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展开全部
考点一 阅读理解能力
1.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浏览文段、把握主旨是解题的前提。
(2)借助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3)结合文体特点、修辞方法来理解词语。
(4)代词理解的“就近原则”。
2.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人手。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人手。
(4)从分析上下文的语境人手。
3.筛选并整合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1)筛选信息的途径
第一,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筛选信息;第二,从重要的句子中筛选信息;第三,从运用的材料中筛选信息。
(2)整合信息的方法
在答题中,首先,要把文中相关的材料、语句提取出来,然后加以分析、归纳,即进行整合。其次,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作答,表达的内容应围绕题目中提示的“陈述的内容”。最后,在整合信息时,要注意加工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结构。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人手:
第一,从形式方面分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抓住文体特征;分析段内表达方式。
第二,从内容方面分析:根据句意归类;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关键词语。
(2)抓住关键句子。
(3)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有的是直接表述出来的,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需要经过辨别、筛选后才能掌握。具体的方法有:
(1)从关键词人手。
(2)从概括性强的句子人手。
(3)从文中运用的材料人手。
(4)从作者的评述人手。
考点二 逻辑思维能力
1.概念
概念就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性质。其中内涵是概念所具有的特征,外延是概念所指的对象。内涵与外延具有反变关系。根据外延,概念之间具有全同、属种、种属、交叉、全异5种关系。
全同关系:全同关系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
属种关系:属种关系是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种属关系:种属关系是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全异关系:全异关系是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的关系。
2.直言命题
命题也叫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判定的一种思维形式。
(1)直言命题的类型
根据所含联项和量项的不同,可以把直言命题分为六种类型:
①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都是P,记为SAP,缩写为A。
②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都不是P,记为SEP,缩写为E。
③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记为SIP,缩写为I。
④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记为SOP,缩写为0。
⑤单称肯定命题:a(或某个S)是P。
⑥单称否定命题:a(或某个S)不是P。
(2)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是指有相同素材(即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关系。如果没有相同的主谓项,则无法比较它们的真假。可以把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概括为四类,即反对关系、差等关系、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3)三段论
所谓三段论,就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联结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三段论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
要想使一个三段论有效,就必须遵守一般规则。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有如下几条:
①在一个三段论中,有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②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特称,则结论为特称。
③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否定,则结论为否定。
3.模态判断
在逻辑中,“必然”“可能”“不可能”“一定”等叫作“模态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叫作“模态命题”。
四种模态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为:
(1)矛盾关系:必然P与可能非P;必然非P与可能P。
(2)反对关系:必然P和必然非P。
(3)下反对关系:可能P和可能非P。
(4)从属关系:必然P和可能P;必然非P和可能非P。
4.复合判断
复合命题是指由简单命题用联结词联结而成的命题。根据其逻辑含义,可以将这些逻辑联结词分为四大类,这四大类构成了四种不同逻辑含义的复合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其中,假言判断在逻辑判断试题中涉及最多。
5.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根据前提所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把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1)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2)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个体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不完全归纳推理可以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
6.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类比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既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
第一,前提中确认的相同属性越多,那么结论的可靠程度也就越大;
第二,前提中确认的相同属性越是本质的,相同属性与要推出的属性之间越是相关的,那么结论的可靠程度也就越大。
7.逻辑基本规律
(1)矛盾律
矛盾律是指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在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中必须否定其中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2)排中律
