TA获得超过50.1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6.9万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4852万
展开全部
  儒家和道家思想比较
  1、孔老比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孔孟作为 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
  2、人性论比较: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3、人生论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4、治国论比较: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
  【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道家这一思想文化体系的最高范畴,为所有的道家学者所推崇。
  5、思想核心方面比较
  儒家讲求“三纲五常”,其思想的核心归纳为“重仁尚礼”,而道家则讲求“无为而治”,其思想的核心则为道法自然,儒家尚仁,强调仁者爱人,必须克己复礼,以对人的尊重和具备同情心作为“仁”之核心标准,而以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提高道德水平作为其达到标准之必须手段。

‍儒家道家思想的共同点
1、儒家道家思想的价值体现
2、儒家和道家的共同追求
3、对大道的追求是儒家和道家的共同目标,儒家和道家都怀着天下为公的理想,都期待着建立一个保障人们健康全面发展的政治制度。
4、本质上: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 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
故园篱笆
推荐于2018-02-15 · TA获得超过291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29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337万
展开全部
1、儒家主张仁政,即集中权力为民众做好事,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仁政是选择头发来梳理、点数米粒来烹饪,往往会走向其反面
2、儒家主张教化,所以推崇圣人;道家主张自化,所以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3、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或者人生本恶,但道家认为天性自然,无所谓善恶(故不需要教化)
4、道家黄老派也是经世致用的,他们主张依道生法依法治国,认为靠符合民情民意的法律,就可以天下大治,这和儒家的礼治形成鲜明对照,也和法家的“法自君出”(黄老道家主张道生法)形成鲜明对照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黑猫尼兹
2016-07-17 · TA获得超过21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77%
帮助的人:24.8万
展开全部
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儒家道家之所以得到2000多年的延续,是两家的思想在闪烁着光芒,影响着后世。儒家道家既有共同的追求,也有思想的差异。儒道互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

儒家道家思想的共同点

儒家道家思想的价值体现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和道家的共同追求

对大道的追求是儒家和道家的共同目标,儒家和道家都怀着天下为公的理想,都期待着建立一个保障人们健康全面发展的政治制度。

儒家道家思想的不同点

儒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儒家讲究礼仪 尊孔孟之道,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义。

儒家道家思想的政治效应

中国汉代以后的统治者所选择的是儒家,而不是老子的学说。汉武帝从汉初崇尚黄老之术转向独尊儒术,一定有其迫不得已的考虑。对他这种被现实政治的具体问题纠缠着的统治者来说,道家的理论与现实距离太大,而儒家理论与现实社会政治过程的差距较小,可操作性比较强。道德经的深刻博大反而阻碍了其推广应用,只有在消灭私有制的时机成熟之后,等到那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出现之后,它才能一展身手。它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只能被束之高阁。在大道与现实差距很大而人们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儒家学说作为一种不彻底的学说反而更加适用,它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政治经济过程的情况下,追求人的精神解放,包括佛教也是如此,置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于不顾,一厢情愿地追求开悟。正是由于儒学与佛教在理论上没有深入到人性与社会政治经济过程的有机联系,因而能够与私有制兼容,所以便能够被统治者接纳,被奉为国教,实际地发挥着引导人心的作用,维系着道统的延续。

儒家道家的“有”“无”思想

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指出,绝对的逻辑起点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有”,即不加任何规定性的纯有,然而当这个“有”纯而又纯,以至于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时候,它便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了另一个逻辑环节——“无”。如果我们用这对范畴来理解中国文化,那么儒家的建构目标便是“有”,道家的解构目的则是“无”。同黑格尔观点相同的是,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无”在后,二者的逻辑关系是不可易位的,否则,道家的解构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黑格尔观点不同的是,儒家的“有”并不是由于缺乏规定性而自觉地转化为“无”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于过多的规定性而需要用“无”来加以消解,以实现一种历史性的回归。

儒家道家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道家侧重想法,儒家更侧重与现实,思想上的某些理念是一样的,只是在过程中有了不同,最后变成了这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故园篱笆
2013-03-03 · TA获得超过291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29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337万
展开全部
1、儒家主张仁政,即集中权力为民众做好事,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仁政是选择头发来梳理、点数米粒来烹饪,往往会走向其反面
2、儒家主张教化,所以推崇圣人;道家主张自化,所以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3、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或者人生本恶,但道家认为天性自然,无所谓善恶(故不需要教化)
4、道家黄老派也是经世致用的,他们主张依道生法依法治国,认为靠符合民情民意的法律,就可以天下大治,这和儒家的礼治形成鲜明对照,也和法家的“法自君出”(黄老道家主张道生法)形成鲜明对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贞胜一明
2013-03-02 · TA获得超过323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5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4万
展开全部
儒家道家,在先秦以前,中国文化儒道是不分家的。

儒家的学问中正仁和,道家的学问老谋深算。打个比方,儒家的一般是战术问题,道家长于战略问题。
春生夏长,这是儒家。秋收冬藏,这是道家。
儒家中流砥柱,道家顺其自然。

儒家道家的学问都是以人为本,内求之学。

儒家集大成者,孔子,孔者洞也,比喻智慧明达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老者,老成人也。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儒家是青年,道家是老年,历史总是年青人书写,老年人指导。

儒家的学问如米饭菜肴,天天要吃。吃儒家的饭,要是吃出病来,要用药来治,这个是道家。

儒家常在红尘之内,道家常在红尘之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道家人物常常拿儒家人物开涮。

孔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卷而藏之。邦有道则为儒家,邦无道则为道家。如诸葛亮,儒道是互补的,相辅相成。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