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40岁了还是一事无成,怎么办?
人生的事业才刚刚起步,好饭不怕晚,可以在互联网上创业呀,选择很重要,创业也分很多种。地面开店和摆摊也是创业,网上创业的平台就更多了,我呢就跟着我的导师在这样一个很不错的平台一起创业,觉得还可以挺满足的
在这个尴尬的年龄还一事无成,不焦虑才怪呢,到底怎么做?
首先,感恩困境。
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18岁时开了一个铁匠铺,没多久倒闭。
后来又在一家铁路公司当上了机车司炉工。18岁时结了婚,当闻知太太怀孕的喜讯时被公司解雇。当他四处忙于找工作时,太太变卖了全部家产带着女儿跑得无影无踪。
想学习法律,因为迫于生计不得不放弃。
卖过保险,卖过轮胎,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都失败了。
40岁了一事无成,生活窘迫。
曾有一天还谋过绑架行动,当被绑架的目标靠近时,他良心发现,放过目标。
当有一天他收到邮递员送来的一张退休金支票时,他才发现自己老了还是一事无成。他用颤抖的手收下了这张105美元的支票,他不想靠着救济终了,他还想闯闯,闯到不能动了的那一刻,他用这点钱作为创业资本,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88岁时大获成功。
肯德基老人不甘心向命运低头,寻找一切生存机会,没有当时的困境,他不会有那么大的成就。困境并不算坏事,肯德基老人在困境中崛起,成就了自己,给我们留下了一段励志的佳话。
正如卢梭所说:“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
第二,挑战自我。
王德顺,一个自带能量的名字,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中国最帅的老头”,说“老人”谁信啊?健硕的腹肌,轻快的步伐,要不是满头银发,胡子花白,没人相信他是位老人,演讲时字正腔圆,思维敏捷,妙语连珠。
他年轻时一名话剧演员,演得角色无足轻重,到了48岁还一直默默无闻。
他44岁学英语,50岁进健身房,57岁创造活雕塑,56岁学骑马,70岁有意识练腹肌,75岁还在骑摩托车,79岁走向T型舞台,80岁还在追求他的梦想。
他登上了世界顶级报刊杂志,日文版的《go》,法国的《费加罗报》。
他说:“相信我,人的潜能是可以挖掘的,当你说太晚的时候你一定要谨慎!他可能是你退却的的借口,没有谁能阻止你,除了你自己!”
看着个老人,怎敢说40岁一事无成!
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要敢于挑战自我。有心理学家说,一个人不能一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应该适当学着逼迫自己挑战不可能,多给自己一点刺激,一点信心、勇气、干劲,胆略和毅力,就有可能使自己身上处于休眠状态的潜能发挥出来,创造出连自己也吃惊的成绩来。
如若四十岁还一事无成,那就学着老帅哥从现在开始挑战自我吧,把潜藏的能量发挥出来!
第四,不忘初心。
每个人都有梦想,不要随随便便丢掉它们。有梦想才有动力,有梦想才能成功。梦想不会逃走的,逃走的总是自己。
有个四十岁的大姐,两个孩子,现在都还小。她体质弱,没有上班,在家照顾孩子,家里开支不小,为了减轻老公的压力,一直想出去找事儿做,老公好意拒绝。
她实在不甘心40岁了还一事无成。
后来终于想到一个足不出户的挣钱办法。她知道她的初心:她想当个作家。后来种种原因,这个梦想已被丢到九霄云外。迷茫之余,她竟然想起了这个梦想,她决定从现在起握笔奋斗,于是报了一个培训班,结业后,她潜心练,现在每月拿到四五千元的稿费。虽然离作家的距离还很远很远,但她能够坚持,总有一天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40岁了,还一事无成,不忘初心,从当下奋斗。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纪了,应该学会做减法,少年的追逐,已不是这个年纪的事了。
老当益壮又还不至于,这是个尴尬的年龄,但每个人都需经历,智慧的你如何跨越,是心境的升华之后的事!
事业有成,家庭稳定,然后寻找内心,直抵真我!