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这就是排中律。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都否定,必须肯定其中一个,否则会犯“两不可”的错误。
(3)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维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这就是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考点三 信息处理能力
1.工具书
所谓工具书,是指根据一定的查阅需要,系统汇集有关的知识资料或文献信息,按便于检索的方法编排的图书文献。
(1)工具书的种类:字典和辞典、书目、索引、年鉴、手册、年表、图录、政书、类书、百科全书。
(2)工具书的结构:序跋、凡例、正文和附录。
(3)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法
2.文献检索
(1)文献检索的步骤
①分析研究课题;②选择检索工具;③确定检索途径;④选择检索方法;⑤查找文献线索;⑥索取原始文献。
(2)文献检索的方法
①直接法。直接法是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②追溯法。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
③循环法。循环法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它是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3.网络信息检索
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包括:
(1)直接访问网页,通过IP地址或UR1地址直接打开网站或网页。
(2)使用搜索引擎,利用分类目录或关键词,在特定搜索引擎中查找所需信息,这是目前所使用的最普遍的方式。
(3)通过新闻组搜索,时时跟踪新闻组动态,是了解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最便捷的途径。
(4)通过大型专业数据库搜索。
(5)通过电子邮箱定制搜索。
4.信息处理
(1)信息的筛选。
(2)信息的加工、整理。
(3)信息的传递。
(4)信息的存储。信息存储方式可以采用纸、胶卷和计算机作为载体。
5.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1)教育测量的基础知识
①教育测量的概念:教育测量是依据编制好的量表(测量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以及教育措施上许多问题的数量化测定。
②教育测量的要素:单位、参照点、量表。
(2)数据整理
①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是从总体所包含的全部个体中随机地抽出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用以估计总体情况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抽样方法有以下四种: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群体抽样。
②集中趋势分析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或均数、均值。
方差: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又叫均方差或变异数。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称为标准差,用符号S或σ表示。标准差反映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程度。
差异系数:差异系数也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但它没有计量单位,而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因此更多地用于两组平均数差异比较大的数据之间离散程度大小的比较。
标准分数:标准分数是由均数和标准差规定的相对地位量。它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标准分数定义为:以标准差为单位标定某一分数离开团体均数的距离。
难度:难度是指题目或者测验的难易程度,一般用试卷的得分率或答对率(P)表示。难度值在0至1之间,P>0.8时,试题太易;P<0.2时,试题太难。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如果一个题目的测试结果使水平高的考生答对(得高分),而水平低的考生答错(得低分),它的区分能力就很强。区分度是题目质量和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在0.3以上。
信度:信度是指测量所得的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即用一个或一组测验对同一被试群体施测多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的程度,以及测验分数所反映被试真实水平(即真分数)的可靠性程度。信度的高低指标使用信度系数来标示,它的数值在-1~+1之间。
效度:效度是指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测试得到的与所要测之问的符合程度,也就是结果和目的的符合程度。
6.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PowerPoint是一种非常方便、简单的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的软件,在教师教学中的使用非常普遍。
(1)创建一个新的演示文稿
选择“文件/新建”命令,系统会显示“新建演示文稿”窗格,即可以创建空白演示文稿、使用设计模版创建演示文稿、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根据现有的演示文稿创建新的演示文稿。
(2)演示文稿的我
①占位符中输入文本。直接单击占位符中的示意文字,示意文字消失,再输入所需文字即可,单击占位符外的区域便退出我状态。
②使用文本框输入文本。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文本框”命令,根据文本要求,选择“横排文本框”或“竖排文本框”,然后再输入文字。
③设置文本格式:选定需要设置的文本,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相应按钮,或者选择“格式/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设置字体、字形、字号、效果、颜色等。
④设置行距、段前距、段后距:选定需要设置的文本,选择“格式/行距”命令,打开“行距”对话框,设置行距及段前/后间距等。
⑤插入剪贴画或图片:选择“插入/图片/剪贴画”命令,打开“插入剪贴画”对话框,在所需的“文件类型”下选择需要的剪贴画,单击“插入”按钮即可,或者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找到图片所在的文件夹,选择需要插入的图片,单击“插入”按钮。
⑥插入艺术字:选择“插入/图片/艺术字”命令,打开对话框后选择一种艺术字样式,并进行相应的字体格式设置。
(3)演示文稿的浏览
①幻灯片的视图方式包括:普通视图、大纲视图、幻灯片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和放映视图。
②选定幻灯片:
a.选定单张幻灯片。在普通视图大纲模式下,单击“大纲/幻灯片”窗格中的幻灯片图标;在普通视图幻灯片模式下,单击“大纲/幻灯片”窗格中的幻灯片缩略图;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下,单击幻灯片的缩略图。
b.选定多张连续的幻灯片。可先选定第一张幻灯片,然后按住Shift键,再单击最后一张幻灯片,则两张幻灯片之间的所有幻灯片将被选中。
c.选定多张不连续的幻灯片。可按住Ctrl键,依次单击所要选择的幻灯片。
③插入新幻灯片:
a.选定要插入新幻灯片位置之前的幻灯片。
b.单击“插入/新幻灯片’’命令;或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新幻灯片按钮;或在普通视图的幻灯片模式下,直接按Enter键。
c.在出现的幻灯片版式任务窗格中,选择一种需要的版式,即可向新插入的幻灯片中输入内容。
④移动幻灯片:最简单的方法是先选定欲移动的幻灯片,然后将其拖动到所需位置即可。
⑤删除或隐藏幻灯片:用鼠标选中要删除的幻灯片再按De1ete键,或单击快捷菜单中的删除幻灯片命令等。
(4)演示文稿的外观设计
①应用设计模板:选择“格式/幻灯片设计”命令,或者在幻灯片窗格的空白处点击,从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幻灯片设计”命令,打开“幻灯片设计”窗口,从中选择需要的模板即可。
②改变幻灯片版式:选择“格式/幻灯片版式”命令,或者在幻灯片窗格的空白处点击,从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幻灯片版式”命令,打开“幻灯片版式”任务窗口,从中选择需要的版式即可。
(5)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
①添加动画效果:打开想要添加动画的幻灯片;执行“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命令;选中要添加自定义动画的对象;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单击“添加效果”按钮。
②设置幻灯片问的切换效果:选择要设置切换效果的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多张幻灯片(也可以只选一张);单击“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命令,弹出幻灯片切换任务窗格;选择一种切换方式,设置切换的速度和声音;选择换片方式;设置完毕后,单击“播放”或“幻灯片放映”按钮,即可看到已设置好的切换效果。
(6)添加超链接
利用“动作设置”创建超链接;利用超链接按钮创建超链接;利用动作按钮来创建超链接。
考点四 写作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1.文章的构成要素
(1)材料
所谓材料,简单地说,凡是用以提炼、表现主题的事实与观念,都可称为材料。
(2)主题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全部材料和表现形式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
(3)结构
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是文章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的内在联系及展开序列,是作者组织安排文章内容的具体方式。
(4)语言
语言是制作文章的工具,它是表达思想、构成文章的物质手段;语言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二者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5)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主要包括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五类。
2.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2)记叙文的叙述顺序
一是按时问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
(3)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4)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①写人技巧。确定文章的中心;选择典型的事件;抓住人物的特征;讲究写人的角度。
②叙事技巧。叙事类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突出事件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在叙事时可采用虚实法、抑扬法、离合法、悬念法。
③写景技巧。写景记叙文是指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景物描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确立写景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征;注意思想感情的表达。
④状物技巧。状物的记叙文,是通过描述某物,来表明作者的某种思想、某种感情。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把比较抽象的思想感情寄托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当中,文中既有对所寄托事物的具体描述,又有对所寓之理和所抒之情的充分阐发。
3.议论文写作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
(1)议论文的种类
①立论文。立论文的特点是:针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正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同时用充足的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证明所提出的论点。立论文的写作要求有: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要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②驳论文。驳论文的特点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自己的观点。驳论文中的“驳”主要包括: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2)议论文的三要素
①论点。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
②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根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
③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说,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全部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表示论据和论点之间是用何种逻辑的方法联系起来或统一起来的。
(3)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①拟好题。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
②开好头。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亮”。短,即要简洁,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快,即入题要快,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亮,即要有精彩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给读者留下好的印象。
③重视首句和末句。议论文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进行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
④论据鲜活。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⑤结好尾。好的议论文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
