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马铃薯种植技术规程] 怎样种植马铃薯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秋季马铃薯种植技术规程
1. 种植前准备
1.1. 种植田选择和前期处理
马铃薯生性喜疏松、通透、肥沃的土质环境。因此,在确定秋季马铃薯栽培田时,应当选择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气性好、土质偏沙性的壤土,同时要求种植田具有方便的排灌设施;马铃薯在分类学上归属于茄科,因此辣椒、茄子、番茄、烟草等茄科作物为前茬的田块不能作为马铃薯栽培田。马铃薯田需要在7月份进行确定,选择好的马铃薯田如果前茬作物采取了秸秆还田,需要用灭茬机充分将前茬秸秆打碎,然后每亩在撒施尿素25kg并深翻以加速秸秆的分解。
1.2. 种薯选择
经过实际田间种植,荷兰15号在品种质量、抗逆境能力和丰产性三个方面均表现优异,因此秋季马铃薯品种选择荷兰15号。大田种植种子使用春季马铃薯中的单个重量30-80g、无病斑和虫眼、芽眼健康的小马铃薯。如此不仅节约了成本,还为这些没有商品性的小马铃薯找到了用处,一举双得。
1.3. 农资与设备准备
根据马铃薯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模式的选择,需要在种植前准备如下农资与设备: 120马力四驱拖拉机1台,旋耕机1台,马铃薯联合播种机1台,水肥药滴灌一体化设备1套,以及与种植面积相匹
配的如下农资: 50%含量80g规格的多菌灵,规格15-15-15复合肥,750m/亩的滴灌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粗水管和接头,50kg规格硫酸钾,50kg规格尿素,80cm宽地膜,40kg规格磷酸二铵, 75%赤霉素,农用链霉素,根施吡虫啉颗粒,阿维.毒死蜱水剂,封闭性除草剂二甲戊灵。
1.4. 种薯处理
在马铃薯种植前10天,也就是每年的阳历8月1号至3号需要开始对种薯进行种植前的处理。由于马铃薯块茎成熟即进入休眠期,在秋季利用春播夏收的块茎作种薯播种时,往往因休眠期未过而不易发芽。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1000 000倍液的赤霉素浸泡种薯10分钟,赤霉素浸种液的配置如下:1. 取75%赤霉素晶体1g,加入装有50ml45%含量酒精溶液中稀释;2. 当所有结晶体完全溶解后,将赤霉素的酒精溶液加入750kgPH值不大于7的中性或微酸性水中,并加入多菌灵4袋和农用链霉素10袋用于种薯杀菌消毒。浸泡结束后,将种薯捞出并放置于干燥清洁处均匀摊开晾干。晾干后的种薯放在室内或者大棚内,上下铺好湿润的棉毡,中间放置种薯,种薯厚度不超过20cm。1周后,马铃薯芽长至2cm长,需要打开种薯上面棉毡进行炼苗3天。
2. 马铃薯种植
2.1. 整耕土地
在马铃薯种植前1周,也就是8月5-8月7日,开始整
耕土地,首先每亩地机械撒施磷酸二铵40kg,硫酸钾30kg作为底肥,然后将地旋耕整平,旋耕深度不低于20cm,整耕好的马铃薯田应当是无明显凹凸不平存在,土质疏松无较大土块,无较大的作物或杂草秸秆。
2.2. 播种
马铃薯的播种期定在8月15日左右进行,采用马铃薯综合播种机进行播种、施肥、喷施除草剂、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5道工序。马铃薯垄间距90cm;垄宽70cm(垄正面40cm,垄坡两侧各15cm),垄高15cm;沟宽20cm,沟深15cm;同一垄行距20cm,相邻垄相邻行间距70cm、株距25cm,播深10cm,种植密度6000株/亩,每亩需要薯种200公斤左右。随播种机施肥的配比为15-15-15复合肥:吡虫啉颗粒(预防蓟马、灰飞虱与蚜虫)=20:3,将配好的肥料放入肥料箱并调至每亩追施12kg。使用二甲戊灵作为封闭性除草剂,将施药机喷口放在覆地膜之前,并保证整个垄面均匀喷施,以达到最佳除草效果,每亩地喷施二甲戊灵120ml,加水30kg,滴灌带每亩地750m,每次2捆;80cm宽0.04丝地膜2卷。播种时,需要两人随机操作,保证薯块播种、施肥、施药、铺设滴灌带和地膜的顺利进行。另外,在马铃薯田两端需要储备充足的薯种、药液、肥料、地膜和滴灌带,保证马铃薯播种的持续性。马铃薯播种结束后,用封土机往马铃薯垄上面覆土,以土完全覆盖地膜为宜,可以有效防止将来马铃薯青头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起到除草的作用。当以上工作完成后,及时组装滴灌系统,并于播种三天后利用
