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高考满分作文

 我来答
感情大使17
2022-08-26 · TA获得超过694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850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23万
展开全部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温暖高考满分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温暖高考满分作文1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夜幕降临,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快到楼下时习惯性地望向熟悉的窗口,如果窗子透出泛黄的灯光,便顿觉一股暖流用上心田。

  夜深人静的城市,一间24小时营业的书店,书店的灯火带给市民家一般的温暖。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店是汇聚知识的地方,充满着书香气息和人文气息。书店是展示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的场所,能够给人们的文化成长提供精神食粮,给社会的进步提供文化滋养。

  喜欢夜读的市民来书店,抛却城市的繁华与喧嚣,静享阅读之乐。深夜来此自习的大学生,体现出勤奋进取、渴求知识的可贵品质。外来务工人员通过读书提升自我,为改变命运而努力。流浪汉、拾荒者来书店,可能是因为没有可以歇宿的地方,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

  24小时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让渴望学习的人有了一片寻得知识乐园。书店经营者并不考虑盈利,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人传递一份爱与温暖。尤其是对那些特殊群体、对底层弱势群体有关爱之心、仁爱之德,这份情怀令人敬佩。

  店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善其身,济天下”,店员做好自己的同时,向别人传达善意。光看书不买书,没有消费行为,但店员认为这样的人也是书店的读者,店员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工作人员对进入书店的人平等看待,温和待之,这份温情源自对人的尊重。卢梭说“人人生而平等”,阅读是平等的。24小时书店给予市民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尊重与平等。

  犹记得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奋臂高呼“我有一个梦想”,呼唤民主平等自由。更难忘杭州图书馆的大门一直在向乞丐敞开,被网友评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我们要为这家24小时书店的人文关怀点赞,他们不愧为“暖心书店”。

  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呼唤人文关怀,人们共享创造和谐。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24小时经营模式,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深夜的灯火来温暖每个人的成长岁月。

温暖高考满分作文2

  秋风卷起路边的一堆落叶,像一个醉酒的狂徒在街上横冲直撞。我不死心地翻了翻身上的口袋 ,还是一无所获。

  今天爸妈说了会晚回家,但我却在这种时候把钥匙弄丢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看着行色匆匆的路人和家家窗口亮起的那抹暖黄,心中不禁又凉了几分。

  我看着看着竟入了迷,往路旁一退,不小心撞到了一个阿姨。“哎呦!”尖利的女声在我耳旁响起。“你不看路呀!这么宽的马路怎么往人身上撞呐!”我被吓了一跳,赶忙低头道歉。阿姨抓着我又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我不停地点头认错才送走了怒气冲冲的她。经过这一个意外我不敢在街上逗留,于是回到了单元楼下。

  单元门口昏黄的路灯笼罩着人影稀疏的街道,把自己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我就像一只流浪的猫咪一样蜷缩在单元门口。冰凉的夜风吹得我更想温暖的家。我犹豫着要不要敲开邻居家的门,请他让我进去等等。不过现在邻里之间的关系也不过是点头之交罢了。经过了之前的意外我不敢贸然前去,害怕吃上一道冰凉闭门羹。

  正当我犹豫之时,一个微胖的声影进了单元门口。冰凉的夜风吹得我更想家。我定睛一看是楼下小卖店的大婶。我经常帮大人买小东西什么的,所以她认识我。她径直向我走来,关切地说:“你怎么坐这儿啊?我看待这儿好半天了。”我不好意思地说明了情况。大婶露出惊讶的表情说:“怎么不去婶店里啊,跟我还不好意思呐?”说着就把我拉到了她的小卖店里。我坐在小板凳上看她忙前忙后地为我泡茶。

  她把一杯温热的茶端给我。我在那浓浓的雾气中仿佛又看到她那张笑眯眯的脸。浅呷一口,一股暖流仿佛从趾间涌到了天灵盖。醇和的茶香流连在我的唇齿之间。心中突然就升起一种感动,好像被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所温暖。我想那是大婶的真情吧,就像这杯暖暖的茶。

  那份真情无比普通,不似烈火那样有炽热的温度,但就如这杯茶一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这样,就够了。