1.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浏览文段、把握主旨是解题的前提。
(2)借助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3)结合文体特点、修辞方法来理解词语。
(4)代词理解的“就近原则”。
2.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人手。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人手。
(4)从分析上下文的语境人手。
3.筛选并整合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1)筛选信息的途径
第一,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筛选信息;第二,从重要的句子中筛选信息;第三,从运用的材料中筛选信息。
(2)整合信息的方法
在答题中,首先,要把文中相关的材料、语句提取出来,然后加以分析、归纳,即进行整合。其次,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作答,表达的内容应围绕题目中提示的“陈述的内容”。最后,在整合信息时,要注意加工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结构。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人手:
第一,从形式方面分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抓住文体特征;分析段内表达方式。
第二,从内容方面分析:根据句意归类;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关键词语。
(2)抓住关键句子。
(3)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有的是直接表述出来的,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需要经过辨别、筛选后才能掌握。具体的方法有:
(1)从关键词人手。
(2)从概括性强的句子人手。
(3)从文中运用的材料人手。
(4)从作者的评述人手。
考点二 逻辑思维能力
1.概念
概念就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性质。其中内涵是概念所具有的特征,外延是概念所指的对象。内涵与外延具有反变关系。根据外延,概念之间具有全同、属种、种属、交叉、全异5种关系。
全同关系:全同关系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
属种关系:属种关系是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种属关系:种属关系是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关系。
全异关系:全异关系是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的关系。
2.直言命题
命题也叫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判定的一种思维形式。
(1)直言命题的类型
根据所含联项和量项的不同,可以把直言命题分为六种类型:
①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都是P,记为SAP,缩写为A。
②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都不是P,记为SEP,缩写为E。
③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记为SIP,缩写为I。
④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记为SOP,缩写为0。
⑤单称肯定命题:a(或某个S)是P。
⑥单称否定命题:a(或某个S)不是P。
(2)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是指有相同素材(即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关系。如果没有相同的主谓项,则无法比较它们的真假。可以把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概括为四类,即反对关系、差等关系、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3)三段论
所谓三段论,就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联结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三段论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
要想使一个三段论有效,就必须遵守一般规则。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有如下几条:
①在一个三段论中,有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②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特称,则结论为特称。
③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否定,则结论为否定。
3.模态判断
在逻辑中,“必然”“可能”“不可能”“一定”等叫作“模态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叫作“模态命题”。
四种模态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为:
(1)矛盾关系:必然P与可能非P;必然非P与可能P。
(2)反对关系:必然P和必然非P。
(3)下反对关系:可能P和可能非P。
(4)从属关系:必然P和可能P;必然非P和可能非P。
4.复合判断
复合命题是指由简单命题用联结词联结而成的命题。根据其逻辑含义,可以将这些逻辑联结词分为四大类,这四大类构成了四种不同逻辑含义的复合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其中,假言判断在逻辑判断试题中涉及最多。
5.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根据前提所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把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1)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2)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个体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不完全归纳推理可以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
6.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类比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既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
第一,前提中确认的相同属性越多,那么结论的可靠程度也就越大;
第二,前提中确认的相同属性越是本质的,相同属性与要推出的属性之间越是相关的,那么结论的可靠程度也就越大。
7.逻辑基本规律
(1)矛盾律
矛盾律是指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在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中必须否定其中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2)排中律
