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有关《宋史·赵普传》的资料,了解赵普其人的性格(请摘录要点)

 我来答
pudge6X
2013-03-10 · TA获得超过43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1万
展开全部
赵普,字则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后周时,当节度使赵匡胤手下的推官。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史称“陈桥兵变”。从此,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

补充: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经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了皇位。可是,自从登上皇位之日起,宋太祖就不由得思考起一个重要问题:我是各位将领拥立为皇帝的,但是,如果有一天,又有一位被拥立的皇帝把我给顶替了,那可怎么办呢?如何才能保我大宋社稷长久,江山万古一统呢?于是,他就向手下最重要的谋士请教。这位谋士就向他建议:“陛下,以往社会混乱,主要在于许多将领手中兵权太重。我认为,只要剥夺了他们的兵权,我大宋江山就可以稳固万年。”宋太祖听后,连连称是。于是,宋太祖在这位高级谋士的策划下,利用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这一手段,使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高级将领自动向中央交出兵权;接着,这位高级谋士又向宋太祖提出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逐步削除周边小国,使宋朝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然后,这位高级谋士又建议宋太祖把地方的财税权收归中央。到此为止,宋朝结束了五代以来小国林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人民开始过上了比较安定的日子。推动这段历史发展的这位高级谋士也就是宋朝初年的著名宰相。这位宰相虽然能谋善断,但他早年读书甚少,晚年常读《论语》,他曾经对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说:“我用半部《论语》替太祖打天下,我再用半部《论语》替陛下治天下。”所以,后人赞誉他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字音:
吏lì事 阖hé户启箧qiè 处chǔ决 既薨hōng
龌wò龊chuò 奏牍dú 掷地zhì 补缀zhuì 卒 zú用

节奏: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3、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5、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6、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翻译: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少:年轻。 习:熟悉。 少习吏事: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
寡:少,不多。
学术:学问。
及:等到。
为:做,当。
常劝以读书:常以读书劝(之)。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拿读书这件事来劝他。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释:放下。 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
第:府第,大的住宅。 每归私第: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
阖:关。 启:打开。 箧:书箱。 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书箱。
竟:完了,终了。 竟日:整天。
——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次日:第二天。
临政:处理政务。
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 处决如流:处理决断很快。
——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既:已经。
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做“薨”。
发:打开。
则《论语》二十篇也:原来是一部《论语》。
——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性深沉:性情沉着。
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
虽:虽然。
忌克:对人忌妒刻薄。
而: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相当于“但”。
为:作为。 以……为:把……当作……。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多嫉妒而好胜,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相位:宰相职位。
龌龊: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比:相提并论。
——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尝:曾经。
为:担任。
用:任用。
——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人。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第二天。
复:又。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人,太祖还是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以:介词,把。
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后来称公文叫文牍。 奏牍:臣子向皇帝奏事的文书,这里指赵普“荐某人为某管”的奏章。 碎裂奏牍掷地:(宋太祖)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
颜色:脸色。 普颜色不变:赵普脸色没有改变。意思是说,赵普并没有因太祖发怒而面露惶恐、惊惧的神色。
而: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用在连贯的动词之间。
——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家。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补缀:修补。
如:像。 初:刚开始。 如初:像当初一样。
——过些日子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乃:才。
悟:省悟。
卒:终于。 卒用其人: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
——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任用了这人。

整理:
一词多义
1、为:及为相(做,当)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作为)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担任) 2、以:太祖常劝以读书(介词,用)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介词,把)普又以其人奏(介词,把)跪而拾之以归(连词,来) 3、之读之竟日(代词,书)跪而拾之以归(代词,奏章) 古今异义1、处决: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处理决断)例:这个罪大恶极的杀人犯今天被处决了。(枪毙) 2、龌龊: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例:这乞丐衣衫褴褛,很龌龊。(形容不干净、肮脏) 3、明日:明日,普又以其人奏 (第三天)例:我明日去。(明天) 4、颜色: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脸色)例:这幅画的颜色很鲜。(色彩) 重点句式