滴灌设施对新种植马铃薯田进行滴灌,滴灌时间控制在
1.5h以内,防止水分过大导致薯种腐烂,在滴灌时每亩地可以加入阿维.毒死蜱水剂500ml用于杀灭地下害虫,同时保护滴灌带免于被地下害虫咬破。
3. 田间管理
3.1. 发芽期
发芽期指种薯从幼芽萌动至幼苗50%出土阶段,一般情况下马铃薯发芽期为15天左右,在时间上持续到8月底。一播全苗是本期的主攻目标,播种后要及时查苗补苗。查苗补苗是丰产的基础,缺苗断垄会影响产量,发现死苗、缺苗必须用预备苗及时补足。另外,这一时期要对马铃薯垄进行破膜处理,帮助马铃薯出苗。
3.2. 幼苗期
当马铃薯50%出苗至主茎第8片主叶长成,为幼苗期,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此时植株已经长到10cm左右,这时同一块种薯上面会生长两个以上的马铃薯植株,如果不及时清除多余马铃薯植株,会对后期马铃薯的商品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及时去除种薯上面多余的植株,只保留最健壮的1个,去除时应注意切口位置应当在土层以上,以防止伤口感染。幼苗期一般历时10-15天,本期主要目标是前期促使叶片多生快长,后期使生长中心及时转移到薯块的膨大上来,这一时期可以利用滴灌系统每亩冲施尿素15kg,促进地上部分植株的快速生长。这一时期鳞翅目的成虫活动比较频繁,需要每日观察马铃薯田有没有蝴蝶或蛾类成虫活动,如果有,可以喷施苏云金杆菌
1000倍液(15毫升苏云金杆菌制剂加15kg中性或弱酸性水)进行防控,喷施要做到叶片正反面受药均匀;另外苏云金杆菌是生物制剂,禁止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施药时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8点之后、下午4点之前进行。
3.3. 发棵期
9月中旬开始,马铃薯从团棵、主茎顶叶展平,直至第二花序开花为止,为发棵期。此期植株营养生长速度由加快逐渐减慢,并逐步加速生殖生长,是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可持续到10月初。由于这一时期的温湿度均比较高,病、虫、草对马铃薯生长造成的危害比较明显,需要统筹好水肥之间的关系,并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控工作。
3.3.1. 水肥管理
这一时期降水比较多,但由于地膜的使用,降水的利用率不是特别高,当遇到持续干旱时需要进行滴灌补水,一般每次滴灌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好,结合滴灌可以每亩地冲施尿素5kg加马铃薯冲施肥5kg。
3.3.2. 病害防治
9-10月分正式曹县地区降水比较集中的月份,这一时期病害发生比较多,其中最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和早疫病:1. 病毒病主要由蚜虫和白飞虱进行传播,田间表现为 叶子上出现淡绿、黄绿和浓绿相间的花斑,叶子缩小,叶尖向下弯曲,皱缩,植株矮化;病毒病最好的防治方法是当发现蚜虫或者白飞虱等病原传播者时,立即药物灭虫,
并喷加云台素内酯(或者喷旺等生长调节剂)和盐酸吗啉胍进行预防性预防,当马铃薯田发现有病毒病发生时,及时拔除病株,并喷施云台素内酯1000倍液加盐酸吗啉胍1000倍液进行治疗,共计两次,每次间隔1周。2. 当马铃薯进入发棵生长后期,早疫病的危害开始出现,主要危害茎、叶,田间表现为叶片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褐色病斑,上有黑色同心轮纹,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病斑正面产生黑色霉。薯块发病,形成圆形或者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病斑下干腐变褐。最好的防治办法是在进入这一时期后,每10天喷施代森锰锌300倍液进行一次进行预防,如果田间出现早疫病害,可以采取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复配剂1000倍液加代森锰锌300倍液叶片正反面喷施进行控制,1个疗程共计喷施2次,间隔5天,施药时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另在施药后如果遇到大雾、降水天气需要补施,1个疗程后视病情控制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喷防。
