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书故事

 我来答
爱创文化
2022-07-13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4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3万
展开全部

古人读书故事(精选15篇)

古人读书故事1

  宋濂字景濂,浙江金华人,是我国明代一位学者。他生平著述极多,除了主修《元史》外,还著有《浦阳人物记》、《宋学士全集》等。

  当时印刷术虽已发明,但是书的价钱很贵,一般人买不起,更买不起很多的书。宋濂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书,因为家里穷,弄不到书,只好到有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写,约定日子归还。大冷天,砚水结了冰,手指冻得弯不过来,他还是赶着抄写,抄完了立刻送还,不敢超过约定的日子。因为这样,人家才肯借书给他,使他在自己没有书的情况下,也能读到很多书。

  我国古代学校很少,而且也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当时虽然有私人讲学的,但是一般小的村镇没有好老师。宋濂成年以后,为了求得更多知识,解决自己存在的疑难问题,特意跑到百里以外去访求教。他背着行李,走过深山巨谷,冬天大风雪,雪深到好几尺,脚皮都裂开了,也不以为苦。到了客栈,四肢都冻僵了,人家给喝了热水,盖了被子,半天才暖和过来。当时和他住在一起的人,都穿戴得很讲究,吃得很好,只有宋濂一天吃两顿粗饭,穿件破棉袍,但他一点也不羡慕那些富贵子弟的生活享受;因为在宋濂看来,只有求得知识,才是兴的事,别的便都不去理会了。

  正是由于这样刻苦勤奋,虚心向老师学习,而且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宋濂才获得学问上的成就,成为一代有名的大学者。

古人读书故事2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古人读书故事3

  汉代孙敬读书非常勤奋,从早上晨曦微露一直读到皓月东升,中间一刻也不休息。假如看倦了想打盹,就拿一根绳子系在头顶上,绳子另一端挂在屋梁上,这样就无法打瞌睡,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凭着这股劲,孙敬终于成为当世大学者。战国时苏秦出身寒微,常常被人瞧不起,但他读书非常勤奋,如果昏昏欲睡,就自己拿一把锥子来刺击大腿,血一直流到脚踝。尖锐的疼痛又提醒他继续用力。就这样,苏秦终于学成满腹经纶,挂六国相印,主持合纵抗秦的大计。

古人读书故事4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可是,在欧阳修他少年时代,他的学习条件是很艰苦的。

  在欧阳修四岁失去父亲,全家就只靠他母亲一个人来维持生活。母亲不愿欧阳修失学,于是,自己当了教师。家里贫穷,买不起文具,欧阳修的母亲就想出了别的办法。她看到沙滩上有鸟兽走过的足迹,认为在沙子上面也可以写字。

  于是,她就让欧阳修到沙滩上搬些沙来。她在家里选了一个光线比较好的地方,挖成深坑,然后,把沙倒下去铺平。这样,小小的沙坑便代替了笔墨纸砚。学习的时候,他的母亲折断一根荻草,在沙面上画出一个生字,等欧阳修他学会了,便用手把沙子弄平,再写一个。欧阳修也利用这个地方来做练习。

  母子两人,一教一学,教的认真,学的起劲。后来,欧阳修在文学上的许多成就,就是因为有这个小小的沙坑帮他打下良好的基础。

古人读书故事5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开始发奋读书。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经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天的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的同意了。

  于是他们每一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了能文善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古人读书故事6

   凿壁借光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匡衡凿壁偷光)

古人读书故事7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_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古人读书故事8

   凿井得人

  吕不韦《吕氏春秋》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里没有井,只得派一个劳动力,每天到村外去挑水。后来,他们在家里打了一口井,逢人便说:“我家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人。"这话三传两传便走了样,说成:"丁家凿井挖出一个活人来了。"

  越传越奇,越奇越传,最后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君就派官吏到丁家调查,姓丁的说:"我说的是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里挖出一个活人来呀。"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

  要懂得辨别信息的真伪,不要以讹传讹,间接途径获得的信息可能会不可靠。

   许金不酬

  刘基《郁离子》

  原文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译文

  济水南边有一个商人,渡河时船翻了,他大喊救命。有一个渔人驾船去救他,船还没有开到,商人大声叫道:“我是大富翁,你救我,我给你一百两银子!”渔人把他救上岸,他却只给了渔人十两银子。