(1)太祖常劝以读书。——省略句、倒装句
(2)读之竟日。——倒装句
(3)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省略句
(4)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省略句
(5)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省略句
翻译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1、保留法:保留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等。
2、对译法:变单音节为双音节词。
3、添加法:添加句中的省略成分。
4、调整法:调整前后语序等。
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1、思考:文章围绕赵普,记叙了哪两件事?
明确:
(第一段)刻苦读书与(第二段)奏荐人才。
写人记事的文章往往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来正面表现人物;也会通过对他人或其他景物的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还会运用细节描写来突显人物。
描写人物的方法:
正面描写: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
侧面描写:描写其他人或景物。
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而深入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深化文章的主题。)
本文篇幅短小、叙事简洁,却并不空洞乏味,主要原因是作者在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突出,显得栩栩如生。

2、思考: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仿照示例,分析人物性格,说说赵普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示例:“阖户启箧取书”——“阖”动作细节描写,表明赵普主动闭门谢客,暂停一切社交活动,排除一切干扰,由此可见,他是个对待刻苦读书决心很大的人。

刻苦读书(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手不释卷”表明赵普勤奋好学的精神。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阖”“启”“取”“读”,上承接“劝”,下启“处决如流”,连贯的动作描写,表明赵普为国而勤奋学习的精神。“读之竟日”表明赵普刻苦钻研的精神。

奏荐人才(荐官):
“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颜色不变”“跪而拾之”,表现赵普的冷静沉着,不顾个人安危为国荐才。(“碎裂”“掷”表现太祖的怒不可遏。)
一奏(“尝奏荐某人为某管”)、二奏(“普明日复奏其人”)、三奏(“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四奏(“复奏如初”)——表现赵普的超人毅力和坚定意志。
这些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写出了赵普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写出了赵普超人的毅力、耐心和坚定的意志;写出了赵普的沉着镇定,为国荐才的精神。
赵普是个敢于坚持自己意见,锲而不舍忠于职责,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忠臣。

思考:从文章所写的赵普的事迹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明确:
(1)正面:读书要刻苦;珍惜时间,刻苦攻读;读书要精;学以致用;要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敢于坚持真理,等等。
(2)反面:少时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说话办事要讲策略,等等。
(3)评价人物的方法: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人物。
赵普的“多忌克”: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赵普也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正是因为这一缺点,使得人物形象更真实、更可信,也符合史家“秉笔直书”的写作原则。读者看人,应看到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惟才必举的优点,这样,才能全面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思考:古往今来,“刻苦读书”和“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你能试着举出一两个事例吗?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明确:
刻苦读书——凿壁偷光、囊萤夜读、孜孜不倦。

文章以史家笔法,叙述宋代名相赵普的事迹,表现赵普以天下为己任,惟才必举的精神。
727983490
2013-03-05 · TA获得超过110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0万
展开全部

北宋初期,出了一个声名并非显赫的宰相。他并不是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然而,他所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却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状况,关系到国运民命的大问题。这位宰相就是赵普。 

