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蒺藜有什么作用?
1个回答
2023-06-12 · 国内高端的健康、美容、美体产品及服务平台
关注
展开全部
白蒺藜是一种中药,对于风热头疼、皮肤瘙痒有一定的作用,许多人患有皮肤病会涂一些药膏,有时候效果不是非常的明显,中草药对于皮肤病的治疗也能起到一些作用,白蒺藜就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皮肤病,那么白蒺藜如何使用呢?作用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
1、治疗瘢痕
【材料】白蒺藜、山栀子各等量,食醋一袋。
【用法】将白蒺藜、山栀子一块磨成极细的粉末,密封备用。不能用粗末,扎皮肤。每次取适量,加食醋调匀后外敷患处。一天换一次药,可以治疗长疮留下的瘢痕。
2、治疗皮肤瘙痒
【材料】白蒺藜30g,地肤子9g,蛇床子9g。
【用法】将白蒺藜捣碎,和地肤子、蛇床子一块装进棉布袋中,放进砂锅里加清水浸泡1~1、5小时。大火烧开,改小火煮20~30分钟,滤出药汤,加水再煎一次。把第一次煎的药汤喝完,第二次煎出的药汤倒进盆里,用毛巾蘸药汤外敷患处,一天一次。地肤子、蛇床子都有祛湿止痒的作用。
3、治疗风疹
【材料】白蒺藜15g,何首乌18g,荆芥15g,当归12g。
【用法】将白蒺藜捣碎,装进棉布袋中,和其他药物一块放进砂锅,加清水浸泡2个小时。大火烧开,改小火煮20~25分钟,滤出药汤,加水再煎,一共煎3次。把3次煎出的药汤混合均匀,分2~3次服用。白蒺藜祛风止痒,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何首乌、当归有补血、滋阴润燥的作用,血行风自灭,补足血液让人远离风邪引起的皮肤病。
4、白蒺藜的其他作用
(1)降低血压作用
刺蒺藜水浸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其生物碱部分对犬血压无影响,但可抑制蛙心,水溶性部分有中度降压作用。
(2)利尿作用
本品在印度民间作为利尿剂用;在盐水负荷的大白鼠实验中,利尿作用并不理想,其灰分的水提取物及植物煎剂的利尿作用,主要是由于钾盐的存在。但有人认为除了钾盐外,生物碱部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临床上对腹水及水肿病人有效。
(3)平肝潜阳
刺蒺藜味苦能降泄,入肝经,果实主降,故可平抑上逆之肝阳。用治头痛、眩晕、痉挛最效。
(4)疏肝解郁
本品辛散通郁,横行排荡,非他药直达不留者可比。且入肝经,故可疏肝解郁。用治胸胁疼痛,不舒,太息,乳闭不通。《植物名实图考》曰:“蒺藜,用以开郁,凡胁上,乳间横滞气,疼痛难忍者,炒香入气药,服之极效。”
(5)祛风明目
本品辛散祛风,苦能泻火,入肝经,肝开窍于目,故能宣散肝经风热,泻肝火,而祛风明目,甚有效力。故《本经逢原》曰:“刺蒺藜为治风明目要药,风入少阴、厥阴经者为响导。目病为风木之邪,风盛则目病,风去则目明矣。”本品入肝经,辛能散,寒能清,清泻肝热,凡目赤肿痈,羞明流泪,证属肝热上扰目窍者,甚有效力,故可用刺蒺藜。
(6)祛风止痒
本品既辛且苦,能燥湿杀虫,祛风止痒。如《名医别录》曰:“即藜,主身体风痒,小儿头疮。”
(7)散结祛瘀
本品辛温,可散结祛瘀。用治_瘕积聚、痈疽、瘰疬、乳岩等。如《神农本草经》曰:“本品主恶血,破瘕结聚,喉痹,乳难。”《本草汇言》曰:“刺蒺藜去风下气,行水化瘕之药也。”
(8)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本品苦降,入肝,有平抑肝阳的作用。常与钩藤、珍珠母、菊花等同用,以增强其平肝之功。
(9)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及乳闭胀痛