  渔人说:“你刚才说的是一百两,现在怎么只给十两?”商人大怒:“你一个打鱼的一天能挣多少钱呢?一下子得了十两银子,还不知足吗?”渔人沮丧地走了。

  过了一些日子,这个商人渡河时船碰到石头又沉了,恰好这个渔人又在场。有人问:“你怎么不去救人呢?”渔人回答说:“这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结果商人被淹死了。

  做人要讲诚信,否则最终会害人害己。

   猫头鹰搬家

  刘向《说苑》

  原文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译文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斑鸠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选择逃避的态度,而是要勇于改正。

   饮狂泉水

  沈约《宋书》

  原文

  昔有一国,国有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一不狂。唯国君穿井而汲,故无恙。国人既并狂,反谓国君之不狂为狂。

  于是聚谋,共执国君,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具。国君不任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饮之,饮毕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国人乃欣然。

  译文

  从前有一个国家,国内有一汪泉水,号称叫“狂泉”。国里的人喝了这水,没有一个人不发狂的,只有国君凿井取水喝没事。国人都疯了,反到说国君不疯的才是真疯。

  因此国人就聚集起来谋划,抓住了国君,治疗国君发疯的病,针灸、草药都用遍了。国君不能承受这种苦难,因此就便去了“狂泉”的所在地,舀泉水喝了下去。因此国君臣民,都发疯了,国里的人都非常高兴。

  众人皆醉我独醒,一个有健康头脑和正常行为的人,要想在众人颠倒黑白的环境下保持清醒,是极其困难的。

   赵人患鼠

  刘基《郁离子》

  原文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

  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译文

  赵国有一户人患鼠患,就到中山国去借猫。中山人给了他一只猫,很会捉老鼠,但是也喜欢捉鸡。一个月之后,老鼠被捉干净了,而鸡也被吃光了。他的儿子认为猫是祸害,对父亲说:“为什么不把它除掉呢?”

  父亲说:“这不是你认为的那样。我们的祸患在于家里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老鼠偷吃粮食,咬烂衣物,钻穿墙壁,啃坏家具,这样下去我们就要挨饿受冻,这比没有鸡更糟!没有鸡,我们只不过不吃鸡肉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呢!为什么要把猫除掉呢?”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简单地说,就是权衡利弊,首选利重害轻。

古人读书故事9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古人读书故事10

  南齐时的江泌家境贫穷,白天做鞋为生,晚上才能抽空学习。点不起灯,他就拿书登上屋顶,借着月光读书。白居易有诗云:“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月下读数遍,风前吟一声。”孟郊也曾有“夜贫灯烛绝,明月照吾书”的诗句,说明许多古人都有映月读书的体验。

古人读书故事11

  孙敬“悬梁”《汉书》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另:( 《太平御览》中的《楚国先贤传》也有记载:“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 )

  “梁”:指房梁。

  苏秦“刺骨”《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股”:指大腿。

  车胤“囊萤”《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练囊”:把布煮得洁白柔软做成的布袋。

  孙康“映雪”《孙氏世录》

  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清介:清正耿直。

  买臣“负薪”《汉书·朱买臣传》

  朱买臣“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

  常艾薪樵,卖以给食:经常砍柴卖来维持生计。艾:同“刈”,砍,割。

  李密“挂角”《新唐书·李密传》

  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蒲鞯:垫在牛背上的蒲草垫子。

  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逮:到,及。(邻舍烛光照不到匡家,只好“凿壁偷光”。)

古人读书故事12

   窖金苦读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他抬头一看,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两鼠慌忙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范仲淹追到树下,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一侧鼠洞闪着白光,他很惊奇,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他随手埋好。又挖开另一侧鼠洞,见是一窖白银,仍不动分文,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离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

  一天,慧通大师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打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古人读书故事13

  “悬梁”讲的是东汉时期孙敬的故事。出自班固的《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孙敬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视书如命,酷爱读书,常通宵达旦,人称“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常看到后半夜,有时不免打起瞌睡。一天晚上,孙敬打瞌睡,睡着了,一觉醒来,懊悔不已。如何克服瞌睡?他苦思冥想,突然,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房梁上,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每当打瞌睡,绳子就会猛拽头发,他就会惊醒。从此,他就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由于孙敬刻苦学习,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东汉著名政治家,纵横家,大学问家。

