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曹操为何没有称帝?

刘备称蜀汉昭烈帝,孙权称东吴大帝,按理说曹操应该称魏武帝的,可历史年表上魏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怎么把曹操隔过去了,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刘备称蜀汉昭烈帝,孙权称东吴大帝,按理说曹操应该称魏武帝的,可历史年表上魏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怎么把曹操隔过去了,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展开
 我来答
425482623
推荐于2017-10-07 · TA获得超过6.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816
采纳率:62%
帮助的人:1544万
展开全部
曹操已经位极人臣,封号“魏王”,没有必要为了称帝而背了万世骂名,倒不如打好基础,把问题留给后人解决。

曹操虽有此念,但他审时度势,最终还是决定知难而退,适可而止,把代汉自立的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证据则在《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和《魏氏春秋》。据两书,曹操成为没有皇帝名号的皇帝后,代汉自立的呼声就开始高涨起来。建安二十四年,以陈群、桓阶、夏侯敦为代表的一些人拒绝劝进。陈群、桓阶认为,汉朝早已名存实亡,天底下一尺土地一个子民都不属于汉,只剩下一个虚名,取而代之有什么不可以?夏侯敦则说,什么是万民之主?就是能够为民除害众望所归的人。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殿下就是这样的人,应该尽快“应天顺民”,有什么犹豫的?曹操的回答是:孔子说过,施行的是政事,就是从政。如果天命确实眷顾我,我就做周文王好了,众所周知,周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却仍然服事殷商的。取代殷商的是他的儿子周武王。所以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曹操这话的意思是要曹丕去做他想做的事。果然,曹操去世才几个月,曹丕就逼汉禅位了。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资治通鉴》引谋士荀彧、郭嘉对曹操的评价,说曹有十胜,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同时也揭示他年少志愿:在天下太平后隐居故里,过这夏天打猎、冬天读书的愿望,但身居高位,夙愿难遂。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推举曹操为“魏公”,荀彧以忠于汉室立场提出反对。曹操答应荀彧永不作魏公,但因此对荀彧不悦。建安十八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其领地广及魏郡、河东郡、河内郡等十个郡国,甚至远远超过西汉初年的刘姓宗室藩王,更加违背了“七国之乱”和推恩令后诸侯封地不得超过一郡的汉制。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再自封“魏王”,自加九锡,建安二十二年设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并作泮宫。十月,再授赐十王冠、二彩带,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他名义上虽仍为汉臣,实际上掌握等同于皇帝的权力和威势,权倾朝野,汉献帝形同手上傀儡随意摆布。
建安二十四年冬,孙权上书称臣,“陈说天命”,劝曹操称帝。曹操把孙权来书给群臣观看,陈群、夏侯惇和司马懿等人都劝曹操登基。曹操却不想废汉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周文王自己并未除灭殷商,到了其子周武王才克殷。暗示希望由自己的儿子曹丕来取代汉朝建立新政权。
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庚子日(220年3月15日)病逝于洛阳,享年66岁。谥曰武王。他临死前留下《遗令》。根据曹操的遗嘱,他于二月廿一丁卯日(4月11日)被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
曹操死后,嫡长子曹丕嗣魏王,同年迫使汉献帝退位禅让,建立曹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民国史学界吕思勉先生曾专门写作文章,辩驳于民间流行的曹操为奸臣的说法,根据他本人的分析考证来看,曹操并非周瑜所称的“名为汉相,实则汉贼”,推测曹操本意乃是平定国家内乱后择机功成身退,并无篡汉之心。并指出曹操被后人广为诟病的那句话“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实乃要效仿齐桓公、晋文公,很多人揣度的欲令其子嗣自立为皇帝的说法实在是后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并赞叹“魏武帝的度量,是相当大的”。
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枭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年轻的时候说过“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详也”的话。这个观念,晚年时可能还有。
曹操世受汉恩,报答之心是有的。
曹操一直信誓旦旦,绝无篡汉之意,总不能自食其言。
刘备和孙权一直把曹操看作对手和榜样,一方面骂他汉贼,另一方面又巴不得他早点称帝。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孙权甚至在建安二十四年上表称臣,说天命就在曹操这里。对此,曹操的头脑倒是很清醒。他明白,只要自己称帝,刘备、孙权他们马上就会跟着来,“篡汉”的罪名却得由他曹某来背。他不可能上这个当。再说了,曹操现在虽然不是皇帝,却是“中央”,刘备、孙权也只是“地方”。如果三个人都称帝,刘备、孙权他们就不是“地方”,而是“对方”了。
所以才有“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的说法。
百度网友e5f5858
2013-03-12 · TA获得超过64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9.5万
展开全部
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曹操那是还不具备称帝的政治基础,很多跟随曹操的人很重要一个恶原因是曹操还尊奉皇帝的权威,尽管这个权威事实上不存在了,这和时代文化有很大联系,那个时代人讲究的是符合正统,照顾社会舆论。怕留骂名千古,但是现在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弱化的很多了所以不能理解那个时代的人的坚持。曹操集团很大一部分是拥护正统招募到的,如果曹操称帝了,实力会大大减弱,刘备称帝后,北方叛逃到蜀国的人越来越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刘备还有个皇帝叔叔的标签呢,所以曹操称帝主要是政治环境部成熟,不是实力的问题,曹丕上台老的一代基本退出舞台,新一代是沐浴着曹家恩惠长大的,自然对皇帝没多少感情,反对的阻力小很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9999du
2013-03-08 · TA获得超过96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4万
展开全部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易中天品三国说过,搞政治是要有个旗帜的,有旗帜也就有了政治资源,就会有人过来拥戴,曹操打着“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帜,很快就在身边聚集了一批能臣干将;刘备这个织草鞋的,打着“振兴汉室”的旗帜,也得以三分天下;孙权因为旗帜不够鲜明,导致东吴在三国角逐中一直都处于守势。而那些连旗帜都没有捞到的,也就只能身死族灭,旗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曹操深深懂得这个道理的,所以孙权上表劝他称帝时,他一笑拒之,对群臣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曹操的思量无非如下:

