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高考录取率
展开全部
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高考录取率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今日起举行,将有915万考生走入全国7300多个考点内的31万个高考考场。由于适龄人口下降等原因,高考报名人数已连续第四年下降。为保证考试秩序,维护考试公平,官方今年以空前力度整治考场环境,严防舞弊。
高考报名人数连续数年下滑 录取比例走高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5万,比去年减少2%。自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峰时的1040万之后,这已是连续第四年出现下滑趋势。
在全国高考报名总数减少的情况下,12个省(区、市)较去年增加,其中一半在西部地区。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报名人数占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比例,与前几年大致相同。
近4年来,全国高考人数下降近14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分析认为,造成报考人数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出生人口数的快速下降。另一原因,则是高中即赴海外留学者骤增。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2年将超43万人。
另外,也有专家认为,部分学生认为现在上大学回报率太低,三本或者是高职高等院校教育质量也不高,所以就选择放弃参加高考。
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时至今日,为求学者提供了越来越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考报名人数虽已连续数年下滑,但录取比例却呈大幅走高之势:2010年全国共有957万人报名参加高考,平均录取率为68.7%;2011年报考总数约为933万,全国平均录取率为72.3%;2012年915万人报名高考,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85万名,全国平均录取率为75%,比去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
官方加大对作弊惩处力度 今年高考“最严”
今年高考将全面适用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修订后的办法加大了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惩处力度。而各地启用新办法的实际操作中,针对作弊情节特别严重者,除取消高考成绩外,可被暂停3年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资格。
新办法细化了考试违规行为的划定并加大了处理力度:考生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即便没用也将被认定为作弊;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此外,根据近年来高考考试中出现的新问题,修订后的办法还明确了“‘非法获得加分资格’推定为考生实施作弊行为的认定”等条目。
近年来,在处理考试违规的过程中,各地相继出现一些考生因对考试作弊的处理不服、提出诉讼或者行政复议的案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新办法在对作弊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也加强了有关程序设计,保证有关考生陈述、申辩和得到救济的权利。
结合修订后的办法,教育部部署要求通过组织考生签订诚信考试书等多种形式将新规告知参加考试的每一个考生,在广大考生中进行诚信考试教育和考风考纪教育,营造“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考试氛围。
与此同时,各地在新办法基础上相继出台了更严厉规定:摄像头360度监控,手机手表禁入考场,水杯笔袋必须透明,一些地方规定考生只能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考”……因此,今年高考的规定也被认为“最严”。
多部门联合开展考试环境整治 确保高考万无一失
高考纪律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的实现,需要有关部门、考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除了严格管束考生之外,肃清高考考试环境便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有些不法分子为谋取不当利益,传播虚假信息,组织团伙舞弊,甚至窃取考试试题,严重损害了考生利益,直接威胁到国家教育考试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指出,“今年高考在即,必须早做安排、周密部署、严密防范,确保万无一失。”
针对考试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保密局等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进行综合治理,开展净化涉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考点周边环境整治等三项集中整治行动。
据了解,这一集中整治行动将重点清除各类网络传播方式所涉及的疑似考试泄密、团伙舞弊等有害信息,打击无照经营、销售涉嫌考试作弊用途的“三无”电子产品等违法行为,保障考点及周边治安、交通、消防等安全工作,加大对考点周边涉嫌考试作弊的无线电信号的检测和处置力度,严厉打击高科技作弊。
日前,教育部再发通知要求做好2012年高考执法监察工作,再度强调从严治考。相关部门将着力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加强防范打击高科技舞弊工作体系运行情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及对监考人员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加大教育考试舞弊行为的惩处力度,有效防范打击高科技团伙舞弊行为,营造公平的考试环境。
今年高考禁用繁体字、甲骨文、火星文答题
繁体字、甲骨文、火星文、网络语言……近年,非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见诸考卷的事件屡见不鲜,有些考生也因此尝到不少甜头。
