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分析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什么在近代中国
一、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在近代以来农民阶级基于自身阶级需求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之前,在1842到18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清政府调兵镇压,群众斗争依旧此起彼伏,反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于是1843年,洪秀全汲取原始基督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群众组织。基于此前洪秀全利用拜上帝教建立好的群众基础,在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的斗争。太平军从广西到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六省,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太平军在进军的征途中,坚决镇压和打击官僚、豪绅、地主,焚烧衙门、粮册、田契、债券,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太平军纪律严明,所过之处,“以攫得衣物散给贫者……谓将来概免租赋三年”。这使太平军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外,太平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等战场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并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实际上,《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从未付诸实行。《天朝田亩制度》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的、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洪秀全看到后,几乎逐条加以批示,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1856年9月,发生了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为重整纲纪,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具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1859年又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这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挽回败局。洪秀全本人的保守和迷信思想也越来越严重,洪仁玕在1861年被剥夺了总理朝政的职权。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它也体现了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意义如下,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太平天国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局限如下,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的领导阶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二、封建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洋务事业的兴办,为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校颁庐抗议》,“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强调为了应对西方的挑战,中国亟须进行改革。他提出了许多关于改革吏治的建议,提出必须改革科举制度,才能向西方学得科学和技术;建议对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优异工匠应授予举人的功名,对那些能改进西方产品的人应授予进土的功名。后来又有张之洞《劝学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一、兴办近代企业,如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还有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二、建立新式海陆军,如北洋水师、广东水师等。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军事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
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洋务运动时期,为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翻译了一批近代自然科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等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洋务运动的失败及其原因。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二、洋务运动对列强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洋务派官员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仰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枪炮、轮船往往质量低下。
三、总结最后经验教训
以上两次运动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从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显示了农民阶级是一个具有伟大革命精神的阶级,但其阶级局限性使得他们不可能独立领导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但他们维护腐朽落后封建统治的目的,注定了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