3.3.3. 虫害防治
这一时期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白飞虱和鳞翅目幼虫,并将危害一直持续至马铃薯收货。蚜虫和白飞虱主要危害马铃薯植株幼嫩的新叶和嫩芽,不仅吸食植株导管内汁液造成营养不良,同时还传播大量病害如病毒病,由于在播种时已经根施吡虫啉颗粒,当田间出现蚜虫与白飞虱时,说明其已经对吡虫啉产生抗药性,我们可以采用每亩田喷施阿维.毒死蜱500倍液和啶虫脒500倍液复配药剂两次,每次间隔5天进行防治,施药选择晴好天气的上午8点之后,下午4点之前进行。对于鳞翅目幼虫,在防治上采取早发现,早防控的策略,即当田间发
现有蝶、蛾类出没时,就对田间进行药物防控,常用的药物有苏云金杆菌,采用1000倍液进行叶片正反面喷施,以促使将害虫杀死在虫卵阶段,如果田间发现已经孵化幼虫,可以将药物浓度提高到500倍液;每间隔5天喷施一次,共计喷施3次(注:苏云金杆菌为生物制剂,禁止与其他农药复配使用)施药时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
3.3.4. 草害防治 由于马铃薯种植垄覆盖有地膜并进行覆土处理,马铃薯田杂草主要集中在垄间沟内,杂草主要有马齿苋、苋菜、龙葵、香附子、牛筋草等,可以选择在杂草五叶期左右时使用马铃薯专用苗后除草剂23.2%砜-喹-嗪草酮500倍液进行人工喷施除草,施药时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药液尽量不要沾到马铃薯植株上面,并确保施药后1天内无降水。
3.4. 结薯期
进入10月中旬,从主茎平展到马铃薯植株受冻害枯死的这一时期称为结薯期;此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向块茎输送。这一时期养分消耗少,积累多,马铃薯块茎快速膨大,水肥的需求也逐步增高,氮磷钾肥的需求占整个生长期的50%以上且比较均衡,微量元素的需求也有所增加。随着温度的降低,病虫害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逐步减少。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除了统筹好水肥的管理,促进光合产物更多的向马铃薯块茎转移之外,需要注意田间晚疫病的发生。
3.4.1. 水肥管理
结薯期是马铃薯决定亩产量最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马铃薯植株已经基本停止生长,马铃薯的块茎快速膨大,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均占整个生长期的50%以上,本时期合理的水肥管理不仅能增加马铃薯的亩产量,还能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商品性。结合滴灌补水,结薯期需要冲施两次水溶性肥。第一次在10月20号左右进行,结合滴灌每亩地冲施由硝态氮肥、钾肥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冲施肥10kg,合理的利用微量元素不仅可以加速马铃薯块茎的膨大,还能提高其品质,滴灌水量不需要太大,以免土壤湿度过大产生病害;第二次于10天以后进行,施肥方式与施肥量和第一次相同,一般情况下马铃薯冲施两次水溶肥3周后马铃薯就进入了收获期。
3.4.2. 病害防治
马铃薯进入结薯期后,早疫病发病的情况持续存在,在做好早疫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是否有晚疫病的发生,并提前做好晚疫病的预防工作。晚疫病对马铃薯全株都有危害,田间表现为:最初叶片有不规则形黄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边缘为水渍状,有—圈白色霉状物,叶背白霉更茂密明显,叶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近圆形或不定形,沸水烫状,绿褐色,病斑边缘分界不明晰,湿度大时病斑近外缘出现一圈白霉,叶背斑面病征尤为明显,天气干燥时病部变褐干枯,如薄纸状,质脆易裂,斑面病征也不明显,且扩展速度减慢,严重发病的马铃薯植株叶片萎垂、卷曲,终致全株黑腐,在马铃薯块茎特别是芽眼附近,出现边界不明显的微微凹陷的褐色或紫褐斑纹,斑纹下的肉质部变硬,呈褐色或红褐色,逐渐向周围和内