本品辛散,入肝,又有疏肝解郁之效。可与柴胡、香附、青皮等疏理肝气药物配伍,用治胸胁胀痛,单用本品研末服或与穿山甲、,王不留行等配伍,用治产后肝郁乳汁不通、乳房胀痛。
(10)用于风热上攻,目赤翳障
本品味辛,又疏散肝经之风热而明目退翳。用治风热目赤肿痛、多泪多眵或翳膜遮睛等症,多与菊花、决明子、蔓荆子等药配伍,如白蒺藜散。
1、治疗瘢痕
【材料】白蒺藜、山栀子各等量,食醋一袋。
【用法】将白蒺藜、山栀子一块磨成极细的粉末,密封备用。不能用粗末,扎皮肤。每次取适量,加食醋调匀后外敷患处。一天换一次药,可以治疗长疮留下的瘢痕。
2、治疗皮肤瘙痒
【材料】白蒺藜30g,地肤子9g,蛇床子9g。
【用法】将白蒺藜捣碎,和地肤子、蛇床子一块装进棉布袋中,放进砂锅里加清水浸泡1~1、5小时。大火烧开,改小火煮20~30分钟,滤出药汤,加水再煎一次。把第一次煎的药汤喝完,第二次煎出的药汤倒进盆里,用毛巾蘸药汤外敷患处,一天一次。地肤子、蛇床子都有祛湿止痒的作用。
3、治疗风疹
【材料】白蒺藜15g,何首乌18g,荆芥15g,当归12g。
【用法】将白蒺藜捣碎,装进棉布袋中,和其他药物一块放进砂锅,加清水浸泡2个小时。大火烧开,改小火煮20~25分钟,滤出药汤,加水再煎,一共煎3次。把3次煎出的药汤混合均匀,分2~3次服用。白蒺藜祛风止痒,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何首乌、当归有补血、滋阴润燥的作用,血行风自灭,补足血液让人远离风邪引起的皮肤病。
4、白蒺藜的其他作用
(1)降低血压作用
刺蒺藜水浸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其生物碱部分对犬血压无影响,但可抑制蛙心,水溶性部分有中度降压作用。
(2)利尿作用
本品在印度民间作为利尿剂用;在盐水负荷的大白鼠实验中,利尿作用并不理想,其灰分的水提取物及植物煎剂的利尿作用,主要是由于钾盐的存在。但有人认为除了钾盐外,生物碱部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临床上对腹水及水肿病人有效。
(3)平肝潜阳
刺蒺藜味苦能降泄,入肝经,果实主降,故可平抑上逆之肝阳。用治头痛、眩晕、痉挛最效。
(4)疏肝解郁
本品辛散通郁,横行排荡,非他药直达不留者可比。且入肝经,故可疏肝解郁。用治胸胁疼痛,不舒,太息,乳闭不通。《植物名实图考》曰:“蒺藜,用以开郁,凡胁上,乳间横滞气,疼痛难忍者,炒香入气药,服之极效。”
(5)祛风明目
本品辛散祛风,苦能泻火,入肝经,肝开窍于目,故能宣散肝经风热,泻肝火,而祛风明目,甚有效力。故《本经逢原》曰:“刺蒺藜为治风明目要药,风入少阴、厥阴经者为响导。目病为风木之邪,风盛则目病,风去则目明矣。”本品入肝经,辛能散,寒能清,清泻肝热,凡目赤肿痈,羞明流泪,证属肝热上扰目窍者,甚有效力,故可用刺蒺藜。
(6)祛风止痒
本品既辛且苦,能燥湿杀虫,祛风止痒。如《名医别录》曰:“即藜,主身体风痒,小儿头疮。”
(7)散结祛瘀
本品辛温,可散结祛瘀。用治_瘕积聚、痈疽、瘰疬、乳岩等。如《神农本草经》曰:“本品主恶血,破瘕结聚,喉痹,乳难。”《本草汇言》曰:“刺蒺藜去风下气,行水化瘕之药也。”
(8)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本品苦降,入肝,有平抑肝阳的作用。常与钩藤、珍珠母、菊花等同用,以增强其平肝之功。
(9)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及乳闭胀痛
本品辛散,入肝,又有疏肝解郁之效。可与柴胡、香附、青皮等疏理肝气药物配伍,用治胸胁胀痛,单用本品研末服或与穿山甲、,王不留行等配伍,用治产后肝郁乳汁不通、乳房胀痛。
(10)用于风热上攻,目赤翳障
本品味辛,又疏散肝经之风热而明目退翳。用治风热目赤肿痛、多泪多眵或翳膜遮睛等症,多与菊花、决明子、蔓荆子等药配伍,如白蒺藜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