然而,处于瓶颈们呢?退一步,而寻一回,方向在何方,只有静思、沉思、慕思……
道路之曲折,然人心向上,总有跨越一刻……
朋友,不知道你对于自己“一事无成”评价所处的真实境况,以下只是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类人是真实存在的,从小生活无忧无虑,在父母有生之年光明正大的“啃老”而父母也一直认为合情合理,这类人是现实生活的“巨婴”,他们对于未来没有太多的想法,甚至不会去仔细考虑,只看眼下生活的舒适与安逸,今朝有酒今朝醉,混吃等死说这类人的话也是不为过的,这类人不到山穷水尽的那一天,是不会醒悟的。
基于此,我认为他们是真·一事无成
这类评价大多存在于评价者本身基于某种对比后,给自己下的某个阶段性的定义
也就是说,他是有对比对象的,而所对比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恒定的,但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所列为对比的人”总是会比自己要高一个层次
这是每一位有上进心的人所共同面对的一种情况,有所对比才会有所进步,当你超越一个人之后,新的对比对象就会显现出来,你也会在这周而复始的对比中,成熟成长起来
那么,基于以上所述,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别人的对比对象”呢?
相信你不是真的“一事无成”,相信你会不断地超越自己,成就未来!
人到四十不可能一事无成,证明你很谦虚,为人低调,上进心很强!
人到四十尚年富力强,只争朝夕加油干,争取早日事业有成!祝你好运!
你怎么定义一事无成?最极端的说,你还活着,还能上网,还有能力问问题,这就不错了。想想有多少人还没有到你这个年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的?所以,活着,你就已经成功做到了!
还是怎么定义一事无成。你想成一件什么事?有明确的目标吗?如果有,任何年龄都不是问题。当然你的目标要和现实情况相吻合。如果你这个年纪想成的事情是成为体操世界冠军,估计不太可能了。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成本你那个小区的瑜伽教练,应该是可行的。就是随便举个例子。问问自己想成什么?什么样的生活你就满意了?然后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可以先设定3-5年内,你想活成什么样。然后具体到3个月到1年的目标,然后现在就开始行动。不要等到快50了,再来问同样的问题。当然如果快50了,再问,只要醒悟了,也不晚。
你好朋友,只要你有志多大都不晚,任正非华为的创始人43岁才开始创业,到现在华为已经是全球知名手机品牌了。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也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和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秦朝时担任沛县泗水亭长的小吏,后来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在陈胜起义后不久,刘邦也集合三千子弟响应,并攻占沛县等地,自称沛公,此时他已经48岁了。
成名年龄:48岁。
所以,人若有志向,即使眼前失败,只要坚定信念坚持下去,早晚都会成功的,在此祝你前程似锦[祈祷]加油!
快40了到了油腻的年龄,我给你讲一个古代中年油腻男的故事吧!油腻的反面是英雄气,一个永远在鞭策自己建功立业,从不敢有丝毫懈怠的英雄,就算是胖子,也是不会油腻的。
金庸世界里,如果说只有一个大英雄,估计很多人都要说“萧峰”。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他是萧峰的偶像。萧峰在被人陷害的时候,满怀委屈地用了“太祖长拳”。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营,少年建功,33岁那年称帝,在位17年间励精图治、东征西讨,从未懈怠。
虽然他是个肤色很黑的大胖子,但是没有谁会觉得这是一个油腻的人。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之后的53年里,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为国,中原地区依次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这就是 历史 上的“五代”。
这是五胡十六国之后的又一个黑暗时代。
五代号称“八姓十三君”,政权的更替基本都是大动干戈,那是人杀人、人吃人、烧掉家园的活地狱。
男人只有一个可以保全自己的职业: 当兵,而且要站在能赢的阵营那边。
除了后梁是被敌对的李克用父子推翻、后晋是被契丹人颠覆以外,其余三个朝代都是被自己的将军篡夺的。从唐朝中期开始,各个藩镇的权力更替完全依赖于军人的偏好:如果将领和士兵支持你,你就能获得掌管一方的权力;一旦你不再受到他们的欢迎,可能瞬间就会性命不保。