部扩展,最终导致块茎腐烂。当马铃薯的生长进入10月下旬以后,要每天定时观察马铃薯田间表现,并间隔10天喷施1次杜邦.克露杀菌剂300倍液(50g药剂加水15kg混合均匀)进行晚疫病预防,遇到连阴雨或者大雾天气需要补施一次药剂;如果田间发现有病株应当及时拔除并用塑料袋装好带离马铃薯田,在病穴及周边撒施生石灰进行消毒,并及时每亩地喷施苦参碱500倍液(30ml药剂加水15kg)和代森锰锌300倍液(50g加15kg水)混合药液进行防控,隔7天再喷1次,以后再视病情、天气确定喷药次数,药剂可以与杜邦.克露杀菌剂300倍液(50g药剂加水15kg混合均匀)交替使用以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为预防地下马铃薯块茎发生病变,可以每亩地随滴灌冲施苯醚甲环唑200ml进行防控。
3.4.3. 调节剂的使用
马铃薯进入结薯期后,块茎的膨大就是这一时期的植株生长的重点,为了促进马铃薯光合产物向块茎的运输,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使用膨大剂进行调节,目前常用的膨大剂为膨大元帅,采用3000倍液于10月中旬晴好天气的中午进行叶面喷施,间隔10天后喷施第二遍。实践证明,通过喷施膨大剂,马铃薯的产量可以提高20%-30%。 4. 秋延搭棚
为了延长马铃薯的生长时间,增加马铃薯的亩产量和商品性。需要在11月中旬搭棚秋延。具体方法如下:每两行马铃薯搭建一个小拱棚,以竹批作为骨架,竹批间距1.5m,上面覆盖塑料纸,并用土压实,每间隔20m预留一处通风口,便于通风。
5. 收货前准备
进入11月下旬以后,马铃薯茎叶因为低温冻害逐渐枯死,地下块茎停止生长并进入休眠,这时马铃薯已经成熟可以收获。在收获前一周开始做收获的准备:大型四驱拖拉机一部、杀秧机1台,马铃薯收货机1台,小型载货车辆3部,以上设备在收获前做好检修工作、备足燃料和易损耗零部件,保证其在马铃薯收获期间正常运行;预备好临时存放和晾干马铃薯所需要的场地,场地要求通风干燥,排水方便不积水,大小足以放下所收货的所有马铃薯,清洁、平整,没有可以对马铃薯造成污染的污染物;遮盖临时存放马铃薯用的雨布;备足盛装马铃薯所需要的编织袋,编织袋颜色为亮黄色(用这种编织袋装出来的马铃薯颜色更加鲜亮),编织袋要求有30kg的装载量,并有足够的强度;结合情况制定详细的采收计划和人员分工,并动员充足的协助采收人员和马铃薯分拣人员。
6. 收获
马铃薯采收一般选择在持续多日晴朗干燥的天气进行,这时土壤湿度较低,方便机械作业,同时采收的马铃薯在色泽上更加鲜亮。采收前需要拆卸滴灌系统中的粗水管、街头和水肥一体化设备,并利用杀秧机对马铃薯地上植株进行杀秧处理。杀秧结束后开始利用马铃薯收获机采挖,采挖时需要小型载货车辆协同行进,采挖机收货的马铃薯经传送带传送到载货车辆上面,为了保证马铃薯采挖的持续性,需要协调好3辆载货车的工作进度,采挖好的马铃薯块茎需要均匀的分摊在临时储放点晾干,临时存放时防止雨淋和日晒,并有保温措施,
以免马铃薯块茎发生冻害和外部薯皮变绿。采挖后的马铃薯田利用人工捡拾出遗留的滴灌带和地膜。
7. 分拣分级
采收的马铃薯经过3天左右的存放,表皮已经干燥,破损处也已经形成木栓层,可以开始进行分拣分级和装袋。首先挑选出破损、变质的马铃薯,然后根据重量分为4个级别:250g以上的为1级、150g-250g为2级、100g-150g为3级、100g以下为4级,不同等级分类装袋,1、2、3级马铃薯可以作为商品马铃薯进行销售或者储存,4级可以作为饲料用于畜牧养殖。
8. 贮藏
马铃薯分级装袋后,应及时进行销售处理,如果销售不及时或者市场价格不理想时,需要储藏以待后期销售。贮藏前,需要先将马铃薯置于阴凉、通风、干燥、无光照、保温好的环境下预贮藏10天左右以促进马铃薯重皮充分老化,然后再进行长期贮藏。马铃薯堆放前先在仓库的地面铺设一层厚2cm以上草毡以防止马铃薯挤压变形,为了促进薯堆内的空气流通以及便于日常维护和管理,每垛按照直角交叉法排列两列马铃薯,薯垛高2m,垛与垛间隔0.5m,垛与仓库墙间距0.5m;当所有的待存储马铃薯打垛结束后,对冷库每667㎡喷施300ml42%乙烯利配制的水溶液15kg,可以有效降低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并抑制马铃薯发芽;每667㎡仓库点燃百菌清烟熏剂16粒,对整个存储仓库进行消毒,并且每次马铃薯出库结束后均利用百菌清烟熏剂重复消毒一次,马铃薯在整个储藏期间应做好保温措施,防治马
