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发生在什么时间
武王伐纣发生在什么时间?
武王伐纣发生在公元前1044年左右,关键的战斗是牧野大战。
一、时代背景
商朝创立于商汤灭夏,历经六百多年,被封为第三十一位王帝辛(商纣王)时,已经岌岌可危,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但“好酒淫乐,嬖于妇人”。
在政治上,帝辛斥巨资修建鹿台、矩桥,营造酒池肉林,造成国库空虚,惯养爱妃妲己、飞廉、恶来等佘臣,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诸侯臣属先后叛离。
在军事上,帝辛致力于向东南夷族用兵,战争取得了胜利,俘虏了“亿万夷人”, 帝辛也被誉为“百克百战百胜”,但商军主力远征东夷,使商都朝歌(今淇县)空虚,无法保卫商都。
周原是渭水中游的古老部落,生活在现在陕西中部的部分地区,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逐渐发展起来,到姬昌时,重用吕尚、散宜生、太陉、闰夭、南宫适等贤臣,国力日益强大。
姬昌宣传德教,积极调解各国间的纠纷,使诸侯纷纷依附,姬昌乘机大开统一战线,由于各国不仅要供应攻打东夷的大量军队和物资,还受到商王的猜忌和钳制,所以早已苦不堪言,当然也乐于接近“西伯”。
二、结果
周军由吕尚率数百精兵先行挑战,震慑商军,打乱阵型,随后,周武王率领主力冲锋,完全打乱了对方的阵型,商军的奴隶和俘虏完全没有斗志,纷纷倒戈。
帝辛既然把这些奴隶和俘虏强制送上战场,当然用亲信部队护送到后方,防止他们的反叛和逃跑,这些少量忠诚的亲卫队,也是帝辛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前方的使徒们,在周军的强大冲击下,慌忙不择路地回来,被后方的精兵拦住。
在人潮的冲击下,这些武士也步调不稳,奴隶们为了逃跑,在后面的人潮推动下,倒戈相向,乱打一气,再加上身后联军的战车、甲士、步兵一层层的进攻,帝辛的最后一条战线也守不住,只好快马加鞭逃离战场,商军残余的抵抗仍然持续了一天,但已无力挽回局面。
帝辛见大势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周武王赶到鹿台时,用“轻吕”击刺帝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另有一百多个商朝的大臣贵族被俘,他们将被带回周京,作为武王祭祖的人牲被杀死。
因为纣王轻敌,商军中很多为武装起来的奴隶,在阵前倒戈,使商军崩溃,再加上姜尚善于用兵,商军70万VS周军及反商同盟军5万,周军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