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这就是排中律。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都否定,必须肯定其中一个,否则会犯“两不可”的错误。
(3)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维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这就是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考点三 信息处理能力
1.工具书
所谓工具书,是指根据一定的查阅需要,系统汇集有关的知识资料或文献信息,按便于检索的方法编排的图书文献。
(1)工具书的种类:字典和辞典、书目、索引、年鉴、手册、年表、图录、政书、类书、百科全书。
(2)工具书的结构:序跋、凡例、正文和附录。
(3)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法
2.文献检索
(1)文献检索的步骤
①分析研究课题;②选择检索工具;③确定检索途径;④选择检索方法;⑤查找文献线索;⑥索取原始文献。
(2)文献检索的方法
①直接法。直接法是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②追溯法。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
③循环法。循环法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它是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3.网络信息检索
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包括:
(1)直接访问网页,通过IP地址或UR1地址直接打开网站或网页。
(2)使用搜索引擎,利用分类目录或关键词,在特定搜索引擎中查找所需信息,这是目前所使用的最普遍的方式。
(3)通过新闻组搜索,时时跟踪新闻组动态,是了解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最便捷的途径。
(4)通过大型专业数据库搜索。
(5)通过电子邮箱定制搜索。
4.信息处理
(1)信息的筛选。
(2)信息的加工、整理。
(3)信息的传递。
(4)信息的存储。信息存储方式可以采用纸、胶卷和计算机作为载体。
5.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1)教育测量的基础知识
①教育测量的概念:教育测量是依据编制好的量表(测量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以及教育措施上许多问题的数量化测定。
②教育测量的要素:单位、参照点、量表。
(2)数据整理
①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是从总体所包含的全部个体中随机地抽出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用以估计总体情况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抽样方法有以下四种: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群体抽样。
②集中趋势分析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或均数、均值。
方差: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又叫均方差或变异数。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称为标准差,用符号S或σ表示。标准差反映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程度。
差异系数:差异系数也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但它没有计量单位,而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因此更多地用于两组平均数差异比较大的数据之间离散程度大小的比较。
标准分数:标准分数是由均数和标准差规定的相对地位量。它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标准分数定义为:以标准差为单位标定某一分数离开团体均数的距离。
难度:难度是指题目或者测验的难易程度,一般用试卷的得分率或答对率(P)表示。难度值在0至1之间,P>0.8时,试题太易;P<0.2时,试题太难。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如果一个题目的测试结果使水平高的考生答对(得高分),而水平低的考生答错(得低分),它的区分能力就很强。区分度是题目质量和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在0.3以上。
信度:信度是指测量所得的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即用一个或一组测验对同一被试群体施测多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的程度,以及测验分数所反映被试真实水平(即真分数)的可靠性程度。信度的高低指标使用信度系数来标示,它的数值在-1~+1之间。
效度:效度是指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测试得到的与所要测之问的符合程度,也就是结果和目的的符合程度。
6.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PowerPoint是一种非常方便、简单的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的软件,在教师教学中的使用非常普遍。
(1)创建一个新的演示文稿
选择“文件/新建”命令,系统会显示“新建演示文稿”窗格,即可以创建空白演示文稿、使用设计模版创建演示文稿、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根据现有的演示文稿创建新的演示文稿。
(2)演示文稿的我
①占位符中输入文本。直接单击占位符中的示意文字,示意文字消失,再输入所需文字即可,单击占位符外的区域便退出我状态。
②使用文本框输入文本。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文本框”命令,根据文本要求,选择“横排文本框”或“竖排文本框”,然后再输入文字。
③设置文本格式:选定需要设置的文本,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相应按钮,或者选择“格式/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设置字体、字形、字号、效果、颜色等。
④设置行距、段前距、段后距:选定需要设置的文本,选择“格式/行距”命令,打开“行距”对话框,设置行距及段前/后间距等。
⑤插入剪贴画或图片:选择“插入/图片/剪贴画”命令,打开“插入剪贴画”对话框,在所需的“文件类型”下选择需要的剪贴画,单击“插入”按钮即可,或者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找到图片所在的文件夹,选择需要插入的图片,单击“插入”按钮。
⑥插入艺术字:选择“插入/图片/艺术字”命令,打开对话框后选择一种艺术字样式,并进行相应的字体格式设置。
(3)演示文稿的浏览
①幻灯片的视图方式包括:普通视图、大纲视图、幻灯片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和放映视图。
②选定幻灯片:
a.选定单张幻灯片。在普通视图大纲模式下,单击“大纲/幻灯片”窗格中的幻灯片图标;在普通视图幻灯片模式下,单击“大纲/幻灯片”窗格中的幻灯片缩略图;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下,单击幻灯片的缩略图。
b.选定多张连续的幻灯片。可先选定第一张幻灯片,然后按住Shift键,再单击最后一张幻灯片,则两张幻灯片之间的所有幻灯片将被选中。
c.选定多张不连续的幻灯片。可按住Ctrl键,依次单击所要选择的幻灯片。
③插入新幻灯片:
a.选定要插入新幻灯片位置之前的幻灯片。