铃薯跨境发生冻害。
1. 种植前准备
1.1. 种植田选择和前期处理
马铃薯生性喜疏松、通透、肥沃的土质环境。因此,在确定秋季马铃薯栽培田时,应当选择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气性好、土质偏沙性的壤土,同时要求种植田具有方便的排灌设施;马铃薯在分类学上归属于茄科,因此辣椒、茄子、番茄、烟草等茄科作物为前茬的田块不能作为马铃薯栽培田。马铃薯田需要在7月份进行确定,选择好的马铃薯田如果前茬作物采取了秸秆还田,需要用灭茬机充分将前茬秸秆打碎,然后每亩在撒施尿素25kg并深翻以加速秸秆的分解。
1.2. 种薯选择
经过实际田间种植,荷兰15号在品种质量、抗逆境能力和丰产性三个方面均表现优异,因此秋季马铃薯品种选择荷兰15号。大田种植种子使用春季马铃薯中的单个重量30-80g、无病斑和虫眼、芽眼健康的小马铃薯。如此不仅节约了成本,还为这些没有商品性的小马铃薯找到了用处,一举双得。
1.3. 农资与设备准备
根据马铃薯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模式的选择,需要在种植前准备如下农资与设备: 120马力四驱拖拉机1台,旋耕机1台,马铃薯联合播种机1台,水肥药滴灌一体化设备1套,以及与种植面积相匹
配的如下农资: 50%含量80g规格的多菌灵,规格15-15-15复合肥,750m/亩的滴灌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粗水管和接头,50kg规格硫酸钾,50kg规格尿素,80cm宽地膜,40kg规格磷酸二铵, 75%赤霉素,农用链霉素,根施吡虫啉颗粒,阿维.毒死蜱水剂,封闭性除草剂二甲戊灵。
1.4. 种薯处理
在马铃薯种植前10天,也就是每年的阳历8月1号至3号需要开始对种薯进行种植前的处理。由于马铃薯块茎成熟即进入休眠期,在秋季利用春播夏收的块茎作种薯播种时,往往因休眠期未过而不易发芽。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1000 000倍液的赤霉素浸泡种薯10分钟,赤霉素浸种液的配置如下:1. 取75%赤霉素晶体1g,加入装有50ml45%含量酒精溶液中稀释;2. 当所有结晶体完全溶解后,将赤霉素的酒精溶液加入750kgPH值不大于7的中性或微酸性水中,并加入多菌灵4袋和农用链霉素10袋用于种薯杀菌消毒。浸泡结束后,将种薯捞出并放置于干燥清洁处均匀摊开晾干。晾干后的种薯放在室内或者大棚内,上下铺好湿润的棉毡,中间放置种薯,种薯厚度不超过20cm。1周后,马铃薯芽长至2cm长,需要打开种薯上面棉毡进行炼苗3天。
2. 马铃薯种植
2.1. 整耕土地
在马铃薯种植前1周,也就是8月5-8月7日,开始整
耕土地,首先每亩地机械撒施磷酸二铵40kg,硫酸钾30kg作为底肥,然后将地旋耕整平,旋耕深度不低于20cm,整耕好的马铃薯田应当是无明显凹凸不平存在,土质疏松无较大土块,无较大的作物或杂草秸秆。
2.2. 播种
马铃薯的播种期定在8月15日左右进行,采用马铃薯综合播种机进行播种、施肥、喷施除草剂、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5道工序。马铃薯垄间距90cm;垄宽70cm(垄正面40cm,垄坡两侧各15cm),垄高15cm;沟宽20cm,沟深15cm;同一垄行距20cm,相邻垄相邻行间距70cm、株距25cm,播深10cm,种植密度6000株/亩,每亩需要薯种200公斤左右。随播种机施肥的配比为15-15-15复合肥:吡虫啉颗粒(预防蓟马、灰飞虱与蚜虫)=20:3,将配好的肥料放入肥料箱并调至每亩追施12kg。使用二甲戊灵作为封闭性除草剂,将施药机喷口放在覆地膜之前,并保证整个垄面均匀喷施,以达到最佳除草效果,每亩地喷施二甲戊灵120ml,加水30kg,滴灌带每亩地750m,每次2捆;80cm宽0.04丝地膜2卷。播种时,需要两人随机操作,保证薯块播种、施肥、施药、铺设滴灌带和地膜的顺利进行。另外,在马铃薯田两端需要储备充足的薯种、药液、肥料、地膜和滴灌带,保证马铃薯播种的持续性。马铃薯播种结束后,用封土机往马铃薯垄上面覆土,以土完全覆盖地膜为宜,可以有效防止将来马铃薯青头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起到除草的作用。当以上工作完成后,及时组装滴灌系统,并于播种三天后利用
滴灌设施对新种植马铃薯田进行滴灌,滴灌时间控制在