  “刺股”讲的是战国时期苏秦的故事。出自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苏秦小时候很有志向,跟老师鬼谷子学习多年。学成后,苏秦的功名欲望非常强烈,于是,他到了秦国,用“连横”的计谋游说秦惠王文王,秦王没有采纳他的计谋。苏秦没有其他谋生本领,没有经济来源,吃饭穿衣都成了问题。只好破衣烂衫,像个乞丐一样返回故乡。亲人见他如此落魄,都对他十分冷淡。苏秦羞愧难当,下决心用功学习,昼夜苦读起来。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在大腿上刺一下。就这样坚持了一年,苏秦认为自己有把握了,于是,再次出山。秦国让他伤透了心,不想去了,他周游六国,说服以“合纵”抗秦,苏秦手握六国相印,缔约六国组织,联合抗秦。苏秦成为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

古人读书故事14

  戴震是清代著名学者。他自幼读书就好刨根问底。

  有一次,私塾老师给他讲授朱熹的《大学章句》,讲完“大学之道”一段以后,照本宣科地说:“这章叫《经》,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述的;以下十章叫《传》,是曾子的见解,由曾子的学生执笔写出来的。”

  戴震问道:“老师,你这样讲,有什么根据呢?”“这是朱熹说的呀!”老师理直气壮地回答,满以为抬出“朱夫子”来,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朱熹是哪朝人?”戴震歪着小脑袋问。

  “宋朝人。”

  “孔子、曾子呢?”

  “周朝人。”

  “那么,周朝与宋朝相隔多少年呢?”

  “将近20xx年了。”

  “既然如此,那么朱熹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戴震幼稚的小脸充满了疑惑,塾师一下子被问住了,一时竟想不出用什么适当的话来回答。塾师笑着摸摸戴震的头说:“你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孩子!”

  后来,戴震因为家里贫困,请不起老师,离开私塾以后,只能靠自学。自学的道路坎坷不平,戴震非常期望拜一位知识渊博的学问家,作为自己的老师。

  一次,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让戴震遇到了偶然来歙县拜友的大学者江永。江永已年逾花甲,白发斑斑,治学数十年,精通三礼,兼及音韵、算学、地理等。他为人和蔼,好学深思,极喜读书,往往把讲学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书。戴震一见非常敬佩,把自己平日的疑难一一向江永请教。

  江永见他少年好学,心中十分喜爱,当即收他为弟子,悉心教导和培养他。两人渐渐地结成了忘年之交。在江永的熏陶下,戴震的思想、性格与学业,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有一天,江永列举算学中的一些问题试问戴震,并告诉他:“这些题目已存疑十多年了,一直未能解决,你能试试看吗?”

  戴震仔细看了看,便将这些题目一一剖析比较,并说出来龙去脉。

  江永看后不胜惊喜,高兴得像个孩子似地手舞足蹈,连连说:“你解了我十年来不能解决的难题,实在聪明过人,聪明过人。”

  从此以后,戴震跟从在江永左右,随时质疑问难,研究学问。最终成为著名考据学家。

古人读书故事15

  王冕,字元章,元末浙江诸暨人。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去给财主家放牛,赚几文钱来补助家庭生活。

  王冕幼年好学。他每次牧牛从乡学门前经过,听到里面琅琅的读书声,便停下来了,把牛拴在树上,在门外聚精会神地听个不止。有一次,他在乡学门外听课,一直听到天黑,竟把牛给跑掉了。父亲听说丢了财主家的牛,又怕又气,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但是他并不“悔改”,以后出外放牛,路过学堂时,依然像以前一样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有一天,王冕的母亲对他父亲说:“王冕这个孩子既然如此痴呆,索性任他去吧!”父亲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从此,王冕便到一座寺庙中,白天替庙里做些杂事,赖以糊口;到了夜晚,就一个人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借着佛像前面的长明灯光读书。由于王冕专心一意地刻苦学习,学问长进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个出色的诗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