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尼教与犘门教有没有分别?
展开全部
从中文名称看来,摩尼教与摩门教是很相似的,但实际上它们是两完全不一样的教派。摩尼教起源于三世纪,而摩门教则创于十九世纪。 摩尼教,又称作牟尼教或明教,是一个源自古代波斯宗教祆教的宗教,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ani)所创立。其教义认为,在人类初始时,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的世界,即光明与黑暗,它们具体表现在两个界线分明的「国度」里。在「光明之国」 里,由「光明之父」来统治,他周围有一群神仙。与此相反,「黑暗之国」的统治者是「五类魔」,他是许多残暴魔鬼的首领,他们总是生活在争吵不休之中,这是由于他们都贪得无厌,并被其他欲望所驱使。一方面,光明之国的特征是安宁、和谐、和睦、风景优美、芳香宜人,另一方面,在「五类魔」统治的国家里,则笼罩着动乱、争斗、吵闹、臭气熏天。「二宗」从物质上是这样理解的:在光明之国里,一切都有美丽的外表,而在黑暗之国里,万物都是丑陋的。 摩尼教在中国又称作明教,是因为信徒称呼他们的神为「明尊」。唐朝武后延载元年波斯人拂多诞传摩尼教入中国1;大历三年(768年)于长安建有大云光明寺。五代时,陈州摩尼教徒曾聚徒起义。北宋的方腊起义,元朝「明王出世」的韩山童、刘福通起义,都受摩尼教的影响。19世纪以来在敦煌莫高窟、新疆吐鲁番发现大批摩尼教文书,证明摩尼教在中国西北各地广泛传播。 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亦是摩尼教信徒,在韩山童等人兵败之后,他继承了明王之名,并成功取得江山。在金庸的小说里把朱元璋一伙说成是明教徒,言其江山是明教打下的,故其国号不得不称一个「明」字。这在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在他的著作《朱元璋传》亦有提及,他改国号时采纳了「明教」之名,所以称自己的国家为「大明」。不过,朱元璋在立国之后,即大力打压摩尼教信徒,使之在中国日渐式微。但这个史实,在中国因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描述而再次使大家认识到这个宗教。至今,福建泉州至今仍存有小型摩尼寺。 摩门教一词是广义地用在描述在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相近的几个后期圣徒运动(旧译末世圣徒运动)的数个信仰宗派。它也常被用来描述这个相信《摩门经》的信仰系统。摩门教徒们相信《摩门经》是由美国人 Joseph Smith
Jr.(小斯密约瑟)在1829年翻译自一组金页片,该页片被他们认为记载了美洲大陆上原住民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420年的神圣纪录。1830年斯密约瑟出版了《摩门经》并复兴了「基督的教会」,而信徒们彼此互称自己是「后期圣徒」。在教会外面,教会会友被称为「摩门教徒」,因为他们除了相信《圣经》以外也相信《摩门经》是教会正典。斯密约瑟在1838年宣称从神受到启示,而将教会名字命名为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在斯密约瑟死后,教会内的继承危机造成了教会的分裂,产生了数个后期圣徒运动的宗派,并瓜分了原来教会的会友。其中最大的一群接受了 Brigham Young (杨百翰)作为新的总会会长暨先知,并带领了信众西移到现今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山谷。但是当时也有相当数量的信众并没有接受杨百翰的领导,仍然留在美国中西部。先前称为重组后的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的基督社区则是视斯密约瑟为创始人,但不接受杨百翰的教导的后期圣徒运动宗派中最大一个。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仍然是后期圣徒运动宗派中被称为摩门教的最大的一个群体。 在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不再实行多重婚姻后,一些仍然继续实行多妻制度的宗派开始浮现。「摩门教」一词通常狭义的指在美国犹他州一带的后期圣徒运动宗派,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后期圣徒运动宗派和信徒都在这个地区。即使不再实行多重婚姻,并且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不断地努力与多妻制度保持距离,摩门教一词和多妻制度看起来仍然是纠缠不清。其他拥抱摩门教一词的团体包括基本教义派的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其他摩门教基本教义派团体、摩门教改革派和文化上的摩门教信徒。 和摩门教有关的信徒常常被称为后期圣徒(旧译末世圣徒)、LDS(「后期圣徒」的英文缩写)、圣徒或摩门教徒。有些人则会反对使用「摩门教徒」或「摩门教」,因为这些词被外人用来标记该教会。
参考: (1) zh. *** /w/index?title=%E6%91%A9%E5%B0%BC%E6%95%99&variant=zh-
(2) zh. *** /w/index?title=%E6%91%A9%E9%96%80%E6%95%99&variant=zh-
Jr.(小斯密约瑟)在1829年翻译自一组金页片,该页片被他们认为记载了美洲大陆上原住民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420年的神圣纪录。1830年斯密约瑟出版了《摩门经》并复兴了「基督的教会」,而信徒们彼此互称自己是「后期圣徒」。在教会外面,教会会友被称为「摩门教徒」,因为他们除了相信《圣经》以外也相信《摩门经》是教会正典。斯密约瑟在1838年宣称从神受到启示,而将教会名字命名为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在斯密约瑟死后,教会内的继承危机造成了教会的分裂,产生了数个后期圣徒运动的宗派,并瓜分了原来教会的会友。其中最大的一群接受了 Brigham Young (杨百翰)作为新的总会会长暨先知,并带领了信众西移到现今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山谷。但是当时也有相当数量的信众并没有接受杨百翰的领导,仍然留在美国中西部。先前称为重组后的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的基督社区则是视斯密约瑟为创始人,但不接受杨百翰的教导的后期圣徒运动宗派中最大一个。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仍然是后期圣徒运动宗派中被称为摩门教的最大的一个群体。 在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不再实行多重婚姻后,一些仍然继续实行多妻制度的宗派开始浮现。「摩门教」一词通常狭义的指在美国犹他州一带的后期圣徒运动宗派,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后期圣徒运动宗派和信徒都在这个地区。即使不再实行多重婚姻,并且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不断地努力与多妻制度保持距离,摩门教一词和多妻制度看起来仍然是纠缠不清。其他拥抱摩门教一词的团体包括基本教义派的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其他摩门教基本教义派团体、摩门教改革派和文化上的摩门教信徒。 和摩门教有关的信徒常常被称为后期圣徒(旧译末世圣徒)、LDS(「后期圣徒」的英文缩写)、圣徒或摩门教徒。有些人则会反对使用「摩门教徒」或「摩门教」,因为这些词被外人用来标记该教会。
参考: (1) zh. *** /w/index?title=%E6%91%A9%E5%B0%BC%E6%95%99&variant=zh-
(2) zh. *** /w/index?title=%E6%91%A9%E9%96%80%E6%95%99&variant=zh-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