1.5h以内,防止水分过大导致薯种腐烂,在滴灌时每亩地可以加入阿维.毒死蜱水剂500ml用于杀灭地下害虫,同时保护滴灌带免于被地下害虫咬破。
3. 田间管理
3.1. 发芽期
发芽期指种薯从幼芽萌动至幼苗50%出土阶段,一般情况下马铃薯发芽期为15天左右,在时间上持续到8月底。一播全苗是本期的主攻目标,播种后要及时查苗补苗。查苗补苗是丰产的基础,缺苗断垄会影响产量,发现死苗、缺苗必须用预备苗及时补足。另外,这一时期要对马铃薯垄进行破膜处理,帮助马铃薯出苗。
3.2. 幼苗期
当马铃薯50%出苗至主茎第8片主叶长成,为幼苗期,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此时植株已经长到10cm左右,这时同一块种薯上面会生长两个以上的马铃薯植株,如果不及时清除多余马铃薯植株,会对后期马铃薯的商品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及时去除种薯上面多余的植株,只保留最健壮的1个,去除时应注意切口位置应当在土层以上,以防止伤口感染。幼苗期一般历时10-15天,本期主要目标是前期促使叶片多生快长,后期使生长中心及时转移到薯块的膨大上来,这一时期可以利用滴灌系统每亩冲施尿素15kg,促进地上部分植株的快速生长。这一时期鳞翅目的成虫活动比较频繁,需要每日观察马铃薯田有没有蝴蝶或蛾类成虫活动,如果有,可以喷施苏云金杆菌
1000倍液(15毫升苏云金杆菌制剂加15kg中性或弱酸性水)进行防控,喷施要做到叶片正反面受药均匀;另外苏云金杆菌是生物制剂,禁止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施药时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8点之后、下午4点之前进行。
3.3. 发棵期
9月中旬开始,马铃薯从团棵、主茎顶叶展平,直至第二花序开花为止,为发棵期。此期植株营养生长速度由加快逐渐减慢,并逐步加速生殖生长,是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可持续到10月初。由于这一时期的温湿度均比较高,病、虫、草对马铃薯生长造成的危害比较明显,需要统筹好水肥之间的关系,并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控工作。
3.3.1. 水肥管理
这一时期降水比较多,但由于地膜的使用,降水的利用率不是特别高,当遇到持续干旱时需要进行滴灌补水,一般每次滴灌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好,结合滴灌可以每亩地冲施尿素5kg加马铃薯冲施肥5kg。
3.3.2. 病害防治
9-10月分正式曹县地区降水比较集中的月份,这一时期病害发生比较多,其中最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和早疫病:1. 病毒病主要由蚜虫和白飞虱进行传播,田间表现为 叶子上出现淡绿、黄绿和浓绿相间的花斑,叶子缩小,叶尖向下弯曲,皱缩,植株矮化;病毒病最好的防治方法是当发现蚜虫或者白飞虱等病原传播者时,立即药物灭虫,
并喷加云台素内酯(或者喷旺等生长调节剂)和盐酸吗啉胍进行预防性预防,当马铃薯田发现有病毒病发生时,及时拔除病株,并喷施云台素内酯1000倍液加盐酸吗啉胍1000倍液进行治疗,共计两次,每次间隔1周。2. 当马铃薯进入发棵生长后期,早疫病的危害开始出现,主要危害茎、叶,田间表现为叶片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褐色病斑,上有黑色同心轮纹,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病斑正面产生黑色霉。薯块发病,形成圆形或者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病斑下干腐变褐。最好的防治办法是在进入这一时期后,每10天喷施代森锰锌300倍液进行一次进行预防,如果田间出现早疫病害,可以采取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复配剂1000倍液加代森锰锌300倍液叶片正反面喷施进行控制,1个疗程共计喷施2次,间隔5天,施药时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另在施药后如果遇到大雾、降水天气需要补施,1个疗程后视病情控制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喷防。