目录

作者简介 
原文: 
  1. 注释: 
  2. 译文:
展开作者简介 
原文: 
  1. 注释: 
  2. 译文:
展开编辑本段作者简介本目录涉及专业领域知识,部分内容存在争议,已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在读 刘耀文核实查证。
查证内容已提供参考资料,点击查看详情。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后梁龙德二年(922)生于幽州蓟州(今北京城西南),后唐末年,相继迁居常州(今河北省正定县)、洛阳(今河南省洛阳)。 普智谋多,读书少,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善吏道,后周显德年间,先后为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节度使从事,滁州、渭州(治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县南)节度使赵匡胤推官、掌书记。显德七年(960)正月,普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北宋),普受封为右谏议大夫,充职枢密直学士。是年四月,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反宋,普建议宋太祖亲征。宋得胜还师后,升普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 宋太祖依普计,于建隆二年(961)“杯酒释兵权”,削夺朝中诸将兵权;建隆四年(963),加强中央集权;乾德三年(965),削弱地方财权;乾德五年(967),加强中央禁军建设;开宝二年(969),削夺节度使兵权;统一全国,先南后北。乾德二年(964),普任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负宰相责任。乾德五年(967)春,普加职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普入相后,坚于职守,对宋太祖忠贞不二。有当用者,普荐其为官,一奏不用、二奏、三奏,直至太祖准奏。有立功应升迁者,太祖不予升迁,普为其力请,直至宋太祖从其请。开宝六年(973),普接受吴越王钱俶所送10瓶瓜子金,又违法从秦陇买来木材营建官邸,庇护部下贪赃枉法,宋太祖大怒。普被罢相,出为河阳三城(治今河南商孟县)节度、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普升任太子太保,继迁太子少保。太平兴国六年(981)九月,普升为司徒、梁国公,二次入相。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依普计,不再传位于皇弟赵廷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普再次免相职,出任武胜军(治今河南邓县)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雍熙三年(986)春,宋太宗伐辽久未班师,普上疏力谏收兵息战。雍熙四年(987),普移山南东道(治今湖北襄樊)节度,改封许国公。 端拱元年(988),普被册封为太保兼侍中,三次出任宰相。普整顿吏治,惩治不法官员,直至戳其身。宋太宗按普建议,对党项人采取羁縻政策。淳化元年(990),普因病三次上表辞相职,宋太宗不准,任普为西京留守、河南尹、依前守太保兼中书令。淳化三年(992)春,普又三次上表,请求辞归故里,宋太宗不准,拜普为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俸禄。是年七月,普卒。太宗闻之震悼,废朝五日,赠普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亲撰并书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追封普为韩王。次年,又诏普配飨太祖庙。编辑本段原文: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 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注释:习:熟悉。  寡:少。  学术:学问。 及:等到。 太祖:指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以:拿。  为:做,担任。  释:放下。  私第:私人的住宅。第,府第,大的住宅。 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书箱。  阖:关闭。  启:打开。  竟日:整天。  及:到。 临政:处理政务。  处决如流:处理决断很快。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  既:已经。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叫做“薨”。  发:打开。  性深沉:性情沉着。岸谷:形容人心有丘壑。  虽多忌克:虽然对人嫉妒刻薄。虽,虽然。 忌克,也作“忌刻”。而:转折连词,但是。  以……为:把……当作。  龊龌循默:拘谨顾小节。{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 }{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尝:曾经。  荐 :推荐,介绍。  为:担任。 明日:第二天。  复:又,再。  颜色:脸色。  而:表顺承关系,然后。之:代“奏牍 ”。 补缀:修补连结。 乃:才。 悟:明白 为:做。  卒:终于。 其:指示代词,相当于“那”。拾:捡起归:放下译文:赵普、表字则平,是幽州蓟县人。周世宗在淮河地区作战,宰相范质上奏任命赵普为军事 判官。太祖(赵匡胤)曾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太祖率兵征伐北汉到了陈桥驿,喝酒后醉卧在军帐里,将士们要拥戴他做皇帝,赵普和太宗推门进来禀告。太祖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慢慢起身,而将士们穿戴着盔甲、露出兵刃,吵吵嚷嚷地把太祖拥到军旗下面。等到太祖接受禅让做了皇帝,赵普因为辅佐有功,被任命为 右谏议大夫,并担当枢密直学士。太祖多次微服私访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一天,大雪一直下到夜里,赵普以为皇上不会出来了。过了一会儿,听到敲门声,赵普赶忙出来,见太祖正立在风雪之中,赵普慌忙叩拜迎接。太祖说:“我已经约了晋王了。”随后太宗也到了,在厅堂铺上双层垫褥,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赵普的妻子在旁斟酒,太祖把她喊作嫂嫂。趁机与赵为策划攻打太原。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太原攻下来后,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不如暂且等到平定各国后,那么太原这样的弹丸棋子大的地方,还能逃到哪里去吗?”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当初,太祖地位卑微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微时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假如在尘土中就可以辨识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从此赵普不再谈论。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没有学问,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用读书去劝告他。(赵普)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府第,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赵普)曾经上奏推荐某人去做某官,太祖没有采用。赵普过了一天又重新上奏推荐,(太祖)还是没有采用。再过一天,赵普又用此人上奏,太祖大怒,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下来拾走它们回去了。次日补全了撕碎的奏章,如同开始一般上奏。太祖方才醒悟,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答应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太祖发怒道:“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说?”赵普说:“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最终得到了太祖的认可。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932843.htm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