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后感

 我来答
新东都17
2022-07-31 · TA获得超过613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2.8万
展开全部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阿Q正传》读后感范文700字(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阿Q正传》读后感1

  《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之作。这篇小说十分的短,但从几个方面写出了当时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他有些卑怯,善于投机取巧,自高自大,狡猾。

  阿Q是一个落后的雇农。作为一个落后的流浪的雇农。他的个性是非常突出的。他的生活方式,个性、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不仅与赵太爷迥然不同,就是与王胡、小D等也显然有别。正想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有着“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如阿Q的日常生活就是“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摇船便摇船”。这不仅正面说明了阿Q作为一个流浪雇农的贫困生活,而且从侧面表现了阿Q从本质上说来那种勤劳、老实、淳朴的农民性格。当然,阿Q也有一些流气,但这除了社会的影响以外,应该说主要是受了压迫的结果。这些地方都很简单,也很明显,一般人也都承认的。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是: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个消极的可耻的现象,应该如何理解呢?这确实是一个矛盾。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当时的现实社会和阿Q本身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上去找答案。

  这就是我对《阿Q正传》的一些理解,希望大家能批评!《阿Q正传》读完了,《阿Q正传》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阿Q正传》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一无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命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说:“是儿子打老子。”他的“精神胜利法”可谓天下第一。

  阿Q是悲哀的。他并不懒惰,他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的;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家,享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的。

  现在,我们已经远离阿Q那个时代了,但他那种“精神胜利法”似乎依然可行。

  《阿Q正传》读后感2

  这个夏天真是出奇的热,没事干便倒在床上,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看——《阿Q正传》——不久从弟弟家借来的。于是随便翻开一页瞧瞧,不久,就被阿Q调戏小尼姑的情节吸引住了,逗得我哈哈大笑……于是我翻到了第一页……

  我一口气读完了它,读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又觉得可笑,又认为可悲。同时又佩服鲁迅先生的才华。《阿Q正传》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暴露出国民的弱点,写出国人的灵魂。从作品的宇里行间中,我能体会到作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同时作者也集中描写和痛彻批判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通过在辛亥革命中阿Q的表现和悲剧命运,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作品在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广的背景和人物的命运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等糅合在一起,组合得十分成功。

  阿Q这一当时国民性格的典型,他临死前,两件最遗憾的事情是:画押的圆圈画得不够圆,二是游街时,没有唱出几句戏来。这是多么的可笑,更是多么的可悲呀!

  这决不是临危不惧,而是愚昧至极,他毫无真正的精神世界,连动物都会同情他这一套的精神胜利法,阿Q没有灵魂,就是死了也上不了天,只有一幅欺软怕硬的躯壳,他的存在对别人来说毫无意义。多他不多,少他不少,最多会成为人们无聊时的谈资。

  阿Q死后,人们的态度各不一样,有的说:“阿Q是坏人,被枪毙就是证据。”有的说:“枪毙没有杀头好看。”还有的却说:“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唱一句戏,白跟了一趟。”这些麻木的语言就是对自认比阿Q高一等的人们对阿Q最后的“祝福”,令人可悲!《阿Q正传》就像是一个凹透镜,当时的人们就像是一束光,这束光穿过凹透镜集聚成了明亮的一点,这一点就是阿Q,他的身上汇聚了所有当时的中国人的东西……

  希望阿Q会在现在的社会里消失,成为一个真正幽默的笑话。

  《阿Q正传》读后感3

  “阿Q”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是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而“阿Q精神”也是无人不知。《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一个受人欺负、若小的穷光蛋,而提到阿Q精神我想大家最先想到的也是“阿Q精神”最具代表性、最精华的部分——“精神胜利法”。俗话说:精神食粮。我想这也许就是支撑阿Q活到被枪毙那一刻的唯一的大堤,很难想象当这道大堤被冲垮后阿Q会是什么结果。文中的阿Q将这“精神食粮”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当有人打他而他无力对抗时,他总是说“这是儿子打老子”,而当他实在出不了气时,便会自己打自己几巴掌,心想:这是我在打别人。然后他便像一个真正的胜利者,昂首阔步、心满意足。还有一些小细节,如文中阿Q曾说:“见过杀头吗?好看!”和最后阿Q被处死时,人们觉得好看,都不难看出当时人们的麻木心里。鲁迅先生就是要表现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革命党人为革命、为民主虽然不惧怕抛头颅、洒热血,却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与理解,愚昧的人们却在他们牺牲时看热闹。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在腐败的清政府几百年的统治下思想受到的禁锢和麻木不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人们不知道辛亥革命的真正意义,只是见谁得势就听谁的罢了。阿Q精神也是当时人们思想的反映。

