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标继位,朱棣敢不敢兴兵造反呢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大明太祖朱元璋逝世,其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允炆即位后为了清理掉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下令削藩。说是削藩,实际上则是撤藩,周王等5位藩王先后被废。
燕王朱棣出于不满和恐惧,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发起“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军攻入南京,朱允炆生死未知、下落不明。
这场持续三年的内战,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对于大明宗族来说,朱棣和朱允炆叔侄之间反目成仇,也是一出人间悲剧。
然而这场战争之所以爆发,朱允炆削藩是直接原因和导火索。
早在朱标病故后,朱元璋确立朱允炆为继承人时,诸藩王就已经在心底里对朱允炆不满了。身为塞王之一的朱棣因为身兼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故而拥兵10万。
此次爆发的原因与早已经去世的太子朱标有关:如果朱标不早死就能免除这场灾难。早在朱元璋上位之初,朱标就被立为继承人了。
为了更好地培养朱标,朱元璋没有设府僚,继承人属臣皆由朝臣兼任。
比如李善长既是朱元璋的左丞相,也是朱标少师;徐达当任右丞相的同时,还兼着朱标少傅。朱标的地位,是任何一个兄弟都无法撼动的。
因为有着良好的教育和无法撼动的地位,朱标对弟弟们也非常的友爱。有人告发晋王有不臣之心,朱标又是鼻涕又是泪的,让朱元璋感动不已。
当朱元璋责罚义子们的时候,朱标也会去请他的母后出面求情。这样的一个好大哥,也难怪会得到“仁慈天性然也”的评价。也正因为如此,朱标在众兄弟之中的威望极高。
但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从陕西视察结束返京后,却因风寒病逝,年仅37岁。在朱标病逝7年后,燕王朱棣发起运动。
这也不禁让人猜想,如果朱标多活几年,哪怕是即位一年再逝世,朱棣还会反侄子的吗?答案是不会。
首先,朱元璋跳过众多的儿子立孙子为继承人,本就于礼不合,这也是朱棣对侄子即位的不满之初。朱元璋留下的《皇明祖训》也给朱棣提供了借口。
如果朱标能够成功即位,哪怕是一年,朱允炆再接班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根据宗法制,有儿子肯定是要传位给儿子的,没有儿子再传给弟弟。更何况朱允炆是朱标的嫡长子,继承大统名正言顺。
如果朱允炆的身份是从父亲手里而不是爷爷手里接过来的,朱棣就没有了由头。其次,朱允炆被委以重任的时候才16岁,在朱棣眼里就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
如果在朱标即位一年后再被确立为继承人,22岁的朱允炆也不再是“小屁孩”了。要知道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逝世后,他的亲弟弟朱高煦也准备效仿父亲,夺取侄子明宣宗朱瞻基的位置。
朱高炽在位仅仅几个月,还不到一年,朱瞻基即位时也不过27岁。更何况以朱标的能力,他如果能够即位一年,削不削藩还不好说,但肯定会给朱允炆留下一大批文臣武将。
即便是朱棣,没有了李景隆这样的猪队友,他也不一定能成功。既然知道不能打、打不赢,以朱棣的谋略和智慧,他还会硬着头皮起来吗?当然,历史没有如果,但也不妨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