  我仿佛听到了什么滴滴答答的声音,我想,那大概是我的心被融化的声音吧。

温暖高考满分作文3

  吃过下午饭后,太阳西斜,凉风渐起,老家的人习惯到田地里走一圈,看看庄稼的长势,在心底默默憧憬一年的收成。人们把这种行走叫作“窜田”,它是一个惬意愉悦的过程,农人用目光缓缓抚摸一株株水稻或豆麦,如同凝视着自己的孩子,温和的眼神溢满爱意,笑容如一朵花,在饱经风霜的面庞上缓缓盛开——这是一种情不自禁、发自心底的微笑,很多时候,连农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笑容。注视是一种无声的交流,此时无声胜有声,庄稼感知到了农人心底的期望,在傍晚的微风中轻轻摇曳着身子,积蓄力量,蓬勃生长。

  “窜田”的场景,常常将我的思绪拉回校园时光。身为农家孩子,常年跟随父母在田间地头劳作,虽然承担的只是些轻巧的活计,但对谋生的艰辛也深有感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止是课文里的知识,更是根植在骨血里的认知。幼时,父母常用一句谚语教育我:人哄地皮,田哄肚皮。意思是如果在耕种中偷懒,吃亏的最终是自己。我把这句谚语带到了校园生活中,入学之初就立下了以求学跳出农门的愿望,对待课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学校课程紧张,特别是在高中时,升学压力大,晚自习是家常便饭。上晚自习时,同学们埋首做题,教室寂静如秋收前的田野,轻微的翻书声和笔尖划在纸上的沙沙声让气氛凝重而紧张。值守自习的老师,有时在桌前批改作业,有时在过道间轻轻走动。不止一次,做题累了,我从堆积如山的习题本中抬起头,如果正巧遇见老师的眼神,他会对我微微一笑,眼神中有浓浓的.鼓励和期许——那目光,多像父母在注视亲手耕种的庄稼,注视自己正在成长的孩子呀。

  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深情而含蓄,母亲送别孩子,用衣线寄言,“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远行的游子写信给家人,纸短情长,“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妻子思念远戍的丈夫,在苦寒的秋月,一遍遍为他捣洗衣服,她始终坚定地相信,丈夫能感知到她的想念,“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友人乘坐的帆船已经消失在视野的碧空,李白仍旧孤立江边,久久凝望着浩荡的江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岁月流逝,年岁渐长,对人生的离散有了更深的感触,内心在不断增长的坚韧中也伴随着与日俱增的柔软。一天黄昏,送别友人远行,落日西沉,红光照得人双眼生疼。依依话别后,我们在一个山坡转身背道而行,走出一段路,我回头看友人,恰巧他也正回头看向我。脑海里蓦然想起陈佐才的一句送别诗:“安得长绳系白日,送君更过一重山”,不争气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温暖高考满分作文4

  对待孩子,父母们一向是毫不保留地用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而凝结成的甘露来浇灌的。因此,中国父母与外国父母的不同育儿理念,本质上是不同的文化心理与人生观的体现。中西文化虽有差异,却殊途同归,在不同角度促进人的成长。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中国文化向来注重人际,注重情感,所以,中国父母扶起孩子时,希望他体会到父母之爱。

  中国文化是人与人在交往时创造的。儒学入世应世,向往兼济天下,与众仁人同治天下太平;中庸之道圆滑处世,为得人与我间和平友好;君子则是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的至人形象;中国文学巅峰造极之作《红楼梦》则是在人情错杂却又规矩运转的四大家族背景下的巨作。其中宝钗得以赢得众人的喜爱而甚于黛玉,根源就在中国人心理对和众友好相处,对世界给与爱,对他人的重要性的关注上的认同与追求。 因此,中国文化潜移默化下的育儿理念,向孩子灌输了丰富的对他人的情感,使他们对他人力量有尊重与重视。

  一骑绝尘长啸去,单刀直入是英雄。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人的价值,独立自主则是英雄。孩子跌倒,西方父母默立远视,对哭声充耳不闻,是希望孩子能反求诸己,培养独立精神。

  西方对独立精神的推崇在其文学与电影作品上多有体现。《堂吉诃德》中塑造了一位孤独的末世骑士形象,他的所作所为看似荒诞无比,却体现了一种独立精神及对征服世界而不是融入世界的精神。当下许多英雄电影,最后的结局是英雄自己拯救了世界。

  因此,西方文化下的育儿理念,培养了孩子对自我能力的自信,对独立解决困难的精神。中西文化看似对立,实则统一。只要不走向任何一个极端,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两种人生观价值观也能互相认可。西方独立精神并非“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而且合作团队精神也一直重点强调;中国处世精神不是对他人依赖,而是和而不同,温和不犯的独立。

  泾渭似分流,同源在东海。中西文化合理适当交融,殊途同归,美好人生,温暖人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