假如你读过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是一本超级巨书,但是如果你要变大格局,就应该去摸一下这样的巨书)就会发现,这和日耳曼雇佣军挟持罗马皇帝如出一辙。
正因为如此,这个时代的人们并不那么看重对君王的忠诚,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就为后唐、后汉和后周的君王都效过力。
干不爽就跳槽,跟今天的互联网公司差不多。
| 陈桥兵变
赵匡胤没见过盛世,他在军营中出生,从小勇武过人。年轻的时候去复州军阀王彦超和随州董宗本那里找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结果,直到后来他投奔了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并参与了郭威政变称帝的全过程。
郭威50岁死了,没有后代(被后汉隐帝杀光了),他把帝位传给没有血缘的内侄柴荣,也就是周世宗。这是一个有本事的皇帝,赵匡胤屡屡建功,深得他的信任。世宗去世后,传位给7岁的儿子周恭帝柴宗训。
布鲁斯·布尔诺·德·梅斯奎塔的《独裁者手册》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统治者病危的时候和新君继位的时候,他的统治集团会担心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一定会出事。
第二年元月初一,朝廷接到兵报北汉和契丹联兵犯边,赵匡胤带军队刚出京城,就在陈桥驿发生了哗变,手下给赵匡胤披上黄袍,拥立他登基,大军回师京城,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称帝。
虽然史书当中极力粉饰,有的说黄袍加身完全出自于军士们的拥立,有的则说是出自赵匡胤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和赵普的策划,总之赵匡胤此前全不知情。
但我们知道,赵匡胤本人很可能就是主谋,这么聪明的人,谁敢背着他谋划这么大的事?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初,显德末,有方士私谓永德言上受命之符者,永德在军中潜意推奉。将聘孝明皇后,永德出缗钱金帛数千以助纳采,上甚德之。
右拾遗浦城杨徽之亦尝言于世宗,以为上有人望,不宜典禁兵。
孝明皇后是赵匡胤在958年娶的继室,当时张永德就开始私下推崇奉承他,同时杨徽之也看出他“有人望,不宜典禁兵(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指控)”,我们可以推测,在周世宗还在世的时候,赵匡胤很可能就已经有明显的不臣之迹了。
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中也有一条记录。
赵匡胤带兵出征之前,京中纷纷传言他要当皇帝,他听了害怕,回家问家人该怎么办。赵匡胤的妹妹魏国长公主是位果断的大女人,拿起擀面杖追着打他,一边说:
“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何为耶!”
你一个男子汉要成大事,行不行靠自己拿主意,跑到家里来吓唬妇道人家做什么?
显然,赵匡胤的密谋家里人也是非常清楚的。
敲黑板!
有些事到了紧要关头,该做就要做。
如果赵匡胤犹豫、迟疑,他的手下可能就会寻找别的东家,那时候他一样自身难保,如果他一心做个大忠臣,等到小皇帝长大,觉得他碍事了,那时候他也是性命难保。
不如动手把天下拿过来,背一点骂名又如何?也有人在莫名其妙的平台上骂《关系攻略》是厚黑学,我们听了都是哈哈一乐。
拿到了天下,对自己的老主公的后代足够好就是慈悲了。
面对权力,不要和支持你、爱你的手下的作对啊。
| 赵匡胤的格局比前五代的皇帝都大
当年郭威率军进京时遭遇了“矢箭如雨”的抵抗,他也就像其他很多开国皇帝那样纵兵抢杀掳掠。
后周和宋的政权更替过程则保持了极其罕见的和平。
黄袍加身之后,赵匡胤要求将领士兵们善待后周皇室宗亲和文武百官,进京之后不准抢劫府库财物,并许以厚赏,一改历代君王纵兵抢掠的陋习。除了当时负责京城治安的在京巡检韩通和他的部分家人被杀,几乎做到了兵不血刃。
此外,他几乎完全接收了后周的所有大臣,并给予加官赏赐。曾经对他心怀不满的后周宰相范质称病,他亲自登门探望,而且对他非常信任,最终让被迫臣服的范质心甘情愿地为宋效力。
你要侮辱我我就殉国,但主公呀,您的温柔令人无法抵挡。
在策略上,赵匡胤最大程度地减少称帝的阻力,避免了无谓的损耗。
在风评上,他获得了“仁厚”的好名声。
在人心上,他维持了 社会 秩序的稳定,保护了百姓的财产,也就收获了无数人的爱戴和敬服。
手握权力,又能克制,赵匡胤不满足于坐在龙椅上当一个油腻的中年皇帝,陈桥兵变只是他奋斗的开始。
一个人要发心要做大事儿的话,钱和女色就一下子都黯淡了。宋太祖手上握着河南,但眼里却是天下。
| 两次平叛
如何让赵宋政权得到巩固,而不是成为五代之后第六个短命王朝?
