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谈笑风声555
2023-03-12 · 超过35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6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6万
展开全部
习俗,是习惯和风俗。
习俗是一种“自发社会秩序” ,所以,提问的人企图让人来设计春节风俗,这是不合适的。
制度和法律,可以设计。风俗可以引导,可以移风易俗,但不能强行设计,否则,要么没用,要么后果严重。
习俗是文化的积淀,具有稳定性,但习俗自古以来都是不断形成又不断解除的。阶级,民族,地域等等的差异性很大。先秦丧葬的习俗,到隋唐已经多有变化,到今天,古礼已不为人知其详,但瓦解后的碎片还在各个角落或有遗存。这说明,习俗不应该固守,也从来没有被真正固守。
春节习俗为什么会给人糟粕的感觉?因为习俗的同一性和统一性之外,还有差异性,邻村之间,习俗都可能不完全一样。你眼中的精华,就可能是我眼中的糟粕。
习俗为什么要存在,因为会让人愉悦,让人舒适,在一种熟悉的感觉中获得个体放松和集体认同。
但习俗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它的反噬作用就会出现。会存在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压力,存在被迫适从。而且物质条件变化快,时代变化快,习俗的不适应性却很难及时被修正,就会有新旧冲突的问题。
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来说,变革速度尤其快,人口流动在最近三十年尤其快,社会释放了巨大活力,但习俗的稳定性就受到挑战。对于你来说,是习俗,你认为是精华,是蜜糖,对于我来说,是糟粕,是砒霜。
习俗的初心,既有限定性的目的,也是让人舒服。一旦觉得习俗对人是限制,弊大于利,就会有人谋变化。当大多数人觉悟到弊大于利,就是变化的契机。
有的习俗是绝对的不好,比如上古的陪葬制度,活人献祭……有的习俗,无所谓糟粕,不是习俗本身的问题,是人有问题。
比如,过年给老人磕头。在四十年前,一个村子里,大家都是如此,没有人觉得过年那天晚上,或者初一初二,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磕头是糟粕。自己从小到大到老,都是这样过来的,嘻嘻哈哈,一家人图个乐呵,图个喜庆,没有什么计较。
但是举例,退回二十年前,问题就来了,北方一个村里的一家人,过年时,来了个南方的大城市的女大学生的准儿媳妇,人家从小到大都没有这个给老人磕头的习俗,怎么办?矛盾就来了。
良性的习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明事理的村里老人,会在外人感到为难前就赶紧解围,大家还是其乐融融,这是好的。
不明事理的,非要强迫外人服从习俗,否则就甩脸子不高兴,觉得小辈不懂事,觉得外人不守礼,就觉得自己该受这个哪怕是强迫按头也得得来的磕头,这一类人就是糟粕,他或者她的为老不尊,破坏了习俗的优良……
归根到底,习俗是要让人舒服的,要有获得感的,而不是沮丧和被剥夺感!
老人,应该慈祥包容;小辈,应该心存敬爱……外人,可以在不违背底线情况下,入乡随俗;本地人,应该开明开通,理解外来人的不适,关怀备至……
倘若如此,习俗何罪?糟粕何有
欧Ik
2023-07-06 · 超过1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万
展开全部
是习惯风俗的意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