3.3.3. 虫害防治
这一时期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白飞虱和鳞翅目幼虫,并将危害一直持续至马铃薯收货。蚜虫和白飞虱主要危害马铃薯植株幼嫩的新叶和嫩芽,不仅吸食植株导管内汁液造成营养不良,同时还传播大量病害如病毒病,由于在播种时已经根施吡虫啉颗粒,当田间出现蚜虫与白飞虱时,说明其已经对吡虫啉产生抗药性,我们可以采用每亩田喷施阿维.毒死蜱500倍液和啶虫脒500倍液复配药剂两次,每次间隔5天进行防治,施药选择晴好天气的上午8点之后,下午4点之前进行。对于鳞翅目幼虫,在防治上采取早发现,早防控的策略,即当田间发
现有蝶、蛾类出没时,就对田间进行药物防控,常用的药物有苏云金杆菌,采用1000倍液进行叶片正反面喷施,以促使将害虫杀死在虫卵阶段,如果田间发现已经孵化幼虫,可以将药物浓度提高到500倍液;每间隔5天喷施一次,共计喷施3次(注:苏云金杆菌为生物制剂,禁止与其他农药复配使用)施药时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
3.3.4. 草害防治 由于马铃薯种植垄覆盖有地膜并进行覆土处理,马铃薯田杂草主要集中在垄间沟内,杂草主要有马齿苋、苋菜、龙葵、香附子、牛筋草等,可以选择在杂草五叶期左右时使用马铃薯专用苗后除草剂23.2%砜-喹-嗪草酮500倍液进行人工喷施除草,施药时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药液尽量不要沾到马铃薯植株上面,并确保施药后1天内无降水。
3.4. 结薯期
进入10月中旬,从主茎平展到马铃薯植株受冻害枯死的这一时期称为结薯期;此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向块茎输送。这一时期养分消耗少,积累多,马铃薯块茎快速膨大,水肥的需求也逐步增高,氮磷钾肥的需求占整个生长期的50%以上且比较均衡,微量元素的需求也有所增加。随着温度的降低,病虫害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逐步减少。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除了统筹好水肥的管理,促进光合产物更多的向马铃薯块茎转移之外,需要注意田间晚疫病的发生。
3.4.1. 水肥管理
结薯期是马铃薯决定亩产量最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马铃薯植株已经基本停止生长,马铃薯的块茎快速膨大,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均占整个生长期的50%以上,本时期合理的水肥管理不仅能增加马铃薯的亩产量,还能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商品性。结合滴灌补水,结薯期需要冲施两次水溶性肥。第一次在10月20号左右进行,结合滴灌每亩地冲施由硝态氮肥、钾肥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冲施肥10kg,合理的利用微量元素不仅可以加速马铃薯块茎的膨大,还能提高其品质,滴灌水量不需要太大,以免土壤湿度过大产生病害;第二次于10天以后进行,施肥方式与施肥量和第一次相同,一般情况下马铃薯冲施两次水溶肥3周后马铃薯就进入了收获期。
3.4.2. 病害防治
马铃薯进入结薯期后,早疫病发病的情况持续存在,在做好早疫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是否有晚疫病的发生,并提前做好晚疫病的预防工作。晚疫病对马铃薯全株都有危害,田间表现为:最初叶片有不规则形黄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边缘为水渍状,有—圈白色霉状物,叶背白霉更茂密明显,叶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近圆形或不定形,沸水烫状,绿褐色,病斑边缘分界不明晰,湿度大时病斑近外缘出现一圈白霉,叶背斑面病征尤为明显,天气干燥时病部变褐干枯,如薄纸状,质脆易裂,斑面病征也不明显,且扩展速度减慢,严重发病的马铃薯植株叶片萎垂、卷曲,终致全株黑腐,在马铃薯块茎特别是芽眼附近,出现边界不明显的微微凹陷的褐色或紫褐斑纹,斑纹下的肉质部变硬,呈褐色或红褐色,逐渐向周围和内