首先,孙权劝进的时候,曹操已经年纪很大了。这时候的曹操已经是六十五岁的花甲老人了,离他去世,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六十老翁何所求呢

其次,曹操已进位“魏王”,天下尊魏王不尊汉帝,这种权力和实质的皇帝已没有太大的差别,曹操是个实际的人,关注的也是实际利益而不是称帝后的虚位。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汉室虽然已经名存实亡,但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的,曹操自己也是打着“奉天子”的旗帜起家的,这个时候推倒汉室改旗易帜会使阵营中像荀彧这样的“保汉派”和“称帝派”产生分裂,这样就会削弱自己的实力,等于是自毁根基,这肯定是雄才大略的曹操所不取的。

其四,“秦失其鹿 天下共逐之”大家都坐在火前盯着将要烤熟的栗子,谁先伸手必然招至群起而攻之,天下三分,还不是一家独大的时候,所以当陈群、桓阶劝进的时候,曹操说我这个人是尊重汉室的,诸位也都不要再说这种眼里没有汉室的话。

其五,曹操这个人本身性格也是很复杂的,年轻的曹操是只想做个大将军的,年纪大了又成为一方集团首脑,不称帝会让手底下跟着自己奋斗的文臣武将寒心,称帝却又不一定是洒脱的曹操所愿意的。曹操实质上也是打算把这个问题交给下一代的,他自己也说“施予有政,是亦为政”如果天命真的在我,我愿意做周文王,就是想由时间作缓冲,等待汉室的影响降到最小的时候,由下一代来做“称帝”这件大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iku22333
2020-09-09 · VX同号
Tiku22333
采纳数:2795 获赞数:20348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称帝是不可能称帝的, 这辈子不可能称帝的, 弑君又不想,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东西 ,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我进许都感觉像回家一样 。在许都的感觉嘛,在许都比谯县感觉好多了!! 光和元年(178年),我23岁,因堂妹夫的妹妹宋皇后不得宠被废而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百无聊赖,回到家乡谯县,成为待业青年,游手好闲。在谯县一个人好无聊,没有友仔玩,也没有友女玩,来到许都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呜哇哦,超喜欢在这里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神威天将军567
2013-03-07 · TA获得超过421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67
采纳率:54%
帮助的人:261万
展开全部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呢?

  对此,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曹操虽有此念,但他审时度势,最终还是决定知难而退,适可而止,把代汉自立的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证据则在《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和《魏氏春秋》。据两书,曹操成为没有皇帝名号的皇帝后,代汉自立的呼声就开始高涨起来。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以陈群、桓阶、夏侯敦为代表的一些人拒绝劝进。陈群、桓阶认为,汉朝早已名存实亡,天底下一尺土地一个子民都不属于汉(尺土一民,皆非汉有〉,只剩下一个虚名(唯有名号),取而代之有什么不可以?夏侯敦则说,什么是万民之主?就是能够为民除害众望所归的人。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殿下就是这样的人,应该尽快“应天顺民”,有什么犹豫的?曹操的回答是:孔子说过,施行的是政事,就是从政(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如果天命确实眷顾我,我就做周文王好了(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众所周知,周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却仍然服事殷商的。取代殷商的是他的儿子周武王。所以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曹操这话的意思是要曹丕去做他想做的事。果然,曹操去世才几个月,曹丕就逼汉禅位了。

  然而吕思勉先生不同意。吕先生的《三国话史》中有一节《替魏武帝辨诬》,全盘否定曹操代汉自立的说法,认为曹操根本就没有这个念头。他说,曹操自比周文王,“正见得他不肯篡汉”。至于学术界普遍认为这话的意思是暗示曹丕来做,吕先生的评论是“岂非梦呓”。

  那么,事情到底是怎样的?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曹操的内心深处其实很矛盾。要说曹操从来就没想过要代汉自立,怕不是事实。说曹操没有这个资格和条件,就更不是事实。但他终其一生确实没有这样做,确是事实。原因何在呢?有障碍。张作耀先生的《曹操评传》总结了四条,我归纳为十二个字:不吉利,想报仇,难改口,不合算。具体说就是:
  一,曹操年轻的时候说过“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详也”的话。这个观念,晚年时可能还有。
  二,曹操世受汉恩,报答之心是有的。
  三,曹操一直信誓旦旦,绝无篡汉之意,总不能自食其言。
  四,刘备和孙权一直把曹操看作对手和榜样,一方面骂他汉贼,另一方面又巴不得他早点称帝。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孙权甚至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上表称臣,说天命就在曹操这里。对此,曹操的头脑倒是很清醒。他明白,只要自己称帝,刘备、孙权他们马上就会跟着来,“篡汉”的罪名却得由他曹某来背。他不可能上这个当。再说了,曹操现在虽然不是皇帝,却是“中央”,刘备、孙权也只是“地方”。如果三个人都称帝,刘备、孙权他们就不是“地方”,而是“对方”了。这不划算。

  所以,曹操拿着孙权的信对大家说,这小子是要把老夫搁在炉子上烤哇(是儿欲踞吾著炉上火邪)!这才有“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的说法。也就是说,是否代汉自立,令创打魏王朝,听天由命吧!但是,封公、建国、称王这些事,该做还得做,而且一往无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