从中唐算起,藩镇割据纷争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将近两百年,如何结束这种混乱的局面?
如何收复燕云十六州,抵御强大的辽国?
这是摆在赵匡胤面前的三道大难题。
赵匡胤登基不久,就出现过两次叛乱。
第一次是昭义军节度使李筠。
这是个专横跋扈的自大狂,长期镇守后周西北边境,打过不少胜仗,不把周世宗放在眼里,更不用说赵匡胤。
赵匡胤用了两个月,近乎完美地平定了李筠的叛乱,这是宋朝开国之后第一次战争。
第二次是淮南节度使李重进。
郭威的亲外甥,后周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血缘上比周世宗更接近郭威。李重进曾经和赵匡胤共同掌控着禁军。
7岁的柴宗训即位时,朝廷开始对李重进表现出忌惮,把他调到淮南镇守。有史家认为,赵匡胤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等到赵匡胤登基后,他马上剥夺了李重进对禁军的掌控权,只给了他一个中书令的虚职以示安抚。
李重进接受了中书令的虚职,并且马上上书要求觐见赵匡胤表忠心,但是李重进没有把兵交给赵匡胤的人。
李重进想交易, 历来表现得“仁厚大度”的赵匡胤拒绝了他。
少整虚的,李重进是退位小皇帝的表叔,又执掌过禁军,身份让人非常不放心。但是赵匡胤刚建国,他又一贯讲究姿态,不愿意主动挑事,所以就步步紧逼,直到李重进无条件投降或者造反。
这一次,赵匡胤又没费什么劲就平息了叛乱。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扬州被攻陷、李重进自焚之后,赵匡胤一反常态,杀了数百名“李重进死党”。
做人留一线,是要留给那些不再能构成威胁的人的。
李重进的死党是一批职业军人,有力量,还不能指望他们对自己忠诚。
|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自己因为获得了军队支持而成功上位,因此对禁兵(负责京城警备)将领非常忌惮。他害怕他们也用自己的老办法,但这些人又跟随他出生入死,并无劣迹,他还是希望尽可能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公元961年七月,赵匡胤设宴,和石守信、王审琦等一帮老战友喝酒,几杯酒下肚之后,开始发牢骚:
“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尔曹之德,无有穷尽。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
译:“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真是感念大家的恩德。但是当了皇帝才知道,真难啊,不如当个地方官快活自在,我现在连觉都睡不好。”
大领导喝了几杯酒,突然开始掏心窝子说自己很艰难,这是一个典型的“坏消息”话术:
我也很艰难啊,这个月工资得先欠着大家了/咱们好聚好散吧。
听到赵匡胤的话,在座的老江湖估计都是头皮一紧。
“万岁,为什么呢?”
明知领导挖了个大坑,再憋屈也要跳。
“是不难知之矣,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
译:“这有什么不懂的,谁不想当皇帝呢?”
一帮人吓坏了,赶紧跪下来磕头表忠心。要是换个皇帝,这可能就是要杀人的前奏了。
所幸赵匡胤不是曹操,他又把弦松了松:
“我知道你们对我很忠诚,但是如果你们手下的人贪图富贵,也给来个黄袍加身,你们不愿意也不行啊!”