四川考生黄蛉2009年用甲骨文写作高考语文作文而一鸣惊人,高考成绩平平的他却凭此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破格录取。凭借甲骨文,他在两年内实现了从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得以在四川大学接受一对一教学。2010年江苏考生王云飞通篇用文言文兼冷僻古字写就语文作文,他在高考中显示出的扎实古文功底,使他赢得了东南大学抛出的橄榄枝,最终也获得了破格录取。
据媒体报道,江苏等地几乎每年都有考生用古文答卷。考生们用此类别出心裁的方式吸引阅卷老师以谋取高分,这在之前也是极富争议性的话题。5月11日,教育部公布《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首次将“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改为“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这意味着,考生以另类博出彩的答卷方式从今年起或许将被“彻底封杀”。
有些舆论认为这一规定扼杀了部分考生古汉语创作激情的迸发,扼杀了丰富多彩的文字表达;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这样规定更有利于保证高考公平性。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更进一步表示,从评分操作看,目前这一规定还太粗放,需要进一步加以细化。
历史回眸:中国高考制度建立60周年
今年是恢复高考35周年。但其实中国的高考制度建立于1952年,已经走过60个年头,期间有过反复和中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日前在媒体发表文章,回顾了高考六十年的历史。
1952年6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明确规定所有高等学校实行统一招生考试。这是在前两年分区联考和统考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采取的重大改革。
1952年8月15至17日,举行了中国招生考试第一次高考。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每个单位时间考两科,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每个考生必须参加所有8个科目的考试。
17日安排加试笔试和术科。报考文法财经等院校或系,政、国、外、史四科分数之和占60%,数、理、化、生四科分数占40%;理工农医等院校或系采计分数的科目比例则正好相反。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
从此,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直至1966年。1977年12月,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570万名应考者走进考场。
刘海峰的文章说,高考制度的建立,部分是受传统文化中大一统观念的影响和抗战初期统一招考的启示,部分是由于考试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从分散走向联合,以达到高效、公平和具有可比性。1952年中国建立高考制度,在世界各国中最早主要采用统一考试成绩来录取高校新生,是世界高校招生考试的一大创举。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今日起举行,将有915万考生走入全国7300多个考点内的31万个高考考场。由于适龄人口下降等原因,高考报名人数已连续第四年下降。为保证考试秩序,维护考试公平,官方今年以空前力度整治考场环境,严防舞弊。
高考报名人数连续数年下滑 录取比例走高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5万,比去年减少2%。自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峰时的1040万之后,这已是连续第四年出现下滑趋势。
在全国高考报名总数减少的情况下,12个省(区、市)较去年增加,其中一半在西部地区。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报名人数占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比例,与前几年大致相同。
近4年来,全国高考人数下降近14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分析认为,造成报考人数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出生人口数的快速下降。另一原因,则是高中即赴海外留学者骤增。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2年将超43万人。
另外,也有专家认为,部分学生认为现在上大学回报率太低,三本或者是高职高等院校教育质量也不高,所以就选择放弃参加高考。
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时至今日,为求学者提供了越来越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考报名人数虽已连续数年下滑,但录取比例却呈大幅走高之势:2010年全国共有957万人报名参加高考,平均录取率为68.7%;2011年报考总数约为933万,全国平均录取率为72.3%;2012年915万人报名高考,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85万名,全国平均录取率为75%,比去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
官方加大对作弊惩处力度 今年高考“最严”
今年高考将全面适用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修订后的办法加大了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惩处力度。而各地启用新办法的实际操作中,针对作弊情节特别严重者,除取消高考成绩外,可被暂停3年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资格。
新办法细化了考试违规行为的划定并加大了处理力度:考生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即便没用也将被认定为作弊;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此外,根据近年来高考考试中出现的新问题,修订后的办法还明确了“‘非法获得加分资格’推定为考生实施作弊行为的认定”等条目。
