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分析这个usb电路图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VBUS: 提供电源
•D-:
传输线 (双向传输线)
•D+:
传输线 (双向传输线)
•GND: 接地
Shell是系统的用户界面,提供了用户与内核进行交互操作的一种接口。它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并把它送入内核去执行。
实际上Shell是一个命令解释器
USB信号使用分别标记为D+和D-两条差分传输信号平衡传输D-相位刚好和D+完全相反,如果有高频的干扰信号出现,就会在磁环内产生感应。同时在线内产生幅度相同但是反相的感应信号,以抵消长导线的电磁干扰 ,消除杂波干扰。
如果用一根传输线,在高速数据传输(0、1的快速变化)或高频信号干扰下产生感应信号,影响数据的传输准确性。
D18的作用:起提供上拉电阻和阻抗匹配,低通滤波,静电保护作用。其中,保护用的二级管在高频下的容抗需要小于3PF(皮法)。
电阻R9的作用:防止插头未插入时电平浮动,通常这个下拉电阻很大,对正常通信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R85 上拉电阻,与DPRXD相连接,它提供2.8V的电压。
R5 下拉电阻
D-:传输线
D+:传输线
Q1 三极管是开关用, R83是控制信号输入
C74 C79 高频电容
U6 USB2.0 集成的瞬态抑制二极管( TVS),是浪涌保护器件,5V 工作电压 ,保护 4 条 I/O 高速数据线
工作原理如下:
USB有两种不同配置,一个用于低速传输,一个用于全速或高速传输。当配置全速数据传输时,1.5kΩ 的上拉电阻会在D+ 线和2.8V之间进行连接。在正常模式下工作时给R79引脚提供2.8V电压。假如使用USB电缆将外设连接到手机上,USB控制器会检测到有外设接入,这是由1.5kΩ上拉电阻、17K的下拉电阻(MASTPD2)和外设的电阻一起实现的, 1.3kΩ上拉电阻便会抵消17kΩ下拉电阻的反偏作用,通过DPRXD的电压发生变化,给USB控制器发出一个状态信号。该状态信号会告知UPP准备进行全速或高速传输.状态定义为当D+ 高于VOH
(min),而D-小于VOL (max)。
反之通过D-的上拉、下拉电阻确定用低速传输的,从电路图的来看是采用全速或高速传输。
R83、和其它的通路的电阻必须要满足阻抗匹配。
本人水平有限,希望能帮到你,请各位指点批评。
•D-:
传输线 (双向传输线)
•D+:
传输线 (双向传输线)
•GND: 接地
Shell是系统的用户界面,提供了用户与内核进行交互操作的一种接口。它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并把它送入内核去执行。
实际上Shell是一个命令解释器
USB信号使用分别标记为D+和D-两条差分传输信号平衡传输D-相位刚好和D+完全相反,如果有高频的干扰信号出现,就会在磁环内产生感应。同时在线内产生幅度相同但是反相的感应信号,以抵消长导线的电磁干扰 ,消除杂波干扰。
如果用一根传输线,在高速数据传输(0、1的快速变化)或高频信号干扰下产生感应信号,影响数据的传输准确性。
D18的作用:起提供上拉电阻和阻抗匹配,低通滤波,静电保护作用。其中,保护用的二级管在高频下的容抗需要小于3PF(皮法)。
电阻R9的作用:防止插头未插入时电平浮动,通常这个下拉电阻很大,对正常通信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R85 上拉电阻,与DPRXD相连接,它提供2.8V的电压。
R5 下拉电阻
D-:传输线
D+:传输线
Q1 三极管是开关用, R83是控制信号输入
C74 C79 高频电容
U6 USB2.0 集成的瞬态抑制二极管( TVS),是浪涌保护器件,5V 工作电压 ,保护 4 条 I/O 高速数据线
工作原理如下:
USB有两种不同配置,一个用于低速传输,一个用于全速或高速传输。当配置全速数据传输时,1.5kΩ 的上拉电阻会在D+ 线和2.8V之间进行连接。在正常模式下工作时给R79引脚提供2.8V电压。假如使用USB电缆将外设连接到手机上,USB控制器会检测到有外设接入,这是由1.5kΩ上拉电阻、17K的下拉电阻(MASTPD2)和外设的电阻一起实现的, 1.3kΩ上拉电阻便会抵消17kΩ下拉电阻的反偏作用,通过DPRXD的电压发生变化,给USB控制器发出一个状态信号。该状态信号会告知UPP准备进行全速或高速传输.状态定义为当D+ 高于VOH
(min),而D-小于VOL (max)。
反之通过D-的上拉、下拉电阻确定用低速传输的,从电路图的来看是采用全速或高速传输。
R83、和其它的通路的电阻必须要满足阻抗匹配。
本人水平有限,希望能帮到你,请各位指点批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