赵匡胤把场景描绘了出来,就是在告诉下属,我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有这句话,就还有一线生机。
臣子们赶紧磕头,痛哭流涕:
“臣等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指示可生之途。”
我们是一帮蠢货,陛下给我们指条生路吧!
火候够了,赵匡胤终于提出了条件:
“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 娱乐 ,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我且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
意思就是: 你们啊,不要奋斗,不要上进,老老实实做个油腻的中年人,我就能放心了!
公元969年,他又用了相似的手段,削去了地方蕃臣节度使的权柄,中唐以来的藩镇之患就这样被赵匡胤极为平稳轻巧彻底解决掉了。
“杯酒释兵权”有浓烈的艺术成分,真实的 历史 当中,赵匡胤肯定是一个个单独谈话,摸了底才会开会宣布的。绝对不会有这样的突然袭击。
| 不懈怠的中年人
赵匡胤念念不忘的是“当今劲敌,唯在契丹”。只不过刚刚建国的宋朝相对弱小,他选择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建立一个稳定、统一、强大的政权,拥有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再去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策略非常好,我们知道后来的南方成了南宋的立国之本、文明之光。
自律而努力的赵匡胤很快攻破了荆南、湖南、后蜀,期间打过北汉契丹两次,没能取胜。976年,南唐后主李煜(很会写词的那个)奉表请降。
赵匡胤对投降的国君都给了比较宽厚的优待,没有妄加杀害,因为他们不是自己的臣子, 他明白这些人有的和他一样,只是遇到了合适的机遇。 我们看《天龙八部》里面,金庸先生借着段誉之口说:大理段家特别感激大宋,在乱世侥幸得到了这块土地,大宋不想着灭亡我们,我们要永远做宋的朋友。
同样在976这一年,才50岁的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喝酒之后,不明不白地去世了,继承皇位的是赵光义。
野史当中赵匡胤是被赵光义用斧头砍死的,这应该不会,但是赵匡胤工作的忙碌显然损害了他的 健康 。
赵光义的说法是,弟弟继位这件事,是他们在妈妈面前商量好的。
就算没有谋杀,也有强夺,赵光义也曾经表示过皇位回头要还给侄子,然而他还是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不过他一直没敢杀光哥哥的血脉,宋朝已经不是野蛮的五代了。
赵匡胤没有统一燕云十六州,但是他挽救的是中华的文明,他把中国从军国中拯救出来, 重新焕发出盛世的色彩,宋后来一直对读书人非常友好。
民间很多传说当中,把他当做一个半神的英雄,跟张果老、陈抟老祖一起行动,直到明清,很多地方还有宋太祖的庙。杨家将的传说里,总有一个抱着金锏金锤的八贤王,他的原型就是赵德芳,是赵匡胤的儿子。
老百姓、写戏的人心里有数,他们愿意看见阴谋家赵光义的子孙被大英雄赵匡胤的儿子打得满台跑。
赵光义夺走皇位186年之后,宋高宗赵构传位给自己的养子赵昚。
赵昚是赵匡胤的子孙,太祖一脉重新接管了江山。
了解了这样一个英雄之后,大家也许就能够理解元灭宋的时候,宋朝人心中的惨痛和悲怆。
元末很多起义军首领起兵时,都会先说一句:“我本来姓赵,我是太祖的子孙。”
大英雄不需要为子孙筹划太多,认真建立你的功业,有的是人愿意奉你为先祖,当你的子孙。
这个世界,因为各种原因,成功者很少,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平平凡凡地过一生。在你心中什么是有成呢?是富可敌国呢?还是誉满天下呢?欲望是无限的,你达到这一级又想着更高一级,人生八苦中其中一个就是求不得,其实,何必呢,不如安安稳稳地和家人过好小日子,这也是一种成功。
老话说,四十不惑。
何必自怨自艾,总把自己禁锢在悲观情绪里,快不惑的年纪了,不要质问为什么一事无成,回首梳理一下,自己曾经获得过什么,在哪方面还有点小小成就,自己擅长什么,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最拿手的一面,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又何愁一事无成?发文感叹呢?
相信自己,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