b.单击“插入/新幻灯片’’命令;或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新幻灯片按钮;或在普通视图的幻灯片模式下,直接按Enter键。
c.在出现的幻灯片版式任务窗格中,选择一种需要的版式,即可向新插入的幻灯片中输入内容。
④移动幻灯片:最简单的方法是先选定欲移动的幻灯片,然后将其拖动到所需位置即可。
⑤删除或隐藏幻灯片:用鼠标选中要删除的幻灯片再按De1ete键,或单击快捷菜单中的删除幻灯片命令等。
(4)演示文稿的外观设计
①应用设计模板:选择“格式/幻灯片设计”命令,或者在幻灯片窗格的空白处点击,从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幻灯片设计”命令,打开“幻灯片设计”窗口,从中选择需要的模板即可。
②改变幻灯片版式:选择“格式/幻灯片版式”命令,或者在幻灯片窗格的空白处点击,从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幻灯片版式”命令,打开“幻灯片版式”任务窗口,从中选择需要的版式即可。
(5)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
①添加动画效果:打开想要添加动画的幻灯片;执行“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命令;选中要添加自定义动画的对象;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单击“添加效果”按钮。
②设置幻灯片问的切换效果:选择要设置切换效果的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多张幻灯片(也可以只选一张);单击“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命令,弹出幻灯片切换任务窗格;选择一种切换方式,设置切换的速度和声音;选择换片方式;设置完毕后,单击“播放”或“幻灯片放映”按钮,即可看到已设置好的切换效果。
(6)添加超链接
利用“动作设置”创建超链接;利用超链接按钮创建超链接;利用动作按钮来创建超链接。
考点四 写作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1.文章的构成要素
(1)材料
所谓材料,简单地说,凡是用以提炼、表现主题的事实与观念,都可称为材料。
(2)主题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全部材料和表现形式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
(3)结构
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是文章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的内在联系及展开序列,是作者组织安排文章内容的具体方式。
(4)语言
语言是制作文章的工具,它是表达思想、构成文章的物质手段;语言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二者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5)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主要包括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五类。
2.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2)记叙文的叙述顺序
一是按时问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
(3)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4)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①写人技巧。确定文章的中心;选择典型的事件;抓住人物的特征;讲究写人的角度。
②叙事技巧。叙事类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突出事件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在叙事时可采用虚实法、抑扬法、离合法、悬念法。
③写景技巧。写景记叙文是指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景物描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确立写景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征;注意思想感情的表达。
④状物技巧。状物的记叙文,是通过描述某物,来表明作者的某种思想、某种感情。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把比较抽象的思想感情寄托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当中,文中既有对所寄托事物的具体描述,又有对所寓之理和所抒之情的充分阐发。
3.议论文写作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
(1)议论文的种类
①立论文。立论文的特点是:针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正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同时用充足的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证明所提出的论点。立论文的写作要求有: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要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②驳论文。驳论文的特点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自己的观点。驳论文中的“驳”主要包括: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2)议论文的三要素
①论点。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
②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根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
③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说,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全部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表示论据和论点之间是用何种逻辑的方法联系起来或统一起来的。
(3)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①拟好题。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
②开好头。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亮”。短,即要简洁,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快,即入题要快,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亮,即要有精彩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给读者留下好的印象。
③重视首句和末句。议论文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进行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
④论据鲜活。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⑤结好尾。好的议论文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