  “阿Q精神”固然是不可取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它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如果我们从正面看它,会发现他还是有一点有点的:其实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是应该看开些的,是需要精神胜利法来解压的,当然阿Q的不思进取是不可学的,他每次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而新时代的人有时是需要自我嘲讽,精神胜利的,然而过后要知耻后勇。如果我们为一点小事而郁郁寡欢、心急成病是得不偿失的。

  读过《阿Q正传》后,我再一次重温了那段历史,并放眼未来。真的,向有句话所说的:“历史是一个人终生终世的眼睛。”

  《阿Q正传》读后感4

  晚时分,落日的余晖透过窗户斜斜地照在了我的书上。我微微侧躺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散发着墨香味儿的——《阿Q正传》。

  阿Q不但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所以,人们忙碌的时候也还记起阿Q来,有时人们会说:“阿Q,你真能做!”阿Q也不管是褒还是贬,总之很高兴。阿Q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的眼里。最恼人的是在他的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

  作者用寥寥几笔给我们刻画了一个质朴、老实、勤劳然而又流里流气、投机取巧的人物形象。对于阿Q,鲁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阿Q本质是一个勤劳淳朴、老实的农民,但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造就了他懦弱麻木的病态的心理。当被一些闲人欺凌的时候,他的一句“儿子打老子”的话,充分体现了他的无奈、可怜,侧面也衬托了那个社会的愚昧和落后。

  此时,窗外已经是花灯初上,偶尔有几颗星星在空中熠熠生辉。远处的点点灯火微弱却温暖,给人一丝温馨。我想,阿Q的“精神胜利法”应该是他在那个冷漠麻木的社会中给自己带来温暖的唯一方式吧!

  “阿Q精神”在许多人眼里是不被肯定的,因为它代表着自欺欺人、丧失斗志,认为它是阿Q在被欺负之后一种无能的表现。但我却觉得“阿Q精神”有时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在受到挫折却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阿Q精神”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失败的阴影,缓解心理压力,帮助我们重新树立信心,不断进取。

  在当今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一场比赛只有一个金牌获得者,其余的选手则惨遭淘汰,这时“阿Q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和高手过招也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这种“阿Q精神”可以让我们获得比冠军更重要的东西——良好的心态。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阿Q正传》读后感5

  《阿Q正传》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鲁迅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没落封建家庭。1926年以前,鲁迅先后出版了《呐喊》《彷徨》两本小时集,收录25篇。鲁迅于1936年10月病逝于上海。

  这些小说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夕的社会生活,《阿Q正传》是以描写阿q的悲剧,把以权性为实质的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当作一种国民弱点加以揭露,以促其觉醒,是震动文坛的一部杰作。阿q是辛亥革命时代落后的农民的典型。鲁迅写《阿Q正传》是为了叫我们抛弃精神法,走向实际的革命斗争。

  “阿q本来也是正人,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曾蒙什么明师指授过,但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也有很排斥异端——如小尼姑及假洋鬼子正气。他的学说是: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这显然是一种极端封建的妇女观,阿q浓厚的封建观念,随时随地把都在流露出来。反映了在封建社会时,人们对女性的一种歧视,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不分卑贱,没有性别歧视。

  “阿q近来虽然比较的受人尊敬,自己也变得更加高傲一些,但和那些打惯的闲人们见面还是很胆怯。独有这回却非常失勇了。这样满脸胡子的东西,也敢出言无状么?”写出了啊q的狂妄自大,愚昧无知,我们应该懂得谦虚,有时做不到狂妄自大的说出来。有时狂妄自大往往会为自己惹出一身麻烦,所以我们应该懂得谦虚。阿q的这种愚昧无知,也让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增长知识。不要想阿q这样愚昧无知,被人所耻笑。

  读了鲁迅的《阿Q正传》让我产生不少感想:反映出农村人民落后的一种社会风貌,也让我们看见了封建时期的思想的落伍。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为国家贡献一份力,让中国跟上时代的脚步,跟上世界的脚步,让中国与时俱进。

  《阿Q正传》读后感6

  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鲁迅先生的笔墨“传扬”之下得以流传至今。然而,鲁迅先生所想要传扬的不仅仅是这些。其中还有更深刻,更能发人深醒的东西。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形象。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之前的‘行状’也渺茫”,阿Q浑浑噩噩地渡过了他的一生。因为阿Q的人生目的仅仅是活着,他不会去思考怎样更好地活着。这样活着,和一个“活死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阿Q一生最大的辉煌就是从城里回来的那段日子。在那几天里,甚至未庄的赵大爷也对他刮目相看。但这些都不是通过光明正大的手段得到的,这样说来,阿Q仍是可悲的。他受着强势的欺负,却又去欺负其他弱小;他本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又去耻笑和他一样的穷苦百姓;他不知“革命”为何物,却又因“革命”而丧了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Q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更是那段时期广大群众的典型代表。那是一个正值“改朝换代”的时期,国内清朝的数百几基业摇摇欲坠,西方却是在蓬勃地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传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已经被打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渴望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但又不知道从何做起。他们就像是贝克特笔中的戈多,他们在等待着,等待着一个自己不曾了解的世界的到来。确切地说,他们选择了服从命运的安排,不去尝试,不去努力。