近年来,在处理考试违规的过程中,各地相继出现一些考生因对考试作弊的处理不服、提出诉讼或者行政复议的案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新办法在对作弊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也加强了有关程序设计,保证有关考生陈述、申辩和得到救济的权利。
结合修订后的办法,教育部部署要求通过组织考生签订诚信考试书等多种形式将新规告知参加考试的每一个考生,在广大考生中进行诚信考试教育和考风考纪教育,营造“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考试氛围。
与此同时,各地在新办法基础上相继出台了更严厉规定:摄像头360度监控,手机手表禁入考场,水杯笔袋必须透明,一些地方规定考生只能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考”……因此,今年高考的规定也被认为“最严”。
多部门联合开展考试环境整治 确保高考万无一失
高考纪律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的实现,需要有关部门、考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除了严格管束考生之外,肃清高考考试环境便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有些不法分子为谋取不当利益,传播虚假信息,组织团伙舞弊,甚至窃取考试试题,严重损害了考生利益,直接威胁到国家教育考试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指出,“今年高考在即,必须早做安排、周密部署、严密防范,确保万无一失。”
针对考试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保密局等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进行综合治理,开展净化涉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考点周边环境整治等三项集中整治行动。
据了解,这一集中整治行动将重点清除各类网络传播方式所涉及的疑似考试泄密、团伙舞弊等有害信息,打击无照经营、销售涉嫌考试作弊用途的“三无”电子产品等违法行为,保障考点及周边治安、交通、消防等安全工作,加大对考点周边涉嫌考试作弊的无线电信号的检测和处置力度,严厉打击高科技作弊。
日前,教育部再发通知要求做好2012年高考执法监察工作,再度强调从严治考。相关部门将着力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加强防范打击高科技舞弊工作体系运行情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及对监考人员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加大教育考试舞弊行为的惩处力度,有效防范打击高科技团伙舞弊行为,营造公平的考试环境。
今年高考禁用繁体字、甲骨文、火星文答题
繁体字、甲骨文、火星文、网络语言……近年,非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见诸考卷的事件屡见不鲜,有些考生也因此尝到不少甜头。
四川考生黄蛉2009年用甲骨文写作高考语文作文而一鸣惊人,高考成绩平平的他却凭此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破格录取。凭借甲骨文,他在两年内实现了从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得以在四川大学接受一对一教学。2010年江苏考生王云飞通篇用文言文兼冷僻古字写就语文作文,他在高考中显示出的扎实古文功底,使他赢得了东南大学抛出的橄榄枝,最终也获得了破格录取。
据媒体报道,江苏等地几乎每年都有考生用古文答卷。考生们用此类别出心裁的方式吸引阅卷老师以谋取高分,这在之前也是极富争议性的话题。5月11日,教育部公布《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首次将“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改为“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这意味着,考生以另类博出彩的答卷方式从今年起或许将被“彻底封杀”。
有些舆论认为这一规定扼杀了部分考生古汉语创作激情的迸发,扼杀了丰富多彩的文字表达;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这样规定更有利于保证高考公平性。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更进一步表示,从评分操作看,目前这一规定还太粗放,需要进一步加以细化。
历史回眸:中国高考制度建立60周年
今年是恢复高考35周年。但其实中国的高考制度建立于1952年,已经走过60个年头,期间有过反复和中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日前在媒体发表文章,回顾了高考六十年的历史。
1952年6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明确规定所有高等学校实行统一招生考试。这是在前两年分区联考和统考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采取的重大改革。
1952年8月15至17日,举行了中国招生考试第一次高考。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每个单位时间考两科,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每个考生必须参加所有8个科目的考试。
17日安排加试笔试和术科。报考文法财经等院校或系,政、国、外、史四科分数之和占60%,数、理、化、生四科分数占40%;理工农医等院校或系采计分数的科目比例则正好相反。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
从此,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直至1966年。1977年12月,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570万名应考者走进考场。
刘海峰的文章说,高考制度的建立,部分是受传统文化中大一统观念的影响和抗战初期统一招考的启示,部分是由于考试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从分散走向联合,以达到高效、公平和具有可比性。1952年中国建立高考制度,在世界各国中最早主要采用统一考试成绩来录取高校新生,是世界高校招生考试的一大创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