部扩展,最终导致块茎腐烂。当马铃薯的生长进入10月下旬以后,要每天定时观察马铃薯田间表现,并间隔10天喷施1次杜邦.克露杀菌剂300倍液(50g药剂加水15kg混合均匀)进行晚疫病预防,遇到连阴雨或者大雾天气需要补施一次药剂;如果田间发现有病株应当及时拔除并用塑料袋装好带离马铃薯田,在病穴及周边撒施生石灰进行消毒,并及时每亩地喷施苦参碱500倍液(30ml药剂加水15kg)和代森锰锌300倍液(50g加15kg水)混合药液进行防控,隔7天再喷1次,以后再视病情、天气确定喷药次数,药剂可以与杜邦.克露杀菌剂300倍液(50g药剂加水15kg混合均匀)交替使用以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为预防地下马铃薯块茎发生病变,可以每亩地随滴灌冲施苯醚甲环唑200ml进行防控。
3.4.3. 调节剂的使用
马铃薯进入结薯期后,块茎的膨大就是这一时期的植株生长的重点,为了促进马铃薯光合产物向块茎的运输,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使用膨大剂进行调节,目前常用的膨大剂为膨大元帅,采用3000倍液于10月中旬晴好天气的中午进行叶面喷施,间隔10天后喷施第二遍。实践证明,通过喷施膨大剂,马铃薯的产量可以提高20%-30%。 4. 秋延搭棚
为了延长马铃薯的生长时间,增加马铃薯的亩产量和商品性。需要在11月中旬搭棚秋延。具体方法如下:每两行马铃薯搭建一个小拱棚,以竹批作为骨架,竹批间距1.5m,上面覆盖塑料纸,并用土压实,每间隔20m预留一处通风口,便于通风。
5. 收货前准备
进入11月下旬以后,马铃薯茎叶因为低温冻害逐渐枯死,地下块茎停止生长并进入休眠,这时马铃薯已经成熟可以收获。在收获前一周开始做收获的准备:大型四驱拖拉机一部、杀秧机1台,马铃薯收货机1台,小型载货车辆3部,以上设备在收获前做好检修工作、备足燃料和易损耗零部件,保证其在马铃薯收获期间正常运行;预备好临时存放和晾干马铃薯所需要的场地,场地要求通风干燥,排水方便不积水,大小足以放下所收货的所有马铃薯,清洁、平整,没有可以对马铃薯造成污染的污染物;遮盖临时存放马铃薯用的雨布;备足盛装马铃薯所需要的编织袋,编织袋颜色为亮黄色(用这种编织袋装出来的马铃薯颜色更加鲜亮),编织袋要求有30kg的装载量,并有足够的强度;结合情况制定详细的采收计划和人员分工,并动员充足的协助采收人员和马铃薯分拣人员。
6. 收获
马铃薯采收一般选择在持续多日晴朗干燥的天气进行,这时土壤湿度较低,方便机械作业,同时采收的马铃薯在色泽上更加鲜亮。采收前需要拆卸滴灌系统中的粗水管、街头和水肥一体化设备,并利用杀秧机对马铃薯地上植株进行杀秧处理。杀秧结束后开始利用马铃薯收获机采挖,采挖时需要小型载货车辆协同行进,采挖机收货的马铃薯经传送带传送到载货车辆上面,为了保证马铃薯采挖的持续性,需要协调好3辆载货车的工作进度,采挖好的马铃薯块茎需要均匀的分摊在临时储放点晾干,临时存放时防止雨淋和日晒,并有保温措施,
以免马铃薯块茎发生冻害和外部薯皮变绿。采挖后的马铃薯田利用人工捡拾出遗留的滴灌带和地膜。
7. 分拣分级
采收的马铃薯经过3天左右的存放,表皮已经干燥,破损处也已经形成木栓层,可以开始进行分拣分级和装袋。首先挑选出破损、变质的马铃薯,然后根据重量分为4个级别:250g以上的为1级、150g-250g为2级、100g-150g为3级、100g以下为4级,不同等级分类装袋,1、2、3级马铃薯可以作为商品马铃薯进行销售或者储存,4级可以作为饲料用于畜牧养殖。
8. 贮藏
马铃薯分级装袋后,应及时进行销售处理,如果销售不及时或者市场价格不理想时,需要储藏以待后期销售。贮藏前,需要先将马铃薯置于阴凉、通风、干燥、无光照、保温好的环境下预贮藏10天左右以促进马铃薯重皮充分老化,然后再进行长期贮藏。马铃薯堆放前先在仓库的地面铺设一层厚2cm以上草毡以防止马铃薯挤压变形,为了促进薯堆内的空气流通以及便于日常维护和管理,每垛按照直角交叉法排列两列马铃薯,薯垛高2m,垛与垛间隔0.5m,垛与仓库墙间距0.5m;当所有的待存储马铃薯打垛结束后,对冷库每667㎡喷施300ml42%乙烯利配制的水溶液15kg,可以有效降低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并抑制马铃薯发芽;每667㎡仓库点燃百菌清烟熏剂16粒,对整个存储仓库进行消毒,并且每次马铃薯出库结束后均利用百菌清烟熏剂重复消毒一次,马铃薯在整个储藏期间应做好保温措施,防治马
铃薯跨境发生冻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