  读完《阿Q正传》,我深深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写作这篇小说时的心情。鲁迅先生就是那一个时代的引路人,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痛苦,也看到了他们的希望。鲁迅先生奔走相告,企图告诉每一个人他所看到的世界,渴求给每个人带来幸福与快乐。鲁迅先生恨不得自己立刻变成一根巨大的蜡烛,即使燃烧自己,也要让每一个人看清前进的道路,让每一个人重拾前进的信心与勇气。

  《阿Q正传》读后感7

  《阿Q正传》读完了,阿Q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或多或少进入了我的脑中。

  阿Q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既高傲却又卑贱。被别人打时,自我安慰想:“是儿子打老子。” 阿Q的自我精神疗法可谓世间第一。同时,他却又瞧不起自认为比自己还低贱的人……王胡、小D……

  阿Q是悲哀的。阿Q并不懒惰,他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女人,有一个家;阿Q想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

  有人说阿Q有反抗精神,因为城里人闹革命的时候,阿Q也十分自觉的去参加。有人觉得想阿Q,拿阿Q的行为去对号入座。

  有人说阿Q是个封建思想的集合体,应该被时代所抛弃。有人觉得自己象阿Q,又拿阿Q的行为去对号入座。

  这就是当时人们的想法,鲁迅先生的文章深刻的揭示了这一点,他写的阿Q是成功的,他也是成功的。

  我们已经远离了鲁迅的那个年代,阿Q精神的“代入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个胆小的人受到了别人的欺辱,口上虽然不敢说,但心中一定是愤愤不平,早将那人骂的狗血喷头、体无完肤了。

  一位机关内的干部受到了上级的批评,心中也一定是敢怒不敢言, 心中想:“总有一天,你“下”了,老子“上”了,栽到我手里。”心中如是想着,便多了一分慰籍。

  阿Q的“造反有理”似乎也在现今盛行。

  某某学生,看到老师吸烟,而自己却受到了老师的管制不准吸烟,便觉得这个社会不公平!不平等!

  一些成天泡在迪吧、网吧的瘾君子,以颓废为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如隐于其中!”

  可笑却又顽固的阿Q精神依然存在,在少年人中……

  我们看一本书,总是想从书中获取点什么,收获固然令人欣喜。但是,享受看书的乐趣,才是更加重要的。

  《阿Q正传》读后感8

  初识鲁迅的时候是在今年语文书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一开始,我并不怎么欣赏他。

  后来,妈妈给我买了一本《鲁迅儿童文学选集》,因为对阿Q这个名字好奇,所以《阿Q正传》是我读的第一篇文章,在《阿Q正传》的字里行间都刻有他的情绪和对社会的满腔悲伧。

  阿Q是辛亥革命前后生活在江南未庄的流一浪一雇农。阿Q深受剥削、压迫和凌一辱,这本已是十分悲惨了,更令人心痛的是:他对这些竟然麻木健忘,并且养成自卑自贱自欺自轻自一慰的恶习,甚至靠那些凌弱的小者来发泄被人欺压之气,以让自己获得平衡。阿Q的一性一格之所以形成这样恶习是基于他所生活的环境和人生遭遇。阿Q最喜欢与人吵嘴打架。见到不会说话的人他便骂,见到力气小的人他便打。与王胡打架打输了时,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假哭丧棒才举起来,他已经伸出头来等待了。

  对小D,则是扬起了拳头向小D摆出了一副挑战的态度,对没有抵抗力的尼姑则动手动脚。阿Q临死之前感到最遗憾的两件事是:一是画押的圆圈画的不圆。二是游街时,没能唱出几句戏来。

  这两件遗憾的事是多么的可笑啊,又是多么的'可悲。这绝对不是临死前的临危不惧,而是愚昧至极。阿Q是没有灵魂的,就是死了也没办法上天。因为他只有一副以大欺小的躯壳,他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多他一个少他一个都没有关系。

  阿Q死后,人们对阿Q的死态度各不一样,有人说:“阿Q是坏人,被一枪一毙就是有力的证据。”有人说:“一枪一毙没有杀头好看。”还有人说:“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唱一句戏,白跑了一趟。”这些语言就是人们对阿Q的“临死祝福”。

  这篇文章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他自欺自贱自轻自一慰不肯面对当今现实的一性一格,反映出当时我们中国人民的软弱。这种一性一格不仅是阿Q,还有许多雇农和他一样。阿Q给了我们一个不可自欺自贱自轻自一慰的很好例子,使我们懂得了应该面对现实,不要被困难所吓倒。

  《阿Q正传》读后感9

  阅读了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我深深为阿Q感到悲哀,他可以说得上是个彻头彻尾卑微到尘埃里的小人物,但造成阿Q这个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就是那个麻木不仁的时代。

  阿Q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遗忘和抛弃的人,他表面的高傲却更凸显出自己内心的卑贱。

  被别人打时,他因胆小怕事和无还手之力而自我安慰道:“是儿子打老子”多么可悲又可笑!因不愿面对现实而自我欺骗的精神胜利法,维系着数百万奴隶们的心理平衡,支撑着他们卑微地活下去。而阿Q只不过是他们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罢了。

  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女人,她不想断子绝孙,他和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他觉得他喜欢吴妈,于是跪下向吴妈告白,只是那句“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让人觉得似乎只有调戏和耍流氓的成分,而这场恋爱悲剧完完全全剥夺了阿Q靠自己劳动养活自己的所有权利,同时也剥夺了人性,将阿Q逼迫到了偷窃的道路上。

  阿Q还曾想过革命,但他自己也不清楚什么是革命,想要觉醒也不知道什么是觉醒,最后成为了可悲的替死鬼,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谈资,眼中的笑料。多么可悲又可笑的“大团圆”。

  革命兜兜转转又回到起点,人们仍旧不懂什么是革命,只顾兴致勃勃看阿Q送去杀头,群众们的眼睛比狼的眼睛更可怕。那是阿Q从未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他们又钝又锋利,似乎连成一气,咬着他的灵魂。阿Q想喊‘‘救命”却叫不出,两眼发黑再也没能醒来。阿Q死了,死在冰冷的屠刀下,死在锋利的眼睛里,死在封建的思想中。所谓的“大团圆”实质上却是一场吃人的盛宴。

  阿Q,一个悲哀、可笑、卑微到尘埃里的小人物,他一生的悲剧如一面明镜,映射出了一个黑暗封建的社会,那些封建害人的思想和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同时也引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深思和反省。

  《阿Q正传》读后感10

  上回说了阿Q饱受赵太爷的唾骂,既可怜又可悲 ,这回,我读了《阿Q正传》的第三章,我们今天再接着说。

  第三章的题目是《续优胜记略》,阿Q虽然常常优胜,那是因为赵太爷打了才出了名的。他付过二百文酒钱就躺下了,他想:我已经是赵太爷的儿子了,以后就没人不敢不尊敬我了。从此以后,他总是认为大家愈来愈尊敬他了。一年春天,他见王胡在那里捉虱子,然后,把虱子放在嘴里嚼嚼,咽下,阿Q也学着他的样子把衣服脱下来,捉虱子,然后把虱子放在嘴里,嚼越嚼越硬,就吐到衣服上,王胡生气了,把阿Q拽起来打了好几下,然后就把阿Q扔出六尺多远,常常感到优胜的阿Q真正感到屈辱。然后又碰见赵太爷家的大儿子,又是阿的Q对头,因为大儿子有一条假辫子,阿Q说了他一句秃儿,驴,大儿子拿起棍子就打阿Q,阿Q就想:这是他人生中第二件被屈辱的事。然而,阿Q反倒把气撒到小尼姑身上,去欺负比他弱的人,把小尼姑气哭了。

  在那个时期,阿Q是鲁迅笔下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他的“优胜”让我渐渐开始注意他了,他的“优胜”真让我有点儿担心了,我想对阿Q说:“阿Q,请你不要想自己总是优胜的,你应该想想别人为什么嘲笑你、打你,尊重你了吗?你又尊重别人了吗?你不要再自欺欺人了!”通过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让我明白了:那个年代的社会风气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使阿Q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我觉的,作者想宣泄这个社会更深一层的忧愤的感情!《阿Q正传》用戏剧的色彩表达悲剧内容,让我感觉到有种劣根在阿Q身上体现了出来,就是:麻木不仁、苟且偷生,自欺欺人......这也是几千年封建社会文化积淀而形成的中国国民的劣根!

  用阿Q对比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我知道了阿Q并没有读过书,所以在那个时候,稍微读过一点书的人,就可以仗着自己读书多欺负像阿Q那样的农民,真是可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